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酚对骨关节炎大鼠软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
1
作者 李健伟 胡锋 +4 位作者 殷琴 廉凯 徐进 胡杨 华寒冰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814,共7页
目的:探讨大黄酚(CHR)对骨关节炎大鼠软骨损伤的影响,及其调节SIRT1/HMGB1/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骨关节炎大鼠模型,分为阴性对照组(OA组)、大黄酚低剂量组(CHR-L,10 mg/kg)、中剂量组(CHR-M,20 mg/kg)、高剂量组(CHR-H,4... 目的:探讨大黄酚(CHR)对骨关节炎大鼠软骨损伤的影响,及其调节SIRT1/HMGB1/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骨关节炎大鼠模型,分为阴性对照组(OA组)、大黄酚低剂量组(CHR-L,10 mg/kg)、中剂量组(CHR-M,20 mg/kg)、高剂量组(CHR-H,40 mg/kg)、SIRT1抑制剂(sirtinol,5 mg/kg)+大黄酚高剂量组(sirtinol+CHR-H),并另设正常健康对照组。测定关节肿胀度,评估炎症指数;测定大鼠疼痛阈值(压痛、热痛);HE染色和番红O染色检测大鼠关节软骨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水平;微量法检测氧化应激指标(MDA、SOD、GSH-PX);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SIRT1、HMGB1、NF-κB p65、p-NF-κB p65、MMP-13、C-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健康对照组比较,阴性对照组大鼠出现关节软骨结构破坏,软骨细胞坏死、减少等明显的病理损伤,关节肿胀度、关节炎指数、IL-6、IL-1β、TNF-α水平、MDA含量、软骨细胞凋亡率及凋亡蛋白C-Caspase-3表达、HMGB1、NF-κB p65/p-NF-κB p65、MMP-13蛋白表达显著上升,压痛阈值、热痛阈值、SOD、GSH-PX活性、SIRT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CHR各组随着剂量的增加,关节软骨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好转,关节肿胀度、关节炎指数、IL-6、IL-1β、TNF-α水平、MDA含量、软骨细胞凋亡率及凋亡蛋白CCaspase-3表达、HMGB1、NF-κB p65/p-NF-κB p65、MMP-13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压痛阈值、热痛阈值、SOD、GSH-PX活性、SIRT1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与CHR-H组比较,sirtinol+CHR-H组可以一定程度逆转CHR对于软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CHR可以通过上调SIRT1表达下调HMGB1、NF-κB p65/p-NF-κB p65表达,减轻关节软骨炎症,抑制软骨细胞凋亡,对骨关节炎大鼠软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酚 骨关节炎 软骨损伤 SIRT1/HMGB1/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EAK、KIM-1及RP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疾病活动程度、肾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赵申 李俊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5-679,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素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WEAK)、肾损伤因子1(KIM-1)及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RP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疾病活动度、肾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襄阳市中心医院42例初诊SLE患儿(SLE组),另...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素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WEAK)、肾损伤因子1(KIM-1)及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RP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疾病活动度、肾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襄阳市中心医院42例初诊SLE患儿(SLE组),另收集同期40例健康体检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将SLE患儿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分为(≤9分)24例和高疾病活动度组(>9分)18例,根据是否伴有肾脏损害分为LN组31例和非LN组11例。检测所有受试对象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小板计数(PLT),并计算RPR;ELISA法检测血清TWEAK、KIM-1水平。结果:SLE组血清TWEAK、KIM-1及RP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疾病活动度组SLE患儿血清TWEAK、KIM-1及RPR水平均显著高于低疾病活动度组(P<0.05);LN组患儿血清TWEAK、KIM-1及RPR水平均显著高于非LN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PR与SLEDA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TWEAK、KIM-1与24 h尿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5)。RPR评估SLE高疾病活动度的AUC为0.744(95%CI 0.657~0.818),显著大于TWEAK、KIM-1评估的AUC分别为0.678(95%CI:0.588~0.760)和0.598(95%CI:0.505~0.686,P<0.05);TWEAK和KIM-1预测LN的AUC分别为0.847(95%CI:0.773~0.905)和0.773(95%CI:0.690~0.842),显著大于RPR预测的AUC为0.645(95%CI:0.555~0.727,P<0.05)。结论:SLE患儿存在TWEAK、KIM-1及RPR水平变化,其中RPR对SLE疾病活动度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而TWEAK和KIM-1对LN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肿瘤坏死因素样凋亡微弱诱导剂 肾损伤因子1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 疾病活动度 狼疮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IFITM3水平与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h17/Tregs平衡及病情程度的关系
3
作者 赵申 钱丹 王薇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1,共8页
目的: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毛细支气管炎感染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3,IFITM3)、Toll样受体4(... 目的: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毛细支气管炎感染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3,IFITM3)、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的mRNA表达水平与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 cells,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平衡及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将纳入的108例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设为RSV感染组,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轻度组(n=45)、中度组(n=40)、重度组(n=23);另择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05例为正常对照组,比较RSV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IFITM3、TLR4 mRNA表达水平、Th17、Tregs细胞计数及Th17/Tregs比值,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上述指标与Th17/Tregs平衡的关系,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上述指标与病情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相较于正常对照组,RSV感染组外周血IFITM3、TLR4 mRNA表达水平、Th17细胞计数及Th17/Tregs比值更高,Tregs细胞计数更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FITM3、TLR4 mRNA表达水平与Th17/Tregs比值呈正相关(P<0.05);轻度组外周血IFITM3、TLR4 mRNA表达水平及Th17/Tregs比值低于中、重度组(P<0.001),中度组低于重度组(P<0.001);以上外周血指标水平与患儿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505、0.517,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三者联合评估病情程度的AUC、敏感度分别为0.927、91.30%,均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IFITM3、TLR4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存在Th17/Tregs比值失衡的情况;检测外周血IFITM3、TLR4 mRNA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儿Th17/Tregs比值平衡及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 单个核细胞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 Toll样受体4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段江锋 王健阁 +2 位作者 乾孝园 孙嘉豪 张雪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paravertebral block,PVB)与全身麻醉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的麻醉效果。方法2023年1月~2024年3月我院行284例经皮肾镜碎石术,其中椎旁阻滞麻醉78例(PVB组)、全身麻醉...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paravertebral block,PVB)与全身麻醉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的麻醉效果。方法2023年1月~2024年3月我院行284例经皮肾镜碎石术,其中椎旁阻滞麻醉78例(PVB组)、全身麻醉206例(全麻组),经倾向性评分匹配,2组各61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输液量、术后血红蛋白变化、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等。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术中均未出现明显心动过缓、呼吸抑制、低血压等麻醉并发症。2组手术开始前心率(heart rate,HR)[(66.5±10.4)次/min vs.(77.5±11.7)次/min,t=-5.471,P=0.000]、手术结束时HR[(60.5±8.4)次/min vs.(71.0±12.3)次/min,t=-5.472,P=0.000],手术开始前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97.2±11.9)mm Hg vs.(103.1±12.3)mm Hg,t=-2.694,P=0.008]、手术结束时MAP[(85.2±8.8)mm Hg vs.(94.3±11.6)mm Hg,t=-4.892,P=0.000],手术开始前SpO_(2)[(99.0±1.1)%vs.(99.6±0.6)%,t=-3.347,P=0.001]、手术结束时SpO_(2)[(99.2±1.1)%vs.(99.8±0.4)%,t=-4.122,P=0.000]差异有显著性,但均在正常范围内。PVB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全麻组[55.0(41.5,75.5)min vs.95.0(65.0,130.0)min,Z=-5.173,P=0.000]。PVB组术后血红蛋白变化[5(2,11)g/L vs.8(4,11)g/L,Z=-2.099,P=0.036]、术后疼痛VAS评分[1(1,1)分vs.1(1,2)分,Z=-3.342,P=0.001]、术后住院时间[3(2,3)d vs.4(3,6)d,Z=-6.016,P=0.000]、住院费用[(14499.4±2141.0)元vs.(19634.2±3846.8)元,t=-9.109,P=0.000]显著低于/短于全麻组。2组术中输液量[600(600,600)ml vs.600(600,1100)ml,Z=-1.800,P=0.072]、术后排气时间[1(1,1)d vs.1(1,1)d,Z=-1.045,P=0.296]、一期结石清除率[88.5%(54/61)vs.82.0%(50/61),χ^(2)=1.043,P=0.307]差异无显著性。PV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全麻组[6.6%(4/61)vs.19.7%(12/61),χ^(2)=4.604,P=0.032]。结论超声引导下PVB能维持PCNL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经皮肾镜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2激光联合卵磷脂络合碘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2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琴 黄毅 张少维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评价532激光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SC患者60例(62眼)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32眼)和对照组28例(30眼)。对照组仅进行532激光光凝治疗,治疗组532激光...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评价532激光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SC患者60例(62眼)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32眼)和对照组28例(30眼)。对照组仅进行532激光光凝治疗,治疗组532激光治疗后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每次3 mg,tid,po,2个月后停药,少数患者服用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治疗前后眼底OCT及平均光敏感度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周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底OCT以及平均光敏感度的恢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92±0.12),(0.88±0.16),眼底OCT恢复(神经上皮脱离高度)分别为(18.14±11.15),(23.76±10.20)μ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光敏感度分别为(27.32±2.61),(25.25±2.55)d 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联合卵磷脂络合碘治疗CSC能快速消退黄斑水肿,与单纯激光治疗比较,缩短病程,加快视力恢复,能保护黄斑的视功能,并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磷脂络合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病变 激光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章阳 肖天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89-792,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的临床可行性、操作安全性、具体穿刺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对114例心包积液患者随机分为CT引导组(A组),超声体表定位组(B组),比较两组平均穿刺成功时间、平均穿刺次数、穿刺成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的临床可行性、操作安全性、具体穿刺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对114例心包积液患者随机分为CT引导组(A组),超声体表定位组(B组),比较两组平均穿刺成功时间、平均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第1针穿刺成功率为96.6%,B组为78.6%,P<0.05,在穿刺成功率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并发症发生率A组为3.4%,B组为16.1%。并发症的发生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CT引导下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心包积液,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引流彻底、方便注药。操作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超声体表定位 中心静脉导管 心包积液 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凝硫酸钡复合材料铸型技术提升离体胎盘CTA影像质量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冯睿智 胡阳 +5 位作者 陈玉华 吕洋 吴忧 戴景兴 伍芷欣 王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8-621,共4页
目的使用自凝硫酸钡复合材料进行动静脉灌注铸型,以优化离体胎盘组织的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影像质量。方法将60个正常、足月分娩的胎盘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传统造影剂和自凝硫酸钡复合材料灌注后进行CT扫描和3D重建。结果自凝硫... 目的使用自凝硫酸钡复合材料进行动静脉灌注铸型,以优化离体胎盘组织的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影像质量。方法将60个正常、足月分娩的胎盘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传统造影剂和自凝硫酸钡复合材料灌注后进行CT扫描和3D重建。结果自凝硫酸钡复合材料显著提升了CTA血管充盈度和分支清晰度,铸型后的CTA影像质量优于传统方法。结论自凝硫酸钡复合材料在离体胎盘血管研究中表现出显著优势,有助于胎盘生理和病理研究,为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手段,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自凝硫酸钡复合材料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与非逆行插管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1.5~2.0 cm结石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杨光远 孙晓松 +3 位作者 刘东操 乾孝园 梁复超 秦凌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80-484,共5页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al lithotripsy,FURL)与非逆行插管经皮肾镜碎石术(non-retrograd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NR-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1.5~2.0 cm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2024年10...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al lithotripsy,FURL)与非逆行插管经皮肾镜碎石术(non-retrograd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NR-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1.5~2.0 cm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2024年10月13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接受FURL,68例接受NR-PCNL。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肌酐的变化,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辅助止痛需求的差异。结果NR-PCNL组在手术时间[54.0(44.3,69.3)min vs.82.5(66.0,101.0)min,Z=-5.565,P<0.001]、白细胞升高值[1.9(0.5,3.5)×10^(9)/L vs.4.5(3.0,6.0)×10^(9)/L,Z=-4.528,P<0.001]、二期手术率[0%(0/68)vs.14.5%(9/62),P<0.001]方面优于FURL组。而FURL组在血红蛋白降低值[3.0(2.0,6.3)g/L vs.8.0(5.0,11.0)g/L,Z=-4.262,P<0.001]、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1.0(1.0,2.0)分vs.2.0(1.0,2.0)分,Z=-2.840,P=0.005]及术后住院时间[2.0(1.0,2.0)d vs.3.0(2.0,3.0)d,Z=-5.815,P<0.001]方面优于NR-PCNL组。2组肌酐升高值、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镇痛药物及镇痛泵使用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R-PCNL和FURL治疗1.5~2.0 cm输尿管上段结石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FURL手术舒适性较高,NR-PCNL总体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经皮肾镜碎石术 非逆行插管 输尿管上段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MRI定量参数联合表观扩散系数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黄越 李锋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7,53,共8页
目的 探讨增强前后集成MRI(synthetic MRI,SyMRI)定量参数与乳腺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 antigen,Ki-67)表达状态之间的关系,并评估该参数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Ki-67表达状态中的预测效能。材料与方... 目的 探讨增强前后集成MRI(synthetic MRI,SyMRI)定量参数与乳腺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 antigen,Ki-67)表达状态之间的关系,并评估该参数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Ki-67表达状态中的预测效能。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3年3月至2024年10月期间,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就诊并确诊为乳腺癌的163例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这些患者均接受完整的MRI检查,并通过病理学检查证实肿瘤性质。在GE工作站上,获取并记录增强前后SyMRI定量参数值,增强前T1值(T1-Pre)、增强前T2值(T2-Pre)、增强前质子密度值(proton density,PD-Pre)和增强后T1值(T1-Gd)、增强后T2值(T2-Gd)、增强后PD值(PD-Gd),并据此计算各值增强前后弛豫时间相对变化率,记作ΔT1%、ΔT2%和ΔPD%。根据Ki-67表达情况,将收集的患者分为高表达组(≥30%)和低表达组(<30%),采用SPSS 27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进行柯尔莫戈洛夫-斯米诺夫(Kolmogorov-Smirnov test,K-S)检验正态分布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比较Ki-67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磁共振参数的组间差异,将有意义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建立联合模型,并利用DeLong检验评估模型对Ki-67表达状态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在病灶最大直径、ADC值、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和采用的治疗方案选择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年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病灶边缘和形态、强化特征、乳腺腺体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等因素,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关于SyMRI定量参数,高、低表达组在T1-Pre、T2-Pre、T1-Gd、T2-Gd、ΔT1%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Pre、PD-Gd、ΔT2%、ΔPD%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IC、T1-Gd和ADC值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AUC分别为0.608、0.837和0.701;敏感度分别为52%、89%和85%;特异度分别为68%、68%和46%。此外,T1-Gd、ADC值和TIC三者联合建立逻辑回归预测模型,其预测Ki-67表达状态的AUC达0.881,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76%。结论 在SyMRI定量分析中,T1-Gd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影像学生物标志物,能够有效预估乳腺癌中Ki-67的表达水平。通过整合ADC值与TIC,所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显著提高了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水平的准确性和效能,这一发现为无创性评估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和治疗效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集成磁共振成像 细胞增殖核抗原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逆行插管联合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10
作者 杨光远 孙晓松 +2 位作者 乾孝园 梁复超 秦凌辉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072-3077,共6页
目的评估非逆行插管联合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NR-ST-PCNL)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0月至2025年6月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襄阳市中心医院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合并一定肾积水(肾盂分离度>10 mm)的上尿路结石... 目的评估非逆行插管联合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NR-ST-PCNL)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0月至2025年6月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襄阳市中心医院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合并一定肾积水(肾盂分离度>10 mm)的上尿路结石患者213例,入选病例分为两组。A组(非逆行插管)109例,B组(逆行插管)104例。主要观察终点为术后并发症。次要观察终点为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A组在术后并发症[7.3%(8/109)vs.18.3%(19/104),P=0.017]、手术时间[51.00(37.00,65.00)min vs.71.50(55.00,90.75)min,P<0.001]、术后VAS评分[1.00(0.00,1.00)vs.1.00(0.00,2.00),P=0.008]、术后住院时间[3.00(2.00,3.00)d vs.4.00(4.00,4.00)d,P<0.001]、住院费用[17028.00(15178.05,17934.50)元vs.20653.00(19176.25,22630.00),P<0.001]低于B组。两组在结石清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肾盂分离度>10 mm的上尿路结石患者,由经验丰富的术者实施NR-ST-PCNL,在结石清除率与传统术式相当的前提下,可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并减少医疗支出,是一种安全高效的临床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逆行插管 部分无管化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盂分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生境分析在乳腺癌临床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小珊 张宇 +2 位作者 赵佳怡 唐锟鹏 李锋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7-183,共7页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且致死率位居前位的恶性肿瘤,其显著的肿瘤异质性给临床精准靶向治疗和长期随访管理带来极大挑战。生境分析是在影像组学基础上新兴的一种肿瘤分割技术,它通过将肿瘤划分为功能不同的几个亚区,实现对瘤内异质...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且致死率位居前位的恶性肿瘤,其显著的肿瘤异质性给临床精准靶向治疗和长期随访管理带来极大挑战。生境分析是在影像组学基础上新兴的一种肿瘤分割技术,它通过将肿瘤划分为功能不同的几个亚区,实现对瘤内异质性(intratumoral heterogeneity,ITH)的量化与可视化分析。与传统影像组学方法相比,生境分析显著提升了肿瘤预测模型的诊断性能,深入揭示了肿瘤的生物学本质。本综述系统总结了当前MRI生境分析在乳腺癌领域的临床研究进展。首先,本文概述了乳腺癌时空异质性与生境分析的理论基础。随后,系统介绍了该技术的标准化工作流程及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分割等关键技术,并重点探讨了该方法在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基因特征、淋巴结转移、新辅助治疗疗效及预后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最后,通过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旨在为乳腺癌患者分层管理和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分析 影像组学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瘤内异质性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在急性肾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熊文莉 许耘 +2 位作者 曾祥彬 杨如萍 明章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28,共6页
目前针对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有效治疗措施匮乏,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常以缓解症状为目标。血小板作为血液循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数目众多且作用广泛的特点。在AKI肾脏内发现存在血小板浸润,可能与P-选择素(P-selec... 目前针对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有效治疗措施匮乏,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常以缓解症状为目标。血小板作为血液循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数目众多且作用广泛的特点。在AKI肾脏内发现存在血小板浸润,可能与P-选择素(P-selectin)、RANTES、整合素αⅡbβ3等血小板活化相关分子表达水平增高有关,说明AKI中血小板存在活化,可能对肾脏病程存在潜在影响。此外,目前一些临床研究和动物模型研究初步表明,抗血小板治疗可以在多种因素引起的AKI中缓解组织损伤并保护肾功能。该文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总结,一方面阐明血小板在AKI病理生理变化中的作用及具体机制;另一方面探讨抗血小板治疗在AKI中的应用前景,以期对AKI的诊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免疫反应 血小板释放 药物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解剖铸型诊断价值分析:5例病例及文献回顾
13
作者 黄瑞铃 王瑜 +4 位作者 艾海东 欧红萍 胡阳 吕洋 贾咏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2-625,共4页
本文报道5例经解剖铸型确诊的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畸形病例,通过改良牙托粉-硫酸钡混合灌注技术构建三维心血管铸型模型,结合超声影像进行解剖学验证。病例孕周22~30周,其中3例为左无名静脉缺如型PLSVC,2例为左无名静脉桥接型,合... 本文报道5例经解剖铸型确诊的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畸形病例,通过改良牙托粉-硫酸钡混合灌注技术构建三维心血管铸型模型,结合超声影像进行解剖学验证。病例孕周22~30周,其中3例为左无名静脉缺如型PLSVC,2例为左无名静脉桥接型,合并右室双出口(4例)、肺动脉狭窄(3例)及右位主动脉弓(2例)等复杂畸形。铸型技术清晰呈现了PLSVC血管走行及其与心内畸形的空间关系,尤其揭示桥接型PLSVC形成的“Y”型血流通道特征,此类变异易被常规超声误判。研究表明,解剖铸型可立体还原复杂心血管结构,为产前超声提供精准解剖参照,有助于提升产前诊断准确性与临床决策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铸型 永存左上腔静脉 胎儿先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坤丹联合电刺激治疗对子宫内膜薄型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形态、排卵功能影响
14
作者 吴浩 张婧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定坤丹联合电刺激治疗对子宫内膜薄型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形态、排卵功能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106例子宫内膜薄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电刺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定坤丹联合电刺激治疗对子宫内膜薄型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形态、排卵功能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106例子宫内膜薄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电刺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定坤丹进行治疗。对比患者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形态(A型、B型、C型)、子宫内膜厚度及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_(2))、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临床妊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ionic gonadotophin,HCG)阳性、活产率以及早期流产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2.45%高于对照组77.36%(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形态A型占比均上升,B型、C型占比均下降,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成熟卵泡直径均增加,卵泡排出时间均减少,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I、RI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E_(2)水平均提升,LH、FSH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妊娠率、HCG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流产率、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坤丹联合电刺激治疗对子宫内膜薄型不孕症患者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形态、促进排卵功能,从而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坤丹 电刺激 子宫内膜型不孕症 子宫内膜形态 排卵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病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皮肤毒性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15
作者 郑金龙 郑雪梅 +2 位作者 史君伟 张静 彭琪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535-2543,共9页
目的:构建肺癌病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皮肤毒性护理方案,并对方案初步应用,评价其效果。方法:基于循证护理和德尔菲法构建肺癌病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皮肤毒性护理方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2023年2月—11月经免疫检查点抑制... 目的:构建肺癌病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皮肤毒性护理方案,并对方案初步应用,评价其效果。方法:基于循证护理和德尔菲法构建肺癌病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皮肤毒性护理方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2023年2月—11月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首次治疗的112例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9例和试验组53例。对照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构建的肺癌病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皮肤毒性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病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皮肤毒性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及护士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知识水平。结果:经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最终形成的肺癌病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皮肤毒性护理方案包括6个一级条目、19个二级条目。实施肺癌病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皮肤毒性护理方案后,试验组皮肤毒性轻于对照组,KP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知识得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构建的肺癌病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护理方案可以改善病人皮肤严重程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提升护士相关知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皮肤毒性 生活质量 循证护理 德尔菲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F-FDG PET-CT探讨牙齿缺失对脑代谢相关影响
16
作者 李之豪 杨元山 黄劲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3-707,共5页
目的:探讨脑代谢改变与前磨牙及磨牙(后牙)缺失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采集72例后牙缺失较多者(病例组)和126例后牙缺失较少者(对照组)CT及PET头颅影像数据,运用SPM12软件对头颅CT及PET数据进行预处理及独立样本t检验,获得显著差异脑... 目的:探讨脑代谢改变与前磨牙及磨牙(后牙)缺失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采集72例后牙缺失较多者(病例组)和126例后牙缺失较少者(对照组)CT及PET头颅影像数据,运用SPM12软件对头颅CT及PET数据进行预处理及独立样本t检验,获得显著差异脑区(P<0.001,未校正),进一步计算显著差异脑区与全脑的标准摄取值比值,运用SPSS 26.0对病例组显著差异脑区标准摄取值比值与后牙数目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1)。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双侧丘脑、左侧舌回、右侧颞极平面、右侧中央后回、右侧枕梭状回、右侧梭状回、右侧尾状核脑代谢减低(P<0.001,未校正);病例组双侧丘脑标准摄取值比值与后牙总数呈正相关(左:r=0.388,P=0.001;右:r=0.386,P=0.001)。结论:后牙缺失可以导致脑代谢减低,涉及双侧丘脑、左侧舌回、右侧颞极平面、右侧中央后回、右侧枕梭状回、右侧梭状回、右侧尾状核,其中双侧丘脑代谢减低程度与后牙缺失数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牙齿 脑疾病 代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瘦素比值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孙聪 朱通建 +3 位作者 鲁明 李彩波 张俭 李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03-1207,共5页
目的研究脂联素/瘦素比值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襄阳市中心医院住院的HFpEF患者84例(HFpEF组),同期选择年龄及性别相匹配... 目的研究脂联素/瘦素比值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襄阳市中心医院住院的HFpEF患者84例(HFpEF组),同期选择年龄及性别相匹配住院的非心力衰竭患者84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脂联素/瘦素比值与HFpEF其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HFpEF的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判断脂联素/瘦素比值对HFpEF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HFpEF组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脂联素、脂联素/瘦素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FpEF患者脂联素/瘦素比值与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左心房内径呈负相关(r=-0.476,r=-0.32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脂联素/瘦素比值是HFpE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脂联素/瘦素比值、脂联素、瘦素预测HFpEF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8(95%CI:0.747~0.888)、0.639(95%CI:0.544~0.734)和0.638(95%CI:0.550~0.726),脂联素/瘦素比值在HFpEF诊断效能上明显优于脂联素和瘦素(P<0.01)。结论脂联素/瘦素比值与HFpEF相关,较低的脂联素/瘦素比值对HFpEF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脂联素/瘦素比值较瘦素和脂联素能更好地预测HFpEF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脂肪因子类 脂联素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间孔硬膜外联合双侧L_(2)神经根阻滞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丽楠 刘巍 +4 位作者 樊永冠 方叶 马迎存 刘波涛 司马蕾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71-677,共7页
目的:评价经椎间孔硬膜外联合双侧L_(2)神经根阻滞治疗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盘源性腰痛病人,计算机... 目的:评价经椎间孔硬膜外联合双侧L_(2)神经根阻滞治疗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盘源性腰痛病人,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病变间盘节段硬膜外阻滞联合L2神经根阻滞,对照组采用病变间盘节段硬膜外阻滞。评价两组治疗后第1、3、6个月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DLBP病人共92例,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46)。治疗后第1、3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NRS评分分别为1.7±0.6 vs.2.7±0.4和2.2±0.4 vs.3.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3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ODI评分分别为12.2±1.7 vs.17.4±2.1和16.1±2.1 vs.20.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6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NRS评分分别为3.0±0.5 vs.3.2±0.6,ODI评分分别为21.4±2.0 vs.23.1±1.7,两组NRS、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基础值相比,两组在治疗后第1、3、6个月NRS、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01)。结论:经椎间孔硬膜外阻滞能够有效减轻DLBP,改善运动障碍。联合L2神经根通路治疗较单纯硬膜外阻滞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源性腰痛 经椎间孔硬膜外阻滞 窦椎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理学分析巴戟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其莹 刘鑫源 +4 位作者 覃佳运 吴永雷 肖连臣 周兰庭 李珍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6-46,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GEO数据分析巴戟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巴戟天的主要活性成分,用SwissTargetPrediction获取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GEO数据分析巴戟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巴戟天的主要活性成分,用SwissTargetPrediction获取巴戟天全部作用靶点。从DrugBank、PathCard、Chemogenomic Database和PubChem数据库获得AD相关靶点。使用韦恩图取交集,得到巴戟天治疗AD的共同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3.8.0构建靶点的“成分-靶点”网络图,并分析靶点的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基因本体论(GO)和KEGG信号通路等。使用Autodock对关键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并用Pymol和Discovery Studio展示对接结果。最后利用GEO数据库Alzdata分析关键靶点基因在AD中的表达。结果:预测得到巴戟天的50种主要活性成分,636个作用靶点,674个AD相关靶点,其中巴戟天治疗AD共同靶点124个。GO富集分析得到蛋白质磷酸化、磷酸化的正调控、细胞对氮化合物的反应、水解酶活性的调节、细胞对化学刺激的反应。KEGG富集分析显示阿尔茨海默病为最显著的通路。分子对接显示,巴戟天的5个核心成分2-羟基-1,5-二甲氧基-6-(甲氧基甲基)-9,10-蒽醌、1-羟基-3-甲氧基-9,10-蒽醌、大黄素-A、甲基异茜草素、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和3个核心靶点EGFR、PARP1、FTO的结合较好,并且Egfr在AD病人中显著(P<0.05)上调表达,Parp1和Fto在AD病人中显著(P<0.05)下调表达。结论:巴戟天可能通过多个成分、多个靶点、多个通路,参与调控AD疾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阿尔茨海默病 整合药理学 分子对接 基因表达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MRI在乳腺癌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越 李锋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9-215,共7页
合成MRI(synthetic MRI,SyMRI)是一种日渐成熟的定量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在短时间扫描内获得多种对比加权图像重建,可以直接获得反映组织生物物理特性的定量参数。该技术所获得的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弛豫时间T2和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 合成MRI(synthetic MRI,SyMRI)是一种日渐成熟的定量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在短时间扫描内获得多种对比加权图像重建,可以直接获得反映组织生物物理特性的定量参数。该技术所获得的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弛豫时间T2和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D)在乳腺良恶性鉴别诊断、分子分型评估、组织学分级预测及预后评价发挥重要价值,现临床实践越来越广泛。本文就SyMRI技术原理及其在乳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展开综述,期望能够帮助影像医师更全面地了解乳腺癌相关影像表现,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精准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合成磁共振成像 分子分型 淋巴结转移 新辅助化疗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