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乳液水热法低温制备TiO_(2)纳米棒阵列及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文凯 刘鎏 +2 位作者 梁桂杰 徐可 汪竞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146,共5页
利用微乳液水热法降低反应能,在透明导电玻璃衬底上低温合成出金红石相TiO_(2)纳米棒阵列。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阻抗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结构形貌表征和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微乳液体系的加入可有效地降低体... 利用微乳液水热法降低反应能,在透明导电玻璃衬底上低温合成出金红石相TiO_(2)纳米棒阵列。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阻抗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结构形貌表征和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微乳液体系的加入可有效地降低体系表面能,诱发前驱物发生水解缩聚反应,促进TiO_(2)晶粒在溶液-液相-固相三相界面成核和生长,实现低温80℃直接在基底表面生长TiO_(2)纳米棒阵列。同等条件下相比常规水热法,该方法制备TiO_(2)纳米棒阵列相比于传统水热法在同一反应温度下具有更低的反应能且阵列形貌更优,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 微乳液水热法 结构形貌 光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制备TiO_2米纤维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克 刘科 +3 位作者 罗磊 张玄 乔辉 王晓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3-55,共3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钛酸四正丁酯(TBT)和乙醇溶剂为主要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TBT与PVP质量比为9:1的TBT/PVP复合纳米纤维,经过不同温度煅烧得到TiO2米纤维。分别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钛酸四正丁酯(TBT)和乙醇溶剂为主要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TBT与PVP质量比为9:1的TBT/PVP复合纳米纤维,经过不同温度煅烧得到TiO2米纤维。分别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分析(TG)等测试手段对该材料进行形貌、结构等表征。最后,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在模拟紫外线照射的条件下,研究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经600℃煅烧后得到的TiO2米纤维具有最好的光催化活性,降解6h后光催化效率为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二氧化钛 纳米纤维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光谱法研究低毒固化剂DDI与HTPB的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爽 邓琪明 +4 位作者 贾方娜 程晓红 王爱梅 贾存茹 苏薇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9-623,共5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研究了二聚脂肪酸二异氰酸酯(DDI)/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HTPB体系进行了比较。初步探索了DDI在HTPB推进剂中的应用。结果表明,DDI/HTPB体系的固化...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研究了二聚脂肪酸二异氰酸酯(DDI)/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HTPB体系进行了比较。初步探索了DDI在HTPB推进剂中的应用。结果表明,DDI/HTPB体系的固化反应为二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37.02 k J·mol-1,相比IPDI/HTPB体系降低了3.5 k J·mol-1,说明DDI的反应活性稍高于IPDI,反应活性适中,可作为低毒固化剂应用于HTPB推进剂中。DDI/HTPB体系推进剂具有较好的常温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为0.85 MPa时,最大伸长率为44.1%,可基本满足推进剂的常温力学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聚脂肪酸二异氰酸酯(DDI) FT-IR光谱 反应动力学 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能量和注量电子辐照对InP HEMT材料电学特性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周书星 方仁凤 +5 位作者 陈传亮 张欣 魏彦锋 曹文彧 类淑来 艾立鹍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74-2281,共8页
本文采用气态源分子束外延法(GSMBE)制备了匹配型InGaAs/InAlAs磷化铟基高电子迁移率器件(InP HEMT)外延结构材料。针对该外延结构材料开展了不同能量和注量电子束辐照试验,测试了InP HEMT外延结构材料二维电子气(2DEG)辐照前后的电学特... 本文采用气态源分子束外延法(GSMBE)制备了匹配型InGaAs/InAlAs磷化铟基高电子迁移率器件(InP HEMT)外延结构材料。针对该外延结构材料开展了不同能量和注量电子束辐照试验,测试了InP HEMT外延结构材料二维电子气(2DEG)辐照前后的电学特性,获得了辐照前后InP HEMT外延材料二维电子气浓度和迁移率归一化退化规律,分析了不同能量和注量电子束辐照对外延材料电学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相同辐照注量2×10^(15) cm^(-2)条件下,电子束辐照能量越高,InP HEMT外延材料电学特性退化越严重;1.5 MeV电子束辐照时,当辐照注量超过4×10^(14) cm^(-2)后,外延材料电学特性开始明显退化,当电子辐照注量达到3×10^(15) cm^(-2)后,外延材料电学特性退化趋势减弱趋于饱和。产生上述现象原因如下:电子束与材料晶格发生能量传递,产生非电离能损(NIEL),破坏晶格完整性,高能量电子束具有较高的非电离能损,会产生更多的位移损伤缺陷,导致InP HEMT外延材料电学特性更严重退化;InP HEMT外延材料电学特性主要受沟道InGaAs/InAlAs异质界面能带结构和各种散射过程影响,随着电子辐照注量的增加,位移损伤剂量增大,辐射损伤诱导缺陷会在沟道异质界面处集聚直至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P HEMT 二维电子气 电子辐照 位移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的发展及展望
5
作者 李彬 程家豪 +1 位作者 李望南 彭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2,共13页
综述近年来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的发展现状,介绍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技术在效率和可靠性方面的优势。从工艺优化、结构协同设计和性能优化等方面对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进行总结,着重讨论叠层结构的每个子单元... 综述近年来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的发展现状,介绍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技术在效率和可靠性方面的优势。从工艺优化、结构协同设计和性能优化等方面对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进行总结,着重讨论叠层结构的每个子单元太阳电池复杂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电池 铜铟镓硒太阳电池 叠层太阳电池 界面工程 光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连续c切Er,Yb:YAl_(3)(BO_(3))_(4)激光器的偏振操控 被引量:1
6
作者 佘凯 谢鹏建 +4 位作者 周鹏斐 魏勇 许珊 李丙轩 张戈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6,共9页
通过构建谐振腔模型,分析了各向同性固体激光器中两个本征模式相干叠加后的光斑奇异特征。并且实验验证了在不使用任何特定的腔内光学偏振选择元件的情况下,在二极管泵浦的准连续c切Er,Yb:YAl_(3)(BO_(3))_(4)激光器中可以有效操控1.6μ... 通过构建谐振腔模型,分析了各向同性固体激光器中两个本征模式相干叠加后的光斑奇异特征。并且实验验证了在不使用任何特定的腔内光学偏振选择元件的情况下,在二极管泵浦的准连续c切Er,Yb:YAl_(3)(BO_(3))_(4)激光器中可以有效操控1.6μm输出激光的偏振态。实现了从部分偏振态转化成稳定的线偏振态,其线偏振方向为可切换的正交特殊情况,均具有21 dB的偏振消光比。同时通过光斑对比,验证了激光器的线偏振输出来源于两个正交本征模式的相干叠加。文中为c切Er,Yb:YAl_(3)(BO_(3))_(4)激光器线偏振光的直接输出与偏振态的调控提供了可靠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激光器 偏振调控 c切Er Yb:YAl_(3)(BO_(3))_(4) 准连续泵浦 光束轮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水热法制备MoO3纳米带/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吕星 罗成 梁桂杰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8-395,402,共9页
为了提高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三氧化钼(MoO_(3))的储能性能,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MoO3纳米带/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复合材料,研究了水热法对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 为了提高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三氧化钼(MoO_(3))的储能性能,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MoO3纳米带/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复合材料,研究了水热法对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形貌观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循环伏安曲线、恒流充放电曲线等方法对材料的物相、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通过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得MoO_(3)纳米带/RGO复合材料,复合前MoO_(3)比电容为228 F∙g^(‒1),复合后比电容提高了17.5%。复合材料中MoO_(3)纳米带被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裹或者附着在还原氧化石墨烯表面,增强了材料的导电性并使其结构更稳定,从而提升了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钼 水热合成 氧化石墨烯 超级电容器 比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导电油墨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卢天一 杨晨昊 +3 位作者 陈曦 钟进梅 何钰卓 王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76-82,共7页
高性能导电油墨与丝网印刷具有导电性优异、高效率与广泛适用性等突出优点,是电子印刷产业中的核心材料与工艺。介绍了导电油墨的组成、分类与性能。综述了近年来丝网印刷用导电油墨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了不同导电填料对导电油墨导电性... 高性能导电油墨与丝网印刷具有导电性优异、高效率与广泛适用性等突出优点,是电子印刷产业中的核心材料与工艺。介绍了导电油墨的组成、分类与性能。综述了近年来丝网印刷用导电油墨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了不同导电填料对导电油墨导电性能的影响及其应用研究,并探讨了粘结相、溶剂和助剂等成分对导电油墨性能的优化作用,最后进行了展望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导电油墨 制备方法 优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交联聚合物电解质的准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7
9
作者 梁桂杰 钟志成 +5 位作者 许杰 张增常 陈美华 李在房 和平 候秋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52-2860,共9页
采用柠檬酸(CA)交联聚乙二醇(oligo-PEG,平均分子量Mw=200,400,1000,2000),合成具有可生物降解性能的聚柠檬酸-乙二醇(PCE)交联聚酯,并以此为基体材料制备得到准固态的三维交联型PCE/LiI/I2聚合物电解质.采用红外吸收光谱(IR)、核磁共... 采用柠檬酸(CA)交联聚乙二醇(oligo-PEG,平均分子量Mw=200,400,1000,2000),合成具有可生物降解性能的聚柠檬酸-乙二醇(PCE)交联聚酯,并以此为基体材料制备得到准固态的三维交联型PCE/LiI/I2聚合物电解质.采用红外吸收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扫描电镜(SEM)和Raman光谱分别对PCE基体的分子结构、聚合物电解质的微观形貌以及导电离子对的存在形式进行表征;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扩散系数、电导率以及电池的输出电流-电压(I-V)性能.结果表明,PEG的分子量影响PCE基体膜的微观形貌及其吸液性能,从而影响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能及电池的光电性能:随着PEG分子量Mˉw从200,400,1000增大到2000,PCE基体膜的结构变得疏松,吸液率增加,吸液溶胀后的基体中I-3的跃迁活化能降低,导致电解质的电导率和电池的短路光电流密度随之增加;在60mW·cm-2的入射光强下,四种电解质对应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依次为3.26%、3.34%、4.26%和4.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聚乙二醇分子量 交联 吸液性能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置换法的硫离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及其在生物细胞成像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程晓红 钟志成 李望南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8-779,共12页
报道了一种基于香豆素衍生物与铜离子的络合物(C1-Cu),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检测硫离子。络合物C1-Cu的溶液中加入硫离子后,表现出明显的荧光增强响应,检测灵敏度高,检出限低达90 nmol/L;响应速度快,可实现硫离子的实时检测;荧光强度变化与... 报道了一种基于香豆素衍生物与铜离子的络合物(C1-Cu),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检测硫离子。络合物C1-Cu的溶液中加入硫离子后,表现出明显的荧光增强响应,检测灵敏度高,检出限低达90 nmol/L;响应速度快,可实现硫离子的实时检测;荧光强度变化与硫离子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能准确地定量分析硫离子浓度。上述络合物C1-Cu对硫离子的检测具有超高的选择性,即使在其他阴离子存在下也能高效地识别出硫离子;得益于香豆素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上述络合物C1-Cu可实现生物细胞中硫离子的荧光成像。除荧光光谱响应之外,该体系对硫离子亦有紫外-可见光谱响应,无需借助任何仪器便可实现对硫离子方便、快捷的"裸眼"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法 荧光增强 硫离子 水溶性 生物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香豆素的荧光传感器及其对次氯酸根的快速检测(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晓红 阮志军 +1 位作者 钟志成 李望南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82-1191,共10页
本文报道了两个基于香豆素染料的次氯酸根荧光传感器(化合物C2和C4),可在不同条件下实现对次氯酸根的快速响应。利用次氯酸独特的氧化性,传感器C2和C4均可实现对次氯酸根的高选择性检测。在化合物C2的溶液中加入次氯酸根之后,溶液的荧... 本文报道了两个基于香豆素染料的次氯酸根荧光传感器(化合物C2和C4),可在不同条件下实现对次氯酸根的快速响应。利用次氯酸独特的氧化性,传感器C2和C4均可实现对次氯酸根的高选择性检测。在化合物C2的溶液中加入次氯酸根之后,溶液的荧光光谱表现出极大的荧光猝灭,这有利于在检测过程中产生明显的荧光信号输出。不同的是,化合物C4则对次氯酸根表现出明显的荧光增强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次氯酸根 荧光 选择性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NiO_(x)空穴传输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英 屈俊豪 +3 位作者 张淼 周鹏 李望南 梁桂杰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75-4087,共13页
半导体氧化镍(NiO_(x))价格便宜、空穴迁移率高、化学稳定性好且可低温制备,由其作为空穴传输层(HTL)制备的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极具市场应用前景。NiO_(x) HTL的制备与优化对电池器件的性能至关重要。系统介绍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NiO... 半导体氧化镍(NiO_(x))价格便宜、空穴迁移率高、化学稳定性好且可低温制备,由其作为空穴传输层(HTL)制备的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极具市场应用前景。NiO_(x) HTL的制备与优化对电池器件的性能至关重要。系统介绍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NiO_(x)薄膜的制备工艺及其研究进展。阐述了O_(2)-plasma、紫外、表面钝化等后处理方式对NiO_(x)薄膜的缺陷态、表面化学状态以及材料功函数的调控影响。重点综述了掺杂(过渡金属、碱金属、稀土元素掺杂和元素共掺杂)对NiO_(x)薄膜光学和电学性能以及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最后对NiO_(x)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空穴传输层 NiO_(x) 制备方法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一种新型的传感机制及其在荧光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晓红 钟志成 王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49-57,共9页
荧光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专一性强、样品处理简易及操作过程方便、响应速度快、可用于体内和体外成像研究等优点,颇受人们的青睐。在新型荧光传感器的设计中,传感器识别单元与信号报告单元之间的传感机制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 荧光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专一性强、样品处理简易及操作过程方便、响应速度快、可用于体内和体外成像研究等优点,颇受人们的青睐。在新型荧光传感器的设计中,传感器识别单元与信号报告单元之间的传感机制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超分子科学的发展,一些新型的传感机制被应用于传感器的设计中。其中,基于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机理的荧光传感器通常具有发光强、斯托克斯位移较大、光稳定性好等优异特性,表现出良好的传感性能。综述了ESIPT这种新型的荧光传感机制的研究进展,包括此传感机制的基本原理,其在荧光传感器设计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机制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 化学传感器 比率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α-氨基酸荧光传感器及其在酶活性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晓红 屈少华 钟志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486-2490,共5页
利用香豆素衍生物与铜离子形成配合物C1-Cu(Ⅱ),其可通过置换法检测α-氨基酸。在配合物C1-Cu(Ⅱ)的溶液中加入α-氨基酸后,表现出明显的荧光增强响应。其中,配合物C1-Cu(Ⅱ)对组氨酸的响应最灵敏,加入过量的组氨酸之后,体系在490nm处... 利用香豆素衍生物与铜离子形成配合物C1-Cu(Ⅱ),其可通过置换法检测α-氨基酸。在配合物C1-Cu(Ⅱ)的溶液中加入α-氨基酸后,表现出明显的荧光增强响应。其中,配合物C1-Cu(Ⅱ)对组氨酸的响应最灵敏,加入过量的组氨酸之后,体系在490nm处的荧光强度增强了约135倍,而且荧光强度的变化与组氨酸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通过计算可知,该配合物可实现对组氨酸的定量检测。由于胰蛋白酶可催化牛血清白蛋白水解生成α-氨基酸,因此,以牛血清白蛋白为酶基底,配合物C1-Cu(Ⅱ)亦可作为胰蛋白酶的荧光传感器,从而实现无需标记即可对胰蛋白酶进行特异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法 荧光增强 Α-氨基酸 蛋白酶 水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化反应在汞离子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晓红 王松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925-2931,共7页
汞离子具有独特的嗜硫性,因此脱硫化反应被广泛地应用于汞离子传感器的设计之中,并表现出超高的选择性。本文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报道,综述了脱硫化反应在汞离子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包括汞离子与硫代羰基化合物发生脱... 汞离子具有独特的嗜硫性,因此脱硫化反应被广泛地应用于汞离子传感器的设计之中,并表现出超高的选择性。本文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报道,综述了脱硫化反应在汞离子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包括汞离子与硫代羰基化合物发生脱硫反应、汞诱导硫脲衍生物脱硫化氢生成胍类化合物的反应、汞诱导的方酸化合物脱硫醇反应、汞促进氨基硫脲转化为二唑反应以及缩硫醛化合物的脱保护反应。分析文献表明,该领域的研究目前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有些化学反应的反应条件较苛刻;有些化学反应在室温下反应速率较慢;一些传感体系对汞离子检测的灵敏度较低。因此,需要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探索并优化传感条件,为反应型汞离子传感器的发展提供更多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合物 传感器 选择性 化学反应 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依次检测汞、硫离子的双功能比色传感器的设计与研究
16
作者 程晓红 代思思 +2 位作者 和平 屈少华 汪竞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4010-24013,共4页
本工作报道了一种含二甲氨基二硫代甲酸基团的化合物C1,其可与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C1-Hg(Ⅱ),引起分子内电荷转移效率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明显变化。同时,络合物C1-Hg(Ⅱ)亦可作为硫离子的比色传感器,通过间接的方法实现对硫离子... 本工作报道了一种含二甲氨基二硫代甲酸基团的化合物C1,其可与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C1-Hg(Ⅱ),引起分子内电荷转移效率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明显变化。同时,络合物C1-Hg(Ⅱ)亦可作为硫离子的比色传感器,通过间接的方法实现对硫离子的高效检测。在该络合物的溶液中加入硫离子之后,其最大吸收峰红移了近135 nm,溶液从浅黄色变为深红色,对硫离子的检出限低达1.5×10^-6 mol/L。重要的是,络合物C1-Hg(Ⅱ)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对除硫离子之外的其他阴离子无明显的光谱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功能传感器 比色法 偶氮苯 汞离子 硫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偶氮苯的亚硫酸氢根比色传感器的设计与研究
17
作者 程晓红 钟志成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4-78,84,共6页
报道了基于偶氮苯的化合物AZO-1,可作为比色传感器,实现对亚硫酸氢根的"裸眼"检测。在化合物AZO-1的溶液中加入HSO3-离子之后,亚硫酸氢根可与醛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导致分子内电荷转移效率发生改变。相应地,溶液最大吸收峰从4... 报道了基于偶氮苯的化合物AZO-1,可作为比色传感器,实现对亚硫酸氢根的"裸眼"检测。在化合物AZO-1的溶液中加入HSO3-离子之后,亚硫酸氢根可与醛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导致分子内电荷转移效率发生改变。相应地,溶液最大吸收峰从465nm蓝移至410nm,由红色变为黄色,且该变化过程肉眼可见。借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化合物AZO-1对HSO3-的检测灵敏度可达4.6μmol/L。而且,得益于化学反应的专一性,该传感体系可实现对亚硫酸氢根的特异性识别与检测,对其它的阴离子则无明显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氢根 比色法 偶氮苯 分子内电荷转移 高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织物芳香抗菌复合整理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班慎 陈健禹 +3 位作者 马超 乔辉 魏取福 刘科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23,共6页
为了解决羊毛织物抗菌持久性和芳香持久性问题,用浸轧法对羊毛织物进行芳香抗菌复合整理,并进一步研究了复合整理后羊毛织物的芳香持久性能和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浸轧法对羊毛织物芳香整理的最佳工艺为:微胶囊质量浓度80 g/L,黏合... 为了解决羊毛织物抗菌持久性和芳香持久性问题,用浸轧法对羊毛织物进行芳香抗菌复合整理,并进一步研究了复合整理后羊毛织物的芳香持久性能和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浸轧法对羊毛织物芳香整理的最佳工艺为:微胶囊质量浓度80 g/L,黏合剂质量浓度20 g/L,整理温度40℃,整理时间40 min,焙烘温度140℃;抗菌整理的最佳工艺为:抗菌剂质量浓度70 g/L,交联剂质量浓度60 g/L,整理时间20 min,焙烘温度150℃。经过芳香整理的羊毛织物在静置30天内没有明显变化,具有良好的静置持久性,但水洗5次后芳香浓度开始下降。经过抗菌整理的羊毛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高达99.99%,水洗20次后抑菌率仍然分别高达99.99%、98.80%,具有优良的抗菌和耐水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轧法 芳香整理 抗菌整理 抗菌性能 耐水洗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合物的亚硫酸氢根比率荧光探针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龚梦芸 李爽 +2 位作者 王松 李望南 程晓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89-192,共4页
共轭聚合物PT3可作为亚硫酸氢根的比率荧光探针,亚硫酸氢根可与PT3中的醛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导致荧光光谱蓝移近120 nm,凭肉眼便可观察到溶液荧光从橙色变为蓝色。探针PT3对亚硫酸氢根的响应速度快,反应时间仅为4 min,检测灵敏度低至1.... 共轭聚合物PT3可作为亚硫酸氢根的比率荧光探针,亚硫酸氢根可与PT3中的醛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导致荧光光谱蓝移近120 nm,凭肉眼便可观察到溶液荧光从橙色变为蓝色。探针PT3对亚硫酸氢根的响应速度快,反应时间仅为4 min,检测灵敏度低至1.6×10^(-7) mol/L。而且,在0~30μmol/L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的比率值(I_(508)/I_(626))与亚硫酸氢根的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可实现准确的定量检测。通过比率荧光的方式,探针PT3可用于食品中亚硫酸氢根的实际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聚合物 荧光探针 比率荧光 亚硫酸氢根 食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chini溶胶–凝胶法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尹月锋 梁桂杰 +3 位作者 张强 潘峥 李望南 李在房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39-744,共6页
采用Pechini溶胶–凝胶法一步反应工艺制备功能型的TiO_2薄膜,基于界面电荷复合效应探讨Pechini型TiO_2膜厚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机制,并通过膜厚调控对电池性能进行优化。采用UV-Vis、电化学阻抗谱以及暗态I-V测试,系统研究了TiO_2膜... 采用Pechini溶胶–凝胶法一步反应工艺制备功能型的TiO_2薄膜,基于界面电荷复合效应探讨Pechini型TiO_2膜厚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机制,并通过膜厚调控对电池性能进行优化。采用UV-Vis、电化学阻抗谱以及暗态I-V测试,系统研究了TiO_2膜厚对染料吸附量、界面电子复合过程以及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TiO_2膜厚增加,染料吸附量增加引起电池光捕获效率和光电流增加;同时,TiO_2膜中的电子寿命缩短,TiO_2/电解质界面的电子复合几率增大导致电池光电压下降。上述综合作用使得电池效率先增加后减小,并在膜厚为10.7μm时,光电转化效率达到最佳值7.75%(相同工艺条件下常规方法为6.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Pechini溶胶–凝胶法 TiO_2膜厚 界面电荷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