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新闻受众心理的三个层次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杨芳芳
《云梦学刊》
2003年第4期121-122,126,共3页
从新闻接受角度出发,阐释新闻受众心理的三个层次:“消闲心理”、“求知心理”和“研究心理”,可以发现新闻受众心理的不同层次的理性含量是不同的。“消闲心理”是新闻受众心理的基本层次,“求知心理”是新闻受众心理的较高层次,“研...
从新闻接受角度出发,阐释新闻受众心理的三个层次:“消闲心理”、“求知心理”和“研究心理”,可以发现新闻受众心理的不同层次的理性含量是不同的。“消闲心理”是新闻受众心理的基本层次,“求知心理”是新闻受众心理的较高层次,“研究心理”是新闻受众心理的高级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受众心理
消闲心理
求知心理
研究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二四六分明”的重新认识
被引量:
1
2
作者
左林霞
《云梦学刊》
2004年第3期76-79,共4页
“二四六分明”之说与唐人近体诗的创作实际相去甚远,通过对《全唐诗》中的近体诗的考察发现,五言近体诗只有第二字的平仄“分明”,第四字的平仄可以“不论”,七言近体诗只有第二、四字的平仄“分明”,第六字的平仄可以“不论”。因此...
“二四六分明”之说与唐人近体诗的创作实际相去甚远,通过对《全唐诗》中的近体诗的考察发现,五言近体诗只有第二字的平仄“分明”,第四字的平仄可以“不论”,七言近体诗只有第二、四字的平仄“分明”,第六字的平仄可以“不论”。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将“二四六分明”改为“二、四分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四六分明
五言近体诗
七言近体诗
格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近代报纸“政党化”特色的历史成因及其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芳芳
《云梦学刊》
2004年第6期24-26,共3页
中国近代报刊诞生之际就承担了“救亡”重担,创办近代报刊是政治家们从事政治活动的重要方式,因而中国最初的新闻人,从一开始就过分地强调了报刊作为政治斗争的“利器”这一特质。这在当时有一定合理性。但媒体过多地承担宣传鼓动功能,...
中国近代报刊诞生之际就承担了“救亡”重担,创办近代报刊是政治家们从事政治活动的重要方式,因而中国最初的新闻人,从一开始就过分地强调了报刊作为政治斗争的“利器”这一特质。这在当时有一定合理性。但媒体过多地承担宣传鼓动功能,过多地介入到政治斗争之中,势必削弱了其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报纸
“政党化”特色
历史成因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可喜收获──汪国胜《大冶方言语法研究》读后
4
作者
邵则遂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9-60,共2页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可喜收获──汪国胜《大冶方言语法研究》读后邵则遂汉语的语法研究,自《马氏文通》以来,一直偏重于共同语的书面语法,对方言语法的研究重视不够。汉语方言的研究,以往总是注重于语音和词汇(特别是语音),对方...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可喜收获──汪国胜《大冶方言语法研究》读后邵则遂汉语的语法研究,自《马氏文通》以来,一直偏重于共同语的书面语法,对方言语法的研究重视不够。汉语方言的研究,以往总是注重于语音和词汇(特别是语音),对方言语法的研究也是着力不多。过去人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研究
大冶方言
汉语方言语法
大冶话
状态形容词
静态句
功能分布
普通话
语法成分
程度副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涉世家》注释商榷三则——“怅恨”“用”“并”
5
作者
左林霞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陈涉世家》
课本注释
“怅恨”
“用”
中学
语文
“并”
文言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知识分子的人格启蒙——读龚自珍的人物散文
6
作者
杨昌江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649-652,共4页
龚自珍想通过自己的人物散文对同时代的知识分子进行人格启蒙 ,以期培养社会批判和社会改良人材。这种人格启蒙的具体内容是 :经世致用的社会责任感 ,能力本位的价值观 ,敢说真话的社会批判精神 ,不避孤独的个性自由意识。这种人格启蒙...
龚自珍想通过自己的人物散文对同时代的知识分子进行人格启蒙 ,以期培养社会批判和社会改良人材。这种人格启蒙的具体内容是 :经世致用的社会责任感 ,能力本位的价值观 ,敢说真话的社会批判精神 ,不避孤独的个性自由意识。这种人格启蒙对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发生了显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自珍
人物散文
知识分子
人格
启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娜拉”的“娜”的读音
7
作者
邵则遂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汉字
读音
读音研究
多音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与“Ereignis”
8
作者
彭公亮
《云梦学刊》
2001年第6期31-34,共4页
后期海德格尔的思想与中国道家思想有一种“非血缘”的亲和与相通 ,这尤其体现在中国道家的“道”的本源性意义与海德格尔的“Ereignis”的本源性意义的相通。“Ereignis”可以译为“自然”。
关键词
道家
道
海德格尔
EREIGNIS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存在”(ousia)到“美本身”(境界)——柏拉图审美理论述要
9
作者
彭公亮
《云梦学刊》
2003年第3期56-60,共5页
柏拉图的审美主义把理念作为审美理论的核心和生长点,以美的理念作为事物的本性、本质的圆满极致状态,作为一种最高的价值设定和人生境界。他力求通过这种价值设定为人的活动(人工制造活动、现实生活)提供一种终极性依据和价值范畴,以...
柏拉图的审美主义把理念作为审美理论的核心和生长点,以美的理念作为事物的本性、本质的圆满极致状态,作为一种最高的价值设定和人生境界。他力求通过这种价值设定为人的活动(人工制造活动、现实生活)提供一种终极性依据和价值范畴,以此来弥合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分离。柏拉图的审美理论进一步推进了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价值论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理念
审美理论
人生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弘扬士文化的优良传统——兼论士与知识分子的区别
10
作者
彭公亮
雷升录
《安康师专学报》
2000年第3期22-26,共5页
在当代教育和文化研究中 ,我们始终没有澄清意识上的混同 ,这种混同在文化定位上主要表现为三个问题 :即把中国传统的士视同今天的知识分子 ,这样便混同了中西文化的不同走向 ;将文化定义为有价值的人工创造 ;以及视西方文化为人类文化...
在当代教育和文化研究中 ,我们始终没有澄清意识上的混同 ,这种混同在文化定位上主要表现为三个问题 :即把中国传统的士视同今天的知识分子 ,这样便混同了中西文化的不同走向 ;将文化定义为有价值的人工创造 ;以及视西方文化为人类文化的最高形式—甚至唯一形式的功利主义立场。只有澄清这三个问题 ,我们才能发掘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成分 ,进而高举中国文化中人文主义的旗帜 ,为人类摆脱现代科技理性精神危机 ,做出我们民族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文化
知识分子
中国文化
民族文化
文化研究
理性精神
人文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说中的对话
11
作者
杨昌江
《写作》
2002年第10期20-21,共2页
人物对话是小说中最难写的部分,初写小说的人写得最差的地方也往往是对话。苏联作家马卡连柯开始创作时,写不好人物对话,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写失败了,为此他搁笔三年,琢磨如何写好对话,后来终于写出了成功的作品《教育诗》。
关键词
小说
人物对话
文学创作
人物性格
语言规范
语调句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炼字之要
12
作者
王波平
《写作》
2015年第4期39-43,共5页
炼字,即锤炼词语,为传统修辞艺术,指在语言表述时斟酌字词,注意其音韵、意义及两者的协调,力求准确、简洁和生动。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
炼字,即锤炼词语,为传统修辞艺术,指在语言表述时斟酌字词,注意其音韵、意义及两者的协调,力求准确、简洁和生动。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这段话说明遣词于文章的效果很关键.炼字是造句成文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字
《文心雕龙》
修辞艺术
语言表述
字词
造句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新闻受众心理的三个层次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杨芳芳
机构
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云梦学刊》
2003年第4期121-122,126,共3页
文摘
从新闻接受角度出发,阐释新闻受众心理的三个层次:“消闲心理”、“求知心理”和“研究心理”,可以发现新闻受众心理的不同层次的理性含量是不同的。“消闲心理”是新闻受众心理的基本层次,“求知心理”是新闻受众心理的较高层次,“研究心理”是新闻受众心理的高级层次。
关键词
新闻受众心理
消闲心理
求知心理
研究心理
Keywords
news acceptance psychology
psychology of relaxation
psychology of seeking knowledge
psycholgy of research
分类号
G21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二四六分明”的重新认识
被引量:
1
2
作者
左林霞
机构
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云梦学刊》
2004年第3期76-79,共4页
文摘
“二四六分明”之说与唐人近体诗的创作实际相去甚远,通过对《全唐诗》中的近体诗的考察发现,五言近体诗只有第二字的平仄“分明”,第四字的平仄可以“不论”,七言近体诗只有第二、四字的平仄“分明”,第六字的平仄可以“不论”。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将“二四六分明”改为“二、四分明”。
关键词
二四六分明
五言近体诗
七言近体诗
格律
Keywords
the second,fourth and sixth lines with a strict tonal pattern and rhyming scheme
modern style poem with five characters
modern style poetry with seven characters
rhyming scheme
分类号
I207.2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近代报纸“政党化”特色的历史成因及其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芳芳
机构
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云梦学刊》
2004年第6期24-26,共3页
文摘
中国近代报刊诞生之际就承担了“救亡”重担,创办近代报刊是政治家们从事政治活动的重要方式,因而中国最初的新闻人,从一开始就过分地强调了报刊作为政治斗争的“利器”这一特质。这在当时有一定合理性。但媒体过多地承担宣传鼓动功能,过多地介入到政治斗争之中,势必削弱了其他功能。
关键词
近代报纸
“政党化”特色
历史成因
影响
Keywords
newspapers in modern times
the political party characteristic
historic reason
affect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可喜收获──汪国胜《大冶方言语法研究》读后
4
作者
邵则遂
机构
武汉
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9-60,共2页
文摘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可喜收获──汪国胜《大冶方言语法研究》读后邵则遂汉语的语法研究,自《马氏文通》以来,一直偏重于共同语的书面语法,对方言语法的研究重视不够。汉语方言的研究,以往总是注重于语音和词汇(特别是语音),对方言语法的研究也是着力不多。过去人们...
关键词
语法研究
大冶方言
汉语方言语法
大冶话
状态形容词
静态句
功能分布
普通话
语法成分
程度副词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涉世家》注释商榷三则——“怅恨”“用”“并”
5
作者
左林霞
机构
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陈涉世家》
课本注释
“怅恨”
“用”
中学
语文
“并”
文言文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知识分子的人格启蒙——读龚自珍的人物散文
6
作者
杨昌江
机构
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649-652,共4页
文摘
龚自珍想通过自己的人物散文对同时代的知识分子进行人格启蒙 ,以期培养社会批判和社会改良人材。这种人格启蒙的具体内容是 :经世致用的社会责任感 ,能力本位的价值观 ,敢说真话的社会批判精神 ,不避孤独的个性自由意识。这种人格启蒙对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发生了显著作用 。
关键词
龚自珍
人物散文
知识分子
人格
启蒙
Keywords
Gong Zizhen
personage prose
intellectuals' personality
enlightenment
分类号
I207.2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娜拉”的“娜”的读音
7
作者
邵则遂
机构
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汉字
读音
读音研究
多音字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与“Ereignis”
8
作者
彭公亮
机构
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云梦学刊》
2001年第6期31-34,共4页
文摘
后期海德格尔的思想与中国道家思想有一种“非血缘”的亲和与相通 ,这尤其体现在中国道家的“道”的本源性意义与海德格尔的“Ereignis”的本源性意义的相通。“Ereignis”可以译为“自然”。
关键词
道家
道
海德格尔
EREIGNIS
自然
Keywords
Taosim,Tao,Heidegger,Ereignis
分类号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516.54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存在”(ousia)到“美本身”(境界)——柏拉图审美理论述要
9
作者
彭公亮
机构
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云梦学刊》
2003年第3期56-60,共5页
文摘
柏拉图的审美主义把理念作为审美理论的核心和生长点,以美的理念作为事物的本性、本质的圆满极致状态,作为一种最高的价值设定和人生境界。他力求通过这种价值设定为人的活动(人工制造活动、现实生活)提供一种终极性依据和价值范畴,以此来弥合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分离。柏拉图的审美理论进一步推进了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价值论的探讨。
关键词
柏拉图
理念
审美理论
人生境界
Keywords
Plato
idea
aesthetic theory
realm of life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弘扬士文化的优良传统——兼论士与知识分子的区别
10
作者
彭公亮
雷升录
机构
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
安康师范专科学校
中文
系
出处
《安康师专学报》
2000年第3期22-26,共5页
文摘
在当代教育和文化研究中 ,我们始终没有澄清意识上的混同 ,这种混同在文化定位上主要表现为三个问题 :即把中国传统的士视同今天的知识分子 ,这样便混同了中西文化的不同走向 ;将文化定义为有价值的人工创造 ;以及视西方文化为人类文化的最高形式—甚至唯一形式的功利主义立场。只有澄清这三个问题 ,我们才能发掘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成分 ,进而高举中国文化中人文主义的旗帜 ,为人类摆脱现代科技理性精神危机 ,做出我们民族的贡献。
关键词
士文化
知识分子
中国文化
民族文化
文化研究
理性精神
人文素质
Keywords
culture
intellectuals
value
humanity
rationality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说中的对话
11
作者
杨昌江
机构
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
教授
出处
《写作》
2002年第10期20-21,共2页
文摘
人物对话是小说中最难写的部分,初写小说的人写得最差的地方也往往是对话。苏联作家马卡连柯开始创作时,写不好人物对话,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写失败了,为此他搁笔三年,琢磨如何写好对话,后来终于写出了成功的作品《教育诗》。
关键词
小说
人物对话
文学创作
人物性格
语言规范
语调句式
分类号
I054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炼字之要
12
作者
王波平
机构
湖北
省荆州
教育
学院
中文
系
出处
《写作》
2015年第4期39-43,共5页
文摘
炼字,即锤炼词语,为传统修辞艺术,指在语言表述时斟酌字词,注意其音韵、意义及两者的协调,力求准确、简洁和生动。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这段话说明遣词于文章的效果很关键.炼字是造句成文的基础。
关键词
炼字
《文心雕龙》
修辞艺术
语言表述
字词
造句
文章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新闻受众心理的三个层次
杨芳芳
《云梦学刊》
200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二四六分明”的重新认识
左林霞
《云梦学刊》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近代报纸“政党化”特色的历史成因及其影响
杨芳芳
《云梦学刊》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可喜收获──汪国胜《大冶方言语法研究》读后
邵则遂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陈涉世家》注释商榷三则——“怅恨”“用”“并”
左林霞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对知识分子的人格启蒙——读龚自珍的人物散文
杨昌江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娜拉”的“娜”的读音
邵则遂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道”与“Ereignis”
彭公亮
《云梦学刊》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从“存在”(ousia)到“美本身”(境界)——柏拉图审美理论述要
彭公亮
《云梦学刊》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弘扬士文化的优良传统——兼论士与知识分子的区别
彭公亮
雷升录
《安康师专学报》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小说中的对话
杨昌江
《写作》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试析炼字之要
王波平
《写作》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