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绵校园”规划设计初探——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芳 梅志明 +2 位作者 杜凯瑞 胡宇 侯雷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1期125-126,130,共3页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海绵校园建设能够有效缓解校园内涝并促进雨水资源化利用。以湖北文理学院校园为例,通过布设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凹式绿地等低影响开发措施进行校园规划设计,探究海绵校园建设对雨水调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海绵...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海绵校园建设能够有效缓解校园内涝并促进雨水资源化利用。以湖北文理学院校园为例,通过布设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凹式绿地等低影响开发措施进行校园规划设计,探究海绵校园建设对雨水调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海绵校园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造成的积水内涝方面具有良好的调节效果,其综合径流系数为0.35,以期为进一步优化海绵校园规划设计及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校园 规划设计 雨水调蓄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的湖北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时空动态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剑 丁玲玲 +2 位作者 李新尧 常华进 孙小舟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6-1252,共7页
在综合分析湖北省农业水土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匹配格局的基础上,采用DPSIR概念模型建立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方法对湖北省17个地区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水... 在综合分析湖北省农业水土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匹配格局的基础上,采用DPSIR概念模型建立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方法对湖北省17个地区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神农架林区和恩施自治州水土资源承载力基本为盈余状态;荆门、仙桃、潜江、天门、武汉、荆州6市水土资源承载力以安全承载为主;随州、襄阳、孝感、宜昌、黄冈5市水土资源承载力以临界超载为主;十堰、鄂州、咸宁、黄石4市水土资源承载力一直呈超载状态。2000-2015年,只有荆州市水土资源承载力等级呈现显著提升。针对不同地区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现状提出了应对措施。研究可为合理配置水土资源、促进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土资源 承载力 熵权 TOPSIS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侯雷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4-222,共9页
[目的]对武汉市水资源脆弱性及其障碍因子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水资源系统特征及影响机制,从而为区域水资源管理及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武汉市水资源现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共选取12项指标构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体... [目的]对武汉市水资源脆弱性及其障碍因子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水资源系统特征及影响机制,从而为区域水资源管理及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武汉市水资源现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共选取12项指标构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并利用集对分析法对水资源脆弱性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应用障碍度模型对武汉市水资源脆弱性障碍因子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2013-2022年武汉市水资源脆弱性整体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脆弱性等级由中等脆弱降低为微脆弱,其中压力子系统水资源脆弱性逐渐下降,状态子系统和响应子系统水资源脆弱性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河流水质达标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和污水集中处理率是影响水资源脆弱性的主要障碍因子;从各子系统来看,其障碍度表现为:压力(P)>状态(S)>响应(R)。[结论]武汉市水资源虽然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但其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今后仍可通过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及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提高污水处理水平,进一步降低区域水资源脆弱性,从而有效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脆弱性 PSR模型 集对分析 障碍度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地理实验教学探究——以“岩石观察鉴定活动”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龚正权 褚伟 +4 位作者 刘华侨 何晓丽 杨国锋 何广森 喻勇方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36,共4页
地理实验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因实验活动开展较少,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本文利用实验室岩石矿物标本和校园景观石,设置“观察岩石标本—实验鉴定岩石—户外调查岩石—总结汇报”的... 地理实验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因实验活动开展较少,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本文利用实验室岩石矿物标本和校园景观石,设置“观察岩石标本—实验鉴定岩石—户外调查岩石—总结汇报”的教学流程,综合运用讲授、观察、实验、调查和总结等多种教学手段,提出教学反思:明确教学目标任务,构建地理实验环境,辅以创新多元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描述、识别和鉴别岩石类型能力,培养学生求真务实,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鉴定 地理实验 地理实践力 学科素养 高中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增强现实技术的地理探究实践活动——以AR地理沙盘辅助地理模型制作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龚正权 刘梅英 +4 位作者 饶青莹 薛晶晶 杨丹竹 陈文卿 李权国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59,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赋能教育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以AR地理沙盘辅助都江堰地理模型制作为例,搭建“问题导向—资料收集—实验设计—模型制作—反馈评价”的教学设计框架。学生借助AR地理沙盘增强现实技术,采取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赋能教育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以AR地理沙盘辅助都江堰地理模型制作为例,搭建“问题导向—资料收集—实验设计—模型制作—反馈评价”的教学设计框架。学生借助AR地理沙盘增强现实技术,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形式,融入跨学科教学理念,提升地理模型制作精度。地理教学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可以构建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AR地理沙盘 地理实践力 地理模型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尺度因子算法用于GRACE/GRACE-FO时变重力信号恢复
6
作者 陈威 钟敏 +2 位作者 C.K.Shum 李权国 段淑娟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33-1646,共14页
准确恢复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及其后续任务GRACE-FO(GRACE Follow-On)卫星观测的时变重力信号,对于揭示全球陆地海洋水量交换过程、监测区域水量收支平衡及预测局部旱涝灾害等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尺度因子法... 准确恢复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及其后续任务GRACE-FO(GRACE Follow-On)卫星观测的时变重力信号,对于揭示全球陆地海洋水量交换过程、监测区域水量收支平衡及预测局部旱涝灾害等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尺度因子法作为恢复GRACE/GRACE-FO卫星观测信号中真实陆地水储量变化的一种常用手段,存在以下缺陷:不同水文模型推导出的尺度因子存在较大差异,缺乏一致性;即便在统一滤波处理条件下,传统方法往往未充分考虑GRACE/GRACE-FO数据中“条带”误差和高频信号的影响;滤波强度的选择具有主观性,难以保证恢复结果的最优性与稳定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的尺度因子算法,主要包括:(1)引入贝叶斯三角帽方法,对多套水文模型加权融合,构建统一的融合后水文数据集,增强尺度因子的鲁棒性;(2)在水文模型滤波过程中考虑“条带”误差和高频信号的影响,提升滤波后信号的保真度;(3)引入评价性指标体系,从DDK1—DDK7滤波范围中确定了DDK4为最佳滤波方案,并基于迭代思想构建了改进尺度因子.改进尺度因子恢复的陆地水储量变化与CSR Mascon、JPL Mascon的结果吻合较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和0.970,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13 mm和3.54 mm.在线性趋势、周年振幅及相位值的时空分布上,改进尺度因子恢复的陆地水储量变化与CSR Mascon、JPL Mascon的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因子 GRACE/GRACE-FO 陆地水储量 贝叶斯三角帽方法(BT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流域中上游地区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评价
7
作者 周宁 姚苑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60-65,共6页
对汉江流域中上游地区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选取地质灾害隐患点、坡度、高程、降水量及其人类活动指标,对其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结果表明,汉江流域中上游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以滑坡为主,占比为77.85%,地面沉降... 对汉江流域中上游地区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选取地质灾害隐患点、坡度、高程、降水量及其人类活动指标,对其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结果表明,汉江流域中上游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以滑坡为主,占比为77.85%,地面沉降发育最少,仅占0.06%;2000—2021年,地质灾害发生总数和各类型地质灾害发生数年际变化不大,整体上处于波动下降趋势;汉江流域中上游地区地质灾害发育集中在陕西省南部山脉及河谷地区,区域内地质灾害发生与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关系较大;地质灾害易发性分为4级,其中,不易发区占总面积比例最大,达42.36%,低易发区次之,占比为25.64%,中易发区占比为25.08%,高易发区占比最小,为6.92%。总体来说,汉江流域中上游地区地质灾害大部分地区发育概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 时空分布 汉江流域 中上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市河流水质变化特征及治理对策
8
作者 王可欣 吴子怡 +2 位作者 何晓丽 王川 王丽莎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6期59-63,共5页
为探究2016—2024年W市河流水质变化情况,本研究基于研究区月际与年际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采用水质类比分类法对其河流水质月际和年际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分析重点地区的氨氮、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变化,并提出水质治理对策。结果显示,... 为探究2016—2024年W市河流水质变化情况,本研究基于研究区月际与年际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采用水质类比分类法对其河流水质月际和年际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分析重点地区的氨氮、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变化,并提出水质治理对策。结果显示,在月际变化上,2023年4—7月受降雨增多、农业活动频繁及高温影响,水质以Ⅲ和Ⅳ类为主,部分河段出现Ⅴ类及劣Ⅴ类水质;当年8月—次年3月水质改善,以Ⅱ类为主。在年际变化上,2016—2023年研究区河流水质显著改善,Ⅱ类和Ⅲ类水质占比从74.0%升至95.8%,劣Ⅴ类水质基本消除,主要得益于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和污染源严格管控。监测点1和监测点2的水质总体较优,监测点3和监测点4的水质有待进一步改善。其中,监测点4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和化学需氧量。综合表明,近年来通过水资源管理,分阶段科学治理等措施,研究区水质状况明显提升,但部分区域仍需进一步加强水质治理。基于此,提出强化污染治理,运用科技手段加强生态修复,通过现场宣传、开展教育活动等形式加强公众参与等建议,以持续改善水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环境监测 水质变化特征 水质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及其景观表达 被引量:34
9
作者 朱运海 曹诗图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143,共10页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和独特卖点。乡村与城市相互生成,应从生活方式的角度,在城市性与乡村性的对立统一中动态化理解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乡村旅游凸显了乡村的乡村性特征,重估了乡村资源的价值。乡...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和独特卖点。乡村与城市相互生成,应从生活方式的角度,在城市性与乡村性的对立统一中动态化理解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乡村旅游凸显了乡村的乡村性特征,重估了乡村资源的价值。乡愁与怀旧是乡村审美的重要主题,乡村旅游是乡愁经济的产业化实现,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实现乡愁这一人格化产品的经济价值。山水田园诗固化了中国特色的乡村性,可将其景观化的表达为具有独特审美意味的乡村旅游景观。乡村性的景观化表达影响并制约着乡村旅游的体验质量,可以从生产、生态、生活三个角度和物态、行为、制度、精神四个层面,通过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技术手段来对乡村性进行景观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性 乡愁 旅游开发 景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旅游发展幸福悖论的内涵及伦理价值指引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运海 曹诗图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9-316,共8页
幸福是人生活的终极目标,旅游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方式.旅游发展的初衷就是要服务于人的旅游和幸福生活的需要.但在消费社会里以消费为目的大众旅游逐渐背离了旅游发展的初衷——让旅游者成为消费者、旅游活动成为消费活动,从而遮蔽了旅游... 幸福是人生活的终极目标,旅游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方式.旅游发展的初衷就是要服务于人的旅游和幸福生活的需要.但在消费社会里以消费为目的大众旅游逐渐背离了旅游发展的初衷——让旅游者成为消费者、旅游活动成为消费活动,从而遮蔽了旅游之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旅游发展幸福悖论的实质是“旅游发展”和“人的幸福”这二者之间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错位.从旅游发展中的异化现象入手,论述了旅游发展幸福悖论的内涵,提出了旅游健康发展的伦理价值指引:为了破解旅游发展的幸福悖论,必须确立人的幸福是旅游发展的主要目的,树立以发展伦理价值原则为指导的新型旅游发展观,践行合乎伦理的旅游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 旅游发展 幸福悖论 消费社会 发展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作为追寻诗意栖居的旅游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运海 曹诗图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3-139,共7页
旅游的概念是旅游研究的逻辑起点,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而旅游哲学则更加自觉地关注该问题。近年来,国内倾向于用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思想来理解和诠释旅游的本质,出现了诗意栖居是旅游的理想追求、旅游的本质是诗意地栖居和旅游通往... 旅游的概念是旅游研究的逻辑起点,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而旅游哲学则更加自觉地关注该问题。近年来,国内倾向于用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思想来理解和诠释旅游的本质,出现了诗意栖居是旅游的理想追求、旅游的本质是诗意地栖居和旅游通往诗意栖居3种观点。无论是“追求”、“本质”、还是“通往”,都预设了一种现成化的“诗意栖居”存在。而诗意栖居是一种保持神秘的、非现成的存在方式,需要重新学会栖居,诗意的旅游就是这种追寻和重新学会的生存尝试。旅游是一座跨越人类现实生存和理想生存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人们行进在追寻和重新学会诗意栖居的途中。就像旅游的精彩不在于结果而在于旅游的过程一样,人类诗意栖居的理想生存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在远处等着的现成目标,而是生成于人对诗意栖居的不断追寻和学会的过程之中。诗意栖居是一种指引,吸引着人们不断踏上追寻诗意栖居之旅,人的一生就是接受诗意栖居的指引,行进在重新学会诗意栖居的人生旅途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哲学 旅游本质 自由 诗意栖居 诗意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活动对庐山景区植被变化的影响——基于空间信息技术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海 黄跃飞 朱运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5-432,共8页
植被与旅游活动之间关系的长期状态或者演变趋势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尚不够深人.基于空间信息技术,以国家首批重点景区一庐山景区为例,采用长时序Landsat影像.提取景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NDVI变化特征,结合... 植被与旅游活动之间关系的长期状态或者演变趋势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尚不够深人.基于空间信息技术,以国家首批重点景区一庐山景区为例,采用长时序Landsat影像.提取景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NDVI变化特征,结合游客空间分布(腾讯区域热力图)与游客规模(游客人数)等旅游活动相关数据,分析了旅游活动对景区植被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空间上,随着距核心景区距离的增加,植被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核心景区建设活动、主要景点的游客活动以及景区周边的发展.不利于景区植被的生长;旅游活动较少区域.植被生长较好.时间上,庐山景区植被由2个先降后升、期末回升水平低于期初水平的变化过程组成,整体呈下降趋势.第一个变化过程主要与景区内的开发建设和林木类型演变有关;第二个变化过程主要与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进入快速增长期、生态环境持续处于“透支”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时空变化 旅游活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城市化与水资源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侯雷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4-130,共7页
武汉市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之一,其城市发展与水资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为明晰武汉市2010~2020年城市化与水资源的关系及协调发展特征,建立了城市化与水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协调模型,探究城市化与水资源的耦合... 武汉市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之一,其城市发展与水资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为明晰武汉市2010~2020年城市化与水资源的关系及协调发展特征,建立了城市化与水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协调模型,探究城市化与水资源的耦合协调度,并结合脱钩模型进一步分析城市化与水资源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武汉市2010~2020年城市化和水资源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经济城市化和水资源水平。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综合指数平稳增长,分别增加0.14和0.20,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综合指数则表现为缓慢增长和快速增长两个阶段。在水资源系统的各项指标中,水资源利用指数在2010~2015年增长较快,2016~2020年在0.22~0.24范围内呈波动变化;水资源水平则在2016年和2020年较高,主要受年内降雨量较大的影响;水资源管理指数平稳增长,由0.02增加到0.28。2011年武汉市城市化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处于磨合阶段,2013~2020年属于高水平耦合阶段;根据耦合协调度可将武汉市2010~2020年城市化与水资源系统协调发展等级划分为7级,其中2013~2020年为协调发展阶段。武汉市城市化水平与水资源的脱钩类型主要为增长负脱钩和强负脱钩,占比分别为36.67%和2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城市化 耦合协调模型 脱钩模型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用水效率-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聂晓 张弢 冯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135,共4页
利用系统分析方法构建用水效率-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运用2005-2016年间的湖北省面板数据,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湖北省用水效率-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6年,湖北省用水效率系统综... 利用系统分析方法构建用水效率-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运用2005-2016年间的湖北省面板数据,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湖北省用水效率-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6年,湖北省用水效率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呈波动式递增的趋势,经济发展则呈良好的上升态势。湖北省用水效率-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度一直接近拐点值0.5,处于拮抗阶段。耦合协调度虽不断增加,但总体上较低,2016年也仅达到初级协调水平,处于向协调发展过渡的阶段。湖北省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经济发展转型方面仍需做出更多努力,以实现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的优质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效率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度 评价体系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环境污染状况及稳定化水平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潘霞 吕梅乐 +3 位作者 叶碎增 叶舒帆 唐庆蝉 马婷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43-1549,共7页
为了给类似填埋场环境污染状况调查提供参考,以浙江省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为例,研究了填埋场内部填埋气、渗滤液、腐殖土的污染情况及稳定化水平。结果表明,填埋气CH_(4)体积分数为0.1%~52.8%,75%以上的钻探点位CH_(4)体积分数超过《生... 为了给类似填埋场环境污染状况调查提供参考,以浙江省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为例,研究了填埋场内部填埋气、渗滤液、腐殖土的污染情况及稳定化水平。结果表明,填埋气CH_(4)体积分数为0.1%~52.8%,75%以上的钻探点位CH_(4)体积分数超过《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限值(5%),且对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H_(2)S、NH_(3)、臭气浓度和非甲烷总烃也显著超标。对照GB 16889—2008,渗滤液的色度、悬浮物、COD和BOD_(5)等12项指标均存在超标,悬浮物、氨氮、TN的点位超标率为100.0%。以《绿化种植土壤》(CJ/T 340—2016)Ⅲ级标准为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内梅罗污染指数的评价结果均表明腐殖土存在重金属污染,且部分点位达重度污染,普遍超标的重金属为Cr、Cu、Zn。该填埋场整体处于未稳定状态,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垃圾填埋场 环境污染 稳定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协同发展模式探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美玲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9期28-31,36,共5页
在分析城市旅游的影响人口、空间流量、最短路径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城市旅游协同度的概念,构建城市旅游协同度模型。综合运用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网络分析法,以长江经济带36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沿着中国城市旅游发展的时间线索(... 在分析城市旅游的影响人口、空间流量、最短路径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城市旅游协同度的概念,构建城市旅游协同度模型。综合运用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网络分析法,以长江经济带36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沿着中国城市旅游发展的时间线索(1990、1999、2008、2018年)探究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协同发展的时空结构与发展模式。结果表明,城市旅游的发展类型按其协同度由高到低依次分为协同型、整合型、肇基型和散漫型4种;1990—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协同发展类型从散漫型逐渐向整合型、协同型转变,城市旅游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城市旅游从最初追求经济协同发展到现在追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元协同发展,表明城市旅游协同度的时空结构演化符合中国城市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协同度 时空结构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考试题分析及教学策略——以2023年高考湖北卷第18题为例
17
作者 饶青莹 龚正权 +2 位作者 张宇 甘忠银 李权国 《地理教学》 2023年第21期43-46,共4页
高考试题是对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的检测。研究高考试题有助于引导高中地理教学。本文基于地理核心素养,从试题的命题立意、原理运用、情境设计、设问表述等角度,分析了2023年高考湖北卷第18题,并总结教学启示:加强精准审题、注重地理概... 高考试题是对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的检测。研究高考试题有助于引导高中地理教学。本文基于地理核心素养,从试题的命题立意、原理运用、情境设计、设问表述等角度,分析了2023年高考湖北卷第18题,并总结教学启示:加强精准审题、注重地理概念教学、回归课本教材、领悟大单元教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考地理 湖北卷 试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旅游感知:重要性与满意度的协调性研究——以襄阳市五山茶旅小镇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祝铠 康玲 《茶叶学报》 2020年第3期143-151,共9页
茶文化旅游是农业旅游和生态旅游概念碰撞的产物,游客满意度是衡量旅游目的地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游客满意度进行影响因素研究是推进茶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襄阳市五山茶旅小镇为案例地,以452份有效问卷为研究数据,运用... 茶文化旅游是农业旅游和生态旅游概念碰撞的产物,游客满意度是衡量旅游目的地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游客满意度进行影响因素研究是推进茶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襄阳市五山茶旅小镇为案例地,以452份有效问卷为研究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和IPA分析法研究发现:游客满意度主要分为服务质量、资源环境、旅游交通、旅游配套设施、茶旅产品共5个维度和22个具体指标;游客对各指标的重视程度与满意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案例地的整体游客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便捷服务、专业服务、商业管理、园区交通、停车条件、环境设计、购物环境、茶叶质量、茶文化特色是潜在优势因素,微笑服务、可进入性、游步道布局、整体形象、空气质量、自然风光、景观小品、网络通讯、公共厕所、环卫设施、游客服务中心、茶旅活动、旅游纪念品是亟待改进因素。从夯实旅游产品的茶文化特色、发掘茶文化意识内涵、重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落实景区厕所革命、合理规划景区垃圾桶等角度,讨论了五山茶旅小镇的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旅游 游客满意度 IPA分析法 五山茶旅小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襄阳市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雨彤 何晓丽 +2 位作者 李思佳 李思洁 袁佳慧 《绿色科技》 2021年第23期204-206,共3页
襄阳市是湖北省重要的革命老区之一,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景区内配套设施不完备、红色旅游市场客源量少、红色旅游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也制约了襄阳市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为促进襄阳市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襄阳市是湖北省重要的革命老区之一,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景区内配套设施不完备、红色旅游市场客源量少、红色旅游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也制约了襄阳市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为促进襄阳市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科学规划,深入挖掘本区红色资源;第二,完善设施,提升游客体验;第三,开发线路,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动;第四,积极推广,加大旅游广告宣传力度。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阳市 红色旅游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IP解码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田美玲 方世明 寇圆圆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0,共7页
基于文化IP解码视角,构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理论框架,建立文旅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和极化模型测算2010—2019年区域文旅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空间态势,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发展的驱... 基于文化IP解码视角,构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理论框架,建立文旅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和极化模型测算2010—2019年区域文旅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空间态势,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发展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未达到良性发展状态,内部子系统间互动性较强,区域整体耦合协调态势趋好;2010—2019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发展的空间效应表现为“极化效应”波动减弱、“扩散效应”有所体现、“回程效应”极其微弱的状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发展呈现“东高西低-双核扩散-板块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资源基础力、消费需求力、设施保障力、效益推动力、创新潜在力、经济拉动力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分别从单因子驱动和双因子交互等不同层面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最后,从突出文化IP和板块联动发展的角度提出针对性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IP 文旅融合 空间效应 驱动因素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