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肢制动对肌梭传入放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赵雪红 张文静 +3 位作者 周茜 高艳 樊小力 刘广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2-255,共4页
目的观察后肢制动不同时期单一肌梭感觉末梢放电活动的改变。方法石膏固定建立大鼠后肢制动模型,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后肢制动3 d组、7 d组、14 d组及对照组。用空气隔绝法,观察制动不同时期单一肌梭的自发放电、0.05 mg/ml琥珀酰胆碱灌流... 目的观察后肢制动不同时期单一肌梭感觉末梢放电活动的改变。方法石膏固定建立大鼠后肢制动模型,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后肢制动3 d组、7 d组、14 d组及对照组。用空气隔绝法,观察制动不同时期单一肌梭的自发放电、0.05 mg/ml琥珀酰胆碱灌流及牵拉至伸长位后肌梭放电活动的改变。结果后肢制动3 d肌梭的自发放电活动和对琥珀酰胆碱灌流的反应明显降低(分别为P<0.01和P<0.05),制动14 d后伸长位肌梭的传入放电频率降低(P<0.01)。单个动作电位时程也随着制动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延长(P<0.01)。结论后肢制动可致肌梭的传入放电活动减少,这可能与肌梭自身收缩特性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梭 梭内肌纤维 后肢脱负荷 制动 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肢制动对大鼠比目鱼肌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雪红 高艳 +1 位作者 樊小力 唐一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26-628,共3页
目的观察后肢制动对大鼠比目鱼肌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制动7 d组和制动14 d组,每组8只。采用石膏固定建立后肢制动模型,用电生理技术记录背根细束的传导速度和M波潜伏期。结果... 目的观察后肢制动对大鼠比目鱼肌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制动7 d组和制动14 d组,每组8只。采用石膏固定建立后肢制动模型,用电生理技术记录背根细束的传导速度和M波潜伏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制动7 d后,大鼠比目鱼肌肌梭Ⅰ类传入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减慢(P<0.05);制动14 d后,M波潜伏期延长(P<0.05)。结论制动条件下神经传导功能降低,而且传入神经纤维的功能改变要早于、重于运动神经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 骨骼肌 传导速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悬吊大鼠小脑间位核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表达增加
3
作者 宋新爱 赵雪红 +1 位作者 任俊婵 樊小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11-13,共3页
外周信息主要通过神经末梢释放谷氨酸激活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on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iGluRs),调节间位核神经元的兴奋性。研究旨在探讨模拟失重对大鼠小脑间位核iGluRs表达的影响。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按... 外周信息主要通过神经末梢释放谷氨酸激活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on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iGluRs),调节间位核神经元的兴奋性。研究旨在探讨模拟失重对大鼠小脑间位核iGluRs表达的影响。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按体重配对原则随机将大鼠分为尾部悬吊14 d组和正常同步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染色法观测大鼠小脑间位核iGluRs(NMDAR-1、AMPAR-2和KAR-2)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大鼠小脑间位核内有iGluRs免疫阳性神经元存在。大鼠吊尾14 d后,大鼠小脑间位核iGluRs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模拟失重可使大鼠小脑间位核神经元网络的兴奋性增高。这一变化可能与模拟失重引起的调控肌肉运动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性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小脑 间位核 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对后肢制动大鼠比目鱼肌离体单一肌梭电生理活动的影响
4
作者 余蕾 赵雪红 +1 位作者 樊小力 李雪萍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3,共4页
实验观察了后肢制动一周大鼠离体单一比目鱼肌肌梭自发放电和由氯化琥珀胆碱(Succinylcholine chloride,Sch)所致的诱发放电的变化,并观测了三磷酸腺苷对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实验采用空气隔绝法记录离体单一肌梭电生理活动,分别给予3... 实验观察了后肢制动一周大鼠离体单一比目鱼肌肌梭自发放电和由氯化琥珀胆碱(Succinylcholine chloride,Sch)所致的诱发放电的变化,并观测了三磷酸腺苷对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实验采用空气隔绝法记录离体单一肌梭电生理活动,分别给予3种浓度(1、2和3 mg/kg)的三磷酸腺苷灌流肌梭,并记录其自发放电和氯化琥珀胆碱所致的诱发放电的情况。结果显示,后肢制动7 d大鼠比目鱼肌离体单一肌梭自发放电较正常明显减少(P <0. 05),氯化琥珀胆碱所致的诱发放电未见明显增多,给予1 mg/kg三磷酸腺苷灌流肌梭后,肌梭自发及诱发放电未见明显改变,给予2和3 mg/kg三磷酸腺苷灌流其自发放电明显增加(P <0. 05),诱发放电仅在给予3 mg/kg的三磷酸腺苷灌流肌梭后明显增加(P <0. 05)。提示三磷酸腺苷可提高后肢制动大鼠离体单一肌梭自发及诱发放电,起到对抗肌萎缩的作用。研究为大鼠肌梭生理的研究及废用性肌萎缩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肢制动 三磷酸腺苷 单一肌梭 自发放电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液钙离子浓度的改变对大鼠比目鱼肌离体单一肌梭自发放电的影响
5
作者 余蕾 赵雪红 +1 位作者 樊小力 曹健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0-62,76,共4页
观察了含有不同钙离子浓度的细胞外液对大鼠离体单一比目鱼肌肌梭自发放电的影响。实验分为低钙改良任氏液组和高钙改良任氏液组,首先采用空气隔绝法记录大鼠离体单一比目鱼肌肌梭自发放电情况,然后分别以相应改良任氏液灌流肌梭,并记... 观察了含有不同钙离子浓度的细胞外液对大鼠离体单一比目鱼肌肌梭自发放电的影响。实验分为低钙改良任氏液组和高钙改良任氏液组,首先采用空气隔绝法记录大鼠离体单一比目鱼肌肌梭自发放电情况,然后分别以相应改良任氏液灌流肌梭,并记录其自发放电和氯化琥珀胆碱所致的诱发放电的情况。给予低钙改良任氏液灌流肌梭后,其自发放电频率增加(P<0.01),自发放电的周期间隔缩短(P<0.01),给予氯化琥珀胆碱后诱发放电未见明显增加;给予高钙改良任氏液灌流肌梭后,其自发放电频率减少(P<0.01),自发放电的周期间隔延长(P<0.05),给予氯化琥珀胆碱后诱发放电未见明显增加。提示含有较低钙离子浓度的细胞外液可增加大鼠离体单一比目鱼肌肌梭自发放电,含有较高钙离子浓度的细胞外液可抑制该肌梭自发放电。为大鼠肌梭生理的研究及钙离子与失重性肌萎缩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 单一肌梭 自发放电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细胞钙稳态的维持及模拟失重条件下钙稳态的改变 被引量:2
6
作者 余蕾 赵雪红 +3 位作者 张静姝 樊小力 李雪萍 朱娟霞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8-90,101,共4页
Ca2+触发了肌肉的收缩,参与肌细胞活动的调节,钙稳态的维持对肌肉收缩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模拟失重条件下肌细胞钙稳态失衡与肌球蛋白表型的转换及骨骼肌收缩功能减弱关系密切。针对钙稳态的维持及模拟失重条件下的钙稳态失衡与肌萎缩的... Ca2+触发了肌肉的收缩,参与肌细胞活动的调节,钙稳态的维持对肌肉收缩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模拟失重条件下肌细胞钙稳态失衡与肌球蛋白表型的转换及骨骼肌收缩功能减弱关系密切。针对钙稳态的维持及模拟失重条件下的钙稳态失衡与肌萎缩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CA^2+ 肌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