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谐湖北”构建与鄂西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 被引量:2
1
作者 曹毅 王文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29-34,共6页
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有10个县(市),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94%,因为地处鄂西武陵山区,属老少边穷西部地带,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基础薄弱,尤其是民族基础教育较之湖北高等教育差距极大,远不适应湖北中原地区大经济与社会大发展,成... 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有10个县(市),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94%,因为地处鄂西武陵山区,属老少边穷西部地带,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基础薄弱,尤其是民族基础教育较之湖北高等教育差距极大,远不适应湖北中原地区大经济与社会大发展,成为湖北大教育的投入重负。湖北要走向现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快车道,构建和谐湖北,必须实现教育公平基础上的教育和谐,建设人力资源强省。而地处鄂西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必须在和谐湖北的战略中发挥自己的应有作用,确保教育发展工程在民族地区稳步实施,尽快形成以"两基"为基础、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具有民族特色教育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基础教育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生态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调查研究——以鄂西南为中心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洪林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4-79,共6页
山地生态是制约我国西南山地农耕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因素。以鄂西南为代表的山地生态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活跃,参与农户多,但流转总量不大,占比不高,分布不均,流转方式与短期出租为主,流转价格较低并且差距... 山地生态是制约我国西南山地农耕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因素。以鄂西南为代表的山地生态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活跃,参与农户多,但流转总量不大,占比不高,分布不均,流转方式与短期出租为主,流转价格较低并且差距较大。农村土地流转之后,具有解决部分中老年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促进抛荒地复耕和提升农业科技应用水平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但也存在土地实际产出和地力下降等方面的消极影响。土地细碎化程度高,农业机械应用困难,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生态因子分布不均,土地产值有限等与山地生态有关的因素严重制约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必须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增加农业收入两个方面入手,破解山地生态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生态 土地流转 鄂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灯与对策:民族乡村的婚姻家庭问题研究--基于恩施州G县的实证 被引量:2
3
作者 谭贤楚 朱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23-27,共5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现代转型的加快,婚姻家庭问题日益凸显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基于社会转型和全球化的宏观背景,本文以田野调查为逻辑起点,结合调研数据和相关文献,在分析其婚姻家庭生活中"红灯"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民...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现代转型的加快,婚姻家庭问题日益凸显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基于社会转型和全球化的宏观背景,本文以田野调查为逻辑起点,结合调研数据和相关文献,在分析其婚姻家庭生活中"红灯"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民族地区乡村婚姻家庭生活中"红灯"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认为"个体和社会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是其治理的有效途径,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婚姻家庭 红灯 治理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的传承与转化——湖北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 被引量:15
4
作者 邓辉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75-78,共4页
湖北民族地区是革命老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三大根据地之一,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的孕育地。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王震、肖克、廖汉生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这里有着大... 湖北民族地区是革命老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三大根据地之一,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的孕育地。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王震、肖克、廖汉生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这里有着大量的革命旧址、遗址、各种实物和文物,开发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在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中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民族地区 红色文化 资源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运行机制研究——基于恩施州的调查
5
作者 谭贤楚 周长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681-9683,共3页
基于调查对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运行机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讨论,指出有效的运行机制是使新农村建设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新农村建设 运行机制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古代社会》看摩尔根的民族学思想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沛照 袁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6,共5页
摩尔根在其鸿篇巨著《古代社会》中不仅以古典进化论以及唯物史观的视角深刻剖析了人类古代社会的发展规律,还采用了实地调查、文化并置和文化相对论的研究方法,阐释了人类心理的一致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在民族学发展史上起到了革命性的作... 摩尔根在其鸿篇巨著《古代社会》中不仅以古典进化论以及唯物史观的视角深刻剖析了人类古代社会的发展规律,还采用了实地调查、文化并置和文化相对论的研究方法,阐释了人类心理的一致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在民族学发展史上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完成了对民族学学科的又一次伟大变革。对摩尔根及其《古代社会》的批评与反思,可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品读经典,再现摩尔根在民族学发展史上的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社会》 摩尔根 进化论 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民族文化的恢复与移植——以鄂西南官坝苗寨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谭志满 王晓英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39-42,共4页
文化恢复与移植是现代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做出的选择。当下进行的民族文化恢复与移植有利于传统文化保护,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但是,在文化的恢复与移植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恢复 移植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的自觉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世枚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7-40,共4页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随着社会的渐变和转型时期的到来,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逐渐被忽略,教育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逐渐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影响下不再自觉。教育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本体,应该担负起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随着社会的渐变和转型时期的到来,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逐渐被忽略,教育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逐渐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影响下不再自觉。教育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本体,应该担负起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文化 教育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导游的民族文化素养与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谭志满 刘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0226-10227,10238,共3页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的导游群体为例,分析了导游群体的民族文化素养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中的作用,并就其缺失提出了改善措施。
关键词 导游群体 民族文化素养 旅游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人类学视域中的土家族饮食习俗与民族旅游经济——以鄂西南咸丰县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琼 谢一琼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1-15,共5页
在民族地区,围绕饮食活动而产生的民俗资源丰富多彩,形成了具有地域性很强的饮食文化景观,把饮食文化融入到旅游活动中,增强了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农家乐是土家族地区民族文化旅游的载体,它集吃住玩为一体,成为正在兴起的新型乡村... 在民族地区,围绕饮食活动而产生的民俗资源丰富多彩,形成了具有地域性很强的饮食文化景观,把饮食文化融入到旅游活动中,增强了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农家乐是土家族地区民族文化旅游的载体,它集吃住玩为一体,成为正在兴起的新型乡村旅游模式。提升农家乐的饮食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充分合理利用饮食文化是农家乐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 饮食文化 旅游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族文化资源之争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柏权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3-15,共3页
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民族文化资源之争是民族文化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价位上升的产物。这种争论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一是要提高认识;二是要通过立法进行规范;三是各地在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时... 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民族文化资源之争是民族文化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价位上升的产物。这种争论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一是要提高认识;二是要通过立法进行规范;三是各地在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时要以大局为重;四是民族文化资源的认定必须把地域性与民族性很好地结合起来考察;五是专家学者要恪守学术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只有这样才会尽量避免民族文化资源的恶性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源 争论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化与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巴东神农溪漂流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琼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31-35,共5页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资源依托,同时发展旅游业必须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必须加强对导游人员民族文化和地方性知识的培训。从湖北巴东神农溪漂流旅游景点的导游人员调查情况可知:保护发扬民族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起着...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资源依托,同时发展旅游业必须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必须加强对导游人员民族文化和地方性知识的培训。从湖北巴东神农溪漂流旅游景点的导游人员调查情况可知:保护发扬民族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只有"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才能使民族文化旅游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民族文化 可持续发展 神农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态艺术进校园与“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构——以鄂西南民族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亚平 廖勇红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9-73,共5页
鄂西南民族地区有14个县、乡(镇)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这14个县、乡(镇)中有民族中小学校21所,占这个地区民族学校总数107所的近20%。民歌进课堂、原生态艺术进校园等文化传承、保护和建设工作已卓... 鄂西南民族地区有14个县、乡(镇)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这14个县、乡(镇)中有民族中小学校21所,占这个地区民族学校总数107所的近20%。民歌进课堂、原生态艺术进校园等文化传承、保护和建设工作已卓有成效。如今,这一区域已被湖北省委、省政府划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深度生态旅游地段。如何充分利用本土丰富的文化资源、教育资源打造这一旅游板块,使民族教育与民间艺术传承、保护工程同构,从而实现区域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新的值得探讨的课题。鄂西恩施州民族工作部门与教育工作部门联手创建开展"五个一"工程,创办民族样板学校,不失为校园文化与民间艺术融合的一种特色模式,有利于"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间文化与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同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艺术 校园文化 "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乡村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践到理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14
作者 谭贤楚 张明波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0-11,共2页
新农村建设作为治理"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旨在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应如何深化新农村建设,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加以思考和研究。本文在对湖北民族地区调查的基础上指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误区,就新农村建设的... 新农村建设作为治理"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旨在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应如何深化新农村建设,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加以思考和研究。本文在对湖北民族地区调查的基础上指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误区,就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路进行了理性分析,进而提出了"城乡协调互动、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加强制度革新"等建设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民族地区 新农村建设 战略思考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民族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15
作者 刘小燕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2-55,共4页
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取决于该国的历史、现实国情、时代特点及其文化的影响力。我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就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特殊性以及建设任务的艰巨... 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取决于该国的历史、现实国情、时代特点及其文化的影响力。我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就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特殊性以及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具有海纳百川、厚德载物精神的中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且具有世界意义的民富国强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明了:一个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并能产生世界影响力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国情 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 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人类学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16
作者 张明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5期4948-4949,4952,共3页
生态人类学的主旨是探讨人与环境的良性发展,这种价值诉求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现民族地区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
关键词 生态人类学 民族地区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政府合作:武陵民族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构想
17
作者 陈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35-139,共5页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实质上体现为一种制度安排和设计。本文以实现区域政府合作为着眼点和切入点,围绕主体、机制、模式、规范等行政管理体制基本构成要素,在深入解读区域政府合作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武陵民族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初步...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实质上体现为一种制度安排和设计。本文以实现区域政府合作为着眼点和切入点,围绕主体、机制、模式、规范等行政管理体制基本构成要素,在深入解读区域政府合作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武陵民族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初步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政府合作 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 武陵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林改时期林业经营组织制度创新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谭世明 李岍 邢美华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42,共5页
后林改时期催生了林业家庭经营形式的广泛存在,如何促进林权流向更有经营效率的林业组织,实现林业经营组织的制度创新,是后林改时期林业经营管理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认为,根据林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有些适宜家庭经营,有些更适... 后林改时期催生了林业家庭经营形式的广泛存在,如何促进林权流向更有经营效率的林业组织,实现林业经营组织的制度创新,是后林改时期林业经营管理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认为,根据林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有些适宜家庭经营,有些更适宜合作经营,这两种层面的经营组织形式选择都要由农户根据不同地区的特定情况来理性决策。将分散的家庭农户组织起来,走家庭合作、股份合作、专业协会和社区参与共管等多种形式的林业合作经营道路,既是提高集体林经营绩效的一种理性选择,也是现代林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林改时期 集体林 林业产权制度 林业经营组织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谭贤楚 刘伦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0-360,383,共2页
基于社会学的视角,以恩施自治州为个案,在调查的基础上较系统地分析了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和问题,指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以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率为核心,着眼于"三农"服务,进... 基于社会学的视角,以恩施自治州为个案,在调查的基础上较系统地分析了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和问题,指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以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率为核心,着眼于"三农"服务,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湖北少数民族地区 农业科技体系 对策研究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题地图的土家学知识组织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萍 祝方林 《现代情报》 2009年第7期207-209,225,共4页
本文利用主题地图的基本原理来构建土家学的知识组织模型,为建立以主题地图为技术支撑的土家学学科信息门户提供理论准备。
关键词 知识组织 主题地图 土家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