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雨 陈龙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01-1006,共6页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是由脐带血、脐静脉、脐动脉或华通胶分离培养出来的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具有获取过程无创伤、低免疫源性等优势。UC-MSC的细胞表型并非一成不变,而会受到各种刺激因素的影响。UC-MSC对自...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是由脐带血、脐静脉、脐动脉或华通胶分离培养出来的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具有获取过程无创伤、低免疫源性等优势。UC-MSC的细胞表型并非一成不变,而会受到各种刺激因素的影响。UC-MSC对自然杀伤(NK)细胞、单核细胞、B细胞和T细胞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核因子κB(NF-κB)和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有关。并且,UC-MSC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肾损伤和器官移植等疾病的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 免疫特性 免疫调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神经病变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丹 陈龙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8-132,共5页
糖尿病足属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以周围神经功能障碍为其特点。探讨该疾病的有效动物模型,可以更深入了解其发生和发展规律、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措施。因此,在研究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过程... 糖尿病足属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以周围神经功能障碍为其特点。探讨该疾病的有效动物模型,可以更深入了解其发生和发展规律、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措施。因此,在研究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合理构建动物模型至关重要。迄今为止,大鼠、小鼠、裸鼠、转基因鼠等均被尝试作为糖尿病足神经病变模型研究的实验动物。通过不同的方式,如缺血再灌注、切除或结扎神经、烫伤等造成神经损伤来建模。本文就糖尿病足神经病变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动物模型 神经病变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损伤后微环境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雨 王文晟 陈龙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6-599,共4页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Brachial plexus roots avulsion injury, BPRAI)是上肢臂丛神经根从脊髓附着处部分或完全撕脱造成的损伤,可导致患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并伴随神经病理性疼痛。美国每1000位存活的新生儿中大约1.5人出现新生...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Brachial plexus roots avulsion injury, BPRAI)是上肢臂丛神经根从脊髓附着处部分或完全撕脱造成的损伤,可导致患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并伴随神经病理性疼痛。美国每1000位存活的新生儿中大约1.5人出现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成人臂丛撕脱伤多由交通事故引起,常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撕脱伤 臂丛神经 损伤后 脊髓前角 微环境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