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与新辅助化疗后间隔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Ⅲ和Ⅳ期卵巢癌患者后其对铂类药物耐药性及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成莉 李琳 邢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探讨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PDS)与新辅助化疗后间隔性肿瘤细胞减灭术(NACT-IDS)治疗Ⅲ和Ⅳ期卵巢癌患者后其对铂类药物耐药性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8年2月收治的晚期(Ⅲ和Ⅳ期)卵巢癌患者11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 目的探讨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PDS)与新辅助化疗后间隔性肿瘤细胞减灭术(NACT-IDS)治疗Ⅲ和Ⅳ期卵巢癌患者后其对铂类药物耐药性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8年2月收治的晚期(Ⅲ和Ⅳ期)卵巢癌患者11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DS组及NACT-IDS组,比较两组患者糖类蛋白125(CA125)水平及治疗情况,治疗后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中位无病生存期及中位总生存期。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各项基线资料、病理特征与铂类药物耐药性的关系。结果 PDS组与NACT-IDS组CA125水平〔(1 568±436)U/ml与(1 664±325)U/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2,P>0.05);PDS组患者化疗周期>6的患者较NACT-IDS组减少,腹腔化疗的患者较NACT-IDS组增多(P<0.05)。停止化疗6个月后,NACT-IDS组耐药26例(44.8%),多于PDS组的17例(29.3%)(χ2=6.421,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法、年龄、化疗周期、腹腔化疗、铂类联合紫杉醇与第一个周期对化疗有反应的患者铂类药物耐药有回归关系(P<0.05);治疗方法、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年龄、铂类联合紫杉醇与经过≥4周期化疗的患者铂类药物耐药有回归关系(P<0.05)。NACT-IDS组和PDS组中位无病生存期均为1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3,P=0.541),而中位总生存期则NACT-IDS组显著低于PDS组(33个月与45个月,χ2=6.153,P=0.01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法、FIGO分期、年龄、化疗周期、腹腔化疗、铂类联合紫杉醇与患者生存期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NACT-IDS方案在FIGOⅢ和Ⅳ期卵巢癌的治疗中较PDS方案可增加肿瘤对铂类的耐药性,并且减少患者中位总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肿瘤细胞减灭术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抗药性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介导骨桥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通路调节子宫内膜异位症腺上皮细胞侵袭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眉 蒋春樊 哈春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4-559,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腺上皮细胞骨桥蛋白(OP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迁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3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因"卵巢巧克力囊肿"行剥除术或患侧附件切除术的9例患者异...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腺上皮细胞骨桥蛋白(OP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迁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3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因"卵巢巧克力囊肿"行剥除术或患侧附件切除术的9例患者异位子宫内膜,同期取行输卵管绝育术的10例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组织培养,分离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正常子宫内膜OPN、MMP-9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加入最适宜浓度的17β-雌二醇,培养最适宜时间,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腺上皮细胞OPN、MMP-9蛋白表达水平。子宫内膜异位症腺上皮细胞分别进行无意义链siRNA转染和siRNA-OPN转染,以无意义链siRNA转染作为对照,检测转染后子宫内膜异位症腺上皮细胞OPN、MMP-9蛋白表达水平。原代培养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达到90%融合时,配置成1×106/ml细胞悬液。侵袭小室下室分别加入500μl的17β-雌二醇(10.0 nmol/L)、siRNA-OPN及无意义链siRNA,培养后在显微镜下取16个固定位置的视野计数穿膜细胞数。结果通过原代培养技术成功分离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成团生长,呈铺路石样,均在细胞胞质检测到OPN及MMP-9的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腺上皮细胞OPN、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53±0.57)、(3.12±0.69),高于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OPN=-2.310,tMMP-9=-1.375,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腺上皮细胞OPN、MMP-9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91±0.73)和(3.33±0.54),高于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OPN=1.681,tMMP-9=-2.362;P<0.05)。OPN及MMP-9 mRNA均在17β-雌二醇浓度为10.0 nmol/L,培养时间为48 h时达到高峰。培养48 h后,10.0 nmol/L 17β-雌二醇干预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腺上皮细胞OPN及MMP-9蛋白表达高于未加药干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腺上皮细胞经siRNA-OPN干扰后,OPN、MMP-9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经无意义siRNA干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干预措施处理后,子宫内膜异位症腺上皮细胞穿膜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7β-雌二醇干预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腺上皮细胞穿膜细胞数高于未处理干预,siRNA-OPN干预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腺上皮细胞穿膜细胞数多于未处理干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诱导的OPN蛋白表达增加导致MMP-9的表达上调,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迁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骨桥蛋白质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雌激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晚期卵巢癌经紫杉醇化疗所致神经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成莉 李琳 邢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3453-3456,共4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晚期(Ⅲ~Ⅳ期)卵巢癌经紫杉醇化疗后诱发的神经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3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Ⅲ~Ⅳ期卵巢癌患者124例,根据其是否接受EPO治疗及接受治疗的时间分为早期EPO...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晚期(Ⅲ~Ⅳ期)卵巢癌经紫杉醇化疗后诱发的神经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3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Ⅲ~Ⅳ期卵巢癌患者124例,根据其是否接受EPO治疗及接受治疗的时间分为早期EPO组、晚期EPO组、非EPO组。根据癌症治疗功能评估/妇科肿瘤神经毒性问卷(FACT/GOG-NTX问卷)评分对3组患者行神经毒性评估。比较3组患者神经毒性分级、最早出现神经毒性损伤的时间以及累积紫杉醇用量;比较早期EPO组不同贫血分级患者的神经毒性损伤分级。结果 3组患者神经毒性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862,P=0.032)。早期EPO组不同贫血分级患者的神经毒性损伤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810,P〈0.05)。早期EPO组发生神经毒性损伤最早时间〔(12.3±2.2)周〕长于晚期EPO组〔(10.7±1.6)周〕及非EPO组〔(7.7±1.2)周,P〈0.05〕。早期EPO组最早发生神经毒性损伤时紫杉醇用量平均为(785.3±67.5)mg,高于晚期EPO组〔(511.6±61.7)mg〕及非EPO组〔(354.2±47.5)mg,P〈0.05〕。结论EPO能够有效减轻以紫杉醇为基础化疗的Ⅲ~Ⅳ期卵巢癌患者神经毒性,早期应用EPO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卵巢肿瘤 神经毒性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汪黎明 冯同富 +1 位作者 陈徳军 张雅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究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术后淋巴结转... 目的探究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行手术治疗的496例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术前病理分级、绝经与否、术前血清CA125水平、有无LVSI、外周血NLR、子宫病变部位特殊与否、术中测量的病灶直径、腹水细胞学检查结果等),统计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并筛选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随访24~32个月,分析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496例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42例(8.47%)。无淋巴结转移者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有淋巴结转移者(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A125水平≥35 U/L、有LVSI、外周血NLR>3.40均为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术前血清CA125水平≥35 U/L、有LVSI、外周血NLR>3.40的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危险性更高,监测上述指标有利于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淋巴结转移 糖类抗原125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VitC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5
作者 高瑞波 江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556-559,共4页
目的:研究大剂量VitC+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接受大剂量VitC+免疫球蛋白联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 目的:研究大剂量VitC+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接受大剂量VitC+免疫球蛋白联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时,测定血清中心肌损伤指标、心肌重塑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的含量。结果:治疗后1周、2周时,两组患者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丙二醛(MDA)、脑利钠肽(BNP)、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NP)、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MIP-1α、白介素(IL)-17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儿血清中CK-MB、cTnI、MDA、BNP、PINP、ICTP、MMP2、MMP9、TGFβ1、TNF-α、ICAM-1、MIP-1α、IL-17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VitC+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能够减轻心肌损伤、抑制心肌重塑及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维生素C 免疫球蛋白 心肌重塑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比较 被引量:37
6
作者 王芳 刘琼 +2 位作者 范久波 杨颖 曾宪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10-916,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差异,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某院2015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为长病程组(病程≥10年)和短病程组(病程<10年),采集合...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差异,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某院2015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为长病程组(病程≥10年)和短病程组(病程<10年),采集合格痰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长病程组共纳入132例,短病程组127例。分离病原菌385株,长病程组分离201株,短病程组分离184株。长病程组检出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的比例高于短病程组,检出革兰阳性菌的比例低于短病程组;长病程组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比例高于短病程组,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例低于短病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长病程组产ESBLs、MR菌株的检出率均高于短病程组(40.87%vs 22.03%;37.50%vs 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药敏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50%;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50%;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妥布霉素的耐药率>5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克林霉素、阿奇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50%。长病程组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高于短病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部分细菌对某些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临床应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病程 肺部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赵海英 常玉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524-1524,共1页
目的观察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予术后2-3 d在彩超监测下行清宫术。结果:所有患者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联合清宫术,易于分离胚胎组织,术中出血量... 目的观察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予术后2-3 d在彩超监测下行清宫术。结果:所有患者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联合清宫术,易于分离胚胎组织,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5 mL,住院天数平均为7 d,清宫3 d后复查彩超瘢痕妊娠处未见胚胎组织及明显血流。结论: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具有微创、快速、有效且可保留子宫的优点,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叉头框转录因子M1和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田文秀 王晶 +3 位作者 徐丹 吴茜 王亚莉 郭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的探究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rkhead box M1,FOXM1)、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glog-1,Gli-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中... 目的探究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rkhead box M1,FOXM1)、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glog-1,Gli-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石蜡标本中FOXM1和Gli-1蛋白的表达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FOXM1和Gli-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临床分期Ⅲ~Ⅳ期、高中分化和伴腹水的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FOXM1和Gli-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均P<0.05)。FOXM1和Gli-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20、40、60个月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患者(均P<0.05),累计存活时间均显著短于阴性表达患者(均P<0.05)。结论临床分期Ⅲ~Ⅳ期、高中分化和伴腹水的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FOXM1和Gli-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且FOXM1和Gli-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头框转录因子M1 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 卵巢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放松疗法在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
9
作者 邱淑娴 赵海英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022-1023,共2页
目的探讨呼吸放松疗法在宫腔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拟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200例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操作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呼吸放松疗法的训练.结果:观察组检查后状态焦... 目的探讨呼吸放松疗法在宫腔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拟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200例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操作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呼吸放松疗法的训练.结果:观察组检查后状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检查所致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呼吸放松疗法保持患者情绪稳定,缓解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检呼吸放松疗法焦虑疼痛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