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AI文学的批评:路径、范式与重点 |
曾巍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中国通俗小说观念在明代的发展——以历史通俗演义为中心 |
王齐洲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高科技与文学创作的新变——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视域下的文学与科技关系研究 |
胡亚敏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4
|
“艺术生产”视域中的文学批评——释意场域的构建与批评的生产性 |
孙文宪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5
|
“诗言志”字源学研究辨证 |
刘涛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革命论、本义论与实用说:陈独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论 |
魏天无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7
|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批评理论 |
王庆卫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8
|
文法实践、符号层累与记忆重构——新文化史视域下古代文章虚字观念的动态张力 |
余祖坤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经典机杼:《与父亲的奥德赛》中的反身阅读与互文阐释 |
曾巍
|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观念·体制·方法:小说文体学断想 |
王齐洲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瞿秋白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探索 |
黄念然
王诗雨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12
|
作为“出版史”的中国近现代报刊史研究 |
范军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13
|
“立于礼”:儒家君子人格养成的行为准则--孔子文学教育思想探论之二 |
王齐洲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4
|
王又朴的古文批评及其价值 |
余祖坤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5
|
基于受众体验的文学改编模式及媒介技术反思 |
曾巍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6
|
出版生活史视阈下的史料研究 |
范军
刘晓嘉
|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7
|
现代诗是“戏剧的诗”--九叶诗派诗论研究之二 |
张岩泉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8
|
中国大学出版研究的三维审视 |
刘晓嘉
范军
|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9
|
“语录不可阑入古文”说的生成及现代省思 |
余祖坤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0
|
古人的浪漫告白:用诗词说情话 |
付林鹏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