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骨康疏方通过抑制HIF-1α/BNIP3自噬信号通路减少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破骨细胞分化
1
作者 李玮怡 江露 +4 位作者 张宗星 陈丹 包卓玛 黄丽 袁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9-1396,共8页
目的研究强骨康疏方(QGKSF)对HIF-1α/BNIP3自噬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其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含药血清,RAW264.7细胞体外培养,低氧+RANKL诱导破骨细胞。分别设置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MTX)、QGKSF低剂量组(QGKSF... 目的研究强骨康疏方(QGKSF)对HIF-1α/BNIP3自噬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其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含药血清,RAW264.7细胞体外培养,低氧+RANKL诱导破骨细胞。分别设置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MTX)、QGKSF低剂量组(QGKSF-L)、QGKSF高剂量组(QGKSF-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RAP染色观察各组TRAP阳性多核细胞的数量;鬼笔环肽染色检测F-肌动蛋白环形成情况;MDC染色观察自噬泡;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小体;ELISA检测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HIF-1α、BNIP3、Bcl-2、Beclin1、LC3-Ⅰ、LC3-Ⅱ、P62、TRAP的蛋白水平;RT-qPCR检测HIF-1α、BNIP3、Bcl-2、Beclin1、LC3、P62、TRAP的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可见大量TRAP阳性细胞,F-肌动蛋白环形成增多,自噬荧光强度增加,自噬小体增多(P<0.001);与模型组比较,MTX组、QGKSF-L组和QGKSF-H组的TRAP阳性细胞数量和F-肌动蛋白环形成减少,自噬荧光强度减弱,自噬小体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IL-6、TNF-α水平升高(P<0.001);经过MTX和QGKSF治疗后IL-6、TNF-α水平有所降低(P<0.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HIF-1α、BNIP3、Bcl-2、Beclin1、LC3、TRAP蛋白及mRNA水平升高,P62蛋白及mRNA水平降低(P<0.01);经MTX及QGKSF治疗后,HIF-1α、BNIP3、Bcl-2、Beclin1、LC3、TRAP蛋白及mRNA水平降低,P62蛋白及mRNA水平升高(P<0.05)。结论低氧条件下,QGKSF可能通过抑制HIF-1α/BNIP3自噬信号通路来减少RANKL诱导的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从而发挥治疗RA骨破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骨康疏方 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 自噬 HIF-1α/BNIP3信号通路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枫杨总黄酮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减轻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2
作者 陈国庆 刘晓镕 +7 位作者 金金 闫冬 刘人嘉 向珊 袁林 向阳 吴昊 沈秀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1-1189,共9页
目的:探讨湖北枫杨总黄酮(PHSTF)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以及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的影响。方法:将36只C57BL/6J小鼠(SPF级、6~8周龄、雄性)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3%DSS溶液模型组、美沙拉... 目的:探讨湖北枫杨总黄酮(PHSTF)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以及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的影响。方法:将36只C57BL/6J小鼠(SPF级、6~8周龄、雄性)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3%DSS溶液模型组、美沙拉嗪(300 mg·kg^(-1)·d^(-1))组、低剂量(62.5 mg·kg^(-1)·d^(-1))PHSTF组、中剂量(125 mg·kg^(-1)·d^(-1))PHSTF组和高剂量(250 mg·kg^(-1)·d^(-1))PHSTF组,每组6只。阴性对照组小鼠饮用蒸馏水,其他组连续7 d饮用3%DSS溶液诱导UC模型,在第1天UC造模的同时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0 d,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每天观察PHSTF对小鼠体重、便血和结肠长度的影响;使用HE染色评估结肠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通过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抑炎因子IL-10的水平。构建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模型,CCK-8法评估细胞活力;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qPCR检测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IL-10和精氨酸酶1(Arg-1)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iNOS、CD206和Arg-1)的蛋白表达;最后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iNOS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HSTF显著缓解了DSS诱导的UC小鼠体重下降(P<0.05)、便血和结肠长度缩短的症状;减轻了结肠组织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PHSTF降低了结肠组织中IL-1β的水平(P<0.05),升高了IL-10的水平(P<0.05),降低了结肠组织iNOS的蛋白表达水平。与LPS组相比,PHSTF降低了RAW264.7细胞IL-1β和iNOS的mRNA水平(P<0.01),升高了IL-10和Arg-1的mRNA水平(P<0.01);PHSTF降低了iNOS蛋白表达水平(P<0.01),升高了Arg-1以及CD206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PHSTF能促进巨噬细胞由M1促炎型向M2抑炎型转化进而干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枫杨总黄酮 溃疡性结肠炎 巨噬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三百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破坏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江露 张宗星 +4 位作者 李玮怡 刘道忠 包卓玛 聂青云 袁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79-1990,共12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体外实验探讨三百棒(Toddalia asiatica,TA)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破坏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网络药理学分析TA抗RA骨破坏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进行分...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体外实验探讨三百棒(Toddalia asiatica,TA)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破坏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网络药理学分析TA抗RA骨破坏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通过CCK-8检测三百棒醇提物(Toddalia asiatica alcohol extract,TAAE)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并筛选出合适的药物浓度及干预时间;用成骨诱导培养基诱导成骨细胞模型,ALP染色、活性检测及茜素红染色检测其成骨分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通路相关蛋白Wnt3a、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并采用通路抑制剂DKK-1进一步验证TAAE是否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成骨细胞分化。结果共筛选出TA抗RA骨破坏的靶点158个,核心靶点56个。KEGG信号通路富集主要有癌症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CCK-8检测结果显示:1 g·L^(-1)TAAE可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ALP染色及ALP活性检测结果示:TAAE能显著增加成骨诱导培养基诱导的细胞的染色阳性率及ALP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TAAE可增加Wnt3a、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使用DKK-1抑制剂后上述蛋白的表达降低。结论TAAE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成骨细胞分化以达到治疗RA骨破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破坏 三百棒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枫杨总黄酮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迁移、侵袭和铁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国庆 董倩男 +5 位作者 杨锐 高瑛 刘人嘉 袁林 向阳 吴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281,共8页
目的:探究湖北枫杨总黄酮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迁移与侵袭及铁死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100、150和200μg/mL)枫杨总黄酮组,铁死亡抑制剂liproxstatin-1(Lip-1)组,Lip-1+高剂量枫杨总黄酮组。采... 目的:探究湖北枫杨总黄酮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迁移与侵袭及铁死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100、150和200μg/mL)枫杨总黄酮组,铁死亡抑制剂liproxstatin-1(Lip-1)组,Lip-1+高剂量枫杨总黄酮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谷胱甘肽(GSH)试剂盒检测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RT-qPCR检测细胞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LC7A11、GPX4、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枫杨总黄酮组A549细胞活力降低(P<0.01),迁移及侵袭能力降低(P<0.01),GSH含量显著降低(P<0.01),SLC7A11和GPX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Kea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加入铁死亡抑制剂后,与高剂量枫杨总黄酮组相比,A549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1),SLC7A11、GPX4、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Keap-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结论:湖北枫杨总黄酮能抑制A549细胞迁移与侵袭并且通过调控Keap-1/Nrf2/HO-1通路诱导肺癌A549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枫杨总黄酮 非小细胞肺癌 铁死亡 Keap-1/Nrf2/HO-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枫杨总黄酮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昊 陈国庆 +5 位作者 卢曼 高瑛 江蕲玲 罗豪楠 袁林 向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0,共7页
目的:观察湖北枫杨总黄酮(PHSTF)对人类风湿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MH7A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MH7A细胞分为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低剂量(6.25 mg/L)PHSTF组、中剂量(12.5 mg/L)PHSTF组、高剂... 目的:观察湖北枫杨总黄酮(PHSTF)对人类风湿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MH7A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MH7A细胞分为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低剂量(6.25 mg/L)PHSTF组、中剂量(12.5 mg/L)PHSTF组、高剂量(25 mg/L)PHSTF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激动剂740Y-P(10μmol/L)组和740Y-P(10μmol/L)+高剂量(25 mg/L)PHSTF组。采用CCK-8法检测MH7A细胞活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H7A细胞的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PI3K、p-PI3K、AKT和p-AKT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PHSTF组MH7A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划痕愈合面积显著减小(P<0.01),迁移和侵袭至下室的细胞显著减少(P<0.01),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及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显著降低(P<0.01)。与高剂量PHSTF组相比,PI3K激动剂740Y-P显著提高了PHSTF处理下MH7A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也使得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及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PHSTF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MH7A细胞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枫杨总黄酮 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百棒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胶原诱导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血管翳 被引量:2
6
作者 向珊 张宗星 +6 位作者 江露 刘道忠 李玮怡 包卓玛 田瑞 陈丹 袁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82-1588,共7页
目的探讨三百棒醇提物(TAAE)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胶原诱导性(CIA)大鼠血管翳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组(TGT)、三百棒醇提物低剂量组(TAAE-L)、三百棒醇提物中剂量组(TAAE-M... 目的探讨三百棒醇提物(TAAE)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胶原诱导性(CIA)大鼠血管翳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组(TGT)、三百棒醇提物低剂量组(TAAE-L)、三百棒醇提物中剂量组(TAAE-M)、三百棒醇提物高剂量组(TAAE-H),10只/组。除正常组外,对其余大鼠采用二次免疫法建立CIA大鼠模型。二次免疫结束后,三百棒醇提物组和雷公藤多苷组按相应剂量灌胃给药,1次/d,连续35 d。采用关节炎指数(AI)评分评估大鼠关节炎症程度;HE染色法观察膝关节滑膜病理变化;ELISA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滑膜组织中PI3K、Akt、p-PI3K、p-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抑制因子内皮抑素(ES)、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MMP9)蛋白含量的变化;RT-PCR检测各组大鼠滑膜组织中TNF-α、IL-6、IL-1β、VEGF、HIF-1α、PI3K、Akt 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TAAE和TGT组大鼠的足肿胀度和AI评分降低(P<0.05),膝关节病理变化明显改善,新生血管生成减少,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水平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较,TAAE的干预上调ES蛋白水平,下调p-PI3K、p-Akt、MMP1、MMP3、MMP9、VEGF、HIF-1α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AAE还降低了TNF-α、IL-6、IL-1β、PI3K、Akt、VEGF、HIF-1αmR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AAE-H组与TGT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AE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HIF-1α、VEGF、ES、MMP1、MMP3、MMP9等蛋白的表达,改善CIA大鼠关节症状,抑制RA血管翳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百棒 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管翳 炎症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骨康疏方通过RANKL/RANK/OPG信号通路调控破骨细胞分化而抑制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 被引量:3
7
作者 江露 张宗星 +4 位作者 李玮怡 刘道忠 包卓玛 聂青云 袁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5,共13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强骨康疏方(Qianggu-Kangshu formula,QGKSF)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破坏的作用机制并利用细胞实验进行验证。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取QGKSF的主要活性成分及潜...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强骨康疏方(Qianggu-Kangshu formula,QGKSF)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破坏的作用机制并利用细胞实验进行验证。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取QGKSF的主要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使用OMIM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检索与RA骨破坏相关的靶点,利用Venny 2.1.0筛选QGKSF抗RA骨破坏的靶点和靶点数量;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系统将筛选的QGKSF抗RA骨破坏的靶点进行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对药物的核心成分与核心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体外培养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观察各组TRAP阳性多核细胞的数量;测定TRAP酶活性以反映细胞酶活性;鬼笔环肽染色检测F-肌动蛋白环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活化T细胞核因子1(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 1,NFATc1)、TRAP、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TSK)、c-Fos、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RANK配体(RANK ligand,RANKL)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蛋白水平。结果:从QGKSF中共筛选出136种有效活性成分及126个有效成分靶点;QGKSF抗RA骨破坏的靶点有207个,其中175个核心靶点。GO富集得到199条通路,筛选出与破骨细胞相关的通路共20条,主要有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信号通路和破骨细胞分化等。TRAP染色、酶活性测定及鬼笔环肽染色结果显示,与model组相比,QGKSF和氨甲蝶呤(methotrexate,MTX)组的阳性细胞形成减少,酶活性降低,F-肌动蛋白环形成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model组相比,QGKSF和MTX组的NFATc1、TRAP、CTSK、c-Fos、MMP9、p-AKT、RANK和RANKL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OP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QGKSF可抑制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RANKL/RANK/OPG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而抑制破骨细胞过度分化,从而起到减轻RA骨破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骨康疏方 类风湿关节炎 破骨细胞 RANKL/RANK/OPG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当归补血汤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陶柏楠 王咏兰 +3 位作者 刘道忠 万星 黄德斌 袁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1-657,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验证探讨当归补血汤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TCMSP、TCMID数据库筛选出当归补血汤活性成分,运用PubChem平台获取靶点Canonical SMILES号,SwissTarget、TargetNet数据库筛选出当归补血汤对应的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验证探讨当归补血汤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TCMSP、TCMID数据库筛选出当归补血汤活性成分,运用PubChem平台获取靶点Canonical SMILES号,SwissTarget、TargetNet数据库筛选出当归补血汤对应的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检索获得肝纤维化相关疾病靶点,Venny 2.1.0获取当归补血汤活性成分靶点与肝纤维化的交集疾病靶点;STRING数据库获取PPI网络,Cytoscape 3.9.1软件获取核心靶点,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处理。动物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采用腹腔注射CCl_(4)制备肝纤维化小鼠模型,造模同时给药,持续6周;采用HE、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试剂盒检测血清ALT、AST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IL-1β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α-SMA、Col-1、p-PI3K、p-Akt、p-JNK、p-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从当归补血汤中筛选得到作用于肝纤维化的活性成分29种,肝纤维化相关疾病靶点2901个,药物与疾病有259个交集基因,核心靶点为MAPK、c-Jun、Akt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乙型肝炎、脂质与动脉硬化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当归补血汤能够下调肝纤维化小鼠血清ALT、AST、IL-6、TNF-α、IL-1β水平和肝组织α-SMA、Col-1、p-PI3K、p-Akt、p-JNK、p-P38 MAPK蛋白表达。结论当归补血汤可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症因子释放,调节PI3K/Akt和JNK/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肝纤维化 网络药理学 炎症因子 PI3K/AKT信号通路 JNK/P38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飞龙掌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高建红 杨丹 +3 位作者 王刚 宋天英 赵方毓 陈显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75-1383,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以及动物实验,阐释飞龙掌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数据库筛选飞龙掌血化学成分和IS靶点,构建PPI网络,建立KEGG通路富集分析,进行成分与靶点的分子对接,最后通过动...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以及动物实验,阐释飞龙掌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数据库筛选飞龙掌血化学成分和IS靶点,构建PPI网络,建立KEGG通路富集分析,进行成分与靶点的分子对接,最后通过动物实验,验证药物对PI3K/AKT/mTOR通路及自噬的影响。动物实验中,制备MCAO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飞龙掌血组,并设假手术组,观察药物对大鼠海马区、皮质区神经元的病理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检测mTOR表达及定位,Western blot检测PI3K、p-PI3K、AKT、p-AKT、mTOR以及自噬标识物LC3-Ⅱ、p62表达情况。结果最终筛选到22个活性成分,AKT1、MAPK3等29个核心靶点,PI3K/AKT、MAPK等194条信号通路。活性成分与IS相关靶点的结合稳定。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皮质区神经元分布稀疏紊乱,尼氏小体数量减少,胞质空泡化,海马区、皮质区mTOR阳性细胞表达减少,海马组织p-PI3K、p-AKT、mTOR和p62表达降低(P<0.05,P<0.01),LC3-Ⅱ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飞龙掌血组和盐酸多奈哌齐组大鼠有效改善上述指标。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飞龙掌血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IS的潜力。动物实验表明,飞龙掌血可以保护海马区、皮质区神经元结构,这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通路介导的过度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飞龙掌血 缺血性脑卒中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自噬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陶柏楠 王咏兰 +1 位作者 洪岚 袁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基于cGAS/STING信号通路研究大黄素对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H7A)自噬的潜在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MH7A细胞增殖的结果,并根据细胞存活率筛选出药物的浓度,并加入自噬抑制剂3-MA进一步验证大黄素对自噬的影响;采用MD... 目的基于cGAS/STING信号通路研究大黄素对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H7A)自噬的潜在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MH7A细胞增殖的结果,并根据细胞存活率筛选出药物的浓度,并加入自噬抑制剂3-MA进一步验证大黄素对自噬的影响;采用MDC法检测MH7A细胞自噬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GAS、STING、p-STING、LC3-I、LC3-II、P62和Beclin-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DC染色结果提示,大黄素能够增强MH7A细胞自噬;Western blot结果提示,大黄素可降低MH7A细胞自噬相关蛋白cGAS、STING、p-STING和P62的表达,增加LC3-II和Beclin-1的表达。加入自噬抑制剂3-MA后,MH7A细胞P62蛋白表达升高,LC3-II和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下调cGAS/STING信号通路加速自噬,抑制MH7A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MH7A细胞 cGAS/STING信号通路 自噬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附子汤调控AGEs/RAGE/NF-κB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尹谢添 赵诗超 +3 位作者 向楠 朱晓密 徐俊 张誉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09-1815,共7页
目的研究桂枝附子汤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桂枝附子汤组(6.1 g/kg)、RAGE抑制... 目的研究桂枝附子汤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桂枝附子汤组(6.1 g/kg)、RAGE抑制剂组(0.5 mg/kg)、桂枝附子汤+RAGE抑制剂组(6.1 g/kg+0.5 mg/kg),每组10只。用牛Ⅱ型胶原与不完全弗氏佐剂(IFA)混合乳化诱导建立RA大鼠模型,造模后连续灌胃给药30 d。给药结束后,测定大鼠关节炎指数和关节肿胀度,HE染色观察大鼠踝关节软骨及滑膜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踝关节软骨组织RAGE、p-NF-κB p65蛋白表达,免疫组化(IHC)法观察大鼠踝关节软骨组织AGE和软骨及滑膜组织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阳性细胞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桂枝附子汤组、抑制剂组和桂枝附子汤+抑制剂组均能有效降低RA大鼠关节炎指数、关节肿胀度、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水平、软骨组织AGE、RAGE、p-NF-κB p65蛋白表达和软骨及滑膜组织TNF-α、IL-1β蛋白表达(P<0.01),并能减轻软骨破坏,改善滑膜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桂枝附子汤对RA大鼠软骨和滑膜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抑制AGEs/RAGE/NF-κB信号通路活化,进而下调下游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附子汤 类风湿关节炎 AGEs/RAGE/NF-κB信号通路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RK-eIF2α-NF-κB信号通路研究苁蓉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曦 龙清华 +3 位作者 蔡元钦 王政喻 陈显兵 曾楚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7,共8页
目的基于PERK-eIF2α-NF-κB信号通路研究苁蓉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苁蓉散组(4.62、9.24、18.48 g·kg-1)和安理申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组予双... 目的基于PERK-eIF2α-NF-κB信号通路研究苁蓉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苁蓉散组(4.62、9.24、18.48 g·kg-1)和安理申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组予双侧海马注射Aβ1-42建立AD模型。灌胃结束后进行水迷宫行为学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及尼氏小体变化;免疫荧光检测NF-κB核转移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区内质网形态;酶免疫测定Aβ1-42及炎症因子含量;Western blot检测PERK、eIF2α、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水迷宫结果显示,苁蓉散能提高AD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时间、增加穿越求生平台次数、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P<0.05或P<0.01);尼氏染色结果显示,苁蓉散各剂量组神经元细胞排列较整齐,胞核存在,尼氏小体较为丰富;免疫荧光表明,苁蓉散可降低AD大鼠脑内NF-κB入核表达(P<0.05或P<0.01);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苁蓉散各剂量组内质网形态整齐、未见明显扩张,结构正常;ELISA结果表明,苁蓉散可降低AD海马中的Aβ1-42,IL-1,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苁蓉散各剂量组p-PERK/PERK,p-eIF2α/eIF2α,p-NF-κB p65/NF-κB p65的蛋白比值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苁蓉散可通过抑制PERK-eIF2α-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缓解神经元细胞ERS状态下免疫炎症反应,以改善AD大鼠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病 苁蓉散 内质网应激 PERK-eIF2α-NF-κB信号通路 炎症 AΒ1-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脂质组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
13
作者 杨潇 王涛 +4 位作者 王伟 彭耀辉 陈妍 曾海平 杨宝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42-1750,共9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脂质代谢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分析)对57例结直肠癌患者和54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样本进行脂质组学分析。以...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脂质代谢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分析)对57例结直肠癌患者和54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样本进行脂质组学分析。以P <0.05,VIP值> 1,差异倍数<0.67或> 1.5为标准筛选差异脂质。对差异脂质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筛选出具有良好诊断价值的差异脂质作为生物标志物。结果 共筛选出5类、66种差异脂质,其中磷脂酰胆碱(PC)和甘油三酯(TG)占比高达59.09%,KEGG通路富集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及甘油酯代谢途径。ROC分析筛选Sphinganine、MG(19∶0)、LysoPC(18∶2)、PA(42∶6)、PC(36∶5)、PC(36∶4)、PC(38∶6)、PC(40∶8)的曲线下面积大于0.85。结论 通过UPLC-Q/TOF-MS技术并运用改良的Bligh-Dyer法高效富集血清中的脂质类代谢物,能较为系统地分析CRC患者的脂质代谢轮廓。筛选出的Sphinganine、MG(19∶0)、LysoPC(18∶2)、PA(42∶6)、PC(36∶5)、PC(36∶4)、PC(38∶6)、PC(40∶8)等8种脂质可以为区分健康志愿者和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新的视角和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脂质组学 早期筛查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激活Hippo/YAP信号通路减轻慢性萎缩性胃炎
14
作者 胡嘉敏 孙宇杰 黄德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78-1583,共6页
目的明确半夏泻心汤(Banxia-Xiexin decoction,BD)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CAG模型后,用BD干预4周。通过HE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改变,同时用ELISA法检测血清生物标志物。通过RT-qPCR... 目的明确半夏泻心汤(Banxia-Xiexin decoction,BD)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CAG模型后,用BD干预4周。通过HE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改变,同时用ELISA法检测血清生物标志物。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ippo/YAP信号通路主要因子表达。最后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YAP与p-YAP蛋白表达。结果经过BD干预后,CAG大鼠胃黏膜层的厚度、肠上皮化生和炎症明显呈剂量依赖性改善。BD可以降低CAG大鼠血清IL-6、IL-1β和TNF-α表达,升高IL-10、PGR和G-17表达。经过BD干预后,YAP1被大量磷酸化失活,P-YAP/YAP蛋白表达水平和荧光强度明显升高,MST1和LATS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Hippo/YAP信号通路被激活。结论BD缓解了CAG,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ST1-LATS1蛋白表达,使YAP被大量磷酸化失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Hippo信号通路 炎症因子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苁蓉散通过抑制GRP78-PERK-ATF4信号通路减轻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和铁死亡
15
作者 蔡元钦 陈显兵 +3 位作者 龙清华 王曦 王振宁 曾楚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4-880,共7页
目的探讨苁蓉散(Congrong San,CR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元损伤和铁死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AD大鼠模型,并分为Sham组、Model组、CRS低剂量组、CRS中剂量组、CRS高剂量组和美金刚组... 目的探讨苁蓉散(Congrong San,CR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元损伤和铁死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AD大鼠模型,并分为Sham组、Model组、CRS低剂量组、CRS中剂量组、CRS高剂量组和美金刚组。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HE和尼氏染色、透射电镜、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和试剂盒检测等评估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元损伤、铁死亡相关指标及GRP78-PERK-ATF4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Model组相比,CRS中、高剂量组和美金刚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海马神经元损伤减轻,尼氏体数量增多,内质网肿胀和线粒体损伤改善。CRS中、高剂量组和美金刚组大鼠GRP78、p-PERK/PERK和ATF4表达下调,GPX4表达上调,MDA含量降低,SOD和GSH-PX含量升高。结论CRS能够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和铁死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GRP78-PERK-ATF4信号通路,增强GPX4表达,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有关,为临床治疗AD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苁蓉散 阿尔茨海默病 GRP78-PERK-ATF4 GPX4 海马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补元煎通过调控PPARγ/NF-κB信号通路改善轻度认知障碍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16
作者 李玮怡 田梦杰 +5 位作者 江露 张宗星 刘道忠 包卓玛 王政喻 袁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7-293,共7页
目的:研究大补元煎(DBYJ)对轻度认知障碍(MCI)小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相关炎症蛋白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改善MCI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 目的:研究大补元煎(DBYJ)对轻度认知障碍(MCI)小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相关炎症蛋白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改善MCI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NC)组、D-半乳糖(D-Gal)组、D-Gal+GW9662(PPARγ抑制剂)组、DGal+DBYJ组和D-Gal+GW9662+DBYJ组,每组8只。NC组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0.9%生理盐水8周,其余4组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Gal(100 mg·kg^(-1)·d^(-1))8周来建立MCI模型。第5~8周,D-Gal+GW9662组和D-Gal+DBYJ+GW9662组小鼠腹腔注射GW9662(1 mg·kg^(-1)·d^(-1))。从第5周起,D-Gal+DBYJ组和D-Gal+DBYJ+GW9662组小鼠灌胃DBYJ水煎液(13.2 g/kg),其余3组灌胃等体积纯水,共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包括定位航线实验和空间探测实验)评估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结构的完整性;Nissl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情况;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小鼠海马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PARγ、P65和磷酸化P65(p-P65)的蛋白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D-Gal+D-Gal组和D-Gal+GW9662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60 s内穿越平台次数和停留在目标象限时间减少(P<0.01);CA3区神经元数量减少(P<0.01),锥体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固缩;TNF-α、IL-1β和p-P65蛋白水平升高,PPARγ水平降低(P<0.05)。与D-Gal组相比,D-Gal+DBYJ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时间则有所增加(P<0.01);CA3区神经元数量增加(P<0.01),锥体细胞排列整齐,细胞结构完整;TNF-α、IL-1β和p-P65蛋白水平降低,PPARγ水平升高(P<0.05)。与D-Gal+GW9662组相比,D-Gal+DBYJ+GW9662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目标象限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但效果较D-Gal+DBYJ组差;CA3区神经元数量增加(P<0.01),锥体细胞排列较整齐,细胞结构较完整,但效果较D-Gal+DBYJ组差;TNF-α、IL-1β和p-P65蛋白水平降低,PPARγ水平升高(P<0.05),但效果较D-Gal+DBYJ组差,说明加入GW9662后,DBYJ的治疗作用被抑制。结论:DBYJ可能通过调节PPARγ/NF-κB信号通路来改善MCI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补元煎 轻度认知障碍 学习 记忆 PPARγ/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龄草总皂苷通过调控Shh信号通路减轻血管性痴呆大鼠神经元损伤
17
作者 高建红 陈雅雯 +5 位作者 田朝禧 朱红 赵方毓 何一多 刘昕 陈显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61,共8页
目的:观察延龄草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TST)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星形胶质细胞、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通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 目的:观察延龄草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TST)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星形胶质细胞、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通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V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延龄草总皂苷组、盐酸多奈哌齐组及假手术组,每组18只,灌胃5周后取材。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认知功能;HE和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星形胶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元核抗原(neuronal nuclear antigen,NeuN)、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Shh及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 1,Gli1)的定位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NeuN和GFAP的表达。最后,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区NeuN、GFAP、Shh、补缀同源物1(Patched 1,Ptch1)、Gli1、Bax、Bcl-2、TNF-α及IL-10的蛋白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海马区、皮质区神经元排列松散紊乱,尼氏小体减少,脑神经元损伤严重。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核显示染色质明显聚集,部分线粒体出现肿胀、嵴结构断裂,内质网区域肿胀。NeuN、Shh及Gli1阳性细胞的表达明显减少,GFAP阳性细胞的表达明显增多。此外,海马的NeuN、Shh、Ptch1、Gli1、Bcl-2和IL-10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GFAP、Bax和TNF-α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延龄草总皂苷组、盐酸多奈哌齐组大鼠上述检测指标均在一定程度上被逆转。结论:延龄草总皂苷可以有效减轻VD大鼠神经元病理损伤,从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激活Shh/Ptch1/Gli1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炎症、减少神经元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龄草总皂苷 血管性痴呆 神经元 星形胶质细胞 Shh/Ptch1/Gli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风藤总生物碱通过PINK1/parkin线粒体自噬通路减轻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18
作者 江蕲玲 徐彦斐 +4 位作者 杨莎 张鹏睿 董倩男 吴昊 康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01-2008,共8页
目的:探讨大风藤总生物碱(total alkaloids of Cocculus orbiculatus,COTA)是否通过PTEN诱导激酶1(PTEN-induced kinase 1,PINK1)/parkin线粒体自噬通路减轻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 目的:探讨大风藤总生物碱(total alkaloids of Cocculus orbiculatus,COTA)是否通过PTEN诱导激酶1(PTEN-induced kinase 1,PINK1)/parkin线粒体自噬通路减轻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美沙拉嗪组,以及低、中、高剂量(0.162、0.324和0.486 g/kg)COTA组,每组10只,共6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采用连续7 d自由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溶液法建立UC小鼠模型,并灌胃给予COTA或美沙拉嗪。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测量结肠长度,进行疾病活动度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损伤;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PINK1、parki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P62和beclin-1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检测LC3和parkin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软便或血便,体质量降低(P<0.05),DAI评分上升,结肠长度缩短(P<0.05),结肠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损伤,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上升(P<0.05),结肠组织parkin、PINK1、LC3-II和beclin-1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P6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结肠组织内有少量自噬小体;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COTA组小鼠体质量升高(P<0.05),DAI评分降低,结肠长度增长(P<0.05),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下降(P<0.05),结肠组织parkin、PINK1、LC3和beclin-1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P6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结肠组织内可见大量自噬小体。结论:COTA能够提高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LC3和beclin-1表达,激活线粒体自噬,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从而减轻DSS诱导的UC小鼠结肠黏膜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藤总生物碱 溃疡性结肠炎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仁汤通过抑制神经炎症和改善神经营养水平促进APP/PS1痴呆小鼠海马神经发生 被引量:11
19
作者 龙清华 赵宾宾 +2 位作者 丁莉 谭爱华 王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014-3022,共9页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对APP/PS1痴呆小鼠海马促炎性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神经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32只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20 mL·kg^(-1))、多奈哌齐组(Donepezil,0.92 mg· kg^(-1))、酸枣仁汤低...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对APP/PS1痴呆小鼠海马促炎性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神经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32只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20 mL·kg^(-1))、多奈哌齐组(Donepezil,0.92 mg· kg^(-1))、酸枣仁汤低剂量组(L-SZRD,12.96 g·kg^(-1))和酸枣仁汤高剂量组(H-SZRD,25.92 g·kg^(-1)),8只相同月龄和相同品系的C57BL/6JNju小鼠设为空白组(Control,20 mL·kg^(-1))。灌胃30天后,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病理形态变化,采用免疫荧光(IF)对小鼠海马中5-溴脱氧尿苷(BrdU)、肾上腺皮质激素(DCX)、神经元核抗原(NeuN)进行标记,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海马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fos、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ontrol组小鼠海马CA3区和DG区细胞排列整齐,细胞染色均匀,细胞数量较多且细胞连接紧密。Model组小鼠海马CA3区和DG区细胞排列欠整齐,细胞核固缩明显,细胞数量明显减少。Donepezil组、L-SZRD组和H-SZRD组小鼠海马CA3区和DG区细胞排列稍整齐,细胞核固缩减少,细胞数量有所增加。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小鼠海马DG区BrdU、DCX、NeuN标记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与Model组比较,Donepezil组、L-SZRD组和H-SZRD组小鼠海马DG区BrdU、DCX、NeuN标记的阳性细胞数增加(P<0.01,P<0.05)。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小鼠海马中TNF-α、IL-1β、IL-6、c-fos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EGF、VEGF、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Model组比较,Donepezil组、L-SZRD组和H-SZRD组小鼠海马中TNF-α、IL-1β、IL-6、c-fos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P<0.05),而EGF、VEGF、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P<0.05)。结论酸枣仁汤可通过抑制神经炎症和改善神经营养促进APP/PS1痴呆小鼠海马神经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酸枣仁汤 神经发生 神经炎症 神经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素干预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表达抗小鼠肝纤维化损伤 被引量:5
20
作者 万星 陶柏楠 +3 位作者 邵文翠 金铮钰 黄德斌 袁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5-310,共6页
目的探讨儿茶素(catechin,CA)是否通过影响SCD1表达抗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方法48只C57bl/6雄性小鼠被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CCl_(4)组、CA 100、200、400 mg·kg^(-1)组(CA-L/M/H)、水飞蓟宾... 目的探讨儿茶素(catechin,CA)是否通过影响SCD1表达抗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方法48只C57bl/6雄性小鼠被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CCl_(4)组、CA 100、200、400 mg·kg^(-1)组(CA-L/M/H)、水飞蓟宾组(200 mg·kg^(-1))。腹腔注射CCl_(4)造模,共6周,前3周给小鼠灌胃CA和水飞蓟宾。处死后,观察肝大体形态、测量肝指数,通过HE染色、AST、ALT检测肝损,Masson染色检测胶原沉积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α-SMA、collagenⅠ的表达观察肝纤维化程度,ELISA检测甘油三酯、油红O染色观察脂质累积,进而QPCR、Western blot检测CA对脂肪酸限速酶SCD1表达的影响并用分子对接技术检测CA与SCD1相互作用模式。结果较正常组,CA明显降低ALT、AST、α-SMA、collagenⅠ、甘油三酯的含量,抑制了CCl_(4)引起的肝纤维化,减少脂质累积(P<0.05),量效依赖地降低SCD1mRNA和蛋白表达(P<0.05),与SCD1通过4个氢键(Arg74,Asn148,Trp184和Val187)和6个氨基酸形成的范德华力相互作用,结合自由能为-5.4 kcal·mol^(-1)。结论CA可量效依赖地对抗CCl_(4)引起的小鼠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CD1表达从而减少脂质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肝纤维化 SCD1 脂质 分子对接技术 CCl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