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武陵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学透视——以湖北恩施市为例 |
史江洪
谭贤楚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2
|
现代性与人口风险问题:转型期中国人口安全的社会学考察 |
江立华
周书刚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3
|
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必要性、理论及方法——基于社会学的分析与思考 |
谭贤楚
刘伦文
叶明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4
|
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稳定因素探究 |
徐铜柱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4
|
|
5
|
社会转型期农村居民集体观和个人观的社会学分析——对6省市2012人调查结果的阐释 |
彭红艳
孙秋云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6
|
现代建构: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发展研究 |
谭贤楚
刘伦文
龙永红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5
|
|
7
|
邓小平解决中国民族问题思想探析 |
邓磊
罗欣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8
|
民族村寨历史传说的文化内涵及其现代价值——以鄂西南来凤县“白羊传说”为个案 |
刘琼
陈超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9
|
从“力治”到“柔治”——基于武陵民族地区Y村治理实践的考察 |
曹召胜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25
|
|
10
|
土家族梯玛“玩菩萨”仪式及其社会功能——以双坪村卡落坪梯玛班子为例 |
刘伦文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10
|
|
11
|
路径与方向:“丝绸之路”沿线民间文学研究 |
林继富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2
|
社会基础与路径选择:基于社会转型的政府职能变迁研究 |
谭贤楚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3
|
|
13
|
女性人类学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 |
唐卫青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14
|
对人类学田野工作的省思 |
陈沛照
|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5
|
|
15
|
劳动力流迁与土家族农村社会发展——以坡脚乡为例 |
刘伦文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6
|
依法治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谭贤楚
朱力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7
|
政府引导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
谭贤楚
刘伦文
龙永红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8
|
旅游发展背景下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研究——以恩施土家女儿城为例 |
谭志满
陈潇翔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19
|
唐崖土司与中央王朝的文化互动——以“荆南雄镇”牌坊为中心的考察 |
冉红芳
谭俊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20
|
土家族文化生态圈建设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 |
徐铜柱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