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白介素-17表达水平及其与骨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徐红辉 宋建东 +3 位作者 李停 李海东 魏兵 华寒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7期102-106,共5页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 1α,PGC-1α)、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表达水平及其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 1α,PGC-1α)、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表达水平及其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58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骨折组,将该院同期67例单纯骨质疏松患者纳入骨质疏松组,将该院同期62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血清PGC-1α、IL-17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骨代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procollagen,PINP)、骨钙素(osteocalcin,OCN)、Ⅰ型胶原羟基端肽β降解产物(β-isomerised 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collagen typeⅠ,β-CTX)、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之间的相关性,评估PGC-1α、IL-17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研究对象血清PGC-1α、25(OH)D水平依次为:骨折组<骨质疏松组<健康对照组(均P<0.05),IL-17、PINP、OCN、β-CTX和PTH水平依次为:骨折组>骨质疏松组>健康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GC-1α水平与PINP、OCN、β-CTX、PTH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1),与25(OH)D水平呈正相关(P<0.01);IL-17水平与PINP、OCN、β-CTX、PTH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1),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P<0.0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显示,PGC-1α、IL-17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887、0.835],且两项指标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AUC=0.948)。结论PGC-1α、IL-17与骨代谢关系密切,可能参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病理生理过程,且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 白介素-17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及腰椎椎旁肌肉的MRI表现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科第 张熙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643-2650,共8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危险因素及腰椎椎旁肌肉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CHB患者627例,依据T2加权MRI分为OVCFs组(n=124)和Non-OVCFs组(n=503)。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分...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危险因素及腰椎椎旁肌肉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CHB患者627例,依据T2加权MRI分为OVCFs组(n=124)和Non-OVCFs组(n=503)。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分析OVCFs的危险因素;R软件建立列线图,以递归分割法建立危险分层系统;Cox模型分析MRI表现与OVCFs关联性。结果匹配后OVCFs组(n=73)和Non-OVCFs组(n=73)基线均衡(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骨钙素(OST)[HR=2.742(1.653~4.572)]、β-骨胶原交联(β-CTX)[HR=2.590(1.984~3.391)]、1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HR=2.291(1.672~2.860)]、矢状位Cobb角[HR=5.143(3.375~6.622)]、脊柱后凸畸形[HR=1.772(1.491~2.095)]是OVCFs的危险因素,骨密度[HR=0.682(0.551~0.834)]、维生素/钙补剂服用史[HR=0.671(0.563~0.792)]、运动锻炼史[HR=0.890(0.674~0.923)]是保护因素。列线图验证后AUC=0.926(0.854~0.997),校准曲线平均误差为0.012。OVCFs分为极低风险组(<105,n=50)、低风险组(105≤评分<204,n=52)、中风险组(204≤评分<341,n=26)与高风险组(≥341,n=18),各亚组L_(3/4)、L_(4/5)竖脊肌和多裂肌的肌肉净含量、脂肪浸润面积与OVCFs风险存在关联性(P_(趋势)<0.05),但各亚组间不具交互性(P_(交互)>0.05)。结论OST≥15 ng/mL、β-CTX≥0.5 ng/mL、P1NP≥40 ng/mL、矢状位Cobb角≥55°、骨密度值<-3.0、脊柱后凸畸形、未服用维生素/钙补剂、缺乏运动锻炼是OVCFs的危险因素。随着OVCFs风险增加,CHB患者L_(3/4)、L_(4/5)水平竖脊肌和多裂肌出现退行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腰椎椎旁肌肉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白介素-1β、白介素-6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及其与脊髓损伤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俊 鲁宏 +3 位作者 刘明轩 晏雄伟 廉凯 胡杨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2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ox 1,HMGB1)、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及其与脊髓损伤...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ox 1,HMGB1)、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及其与脊髓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3例脊髓损伤患者纳入脊髓损伤组,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残损分级标准对脊髓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并选取该院同期73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HMGB1、IL-1β、IL-6、NSE水平,并分析血清HMGB1、IL-1β、IL-6、NSE水平与患者脊髓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脊髓损伤组患者伤后1 d、3 d、7 d血清HMGB1、IL-1β、IL-6、NS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伤后1 d、3 d、7 d,血清HMGB1、IL-1β、IL-6、NSE水平比较:A级<B级<C级<D级(均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血清HMGB1、IL-1β、IL-6、NSE均呈高表达,且其水平随脊髓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可作为评估早期脊髓损伤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白介素-1Β 白介素-6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损伤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