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分阶段、分系统融合教学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严米娅 邓明会 彭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75-2275,共1页
关键词 融合教学法 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 学分 系统 传统教学法 教学效果 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硒酸钠对体外培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显兵 管小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5-816,819,共3页
目的:体外培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树突状细胞(DCs),检测其经过亚硒酸钠作用后功能的改变。方法:(1)建立用人重组粒细胞-单核细胞刺激集落因子(GM-CSF)、人重组IL-4、人重组IFN-α等细胞因子诱导、AIM-V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方法。(2... 目的:体外培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树突状细胞(DCs),检测其经过亚硒酸钠作用后功能的改变。方法:(1)建立用人重组粒细胞-单核细胞刺激集落因子(GM-CSF)、人重组IL-4、人重组IFN-α等细胞因子诱导、AIM-V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方法。(2)收集慢性乙肝患者30例外周血,每份血分成2份,在诱生中不加亚硒酸钠处理者为乙肝组,加硒者为加硒组。健康献血者18例为对照组。(3)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MTT法检测DCs对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MLR)及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2的分泌和GSH-Px、MDA的活性。结果:(1)DCs分泌IL-12水平和刺激淋巴细胞反应能力:乙肝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加硒组比乙肝组高(P<0.05)。(2)DCs细胞内的GSH-Px、MDA的活性:GSH-Px活性乙肝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加硒组高于乙肝组和对照组(P<0.05)。MDA的活性乙肝组明显高于加硒组、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患者DCs功能缺陷可能与HBV感染DCs后产生的氧自由基损伤和GSH-Px过度消耗有关。体外经亚硒酸钠作用后的乙肝患者的DCs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可望为以后基于DCs的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树突细胞 亚硒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