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DEM的降雨空间插值方法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熊一然
黄兵
胡铁松
-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3-56,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39003
50979073)
博士点基金项目(20100141110061)
-
文摘
提出了一种基于DEM修正的Co-kriging(MCK)法,该方法在假设降雨和高程的数学期望满足一定比例的基础上,使得降雨同高程权重系数之和为1,从而提高了高程在降雨估值中的作用。滦河流域月降雨空间插值研究表明:MCK法得到的降雨插值精度最高。同时,当降雨高程相关系数大于0.71时,采用MCK法明显提高插值精度。
-
关键词
空间插值
修正的Co—kriging法
DEM
协克里金
-
Keywords
spatial interpolation
modified co-kriging method
DEM
co-kriging
-
分类号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失街亭》中的诸葛亮谨慎细心吗?
- 2
-
-
作者
张慕元
-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44,共2页
-
文摘
在教学《失街亭》,引导学生分析诸葛亮形象时,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理解:谨慎细心、严谨周到、足智多谋、赏罚分明、勇于自责……我追问回答“谨慎细心”的同学:“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回答:“从他调兵遣将的安排上。”我又问:“具体表现在哪里?”学生答:“课文详细描写了他对马谡的反复告诫;他还派王平协助马谡,并细心嘱咐王平……”有学生补充:“还增派高翔、魏延据守在街亭周围……这些安排很周密,可谓滴水不漏。”
-
关键词
《失街亭》
诸葛亮形象
细心
学生分析
赏罚分明
回答
马谡
王平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另辟蹊径教《锦瑟》
- 3
-
-
作者
张慕元
-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3-34,共2页
-
文摘
李商隐的《锦瑟》晦涩难懂,所以教材作了详尽的注解。学生对照注解大多能够读懂。老师再具体分析似乎没有必要。至于本诗具体写什么。本来就如谜一样。历来众说纷纭。既然如此,何不放手让学生来“猜谜”呢?在猜谜中主动学习,走进这座迷宫。用心灵去领略它迷离奇幻的美丽。正好教学这首诗的前一天是情人节。
-
关键词
《锦瑟》
主动学习
李商隐
情人节
注解
学生
猜谜
晦涩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一字串珠 妙教古文
- 4
-
-
作者
张慕元
-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44,共2页
-
文摘
《小石潭记》《满井游记》和《湖心亭看雪》三篇文章都属于古代山水游记散文,都被选人了多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之中。这三篇文章写景状物皆可谓妙笔生花,让人赏心悦目,而且又都意蕴深远。
-
关键词
《湖心亭看雪》
古文
山水游记散文
《满井游记》
《小石潭记》
初中语文教材
写景状物
文章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对2010年高考两道试题的分析
- 5
-
-
作者
郑淑琴
-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58,共2页
-
文摘
关于以植物生长素为命题材料的考查,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较为频繁。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卷不同类型的试题中均出现了以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为考点的试题,但考查的能力要求却不尽相同。现例举2例说明。
-
关键词
高考试题
植物生长素
生理作用
能力要求
-
分类号
G634.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校本研究
- 6
-
-
作者
卢厚冰
-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
-
出处
《地理教学》
2005年第1期18-20,共3页
-
文摘
一、校本研究的现状 校本研究是新课改对教师的新要求,已逐渐被教学一线的教师所认识和接受。其实,校本研究早在上个世纪初60-70年代就为欧美等国教育界所关注与探索。“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是“校本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
-
关键词
校本研究
学校
新课程
地理教学
教师
教育界
新课改
欧美
背景
现状
-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当名篇遭到学生排斥时……
- 7
-
-
作者
张慕元
-
机构
湖北武汉市第二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3期39-40,共2页
-
文摘
中途刚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就要教《社戏》了。对这一传统名篇的教学,我很有信心。我想,这么美妙而又贴近青少年心灵的作品,肯定极受学生的欢迎,教学应当是快乐而顺利的。
-
关键词
学生
名篇
《社戏》
青少年
教学
班级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财会通讯》激励我写作
- 8
-
-
作者
潘建设
-
机构
湖北武汉市第二十七中学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1996年第12期55-55,共1页
-
文摘
我是一名中年知识分子,在学校分管后勤工作,兼任学校工会主席。担任基层领导工作时间长了,自然对所管辖的工作有些思索。本人喜爱看书、读报,《财会通讯》我每期必读。读别人的文章,联系自己的工作实践,觉得有东西可写。于是,就萌发了写作的念头。 1996年初,硚口区物价局来我校检查开学收费情况,对我校收费管理给予了肯定。区物价局领导要我将汇报的情况写成经验材料,在“
-
关键词
通讯
中年知识分子
财会
后勤工作
学校工会
工作时间长
收费管理
二十七中学
物价局
工作实践
-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