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体重指数及体脂率与肥厚型心肌病长期预后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周科 张莉 +3 位作者 陈世健 蒲小波 陈丽 杨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9期812-817,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体重指数及体脂率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8年11月至2016年5月连续530例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者进修单位)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体重指数(BMI)和体脂率(BF)根据公式计算。纳入病例根据BMI和BF分... 目的分析不同体重指数及体脂率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8年11月至2016年5月连续530例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者进修单位)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体重指数(BMI)和体脂率(BF)根据公式计算。纳入病例根据BMI和BF分成5个等位区间(1~5组)。结果530名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平均BMI和BF分别为(23.1±3.2)kg/m2和(28.1±7.3)%。BMI或BF较高的患者年龄更大,有更多临床症状以及心血管合并症。BF与静息时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二尖瓣反流程度以及左心房内径呈正相关(r=0.129,r=0.180,r=0.136,P<0.001)与室间隔厚度(SWT)、左心室后壁厚度(PWT)、左心室质量以及E/A比值呈负相关(r=-0.141,r=-0.097,r=-0.099,r=-0.158,P<0.05)。在中位时间33.8个月(14.8~58.3个月,最长随访时间107个月)的随访期间,发生48例全因死亡。较低的BMI与更高的病死率和全因死亡相关。BF与病死率和全因死亡无明显相关。结论BMI和BF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基线临床特征和心血管重构事件的关联性是不同的。低BMI是中国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死亡的预测因素,预后更差,但是BF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病死率及预后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肥胖矛盾 体重指数 体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