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药理学分析巴戟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丁其莹 刘鑫源 +4 位作者 覃佳运 吴永雷 肖连臣 周兰庭 李珍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6-46,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GEO数据分析巴戟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巴戟天的主要活性成分,用SwissTargetPrediction获取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GEO数据分析巴戟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巴戟天的主要活性成分,用SwissTargetPrediction获取巴戟天全部作用靶点。从DrugBank、PathCard、Chemogenomic Database和PubChem数据库获得AD相关靶点。使用韦恩图取交集,得到巴戟天治疗AD的共同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3.8.0构建靶点的“成分-靶点”网络图,并分析靶点的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基因本体论(GO)和KEGG信号通路等。使用Autodock对关键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并用Pymol和Discovery Studio展示对接结果。最后利用GEO数据库Alzdata分析关键靶点基因在AD中的表达。结果:预测得到巴戟天的50种主要活性成分,636个作用靶点,674个AD相关靶点,其中巴戟天治疗AD共同靶点124个。GO富集分析得到蛋白质磷酸化、磷酸化的正调控、细胞对氮化合物的反应、水解酶活性的调节、细胞对化学刺激的反应。KEGG富集分析显示阿尔茨海默病为最显著的通路。分子对接显示,巴戟天的5个核心成分2-羟基-1,5-二甲氧基-6-(甲氧基甲基)-9,10-蒽醌、1-羟基-3-甲氧基-9,10-蒽醌、大黄素-A、甲基异茜草素、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和3个核心靶点EGFR、PARP1、FTO的结合较好,并且Egfr在AD病人中显著(P<0.05)上调表达,Parp1和Fto在AD病人中显著(P<0.05)下调表达。结论:巴戟天可能通过多个成分、多个靶点、多个通路,参与调控AD疾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阿尔茨海默病 整合药理学 分子对接 基因表达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局和局部组合配准减影技术减少脑血管造影图像运动伪影 被引量:1
2
作者 沈正林 常丽英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6期402-405,共4页
目的评估全局和局部组合配准减影技术对于减少脑血管造影图像中运动伪影的价值。方法收集10例接受脑血管造影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另设置模拟图像。评价模拟图像和病例图像中全局和局部组合配准减影减少运动伪影的能力。结果经全局和局部... 目的评估全局和局部组合配准减影技术对于减少脑血管造影图像中运动伪影的价值。方法收集10例接受脑血管造影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另设置模拟图像。评价模拟图像和病例图像中全局和局部组合配准减影减少运动伪影的能力。结果经全局和局部组合配准减影后,所有图像的伪影明显少于单纯全局配准减影,血管显示更清晰,无变形、重叠和断裂等错位现象。结论全局和局部组合配准减影技术可有效减少脑血管造影图像中的运动伪影,对于脑血管造影图像的后处理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脑血管造影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重组TM9SF1蛋白通过诱导自噬和内质网应激抑制293T细胞生长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国英 杨朵 +5 位作者 高娜娜 唐子华 李娜 仝永娟 商婷 肖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0-606,共7页
九次跨膜超家族蛋白成员1(transmembrane 9 superfamily protein member 1,TM9SF1)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在人体组织和多种细胞系广泛表达。目前,关于该蛋白质的功能研究十分有限和初步。本研究采用慢病毒介导的TM9SF1表达系统,研究了重... 九次跨膜超家族蛋白成员1(transmembrane 9 superfamily protein member 1,TM9SF1)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在人体组织和多种细胞系广泛表达。目前,关于该蛋白质的功能研究十分有限和初步。本研究采用慢病毒介导的TM9SF1表达系统,研究了重组TM9SF1蛋白的生化特点及其对细胞生长的调控作用。慢病毒感染的293T全细胞裂解液的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揭示,TM9SF1蛋白具有表观分子质量约为70 k D的单体及寡聚体两种主要形式;在室温及加热37℃时蛋白质相对稳定,随变性温度升高(56℃以上)逐渐失去其稳定性。CCK8法显示,与慢病毒空载体感染的293T细胞比较,TM9SF1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的293T细胞在感染2 d后增殖明显减缓(P<0.001)。Western印迹结果证明,过表达TM9SF1引起LC3Ⅱ表达明显上调,LC3Ⅱ/LC3Ⅰ比例升高,说明TM9SF1可引起293T细胞发生自噬。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过表达TM9SF1的293T细胞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CHOP、GADD34和XBP1(S)表达水平是对照细胞的3~4倍,提示发生了内质网应激反应。以上结果提示,TM9SF1具有抑制293T细胞生长的功能,该功能可能与其引起的内质网应激和自噬有关。这一结论将进一步加深对TM9SF1在细胞生长调控中的功能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次跨膜超家族蛋白1 慢病毒 内质网应激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血管源性孤立性眩晕 被引量:2
4
作者 常丽英 桑文文 杨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80-782,共3页
孤立性眩晕(isolated vertigo,IV)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不伴听力受损及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和体征的眩晕,可伴有眼震、步态不稳及恶心、呕吐等症状。事实上,从外周迷路到中枢的病变都可导致IV的发生,临床上尤其是中枢血管源性孤立性眩晕(ce... 孤立性眩晕(isolated vertigo,IV)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不伴听力受损及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和体征的眩晕,可伴有眼震、步态不稳及恶心、呕吐等症状。事实上,从外周迷路到中枢的病变都可导致IV的发生,临床上尤其是中枢血管源性孤立性眩晕(central vasogenic isolated vertigo,CVIV)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随着神经病学和影像技术的发展,临床医师对CVIV患者的识别能力正逐步提高,但其诊断颇为困难,常极易误诊而致恶性事件发生[1]。因此,进一步熟悉CVIV的定位、相关评价及诊断/鉴别要点,将有助于临床医师对CVIV的早期快速识别及更为精准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眼震 病理性 步态失调 恶心 呕吐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