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文学理论译著副文本:在民族性与现代性之间
1
作者 李家军 范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6-113,共8页
现代时期,文学理论译著版式、图像、附录等副文本发生了深刻的现代性变革。从版面结构上,以竖排版式为主逐步转向以横排为主,传统和现代版式观念多有碰撞、融合,而最终得以迈入现代性门槛。现代性的冲击和民族性的裂变,现代文学理论译... 现代时期,文学理论译著版式、图像、附录等副文本发生了深刻的现代性变革。从版面结构上,以竖排版式为主逐步转向以横排为主,传统和现代版式观念多有碰撞、融合,而最终得以迈入现代性门槛。现代性的冲击和民族性的裂变,现代文学理论译著副文本的视觉符号被重新语境化,一方面通过抽象的线条、图画和汉字的美术化突出视觉冲击力;另一方面又引入文学理论译著原著者影像,嵌入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的肖像画,以突出现代文学理论译著的视觉化和权威性。通过译介出版,现代文学理论译著附录实现了再媒介化,西方和现代学者的文论文章或著作中的一部分附于文学理论译著后,在现代特殊的语境中获得了新的内容形式和意识形态特征。它与正文本形成了互文关系,起到了说明、提示和补充作用,更加有利于文本的理解和阐释。现代文学理论译著副文本是现代政治、经济、社会和历史变迁与晚清以来书籍范式整体位移的映照。作为一种兼具民族性和现代性双重特征的史料,它具有突出的史料与阐释学价值,推动了现代文学理论译著文本的经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出版 文学理论译著 副文本 民族性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化社会少数民族民俗的多维传播模式——基于鄂西南土家族民俗的田野考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罗翔宇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5,共12页
民俗文化本质上是人类传播实践的产物,少数民族民俗既是先民在历史时空的生产生活中自然生成的,也是今人在现代社会的文化传播中主动建构的。随着人类全面进入深度媒介化社会,少数民族民俗也被嵌入“媒介化生存”的当代语境之中,因此,... 民俗文化本质上是人类传播实践的产物,少数民族民俗既是先民在历史时空的生产生活中自然生成的,也是今人在现代社会的文化传播中主动建构的。随着人类全面进入深度媒介化社会,少数民族民俗也被嵌入“媒介化生存”的当代语境之中,因此,民俗与媒介之间的深层互动关系理应构成少数民族民俗研究的重要论域。鄂西南的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实践显示,在大众媒介、社交媒介、空间媒介相互交织而形成的现代社会媒介生态中,土家族民俗文化形成了由“殿堂模式”“广场模式”和“村寨模式”所建构的多维传播格局,从而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提供了一条媒介生态互嵌、社会场域互动、文化功能互补的现代传播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社会 少数民族民俗 传播模式 媒介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规律与策略研究——以恩施土家“女儿会”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毕曼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8-85,共8页
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探索有效的开发利用模式,实现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既是发展我国特色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也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然需求。恩施土家“女儿会”是湖北恩施地区一种独特的节俗文化,其现代建构过程实际上就是其慢... 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探索有效的开发利用模式,实现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既是发展我国特色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也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然需求。恩施土家“女儿会”是湖北恩施地区一种独特的节俗文化,其现代建构过程实际上就是其慢慢走上产业化道路的过程。借用布迪厄的“场域”—“资本”理论,对以恩施土家“女儿会”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产业转化给予系统分析,可发现其经历了现代建构的过程,表现在活动空间的移置、形式内容的重组、主体对象的变更、功能价值的增强四个方面,体现出由生活场域转向经济场域、文化资源转向文化资本的变迁规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化的主要策略有:以民族文化唤醒“集体记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以差异表征打造“独特产品”,实现文化的产业化。在转化中还应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避免经济诉求与文化本位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传统文化 现代转化 文化产业 恩施土家“女儿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变迁与关系重构:微信绘制的土家村民家庭图景——对一个土家村落的民族志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彭晨 罗翔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6期139-145,共7页
社交媒体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度浸入构成了当代社会的基本表征。家庭作为社会关系结构的重要维度,真正折射了人的生活本质,潜藏着中国社会的深层脉络。微信等社交媒体所勾连的巨大网络,使得龙家湾这个居于“中国之中”的武陵山区土家村... 社交媒体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度浸入构成了当代社会的基本表征。家庭作为社会关系结构的重要维度,真正折射了人的生活本质,潜藏着中国社会的深层脉络。微信等社交媒体所勾连的巨大网络,使得龙家湾这个居于“中国之中”的武陵山区土家村落获得了全新的家庭生活空间。本文以实地民族志和网络民族志为方法,从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双重视域观察微信对土家村民家庭关系的深层改变,从而“深描”武陵山区土家村落家庭生活中的社交媒体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土家村民 家庭生活 民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伦理观照下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御娇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1-168,共8页
20世纪90年代文学疾病叙事剔除了精神装饰和日常生活的诗意,消解了各种意义与价值,获得了“自由-自在”的民间伦理内核。疾病叙事是民间被外力侵犯、否定和批判的表征,也是多种力量相互抵牾、碰撞和斗争的折射,它承纳和包藏着苦难和艰辛... 20世纪90年代文学疾病叙事剔除了精神装饰和日常生活的诗意,消解了各种意义与价值,获得了“自由-自在”的民间伦理内核。疾病叙事是民间被外力侵犯、否定和批判的表征,也是多种力量相互抵牾、碰撞和斗争的折射,它承纳和包藏着苦难和艰辛,是弱势的化身。由于某种“隐形结构”的存在,民间疾病形成了自己的“话语系统”,并时刻进行着自我拯救和自我获得的努力,也是韧性的象征。同时,民间疾病颠倒或倒错的叙事策略,又超越了具体道德判断,具有了人本主义与感伤主义生命悲剧美学蕴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疾病叙事 民间伦理 悲剧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风情之奇与文学作品之美——以恩施土家族作家为中心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163-168,共6页
土家族作家同其他少数民族作家一样,为当代文坛奉献了许多颇具特色的优秀佳作。恩施峻美的地理风貌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此地的土家族作家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资源,其作品烙上了鲜明的"恩施"印记,呈现独特的野性美、风情美、人性... 土家族作家同其他少数民族作家一样,为当代文坛奉献了许多颇具特色的优秀佳作。恩施峻美的地理风貌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此地的土家族作家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资源,其作品烙上了鲜明的"恩施"印记,呈现独特的野性美、风情美、人性美等美学特征。这些都是作家独运匠心之结果,他们为中国当代文坛创造了极富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为中国当代文学增添了别样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风情 土家族作家 创作匠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受流寓文学:明清之际容美土司家族的文化场域功能——以文安之流寓容美为中心
7
作者 何荣誉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0-168,共9页
明清易代之际,以文安之为代表的一批文人流寓湖广容美地区,使得该区形成了一个以田氏土司家族为中心的特殊文学场域。相同的政治信念,同样的忠君之情,使得容美一域成为容纳明遗臣的净土。他们通过诗歌唱和,相互激勉,书写了对时局的忧虑... 明清易代之际,以文安之为代表的一批文人流寓湖广容美地区,使得该区形成了一个以田氏土司家族为中心的特殊文学场域。相同的政治信念,同样的忠君之情,使得容美一域成为容纳明遗臣的净土。他们通过诗歌唱和,相互激勉,书写了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自身处境的焦虑,体现出高贵的人格与慷慨悲壮之气。田玄父子的《笠浦合集》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也成为明遗臣的精神寄托,更是西南少数民族作家容受流寓文学的典范。容美土司家族文学的场域功能,实际上已由嘉万时期的慕外转变为对流寓文学的容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美土司 家族文学 流寓 文学场域 文安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摇摆”:社交平台使用者的惯习演变、动机逻辑与伦理反思 被引量:4
8
作者 宋艳丽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0,共6页
在社交媒体环境中,用户围绕社交平台进行摇摆,以使用者身份熟练地玩转媒介指尖游戏,从过往的完成场所迁徙需要数月时间,到现在完成“平台摇摆”行为只需一秒,对社交平台与自我需求之间连接的可供性熟稔于心。文章从“平台摇摆”行为出发... 在社交媒体环境中,用户围绕社交平台进行摇摆,以使用者身份熟练地玩转媒介指尖游戏,从过往的完成场所迁徙需要数月时间,到现在完成“平台摇摆”行为只需一秒,对社交平台与自我需求之间连接的可供性熟稔于心。文章从“平台摇摆”行为出发,深入探索社交平台使用者的惯习演变、动机逻辑与伦理反思。研究认为,“平台摇摆”行为的演变由场景生态占位,继而出现从过度特化到逐渐泛化的摇摆现象。而媒介资源与媒介生态间的相互勾连是使用者产生摇摆行为的主要动机逻辑,使用者在摇摆期间也会发生关系消解、个体时间模糊等脱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摇摆 社交平台 媒介化生存 惯习 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FORM到FORMALISM:形式自律简史 被引量:1
9
作者 冯黎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8,175,共12页
形式主义的艺术观念是艺术自律论的重要内涵,它跟审美伦理一起构成了艺术自律论的理论系统。自希腊智者们从形而上学维度上思考形式问题以来,有关艺术形式的理论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古典时期的“内容/形式”二元等级秩... 形式主义的艺术观念是艺术自律论的重要内涵,它跟审美伦理一起构成了艺术自律论的理论系统。自希腊智者们从形而上学维度上思考形式问题以来,有关艺术形式的理论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古典时期的“内容/形式”二元等级秩序,第二阶段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的形式本体论,第三阶段是先锋艺术时代的形式自由。艺术形式由载体演进至本体再提升为自由游戏,也是艺术走向自律的历史过程。形式的自由游戏为自律性的艺术体制提供了超越生活世界有限性的精神空间,审美伦理则为形式游戏设计了终极性的价值定向。二战后的先锋艺术中出现了一种“无形式”的艺术,这是形式自由走向激进化的“自反性”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自律 艺术形式 形式本体论 形式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中国广告产业制度变迁模式研究(1978-2023)
10
作者 赵宇 姚曦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94,共9页
文章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结构-历史分析范式,引入结构-代理二元性的本体论,并修正关键节点和路径依赖概念,构建间断进化分析框架,考察1978-2023年中国广告产业制度变迁历程,认为广告产业制度呈现激进式与渐进式变革周期交替的变迁模式。... 文章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结构-历史分析范式,引入结构-代理二元性的本体论,并修正关键节点和路径依赖概念,构建间断进化分析框架,考察1978-2023年中国广告产业制度变迁历程,认为广告产业制度呈现激进式与渐进式变革周期交替的变迁模式。从共时性结构因果关系来看,广告产业制度激进式变革以制度变迁路径的合法性逻辑(1978-1983)、市场性逻辑(1992-1995)、技术性逻辑(2010-2016)三个构建或转折的关键节点为标志。从历时性结构因果关系来看,关键节点触发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机制,包括启动成本、协调效应、学习效应、适应性预期,产生国家大规模逆转关键节点制度抉择的变革阻力,导致广告产业制度呈现稳定、连续、边际性特征的渐进式变革;并通过分层、替代、衰竭完成适应进化。国家应在上述模式规律中把握广告产业制度变迁路径的创造性、可塑性,促进广告产业制度适时转轨和逐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广告产业 制度变迁模式 历史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融媒体助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路径探析——以鹤峰县融媒体中心《最美鹤峰》栏目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缘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期135-137,共3页
县级融媒体作为媒体融合的关键一环,其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特性,在传播地方优秀文化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在助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鹤峰县融媒体中心《最美鹤峰》栏目为例,对该栏目的创作背景、目标定位、发... 县级融媒体作为媒体融合的关键一环,其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特性,在传播地方优秀文化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在助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鹤峰县融媒体中心《最美鹤峰》栏目为例,对该栏目的创作背景、目标定位、发展历程、传播方式和产生的社会效应进行分析发现,鹤峰县融媒体中心在挖掘群众典型事迹、助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宣传引导作用。县级融媒体应充分利用自身全媒体和在地化优势,发挥文化服务功能,助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 乡村 精神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小说理论研究的拓荒之作——评周新民《中国当代小说理论发展史研究》
12
作者 李莉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15,共4页
周新民所著《中国当代小说理论发展史研究》(下文简称周著、《发展史》)是一部独具匠心的史著,是中国当代小说理论史研究领域的拓荒之作。它在文学史研究方法、文学史问题的发现、史家眼光上,都具有自身的特色,值得探讨。一、“关键词... 周新民所著《中国当代小说理论发展史研究》(下文简称周著、《发展史》)是一部独具匠心的史著,是中国当代小说理论史研究领域的拓荒之作。它在文学史研究方法、文学史问题的发现、史家眼光上,都具有自身的特色,值得探讨。一、“关键词”与历史语境的还原《发展史》抓住中国当代小说理论发展的历史特征的“关键”点,从宏观上来把握中国当代小说理论的发展历程。周著将中国当代小说理论发展史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6年、1977年—1990年代初期、1990年代中期至今。对于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理论内涵,周著从“关键词”的角度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小说 文学史研究 理论发展史 史著 史家眼光 拓荒之作 小说理论史 历史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式生产、符号象征与日常生活——武陵地区梯玛文化的三重维度
13
作者 李烨鑫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56,共7页
梯玛文化是武陵地区民间留存的一种古朴文化,蕴含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备多维度的文化内涵。具体而言,仪式生产、仪式象征与日常生活构成了梯玛文化的三重维度。梯玛文化的仪式生产孕育于武陵地区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生境,形成了一... 梯玛文化是武陵地区民间留存的一种古朴文化,蕴含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备多维度的文化内涵。具体而言,仪式生产、仪式象征与日常生活构成了梯玛文化的三重维度。梯玛文化的仪式生产孕育于武陵地区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生境,形成了一套与之契合的仪式体系,并通过仪式对象、仪式祭物、仪式道具等要素展现人们的世界观、历史观及艺术观;梯玛仪式的象征符号分为物、事、人三种类型,即仪式道具、仪式程序及行为、仪式实践主体,每一类型都具有自身的能指和所指,展现出丰富的象征意义;梯玛文化具有日常生活基因,其仪式成因、仪式主持、仪式时间、仪式内容和仪式功能皆反映出与日常生活的关联。这三重维度构成一个立体而丰富的整体,反映武陵地区民众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映射当时的区域社会发展状况、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等,彰显出深远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玛文化 仪式生产 符号象征 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好文化传播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14
作者 杨婧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5期95-97,共3页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是组成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对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全力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是组成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对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全力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文章通过在文化传播视域下,研究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忠堡镇乡村振兴的传播路径机制,重点分析忠堡镇在文化传播赋能乡村振兴的基本方法、现有成就、面临困境和发展路径,真正实现“让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发展路径 传播路径 咸丰县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农业强国 精神文化生活 乡村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中新闻媒介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15
作者 徐岳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7期109-111,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媒体环境的深刻变革,新闻媒介的功能和作用正在不断扩展,其在农村社区的社会动员、教育普及、政策宣传及监督反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效的媒介互动机制能够提升政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促进政策执行和社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媒体环境的深刻变革,新闻媒介的功能和作用正在不断扩展,其在农村社区的社会动员、教育普及、政策宣传及监督反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效的媒介互动机制能够提升政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促进政策执行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媒介与基层社会治理之间的互动面临着资源和技术等多重挑战,这些挑战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因此,文章基于乡村振兴中新闻媒介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互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优化互动机制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乡村治理现代化。新闻媒介作为社会治理和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能够实时传递信息,引导公众意识,反映社会需求,监督政府等。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媒介环境的变化为新闻媒介的功能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技术支持。公共领域理论指出,公共领域是介于私人领域和政府之间,为公民讨论和解决共同问题提供平台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普及 新闻媒介 乡村振兴 信息传递 信息技术 公众参与度 媒介环境 互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人直播:做时代弄潮儿
16
作者 田瑞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2期28-30,共3页
移动互联网和电商直播的兴起,为农产品销售和乡村经济振兴注入了新活力。武陵山区新农人在抖音直播平台,融合乡村文化与直播带货,利用传统土家吊脚楼和乡村田野进行真实的场景展演,打造主播个性化形象,促进了农特产品销售并激发了观众... 移动互联网和电商直播的兴起,为农产品销售和乡村经济振兴注入了新活力。武陵山区新农人在抖音直播平台,融合乡村文化与直播带货,利用传统土家吊脚楼和乡村田野进行真实的场景展演,打造主播个性化形象,促进了农特产品销售并激发了观众的文化认同。这一过程不仅带动了农产品的销售,还通过媒介平台建构了武陵山区新农人深刻的媒介形象,广泛传播了土家文化,形成深厚文化影响力,实现了乡村经济的振兴。直播带货成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桥梁,展现了现代媒介手段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销售 乡村振兴 新农人 文化影响力 移动互联网 土家文化 直播平台 农特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恩县融媒体中心参与打造“民艺之乡”的实践研究——以灯展艺术节报道为例
17
作者 郜月飞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期90-92,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文化强国战略,县级行政区作为国家治理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战场。湖北省宣恩县域内民族众多,民俗事项丰富多彩,在传承民俗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其在2018年获评“湖北省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文化强国战略,县级行政区作为国家治理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战场。湖北省宣恩县域内民族众多,民俗事项丰富多彩,在传承民俗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其在2018年获评“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宣恩县融媒体中心以当地文化活动为宣传重心,推进媒体整合发展,巩固壮大全县民俗文化阵地,全面打造“到恩施旅游,来宣恩过夜”的宣传名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 民俗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叙事与娱乐话语:中国文化电视60年 被引量:5
18
作者 石长顺 吴龙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87,共6页
广播电视主流媒体如何自觉承担起"兴文化"的使命任务,是一个需要认真反思与研究的重要问题。从中国电视60年发展历程,探索文化电视从苏醒到复兴的多样化表达及其话语转变:第一次转变,文化电视的解放,从权力话语转向审美话语,... 广播电视主流媒体如何自觉承担起"兴文化"的使命任务,是一个需要认真反思与研究的重要问题。从中国电视60年发展历程,探索文化电视从苏醒到复兴的多样化表达及其话语转变:第一次转变,文化电视的解放,从权力话语转向审美话语,电视传媒的思想大解放,成就了一大批洋溢着哲理的文化电视作品;第二次转变,文化电视的崛起,从表现话语转向叙事话语,文化电视从综艺节目热的围困中转向,探索以讲故事的方式改变文化电视的语态;第三次转变,文化电视的复兴,从言语话语转向娱乐话语,电视传媒改变了原本严肃、曲高和寡的问题,让"文化+"提升了文化电视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视 文化电视 审美话语 叙事话语 娱乐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当代出版家的人文情怀与社会担当 被引量:3
19
作者 范军 龙亚莉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1,共4页
出版本质上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出版人的人文情怀与社会担当是出版工作永恒的主题。纵观当代中国出版业的发展,优秀出版家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无时不在。文章以巢峰之于《辞海》、姜椿芳之于《中国大百科全书》、陈翰伯之于"汉... 出版本质上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出版人的人文情怀与社会担当是出版工作永恒的主题。纵观当代中国出版业的发展,优秀出版家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无时不在。文章以巢峰之于《辞海》、姜椿芳之于《中国大百科全书》、陈翰伯之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钟叔河之于"走向世界丛书"的编辑出版实践为例,分析其社会担当精神及行为,以期能对当下出版从业者职业操守与使命意识的培养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家 人文情怀 社会担当 巢峰 姜椿芳 陈翰伯 钟叔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中若干双向性的语义演变路径 被引量:6
20
作者 金小栋 吴福祥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49,95,96,共12页
语义演变的方向不是绝对的。汉语中存在一些双向性的语义演变路径,它们主要见于某类词内部(如介词或副词内部)相近的语义之间的演变,也见于两类词之间双向的语法化中(如介词?动词、介词?连词)。某类词内部发生双向性的语义演变的条件是... 语义演变的方向不是绝对的。汉语中存在一些双向性的语义演变路径,它们主要见于某类词内部(如介词或副词内部)相近的语义之间的演变,也见于两类词之间双向的语法化中(如介词?动词、介词?连词)。某类词内部发生双向性的语义演变的条件是语义相近、相通,词类相同、虚实程度一样,并且句法环境相同。两类词之间双向性的语义演变,应与汉语的类型学特征有关。在双向性的语义演变路径中,某个方向的语义演变可能会更常见些,而这个方向的语义演变往往与隐喻等级序列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义演变 双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