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增敏效应电化学方法检测苏丹红Ⅰ 被引量:7
1
作者 瞿万云 杨春海 黄文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65-1069,共5页
采用线性扫描法、循环伏安法、计时库仑法研究了苏丹红I在碳糊电极(CP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发现,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后,苏丹红I的氧化峰显著增加,表明SDBS对苏丹红Ⅰ的氧化有很好的增敏效应。计时库仑实验表... 采用线性扫描法、循环伏安法、计时库仑法研究了苏丹红I在碳糊电极(CP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发现,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后,苏丹红I的氧化峰显著增加,表明SDBS对苏丹红Ⅰ的氧化有很好的增敏效应。计时库仑实验表明,SDBS的存在显著提高了苏丹红I在电极表面的吸附能力。优化测定参数,建立了一种测定苏丹红Ⅰ的电化学方法,线性范围2.0×10-7~1.5×10-5mol/L,检出限6.0×10-8mol/L。方法可用于辣椒制品及番茄酱中苏丹红Ⅰ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红染料 表面活性剂 电化学测定 食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凤“凤头姜”化学成分的综合提取及含量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春海 余爱农 易扬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23,27,共3页
研究了凤头姜中姜精油、姜辣素的连续提取工艺,提出了用溶出伏安法测定姜辣素的方法,并对乙醇循环法提取姜辣素的最优反应时间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工艺方案切实可行,测定方法可靠,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化学成分 测定 姜辣素 姜精油 连续提取 溶出伏安法 生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矿区煤矸石中白炭黑的提取试验 被引量:5
3
作者 胡盛 张丹丹 +3 位作者 石新雨 周红艳 田大听 张升晖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3-45,48,共4页
以恩施矿区煤矸石为原料,经煅烧活化、碱熔和乙醇的作用,最后酸中和等工艺过程,制得非晶态、纳米白炭黑。考察了煤矸石煅烧活化温度、NaOH用量、碱熔时间、乙醇浓度和盐析pH值对白炭黑溶出率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傅里叶红外... 以恩施矿区煤矸石为原料,经煅烧活化、碱熔和乙醇的作用,最后酸中和等工艺过程,制得非晶态、纳米白炭黑。考察了煤矸石煅烧活化温度、NaOH用量、碱熔时间、乙醇浓度和盐析pH值对白炭黑溶出率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煤矸石和白炭黑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煤矸石煅烧活化温度为720℃、NaOH用量为煤矸石用量的40%、碱熔时间为2h、乙醇浓度为2mol/L和盐析pH值为9时,白炭黑的溶出率较好,达到9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白炭黑 热活化 恩施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硒的形态连续浸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5
4
作者 吴少尉 池泉 +2 位作者 陈文武 汤志勇 金泽祥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2-95,103,共5页
通过改进的连续浸提实验,将富Se土壤中Se的赋存状态分成5种形态:水溶态、可交换态、酸溶态(碳酸盐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残渣态,并用HG-AFS法检测了各形态Se和总Se,结果表明,该提取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好,简便﹑可靠易行。
关键词 连续浸提 富Se土壤 Se形态 HG-AF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孪生球状碳酸钙的直接混合沉淀法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先勇 唐琴 +2 位作者 胡卫兵 但悠梦 周贵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40-1944,共5页
以醋酸钙和碳酸钠为原料,柠檬酸三钠为晶形控制剂,利用液相直接混合沉淀法合成了分散性好、粒度约1.5~3.0μm、长短轴比约2:1的孪生球形碳酸钙晶体.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原子力扫描探... 以醋酸钙和碳酸钠为原料,柠檬酸三钠为晶形控制剂,利用液相直接混合沉淀法合成了分散性好、粒度约1.5~3.0μm、长短轴比约2:1的孪生球形碳酸钙晶体.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原子力扫描探针显微镜(ASPM)和粒度分析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不添加柠檬酸三钠的溶液中得到微米级的立方状碳酸钙晶体,而添加柠檬酸三钠(质量分数30%~40%)后则得到具有不同表面粗糙度的孪生球状碳酸钙晶体.同时,用分形生长理论和成核限制聚集(NLA)模型对孪生球状碳酸钙粒子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生球状结构 碳酸钙 直接混合沉淀法 柠檬酸三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基-5-(4-吡啶基)-1,3,4-噻二唑Schiff碱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宋新建 王子云 +2 位作者 汪焱钢 张正文 陈传兵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4-336,共3页
含杂环的Schiff碱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有的已被研究开发作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1~4].1,3,4-噻二唑的某些衍生物也因为具有良好的杀菌、除草和植物生长调节等功能倍受关注[5~9].
关键词 噻二唑 SCHIFF碱 合成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天然保湿材料的吸湿和保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田大听 冀小雄 +1 位作者 毛海波 刘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2-143,147,共3页
通过干燥器控制湿度的方法对魔芋葡甘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海藻酸钠等天然保湿材料与常用保湿剂甘油进行吸湿和保湿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高湿度时,各试样吸湿能力顺序为: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海藻酸钠>魔芋葡甘聚糖... 通过干燥器控制湿度的方法对魔芋葡甘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海藻酸钠等天然保湿材料与常用保湿剂甘油进行吸湿和保湿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高湿度时,各试样吸湿能力顺序为: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海藻酸钠>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在低湿度时,各试样吸湿能力顺序为: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各试样的保湿能力顺序为:壳聚糖>魔芋葡甘聚糖>海藻酸钠>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此外,采用热重分析法(TGA)对各试样的失重率进行了测试,其失重曲线与保湿曲线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吸湿性能 保湿性能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二硫环已烷系列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8
8
作者 胡卫兵 刘红霞 +1 位作者 余爱农 陈雄波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0-342,共3页
Seven derivatives of 1,3-dithiocyclohexane were prepared via the reaction o f 7 aldehydes(or ketones) with Bunte′s salt prepared from 1,3-dichloroprop ane and sodium thiosulfate. The procedure has the feature of easi... Seven derivatives of 1,3-dithiocyclohexane were prepared via the reaction o f 7 aldehydes(or ketones) with Bunte′s salt prepared from 1,3-dichloroprop ane and sodium thiosulfate. The procedure has the feature of easier operation, s horter reaction time and higher yield. The yields of seven derivatives of 1,3- dithiocyclohexane are between 58% and 75%. The optimum molar ratio of 1,3-d ichloropropane to sodium thiosulfate was 1∶1 in the preparati on of Bunte′s salt. The structures of seven derivativ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 eans of IR, 1H NMR,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nteSalt法 合成 二硫环己烷 香料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VO4:Sm3+红色发光材料的熔盐法合成与光谱性能 被引量:8
9
作者 刘蓉 梁玉军 +2 位作者 吴晓勇 李永周 公衍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27-2130,共4页
采用熔盐法合成了YVO4∶Sm3+红色发光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证实样品为具有锆石结构的YVO4相;测定了样品的激发与发射光谱;分析了不同的掺杂浓度和烧结温度对样品发光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熔盐法合成的样品均... 采用熔盐法合成了YVO4∶Sm3+红色发光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证实样品为具有锆石结构的YVO4相;测定了样品的激发与发射光谱;分析了不同的掺杂浓度和烧结温度对样品发光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熔盐法合成的样品均可以产生Sm3+的特征发射,但是与其它方法相比,熔盐法合成样品位于647 nm处Sm3+的4G5/26-H9/2发射明显得到加强,从而使得样品发出明亮的红光,而不是其它合成方法获得的橙色光.当掺杂浓度为1%(摩尔分数)且在500℃下烧结5 h后,熔盐法得到的YVO4∶Sm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VO4∶Sm3+ 熔盐法 发光材料 钐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DL-丙氨酸、咪唑与稀土铕固体配合物的合成、表征、荧光性质及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艳 聂光华 +1 位作者 但悠梦 杨一心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53-1258,共6页
合成了稀土铕与N-乙酰-DL-丙氨酸(C5H9NO3,Ac-A la)及咪唑(C3H4N2,Im)的固体新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确定其化学组成为Eu(C5H8NO3)2(C3H5N2)2C l3.3H2O,并通过FTIR、UV1、H NMR、13C NMR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测试技术对配合物进... 合成了稀土铕与N-乙酰-DL-丙氨酸(C5H9NO3,Ac-A la)及咪唑(C3H4N2,Im)的固体新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确定其化学组成为Eu(C5H8NO3)2(C3H5N2)2C l3.3H2O,并通过FTIR、UV1、H NMR、13C NMR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测试技术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根据TG-DTG曲线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利用Achar微分法及Coats-Redfern积分法对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推断出脱水阶段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A/β.e-E/RT{(1-α)[-ln(1-α)]-1/2}。发光性能测试表明,该配合物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配合物 N-乙酰-DL-丙氨酸 咪唑 荧光性质 热分解 非等温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盱眙凹凸棒石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胡盛 周红艳 +2 位作者 田大听 史伯安 张升晖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3-145,共3页
利用热重(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综合分析研究了凹凸棒石在热处理过程中其结构、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凹凸棒石的微观结构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呈现显著的变化。当热处理温度30℃至300℃,凹凸棒石先后脱去... 利用热重(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综合分析研究了凹凸棒石在热处理过程中其结构、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凹凸棒石的微观结构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呈现显著的变化。当热处理温度30℃至300℃,凹凸棒石先后脱去外表面吸附水、孔道水、部分结晶水,凹凸棒石结构、形貌没有任何变化。在470℃,脱去凹凸棒石的剩余结晶水,凹凸棒石110晶面特征衍射峰逐渐变弱,凹凸棒石的结构开始发生改变。在600℃左右,缓慢脱去凹凸棒石的结构水,孔道结构完全塌陷。在800℃,凹凸棒石晶体原有的结构完全被破坏,棒状形貌消失,出现了烧结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热处理 晶体结构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大颗粒球形碳酸钙的仿生合成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先勇 唐琴 胡卫兵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2-565,共4页
依据仿生矿化原理,采用难溶性CaSO4作为钙源,以柠檬酸钠为模板剂合成出了均匀大颗粒球形碳酸钙晶体,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等测试技术对所得碳酸钙样品进行... 依据仿生矿化原理,采用难溶性CaSO4作为钙源,以柠檬酸钠为模板剂合成出了均匀大颗粒球形碳酸钙晶体,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等测试技术对所得碳酸钙样品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其合成机理。研究表明,柠檬酸钠对碳酸钙的晶形具有调控作用,在柠檬酸钠质量浓度为0.9%的条件下,能合成出大小均匀、分散性好、粒度为10~15μm的大颗粒球形碳酸钙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钙 柠檬酸钠 仿生合成 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5-(1-邻氯苯氧乙基)-1,3,4-噻二唑-2-基]-N′-芳酰基脲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宋新建 王胜 +1 位作者 吴绍艳 汪焱钢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4-446,共3页
通过2-氨基-5-(1邻-氯苯氧乙基)-1,3,4噻-二唑与芳酰基异氰酸酯反应,合成了13种新的芳酰基脲。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确证了结构。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试验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长素活性,其中化合物2c、2d... 通过2-氨基-5-(1邻-氯苯氧乙基)-1,3,4噻-二唑与芳酰基异氰酸酯反应,合成了13种新的芳酰基脲。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确证了结构。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试验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长素活性,其中化合物2c、2d和2h的促进率分别为30.1%、32.5%和2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二唑 芳酰基脲 生物活性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芴三偶氮基水杨醛缩氨基芳基硫脲合成及其植物生长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驸 胡卫兵 +2 位作者 刘红霞 聂响亮 余爱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9-172,共4页
以芴、水杨醛和氨基芳基硫脲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芴三偶氮基水杨醛缩氨基芳基硫脲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确证。经平皿油菜生根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在低浓度下对油菜生根显示促进作用,高浓度下促进作用小... 以芴、水杨醛和氨基芳基硫脲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芴三偶氮基水杨醛缩氨基芳基硫脲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确证。经平皿油菜生根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在低浓度下对油菜生根显示促进作用,高浓度下促进作用小或显示抑制作用,对油菜生根的调节作用与硫脲的苯取代基上的取代基性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氨基芴 水杨醛 三偶氮基水杨醛缩氨基芳基硫脲衍生物 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在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5
作者 吴绍艳 张升晖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9,共3页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多年生草本植物 应用 食品 单子叶植物 天南星科 主要成分 资源丰富 种植历史 魔芋属 KGM 生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萘环结构固化剂的合成及其对联苯型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寅 石震 +1 位作者 宋新建 吴称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32-35,共4页
以1,5-萘二胺和对羟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含萘环结构的固化剂(GNA),并且用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确定了物质的结构。通过垂直燃烧法(UL 94V)、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吸水性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对不同质量分数添加量的GN... 以1,5-萘二胺和对羟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含萘环结构的固化剂(GNA),并且用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确定了物质的结构。通过垂直燃烧法(UL 94V)、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吸水性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对不同质量分数添加量的GNA改性联苯型环氧树脂(YX-4000)的阻燃性能、热性能、吸水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固化剂GNA含量的增加,固化物的阻燃性能得到了提升,在GNA含量达到15%(质量分数)时,阻燃级别可以达到UL-94V-0级。为了深入研究其阻燃机理,通过TGA和SEM对其燃烧残渣分析发现,固化物的表面有致密的炭层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阻止燃烧进一步发生,在20%(质量分数)含量时,800℃的残炭率高达50%。另外通过吸水性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发现,与传统阻燃剂相比,固化物阻燃性提高,力学性能和吸水性能下降较小。在15%(质量分数)添加量时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为101 MPa和76GPa,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为29 MPa和26GPa,吸水率为1.6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剂 环氧树脂 阻燃性 吸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酯化交联改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绍艳 张升晖 吴亮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6-118,共3页
三偏磷酸钠为魔芋葡甘聚糖进行酯化交联改性。结果表明,反应最佳条件为三偏磷酸钠;魔芋葡甘聚糖=1:10(W/W),反应PH为2,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h。改性KGM透明度、粘度、冻融稳定性均比未改性KGM明显改善,并具有一定的耐酸耐高温能力,且... 三偏磷酸钠为魔芋葡甘聚糖进行酯化交联改性。结果表明,反应最佳条件为三偏磷酸钠;魔芋葡甘聚糖=1:10(W/W),反应PH为2,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h。改性KGM透明度、粘度、冻融稳定性均比未改性KGM明显改善,并具有一定的耐酸耐高温能力,且有相当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酯化交联 三偏磷酸钠 稳定性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分散含银溶胶的制备及抑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寅 陈硕平 +2 位作者 王苏展 宋新建 胡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0-34,共5页
以AgNO_3为银源,无水甘油作为还原剂和分散介质,PVP-K30为稳定剂和模板剂,首次以加热搅拌法一步制备了含纳米银的无水甘油溶胶。以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所得溶胶和溶胶中的纳米银颗粒进行表征,考察... 以AgNO_3为银源,无水甘油作为还原剂和分散介质,PVP-K30为稳定剂和模板剂,首次以加热搅拌法一步制备了含纳米银的无水甘油溶胶。以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所得溶胶和溶胶中的纳米银颗粒进行表征,考察了AgNO_3加入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纳米银溶胶和银单质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投料质量比(m(甘油)∶m(AgNO_3)∶m(PVP-K30))为200∶(0.5~1.5)∶5,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0.5~3h,可以获得稳定的纳米银甘油溶胶,其中银单质的颗粒分散性好,形貌近球形,粒径为纳米级别。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作为研究对象,对所得含银溶胶的抗菌性进行研究,发现钠米银溶胶对4种目标菌均有很好的抑菌性,其中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效果最好,且溶胶中银单质粒径越小,抑菌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甘油 溶胶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掺杂TiO_2/高岭土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称意 覃春艳 +2 位作者 史伯安 张升晖 但悠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9-121,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高岭土为载体制备了铋掺杂TiO_2/高岭土(Bi-TiO_2/kaolin)复合光催化剂,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Bi-TiO_2/kaolin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其光...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高岭土为载体制备了铋掺杂TiO_2/高岭土(Bi-TiO_2/kaolin)复合光催化剂,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Bi-TiO_2/kaolin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其光催化降解结晶紫,考察了掺杂比、光照时间、pH值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iCl3与TiO_2的质量比为3∶10,光照时间为100min,催化剂用量为2.5g时,对结晶紫的去除率为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催化剂 掺杂 催化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凹凸棒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红艳 胡盛 +3 位作者 田大听 史伯安 张升晖 宋新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4-126,共3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钠/凹凸棒石复合材料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凹凸棒石复合材料。通过SEM和FT-IR对所制备的两种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和改性凹凸棒石与羧甲基纤维钠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凹凸棒石和改性凹凸棒石用...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钠/凹凸棒石复合材料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凹凸棒石复合材料。通过SEM和FT-IR对所制备的两种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和改性凹凸棒石与羧甲基纤维钠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凹凸棒石和改性凹凸棒石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凸棒石和改性凹凸棒石都能与羧甲基纤维素钠良好结合并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凹凸棒石用量为羧甲基纤维素钠质量的1.4%时,羧甲基纤维素钠/凹凸棒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好;当改性凹凸棒石用量为羧甲基纤维素钠质量的1.4%时,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凹凸棒石复合材料的表面致密,力学性能较好且优于羧甲基纤维素钠/凹凸棒石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钠 改性 凹凸棒石 结构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