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V/HBV混合感染者免疫功能及肝功能损伤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显兵 管小琴 向艳丽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定量分析H IV、H IV/HBV混合感染者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和肝功能改变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对46例H IV感染者,14例HBV/H IV混合感染者及1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CD3+、CD4+、CD8+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CD4+/CD8+比... 目的定量分析H IV、H IV/HBV混合感染者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和肝功能改变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对46例H IV感染者,14例HBV/H IV混合感染者及1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CD3+、CD4+、CD8+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CD4+/CD8+比值和肝功能相关指标。结果H IV/HBV混合感染组、H IV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各项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67,F=46.06,F=92.51,P<0.01);CD3+细胞计数呈现为H IV/HBV组<H IV组<正常组(P<0.01),CD4+细胞计数表现为H IV/HBV组<H IV组<正常组(P<0.01),CD8+细胞计数表现为H IV组>正常组(P<0.01)。CD4+/CD8+比值降低,H IV/HBV组、H IV组<正常组(P<0.01)。结论CD4+细胞绝对计数减少和CD4+/CD8+比值的改变在评价H IV感染者的免疫状况、进展和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H IV/HBV混合感染有可能加重机体免疫功能和肝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肝炎 乙型 CD3^+CD4^+CD8^+水平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胆碱、胃泌素、生长抑素对大鼠胃酸分泌调节的实验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邓明会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2期6-8,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内分泌改变对胃酸分泌的影响及致胃粘膜损伤的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15只,正常对照组、应激组、胆碱酯酶抑制剂处理组各5只。应激组采用寒冷捆缚刺激,实验前后分别测定血压及胃酸变化。用药组静脉注射胆碱酯酶抑制剂,最... 目的 探讨神经-内分泌改变对胃酸分泌的影响及致胃粘膜损伤的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15只,正常对照组、应激组、胆碱酯酶抑制剂处理组各5只。应激组采用寒冷捆缚刺激,实验前后分别测定血压及胃酸变化。用药组静脉注射胆碱酯酶抑制剂,最后切断胃迷走神经,测胃酸三次;分别处死动物后在胃底、胃小弯侧胃体、胃幽门及十二指肠取材固定,应用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胆碱酯酶阳性神经成分,应用免疫组化PAP法检测胃泌素细胞(G细胞)和生长抑素细胞(D细胞),切片在光镜下对比观察。结果 用药组胆碱酯酶AchE活性降低,乙酰胆碱降解减少,胃泌素释放增多使胃酸及生长抑素相应释放增多,G、D细胞消耗性减少。迷走神经干切断后,胃神经节细胞及神经干数量减少,胃泌素释放减少,胃酸、生长抑素释放亦相应降低。应激组胃神经节细胞及神经干呈强阳性染色,胃酸、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释放增多,G、D细胞消耗性减少。结论 迷走神经兴奋与胃泌素、生长抑素浓度增加呈正相关,副交感神经刺激胃酸分泌;心理应激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在胃粘膜损伤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胃酸是应激性胃粘膜损伤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乙酰胆碱 胃泌素 生长抑素 应激 胃酸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硒酸钠对全脑缺血再灌注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显兵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家兔18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亚硒酸钠预防组。采用改进的缺血再灌模型对家兔全脑缺血10 m in复流1 h,重复1次,术后12 h取材测定血清和脊髓组织匀浆...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家兔18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亚硒酸钠预防组。采用改进的缺血再灌模型对家兔全脑缺血10 m in复流1 h,重复1次,术后12 h取材测定血清和脊髓组织匀浆中GSH-Px活力;电镜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态的改变。结果亚硒酸钠预防组脊髓组织中GSH-Px活力明显增加,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血清中GSH-Px活力也明显增加,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电镜观察亚硒缺钠预防组能使脑缺血再灌注所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亚硒酸钠对缺血再灌注所致脊髓神经元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 脑缺血再灌注 亚硒酸钠 超微结构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肾组织TGF-β_1及细胞外基质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明会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3年第4期11-13,共3页
目的 观察糖尿病早期大鼠肾组织TGF - β1 的表达与肾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用AV1 0 0 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观察链脲菌素实验性大鼠肾功能变化情况 ;取糖尿病 2、4周大鼠双肾称重后取材 ,常规制片HE及PAS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 ;免疫组... 目的 观察糖尿病早期大鼠肾组织TGF - β1 的表达与肾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用AV1 0 0 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观察链脲菌素实验性大鼠肾功能变化情况 ;取糖尿病 2、4周大鼠双肾称重后取材 ,常规制片HE及PAS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 ;免疫组化采用LSAB法分别测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肾组织TGF - β1 、FN、LN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肾功能障碍 ,部分指标糖尿病 4周组比糖尿病 2周组显著增高 (P <0 0 5 )。组织学观察糖尿病组大鼠亦显示肾小球肥大 ,系膜区增宽及部分肾小球囊壁、近曲小管基底膜出现PAS阳性均质蛋白性物质。结论 DM大鼠肾小球TGF - β1 表达上调 ,与两种ECM成分LF、FN过度聚集呈显著正相关 ,证实了TGF - β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肾组织 TGF-Β1 细胞外基质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硒酸钠对HepG2.2.15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显兵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体外培养的HepG2.2.15细胞株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方法,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DNA水平及细胞周期,并测定细胞凋亡情况。结果2.0mmol/L亚硒酸钠作用72 h,HE切片可见核固缩、染色质边集等改变;4mmol/L亚硒酸钠作...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体外培养的HepG2.2.15细胞株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方法,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DNA水平及细胞周期,并测定细胞凋亡情况。结果2.0mmol/L亚硒酸钠作用72 h,HE切片可见核固缩、染色质边集等改变;4mmol/L亚硒酸钠作用72 h,G0/G1期和S期细胞明显减少,在细胞周期G1前期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峰。结论高剂量亚硒酸钠可诱导HepG2.2.15细胞株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HEPG 2.2.15细胞株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对脊髓灰质酶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6
作者 陈显兵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2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全脑短暂性缺血及其再灌注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组织化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的缺血再灌模型对家兔全脑缺血5 min(B组)、10 min(C组)及缺血再灌注(D、E组)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酶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缺血... 目的探讨全脑短暂性缺血及其再灌注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组织化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的缺血再灌模型对家兔全脑缺血5 min(B组)、10 min(C组)及缺血再灌注(D、E组)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酶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缺血10 min及缺血再灌后神经元的SDH、Mg2+-ATP活性及PAS反应均降低(P<0.05),LDH增高(P<0.05)。结论改进的缺血再灌模型提高了断血或复流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家兔全脑缺血10 min及缺血再灌可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酶组织化学 脊髓灰质 动物模型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对小脑蒲肯野细胞的影响
7
作者 陈显兵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为探讨全脑短暂性缺血及其再灌对对小脑皮质蒲肯野细胞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改进的缺血再灌模型对家兔全脑缺血5 min(B组)、10 min(C组)及缺血再灌注(D、E组)后蒲肯野细胞的酶组织化学变化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1)缺血10 min及... 目的为探讨全脑短暂性缺血及其再灌对对小脑皮质蒲肯野细胞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改进的缺血再灌模型对家兔全脑缺血5 min(B组)、10 min(C组)及缺血再灌注(D、E组)后蒲肯野细胞的酶组织化学变化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1)缺血10 min及缺血再灌后神经元的SDH、Mg2+-ATP活性及PAS反应均降低(P<0.05),LDH增高(P<0.05);(2)随着缺血、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蒲肯野细胞肿胀,线粒体嵴部分断裂,空泡样变,细胞突起间的部分桥粒样结构移位。结论改进的缺血再灌模型提高了断血或复流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家兔全脑缺血10 min及缺血再灌可损害小脑皮质蒲肯野细胞的能量代谢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缺血 小脑皮质 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家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肝细胞癌研究中的应用
8
作者 陈显兵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1期67-70,共4页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蛋白质组学 差异表达 双相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及鉴定
9
作者 陈显兵 向秀武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4期15-17,共3页
目的建立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分离方法,观察其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特点,为下一步研究提供DC来源。方法用重组人GM-CSF、IL-4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分离DC,流式细胞仪检测所得细胞的纯度,光镜、电镜观察其形态... 目的建立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分离方法,观察其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特点,为下一步研究提供DC来源。方法用重组人GM-CSF、IL-4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分离DC,流式细胞仪检测所得细胞的纯度,光镜、电镜观察其形态,SP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DC的分子表达。结果此纯化方法所得细胞纯度可达到80%以上,形态学观察可见纯化细胞具有典型的DC特征,该细胞高表达HLA-DR和S-100分子。结论此种方法可获得较高纯度典型的DC,为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