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菜苗期对硒的生物富集作用动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驰 刘信平 +3 位作者 周大寨 吴永尧 朱玉昌 唐巧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25,共5页
采用盆栽、亚硒酸钠供硒、原子吸收检测,研究了油菜苗期对硒的生物富集作用动态。试验表明处理硒浓度<18 mg/kg时,随着处理硒浓度的增加,油菜植株干物质累积率在80~100 d时大于45%,最高为硒浓度18 mg/kg(干物质53.18%),最低为对照(2... 采用盆栽、亚硒酸钠供硒、原子吸收检测,研究了油菜苗期对硒的生物富集作用动态。试验表明处理硒浓度<18 mg/kg时,随着处理硒浓度的增加,油菜植株干物质累积率在80~100 d时大于45%,最高为硒浓度18 mg/kg(干物质53.18%),最低为对照(23.87%),同期硒元素的积累均超过50%,最高为12 mg/kg硒处理组(硒积累60.80%);硒浓度>18 mg/kg时,60~80 d植株中积累干物质较多,而后期则相对较少,同期硒的积累超过40%;对照60 d以前积累干物质最多(34.58%),硒的积累率也最高(10.97%);油菜各器官均有硒的累积,且随器官发育而增加,苗期结束时加硒处理的油菜各器官的硒累积量顺序为叶>根>茎。茎的硒累积量<20%,叶片硒累积量占全株硒累积量50%以上,根硒总累积量在30%左右;从不同生长阶段积累硒量看,大多数硒是在60d以后积累的,从既要获得较高苗期生物产量,又要积累更多的硒出发,80 d时采收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生物富集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快速测定莼菜中铜、锌的含量 被引量:19
2
作者 周志 唐巧玉 +2 位作者 汪兴平 罗祖友 胡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85-287,共3页
应用微波消解制备系统,对莼菜湿样中铜、锌元素进行了微波消解研究,并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其元素的含量。通过L9(34)正交设计,讨论了HNO3/H2O2比、固液比、消解时间、微波功率对微波消解结果的影响。最佳的消解条件为:HNO3/H2O2(V/V)=1:1... 应用微波消解制备系统,对莼菜湿样中铜、锌元素进行了微波消解研究,并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其元素的含量。通过L9(34)正交设计,讨论了HNO3/H2O2比、固液比、消解时间、微波功率对微波消解结果的影响。最佳的消解条件为:HNO3/H2O2(V/V)=1:1,固液比(g/ml)=1:12,消解时间为6min,微波功率为700W。在最佳微波消解条件下,进行了精密度实验、回收率实验和金属离子干扰实验。结果表明,所得铜的回收率在97.60%~102.80%之间,RSD为4.61%;锌的回收率在98.40%~101.80%之间,RSD为6.19%。微波消解法处理莼菜湿样,具有快速、简便、节约试剂、消解完全等特点,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准确度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原子吸收 莼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火棘果实功效成分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伟 程超 +2 位作者 张应团 严玲 莫开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7-210,共4页
以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的火棘果实为原料,采用正交设计对其黄酮、多酚和原花色素的浸提工艺进行优化,以三种物质的含量为分类性状,采用STAT软件对不同原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黄酮和原花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90%乙醇,料液比1:35,80... 以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的火棘果实为原料,采用正交设计对其黄酮、多酚和原花色素的浸提工艺进行优化,以三种物质的含量为分类性状,采用STAT软件对不同原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黄酮和原花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90%乙醇,料液比1:35,80℃浸提3h,黄酮和原花色素最高得率为3.47%和4.63%;多酚类物质最佳浸提工艺为:100%乙醇,料液比1:25,70℃浸提3h,得率为3.86%。聚类结果可以说明,除了果实的成熟度影响多酚、黄酮和原花色素含量外,地理位置的不同对其中成分的影响也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棘果实 多酚 黄酮 原花色素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余子皂甙的抗氧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程超 朱玉昌 +1 位作者 莫开菊 汪兴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3-86,共4页
目的:研究零余子皂甙对DPPH、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清除作用以及零余子皂甙的TEAC值。方法:分别采用DPPH、ABTS、Fe2+-H2O2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进行零余子皂甙的抗氧化作用。结论:零余子皂甙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ABTS自... 目的:研究零余子皂甙对DPPH、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清除作用以及零余子皂甙的TEAC值。方法:分别采用DPPH、ABTS、Fe2+-H2O2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进行零余子皂甙的抗氧化作用。结论:零余子皂甙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ABTS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随着皂甙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对超氧自由基清除率达到50%的零余子皂甙浓度为60.34mg/L,其总体抗氧化值即TEAC值随着皂甙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余子 皂甙 DPPH TEAC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萝卜叶中的硒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驰 刘信平 +3 位作者 周大寨 唐巧玉 朱玉昌 陈金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0-102,共3页
实验研究了营养元素硒在萝卜叶中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pH值分别为8.5和6.0的KH2PO4-Na2HPO4缓冲溶液、蒸馏水、稀盐、乙醇、稀碱分别依次提取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不... 实验研究了营养元素硒在萝卜叶中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pH值分别为8.5和6.0的KH2PO4-Na2HPO4缓冲溶液、蒸馏水、稀盐、乙醇、稀碱分别依次提取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种类蛋白质、多糖、干样品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萝卜叶中的含硒组分主要有蛋白硒和多糖硒,分别占样品含硒量的54.48%和17.31%,在硒蛋白组分中又以水溶性蛋白结合硒含量最高,占样品含硒量的26.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叶 硒蛋白 硒多糖 赋存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中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49
6
作者 肖强 陈娟 +1 位作者 吴飞华 郑海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49-1853,共5页
在100mmolL-1NaCl胁迫下,研究了不同浓度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 prusside,SNP)处理对水稻叶片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片及幼根中愈创木酚过氧化酶(guaiacol peroxidase,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 在100mmolL-1NaCl胁迫下,研究了不同浓度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 prusside,SNP)处理对水稻叶片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片及幼根中愈创木酚过氧化酶(guaiacol peroxidase,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以及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低浓度SNP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盐胁迫下水稻叶片中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并明显缓解盐胁迫下叶片和幼根受到的氧化性损伤;但在水稻幼苗不同器官,SNP调节的主要靶酶有所不同,在叶片中促进SOD和CAT活性,而在幼根中除SOD和CAT活性外,还提高GPX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4种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熊丹 陈发菊 +2 位作者 梁宏伟 王玉兵 李晓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11-2016,共6页
用非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技术对香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形态建成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淀粉酶(AMY)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4种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形态建成过程中,POD、EST、AMY和SOD活性变化... 用非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技术对香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形态建成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淀粉酶(AMY)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4种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形态建成过程中,POD、EST、AMY和SOD活性变化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体细胞胚的发生发育密切相关。非胚性愈伤组织和胚性愈伤组织酶谱差异明显,胚性愈伤组织中EST和AMY同工酶酶带多且活性高,非胚性愈伤组织中缺乏EST和AMY同工酶表达,AMY同工酶可作为胚性细胞分化和发育的重要标志。香果树体细胞胚形态建成过程中,球形胚时期的AMY、POD、EST同工酶活性最强,表明这一时期生理代谢旺盛,是体细胞胚形态建成的关键时期;POD、AMY和SOD3种同工酶的酶谱及表达强弱在形态建成的不同时期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可作为香果树体细胞胚发生发育特定时期的参考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果树 体细胞胚胎发生 同工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荸荠中硒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驰 刘信平 +3 位作者 周大寨 唐巧玉 朱玉昌 孙甜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3-96,共4页
研究了湖北恩施所购买的荸荠中硒的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不同的浸提液提取荸荠中的蛋白质,水提取荸荠中的多糖,并测定它们的含量,用微波消化法消化,原子吸收分光法测各组分中的含硒量。结果表明,蛋白硒是荸... 研究了湖北恩施所购买的荸荠中硒的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不同的浸提液提取荸荠中的蛋白质,水提取荸荠中的多糖,并测定它们的含量,用微波消化法消化,原子吸收分光法测各组分中的含硒量。结果表明,蛋白硒是荸荠中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其占总硒含量的50.45%;蛋白质组分中,以醇溶性蛋白质结合的硒量最多,占总硒含量的38.66%;也有部分硒和多糖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荸荠 蛋白硒 多糖硒 赋存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魔芋果冻的研制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驰 朱玉昌 陈卫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01-605,共5页
以绿豆和魔芋精粉为主要原料,辅以白砂糖、食用胶凝剂和柠檬酸等研制出果冻。通过实验确定产品的最佳生产配方为:绿豆汁4.8%、魔芋精粉0.4%、琼脂0.1%、白砂糖15%、柠檬酸0.1%,生产产品香味特别,风味爽口,营养全面且具有较好保健功能的... 以绿豆和魔芋精粉为主要原料,辅以白砂糖、食用胶凝剂和柠檬酸等研制出果冻。通过实验确定产品的最佳生产配方为:绿豆汁4.8%、魔芋精粉0.4%、琼脂0.1%、白砂糖15%、柠檬酸0.1%,生产产品香味特别,风味爽口,营养全面且具有较好保健功能的绿豆魔芋果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魔芋 果冻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板党中硒多糖提取分离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驰 刘信平 +1 位作者 周大寨 陈云高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14-318,共5页
本研究以富含硒元素的恩施药材——中国板党为原料,对党参含硒多糖的分离提取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采用水浸提、乙醇醇析提取、Sevage脱蛋白、干燥等方法研究中国板党含硒多糖的提取工艺,并用蒽酮比色法和原子吸收法对多糖含量、硒... 本研究以富含硒元素的恩施药材——中国板党为原料,对党参含硒多糖的分离提取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采用水浸提、乙醇醇析提取、Sevage脱蛋白、干燥等方法研究中国板党含硒多糖的提取工艺,并用蒽酮比色法和原子吸收法对多糖含量、硒含量分别进行了测验。结果表明:板党水溶性含硒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2次、加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为95℃。水溶性多糖含量为5.50%,多糖硒的含量为0.259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硒多糖 多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对油菜苗期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驰 周大寨 +1 位作者 吴永尧 唐巧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3-365,共3页
应用土培与水培相结合的盆栽方式,研究不同补硒浓度对油菜苗期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的含量随硒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不同浓度硒处理都比对照能保持根系的生长活力,在补硒浓度〈9.0μg·mL^-1处理时,能提高根冠比... 应用土培与水培相结合的盆栽方式,研究不同补硒浓度对油菜苗期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的含量随硒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不同浓度硒处理都比对照能保持根系的生长活力,在补硒浓度〈9.0μg·mL^-1处理时,能提高根冠比;补硒浓度〈15.0μg·mL^-1范围内,随补硒浓度的增加,根系的生物量亦增加;在补硒浓度〈21.0μg·mL^-1时,根系的还原活力随硒浓度上升而增加;但高浓度硒处理时,根系的还原活力降低、根冠比下降、根系的生物量减少。当补硒浓度〈15.0μg·mL^-1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硝酸还原酶(NR)、淀粉酶(amylase)的活力均随补硒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15.0-24.0μg·mL^-1时,则随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过氧化物酶、硝酸还原酶的活力在高硒浓度时均比对照高,但淀粉酶的活力低于对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随补硒浓度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生长 生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元素硒在南瓜中赋存形态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信平 张驰 +1 位作者 周大寨 毛良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1-64,共4页
本文研究了营养元素硒在南瓜中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蒸馏水、稀盐、乙醇、稀碱分别依次提取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硒的含量;结果表明:南瓜中的含硒组分主要有蛋白硒和... 本文研究了营养元素硒在南瓜中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蒸馏水、稀盐、乙醇、稀碱分别依次提取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硒的含量;结果表明:南瓜中的含硒组分主要有蛋白硒和多糖硒,分别占样品含硒量的45.76%和27.47%,在硒蛋白组分中又以碱溶性蛋白结合硒含量最高,占样品含硒量的46.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硒蛋白 硒多糖 赋存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橙中不同活性成分与总抗氧化能力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朱玉昌 周大寨 +1 位作者 焦必宁 付陈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86,共5页
测定了7个甜橙品种果汁中主要活性成分,包括VC、多酚、总类胡萝卜素及类柠檬苦素的含量,VC的含量介于390.6~478.6mg/L之间,多酚类介于573.1~655.0mg/L,总类胡萝卜素介于5.47~7.25mg/L,类柠檬苦素介于0.10~0.17mg/L。用ABTS/K2S2O8... 测定了7个甜橙品种果汁中主要活性成分,包括VC、多酚、总类胡萝卜素及类柠檬苦素的含量,VC的含量介于390.6~478.6mg/L之间,多酚类介于573.1~655.0mg/L,总类胡萝卜素介于5.47~7.25mg/L,类柠檬苦素介于0.10~0.17mg/L。用ABTS/K2S2O8体系测定的反映总抗氧化能力的TEAC值介于4.79~6.09之间,血橙最高,锦橙最低。TEAC值与VC的相关度达到显著水平(r=0.868,p=0.011),与多酚类达到极显著水平(r=0.909,p=0.003),而与总类胡萝卜素则无显著相关关系(p>0.1),表明多酚类物质可能是甜橙品种中主导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橙 活性成分 TEAC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中多糖提取技术及含硒形态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驰 刘信平 江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364-3364,3405,共2页
研究了魔芋中硒的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多糖的提取分离技术。用不同的浸提液和浸提方法(热水、稀酸、稀碱、超声波)提取魔芋中的多糖,用水作为提取剂提取魔芋中的蛋白质,并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它们各组分中含硒量。魔芋中的总硒含量为2.540... 研究了魔芋中硒的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多糖的提取分离技术。用不同的浸提液和浸提方法(热水、稀酸、稀碱、超声波)提取魔芋中的多糖,用水作为提取剂提取魔芋中的蛋白质,并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它们各组分中含硒量。魔芋中的总硒含量为2.540μg/g,而多糖硒的含量为2.241μg/g,占了总硒的88.23%,说明魔芋中的多糖硒为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同时通过实验可知,魔芋多糖的最佳提取剂为稀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硒蛋白 硒多糖 赋存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果实蓝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程超 李伟 +1 位作者 莫开菊 汪兴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8-171,共4页
主要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麦冬果蓝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实验采用水为提取溶剂,将提取的色素液在200~650nm范围内进行紫外扫描,而后分别探讨碳水化合物、pH值、温度和金属离子对色素在可见光区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在紫外可见... 主要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麦冬果蓝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实验采用水为提取溶剂,将提取的色素液在200~650nm范围内进行紫外扫描,而后分别探讨碳水化合物、pH值、温度和金属离子对色素在可见光区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在紫外可见光区有3个吸收峰,波长分别为380、574、617nm;葡萄糖、蔗糖等碳水化合物在一定程度上使色素的稳定性增加,当温度低于60℃时麦冬果蓝色素可保持其蓝色不变,但当温度大于30℃时,色素水溶液中有沉淀产生。大多数常见金属离子可使麦冬果实蓝色素吸光值增加,其中Cu2+、Fe3+、Na+、K+影响比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果实 蓝色素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半胱氨酸聚合膜亚硝酸盐安培传感器的制备及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春海 刘涛 张升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8-161,共4页
将L-半胱氨酸通过循环伏安法电聚合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一种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构建了一种新型NO-2安培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NO-2在该传感器上表现出良好的安培响应。其稳态电流与NO-2的浓度在1.0×10-6~4.4×10-5mol/L范... 将L-半胱氨酸通过循环伏安法电聚合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一种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构建了一种新型NO-2安培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NO-2在该传感器上表现出良好的安培响应。其稳态电流与NO-2的浓度在1.0×10-6~4.4×10-5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10-7mol/L。此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限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应用于食品中NO-2含量的测量,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半胱氨酸 亚硝酸盐 安培传感器 电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莲子草皂苷类物质功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程超 秦恩华 +1 位作者 朱玉昌 莫开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0-62,67,共4页
对空心莲子草皂苷体外抗氧化作用和防腐作用进行了研究。利用ABTS体系、Fe^(2+)-H_2O_2体系和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测定皂苷对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利用滤纸片法测定了空心莲子草皂苷的防腐特性。结果发现,对ABTS... 对空心莲子草皂苷体外抗氧化作用和防腐作用进行了研究。利用ABTS体系、Fe^(2+)-H_2O_2体系和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测定皂苷对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利用滤纸片法测定了空心莲子草皂苷的防腐特性。结果发现,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着皂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低浓度的空心莲子草皂苷对羟自由基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着皂苷浓度的增加开始具有清除作用并且其清除作用与皂苷浓度具有剂量效应关系,但是对超氧自由基,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清除率先增加而减小。空心莲子草皂苷类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曲霉和根霉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而对大肠杆菌、苏云金杆菌和啤酒酵母没有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皂苷 抗氧化性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道地药材续断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慧 丁莉 +1 位作者 武芸 孙鹏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9-281,共3页
采用垂直板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湖北省恩施州8个地区的续断进行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并用NTSYS软件对谱带进行聚类分析。供试的8份续断材料共显示出5条谱带,并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具体表现在酶带数目、酶带强弱的不同。分析结果可... 采用垂直板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湖北省恩施州8个地区的续断进行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并用NTSYS软件对谱带进行聚类分析。供试的8份续断材料共显示出5条谱带,并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具体表现在酶带数目、酶带强弱的不同。分析结果可以作为续断遗传差异及亲缘关系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断 过氧化物同工酶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中硒的赋存形态及其分布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驰 周毅峰 +2 位作者 唐巧玉 周大寨 陈云高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4-485,514,共3页
研究了恩施板桥所产的党参中硒的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不同的浸提液提取党参中的多糖和蛋白质,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它们各组分中的含硒量。结果表明,蛋白硒是党参中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其占总硒含量的67.47%;蛋白... 研究了恩施板桥所产的党参中硒的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采用不同的浸提液提取党参中的多糖和蛋白质,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它们各组分中的含硒量。结果表明,蛋白硒是党参中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其占总硒含量的67.47%;蛋白质组分中,以水溶性蛋白质结合的硒量最多,占总硒含量的29.94%;也有部分硒和多糖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蛋白硒 多糖硒 赋存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碎米荠种子蛋白质双向电泳初探 被引量:4
20
作者 雷红灵 付明 吴永尧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14-1116,共3页
对湖北恩施高硒地区生长的具有超富硒能力的植物恩施碎米荠的种子蛋白质用TCA-丙酮沉淀提取,等电聚焦采用固相梯度胶条,双向电泳分离蛋白质。结果表明,蛋白质样品制备的质量高;银染胶图背景干净,蛋白点清晰,且呈现较好的聚焦结果,无明... 对湖北恩施高硒地区生长的具有超富硒能力的植物恩施碎米荠的种子蛋白质用TCA-丙酮沉淀提取,等电聚焦采用固相梯度胶条,双向电泳分离蛋白质。结果表明,蛋白质样品制备的质量高;银染胶图背景干净,蛋白点清晰,且呈现较好的聚焦结果,无明显拖尾或横纹现象;蛋白质集中分布在pH5~10的范围之内,分子量主要在20~60kμ的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施碎米荠 超富集硒植物 种子 蛋白质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