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与新辅助化疗后间隔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Ⅲ和Ⅳ期卵巢癌患者后其对铂类药物耐药性及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成莉 李琳 邢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探讨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PDS)与新辅助化疗后间隔性肿瘤细胞减灭术(NACT-IDS)治疗Ⅲ和Ⅳ期卵巢癌患者后其对铂类药物耐药性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8年2月收治的晚期(Ⅲ和Ⅳ期)卵巢癌患者11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 目的探讨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PDS)与新辅助化疗后间隔性肿瘤细胞减灭术(NACT-IDS)治疗Ⅲ和Ⅳ期卵巢癌患者后其对铂类药物耐药性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8年2月收治的晚期(Ⅲ和Ⅳ期)卵巢癌患者11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DS组及NACT-IDS组,比较两组患者糖类蛋白125(CA125)水平及治疗情况,治疗后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中位无病生存期及中位总生存期。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各项基线资料、病理特征与铂类药物耐药性的关系。结果 PDS组与NACT-IDS组CA125水平〔(1 568±436)U/ml与(1 664±325)U/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2,P>0.05);PDS组患者化疗周期>6的患者较NACT-IDS组减少,腹腔化疗的患者较NACT-IDS组增多(P<0.05)。停止化疗6个月后,NACT-IDS组耐药26例(44.8%),多于PDS组的17例(29.3%)(χ2=6.421,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法、年龄、化疗周期、腹腔化疗、铂类联合紫杉醇与第一个周期对化疗有反应的患者铂类药物耐药有回归关系(P<0.05);治疗方法、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年龄、铂类联合紫杉醇与经过≥4周期化疗的患者铂类药物耐药有回归关系(P<0.05)。NACT-IDS组和PDS组中位无病生存期均为1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3,P=0.541),而中位总生存期则NACT-IDS组显著低于PDS组(33个月与45个月,χ2=6.153,P=0.01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法、FIGO分期、年龄、化疗周期、腹腔化疗、铂类联合紫杉醇与患者生存期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NACT-IDS方案在FIGOⅢ和Ⅳ期卵巢癌的治疗中较PDS方案可增加肿瘤对铂类的耐药性,并且减少患者中位总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肿瘤细胞减灭术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抗药性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晚期卵巢癌经紫杉醇化疗所致神经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成莉 李琳 邢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3453-3456,共4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晚期(Ⅲ~Ⅳ期)卵巢癌经紫杉醇化疗后诱发的神经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3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Ⅲ~Ⅳ期卵巢癌患者124例,根据其是否接受EPO治疗及接受治疗的时间分为早期EPO...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晚期(Ⅲ~Ⅳ期)卵巢癌经紫杉醇化疗后诱发的神经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3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Ⅲ~Ⅳ期卵巢癌患者124例,根据其是否接受EPO治疗及接受治疗的时间分为早期EPO组、晚期EPO组、非EPO组。根据癌症治疗功能评估/妇科肿瘤神经毒性问卷(FACT/GOG-NTX问卷)评分对3组患者行神经毒性评估。比较3组患者神经毒性分级、最早出现神经毒性损伤的时间以及累积紫杉醇用量;比较早期EPO组不同贫血分级患者的神经毒性损伤分级。结果 3组患者神经毒性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862,P=0.032)。早期EPO组不同贫血分级患者的神经毒性损伤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810,P〈0.05)。早期EPO组发生神经毒性损伤最早时间〔(12.3±2.2)周〕长于晚期EPO组〔(10.7±1.6)周〕及非EPO组〔(7.7±1.2)周,P〈0.05〕。早期EPO组最早发生神经毒性损伤时紫杉醇用量平均为(785.3±67.5)mg,高于晚期EPO组〔(511.6±61.7)mg〕及非EPO组〔(354.2±47.5)mg,P〈0.05〕。结论EPO能够有效减轻以紫杉醇为基础化疗的Ⅲ~Ⅳ期卵巢癌患者神经毒性,早期应用EPO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卵巢肿瘤 神经毒性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汪黎明 冯同富 +1 位作者 陈徳军 张雅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究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术后淋巴结转... 目的探究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行手术治疗的496例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术前病理分级、绝经与否、术前血清CA125水平、有无LVSI、外周血NLR、子宫病变部位特殊与否、术中测量的病灶直径、腹水细胞学检查结果等),统计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并筛选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随访24~32个月,分析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496例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42例(8.47%)。无淋巴结转移者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有淋巴结转移者(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A125水平≥35 U/L、有LVSI、外周血NLR>3.40均为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术前血清CA125水平≥35 U/L、有LVSI、外周血NLR>3.40的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危险性更高,监测上述指标有利于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淋巴结转移 糖类抗原125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结合雌激素与标准剂量CEE联合天然黄体酮或地屈孕酮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骨密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5
4
作者 张慧君 沈志娟 +8 位作者 覃小敏 李琳 周敏 徐敏 何敏 张伟 王丽 郭红 张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雌激素与标准剂量雌激素联合天然黄体酮或地屈孕酮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8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Ⅰ组28例采用... 目的探讨低剂量雌激素与标准剂量雌激素联合天然黄体酮或地屈孕酮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8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Ⅰ组28例采用低剂量雌激素联合天然黄体酮治疗,Ⅱ组27例采用低剂量雌激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Ⅲ组26例采用标准剂量雌激素联合天然黄体酮治疗,Ⅳ组26例采用标准剂量雌激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对比各组治疗前后体内相关激素水平、更年期Kupperman评分结果、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前四组临床症状及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等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1个周期及3个周期后,各组Greene评分均有所降低,且各组FSH、E2、LH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Ⅰ组和Ⅲ组FSH高于其他组别,E2、LH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各组L1-4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各组L1-4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均有所提升,但相比之下,Ⅰ组和Ⅲ组的L1~4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好转情况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用低剂量雌激素联合天然黄体酮既能满足患者症状缓解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善,且不会对骨密度造成负面影响,建议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标准剂量 雌激素 天然黄体酮 地屈孕酮 围绝经期综合征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比较 被引量:37
5
作者 王芳 刘琼 +2 位作者 范久波 杨颖 曾宪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10-916,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差异,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某院2015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为长病程组(病程≥10年)和短病程组(病程<10年),采集合...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差异,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某院2015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为长病程组(病程≥10年)和短病程组(病程<10年),采集合格痰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长病程组共纳入132例,短病程组127例。分离病原菌385株,长病程组分离201株,短病程组分离184株。长病程组检出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的比例高于短病程组,检出革兰阳性菌的比例低于短病程组;长病程组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比例高于短病程组,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例低于短病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长病程组产ESBLs、MR菌株的检出率均高于短病程组(40.87%vs 22.03%;37.50%vs 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药敏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50%;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50%;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妥布霉素的耐药率>5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克林霉素、阿奇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50%。长病程组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高于短病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部分细菌对某些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临床应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病程 肺部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剂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预防作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韵 邢辉 +1 位作者 黄艳丽 兰艳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1期94-97,共4页
目的探究钙剂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预防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定期产检的80例子痫前期高危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孕妇给... 目的探究钙剂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预防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定期产检的80例子痫前期高危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孕妇给予钙剂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率、母婴结局及干预前后各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孕妇24 h尿蛋白、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早产儿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钙剂可降低子痫前期发生率,改善母婴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阿司匹林 钙剂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叉头框转录因子M1和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田文秀 王晶 +3 位作者 徐丹 吴茜 王亚莉 郭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的探究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rkhead box M1,FOXM1)、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glog-1,Gli-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中... 目的探究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rkhead box M1,FOXM1)、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glog-1,Gli-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石蜡标本中FOXM1和Gli-1蛋白的表达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FOXM1和Gli-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临床分期Ⅲ~Ⅳ期、高中分化和伴腹水的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FOXM1和Gli-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均P<0.05)。FOXM1和Gli-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20、40、60个月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患者(均P<0.05),累计存活时间均显著短于阴性表达患者(均P<0.05)。结论临床分期Ⅲ~Ⅳ期、高中分化和伴腹水的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FOXM1和Gli-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且FOXM1和Gli-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头框转录因子M1 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 卵巢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