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某市医学工程学科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任严峻 《现代医院》 2018年第10期1450-1453,共4页
本文从湖北某市多家医院医学工程部门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以完善的制度保障医学工程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壮大,以人才的专业水平和学科理念规范医学工程部门的建设,以医学工程协会为主导引领行业标准化... 本文从湖北某市多家医院医学工程部门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以完善的制度保障医学工程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壮大,以人才的专业水平和学科理念规范医学工程部门的建设,以医学工程协会为主导引领行业标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工程 人才队伍 医疗设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氟哌啶醇治疗对儿童多发性抽搐症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王丹 彭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5期98-100,共3页
目的 探究针刺联合氟哌啶醇治疗儿童多发性抽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多发性抽搐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氟哌啶醇治疗,试验组在氟哌啶醇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 目的 探究针刺联合氟哌啶醇治疗儿童多发性抽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多发性抽搐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氟哌啶醇治疗,试验组在氟哌啶醇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YGTSS评分、DA、5-HT均降低(P<0.05),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氟哌啶醇治疗儿童多发性抽搐症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降低DA、5-HT等神经递质,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多发性抽搐症 针刺 氟哌啶醇 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 多巴胺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灵胶囊联合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Ⅰ)、药物治疗失眠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胡俊 张静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7期100-102,共3页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联合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Ⅰ)、药物治疗失眠伴焦虑状态的疗效。方法将140例失眠伴焦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CBT-Ⅰ与艾司唑仑治疗,其中CBT每周访谈1次,60 min/次,共6周;艾司唑仑1~2 mg/次,1...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联合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Ⅰ)、药物治疗失眠伴焦虑状态的疗效。方法将140例失眠伴焦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CBT-Ⅰ与艾司唑仑治疗,其中CBT每周访谈1次,60 min/次,共6周;艾司唑仑1~2 mg/次,1次/d,睡前服用,根据症状调整剂量和时长,服用6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灵胶囊,3粒/次,3次/d,口服,治疗6周。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分,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S-AI评分、T-AI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Ⅰ)与药物治疗失眠伴焦虑状态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睡眠质量,降低焦虑情绪,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焦虑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 艾司唑仑 乌灵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颗粒蛋白前体、白介素-35、骨桥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郑海莉 汤静 李明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88-192,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GRN)、白介素-35(IL-35)、骨桥蛋白(OPN)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ALL患儿连续病例100例(病例组)。同期,另选取我院体检健康儿...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GRN)、白介素-35(IL-35)、骨桥蛋白(OPN)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ALL患儿连续病例100例(病例组)。同期,另选取我院体检健康儿童6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PGRN、IL-35、OPN水平。随访2年,根据ALL患儿随访期间的预后结局,将其分为生存组(n=72)和死亡组(n=28)。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LL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GRN、IL-35、OPN对ALL患儿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血清PGRN、IL-35、OPN水平显著升高(P<0.05)。高危组血清PGRN、IL-35、OPN水平分别高于中危组、标危组,中危组血清PGRN、IL-35、OPN水平高于标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清PGRN、IL-35、OPN水平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血清PGRN、IL-35、OPN升高是ALL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示,血清PGRN、IL-35、OPN及三者结合预测ALL患儿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8、0.821、0.779、0.905。Kaplan-Meier分析示:高PGRN、IL-35、OPN组患儿生存率分别低于低PGRN、IL-35、OPN组患儿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L患儿血清PGRN、IL-35、OPN水平显著升高,其值升高与ALL患儿的预后不良、生存期短密切相关,并对ALL患儿的临床预后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颗粒蛋白前体 白介素-35 骨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丹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6期98-101,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方法将医院收治的78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30 min/次,3次/d,治疗6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采用体针加头针方式,每周...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方法将医院收治的78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30 min/次,3次/d,治疗6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采用体针加头针方式,每周治疗4次,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分(FMFM)、Barthel指数(BI);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家属满意度。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GMFM、FMFM、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MFM、FMFM、BI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家属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提高小儿脑性瘫痪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能力,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性瘫痪 五迟 五软 体针 头针 康复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评分 精细运动功能评分 BARTHEL指数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血气剩余血用于危重患者标准化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蔡鑫 《中国标准化》 2022年第8期203-205,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动脉血气剩余血用于危重患者标准化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规定研究资料入组时间为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在此段时间内选择80例湖北省襄阳市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谷城医院收治的危重患者,电脑随机均分静脉血生化检验的对照... 目的:研究分析动脉血气剩余血用于危重患者标准化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规定研究资料入组时间为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在此段时间内选择80例湖北省襄阳市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谷城医院收治的危重患者,电脑随机均分静脉血生化检验的对照组和采用动脉血剩余血生化检验的实验组,就实验组和对照组检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实验组患者在总胆汁酸(TBIL)、乳酸脱氢酶(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磷酸酶(AKP)、a-羟丁酸脱氢酶(HBDH)、血糖(GLU)、总蛋白(TP)、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上无统计学差异,其中总蛋白(TP)、谷丙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磷酸酶(AKP)的1/2CLIA88均在允许范围内。结论:动脉血气剩余血用于危重患者标准化生化检验,准确率较高,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性依据,因此值得在危重患者生化检验中使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气 剩余血 危重患者 生化检验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及血糖、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龚姣 李想 张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3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及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福辛普利,20 mg/次,1次/d,口服,治疗14 d。观察组在此基础,10 mL溶入0.9...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及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福辛普利,20 mg/次,1次/d,口服,治疗14 d。观察组在此基础,10 mL溶入0.9%氯化钠注射250 mL中,1次/d,静滴,治疗14 d。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变化、血脂变化及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9.37%(P<0.05);两组患者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下降,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24 h蛋白尿定量、肌肝(Cr)、尿素氮(BUN)均下降,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胆固醇(TC)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均升高,观察组TG、LDL-C、T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肾功能、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血糖 血脂 丹参川芎清注射液 福辛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屏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肺气虚型)的疗效观察及对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方秀云 董士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8期86-88,共3页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肺气虚型)的疗效观察其对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吸/次,2...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肺气虚型)的疗效观察其对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吸/次,2次/d,治疗2周。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颗粒,1袋/次,3次/d,开水冲服,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免疫功能包括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CD_(4)^(+)、CD_(8)^(+)、CD_(4)^(+)/CD_(8)^(+);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VC)。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IL-2、IL-4、TNF-α均降低(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_(4)^(+)、CD_(4)^(+)/CD_(8)^(+)、IgA、IgG均提高,CD_(8)^(+)降低(P<0.05),观察组CD_(4)^(+)、CD_(4)^(+)/CD_(8)^(+)、IgA、IgG均高于对照组观,CD_(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VC、FEV_(1)、FEV_(1)/FVC均升高(P<0.05),观察组FVC、FEV_(1)、FEV_(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肺气虚型)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性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肺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玉屏风颗粒 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炎性因子 免疫功能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及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龚姣 李想 张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及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甲钴胺、α-硫辛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及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甲钴胺、α-硫辛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包括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C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SOD、MDA、TAOC等指标两组均有改善,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传导速度两组均增加,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胺、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协同西药发挥更佳的治疗效果,提高临床疗效,抗氧化应激反应,减轻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甲钴胺 Α-硫辛酸 氧化应激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士佳 方秀云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7期83-85,共3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心律、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盐酸胺碘酮治疗,0.2 g/次,初始剂量3次/d,...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心律、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盐酸胺碘酮治疗,0.2 g/次,初始剂量3次/d,第2周2次/d,第3周起维持剂量,共连用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200mg融入500 mL的葡萄糖注射液,1次/d,静滴,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前心功能、心率(HR)、QT离散度(QTd)、血液流变学指标,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功能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HR、QTd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心律、QT离散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葛根素 胺碘酮 心功能 心律 QT离散度 血液流变学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