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闻受众心理的三个层次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芳芳 《云梦学刊》 2003年第4期121-122,126,共3页
从新闻接受角度出发,阐释新闻受众心理的三个层次:“消闲心理”、“求知心理”和“研究心理”,可以发现新闻受众心理的不同层次的理性含量是不同的。“消闲心理”是新闻受众心理的基本层次,“求知心理”是新闻受众心理的较高层次,“研... 从新闻接受角度出发,阐释新闻受众心理的三个层次:“消闲心理”、“求知心理”和“研究心理”,可以发现新闻受众心理的不同层次的理性含量是不同的。“消闲心理”是新闻受众心理的基本层次,“求知心理”是新闻受众心理的较高层次,“研究心理”是新闻受众心理的高级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受众心理 消闲心理 求知心理 研究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二四六分明”的重新认识 被引量:1
2
作者 左林霞 《云梦学刊》 2004年第3期76-79,共4页
“二四六分明”之说与唐人近体诗的创作实际相去甚远,通过对《全唐诗》中的近体诗的考察发现,五言近体诗只有第二字的平仄“分明”,第四字的平仄可以“不论”,七言近体诗只有第二、四字的平仄“分明”,第六字的平仄可以“不论”。因此... “二四六分明”之说与唐人近体诗的创作实际相去甚远,通过对《全唐诗》中的近体诗的考察发现,五言近体诗只有第二字的平仄“分明”,第四字的平仄可以“不论”,七言近体诗只有第二、四字的平仄“分明”,第六字的平仄可以“不论”。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将“二四六分明”改为“二、四分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四六分明 五言近体诗 七言近体诗 格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报纸“政党化”特色的历史成因及其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芳芳 《云梦学刊》 2004年第6期24-26,共3页
中国近代报刊诞生之际就承担了“救亡”重担,创办近代报刊是政治家们从事政治活动的重要方式,因而中国最初的新闻人,从一开始就过分地强调了报刊作为政治斗争的“利器”这一特质。这在当时有一定合理性。但媒体过多地承担宣传鼓动功能,... 中国近代报刊诞生之际就承担了“救亡”重担,创办近代报刊是政治家们从事政治活动的重要方式,因而中国最初的新闻人,从一开始就过分地强调了报刊作为政治斗争的“利器”这一特质。这在当时有一定合理性。但媒体过多地承担宣传鼓动功能,过多地介入到政治斗争之中,势必削弱了其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报纸 “政党化”特色 历史成因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可喜收获──汪国胜《大冶方言语法研究》读后
4
作者 邵则遂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9-60,共2页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可喜收获──汪国胜《大冶方言语法研究》读后邵则遂汉语的语法研究,自《马氏文通》以来,一直偏重于共同语的书面语法,对方言语法的研究重视不够。汉语方言的研究,以往总是注重于语音和词汇(特别是语音),对方...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可喜收获──汪国胜《大冶方言语法研究》读后邵则遂汉语的语法研究,自《马氏文通》以来,一直偏重于共同语的书面语法,对方言语法的研究重视不够。汉语方言的研究,以往总是注重于语音和词汇(特别是语音),对方言语法的研究也是着力不多。过去人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研究 大冶方言 汉语方言语法 大冶话 状态形容词 静态句 功能分布 普通话 语法成分 程度副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涉世家》注释商榷三则——“怅恨”“用”“并”
5
作者 左林霞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陈涉世家》 课本注释 “怅恨” “用” 中学 语文 “并” 文言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知识分子的人格启蒙——读龚自珍的人物散文
6
作者 杨昌江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649-652,共4页
龚自珍想通过自己的人物散文对同时代的知识分子进行人格启蒙 ,以期培养社会批判和社会改良人材。这种人格启蒙的具体内容是 :经世致用的社会责任感 ,能力本位的价值观 ,敢说真话的社会批判精神 ,不避孤独的个性自由意识。这种人格启蒙... 龚自珍想通过自己的人物散文对同时代的知识分子进行人格启蒙 ,以期培养社会批判和社会改良人材。这种人格启蒙的具体内容是 :经世致用的社会责任感 ,能力本位的价值观 ,敢说真话的社会批判精神 ,不避孤独的个性自由意识。这种人格启蒙对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发生了显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自珍 人物散文 知识分子 人格 启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娜拉”的“娜”的读音
7
作者 邵则遂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汉字 读音 读音研究 多音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与“Ereignis”
8
作者 彭公亮 《云梦学刊》 2001年第6期31-34,共4页
后期海德格尔的思想与中国道家思想有一种“非血缘”的亲和与相通 ,这尤其体现在中国道家的“道”的本源性意义与海德格尔的“Ereignis”的本源性意义的相通。“Ereignis”可以译为“自然”。
关键词 道家 海德格尔 EREIGNIS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存在”(ousia)到“美本身”(境界)——柏拉图审美理论述要
9
作者 彭公亮 《云梦学刊》 2003年第3期56-60,共5页
柏拉图的审美主义把理念作为审美理论的核心和生长点,以美的理念作为事物的本性、本质的圆满极致状态,作为一种最高的价值设定和人生境界。他力求通过这种价值设定为人的活动(人工制造活动、现实生活)提供一种终极性依据和价值范畴,以... 柏拉图的审美主义把理念作为审美理论的核心和生长点,以美的理念作为事物的本性、本质的圆满极致状态,作为一种最高的价值设定和人生境界。他力求通过这种价值设定为人的活动(人工制造活动、现实生活)提供一种终极性依据和价值范畴,以此来弥合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分离。柏拉图的审美理论进一步推进了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价值论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理念 审美理论 人生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士文化的优良传统——兼论士与知识分子的区别
10
作者 彭公亮 雷升录 《安康师专学报》 2000年第3期22-26,共5页
在当代教育和文化研究中 ,我们始终没有澄清意识上的混同 ,这种混同在文化定位上主要表现为三个问题 :即把中国传统的士视同今天的知识分子 ,这样便混同了中西文化的不同走向 ;将文化定义为有价值的人工创造 ;以及视西方文化为人类文化... 在当代教育和文化研究中 ,我们始终没有澄清意识上的混同 ,这种混同在文化定位上主要表现为三个问题 :即把中国传统的士视同今天的知识分子 ,这样便混同了中西文化的不同走向 ;将文化定义为有价值的人工创造 ;以及视西方文化为人类文化的最高形式—甚至唯一形式的功利主义立场。只有澄清这三个问题 ,我们才能发掘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成分 ,进而高举中国文化中人文主义的旗帜 ,为人类摆脱现代科技理性精神危机 ,做出我们民族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文化 知识分子 中国文化 民族文化 文化研究 理性精神 人文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中的对话
11
作者 杨昌江 《写作》 2002年第10期20-21,共2页
人物对话是小说中最难写的部分,初写小说的人写得最差的地方也往往是对话。苏联作家马卡连柯开始创作时,写不好人物对话,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写失败了,为此他搁笔三年,琢磨如何写好对话,后来终于写出了成功的作品《教育诗》。
关键词 小说 人物对话 文学创作 人物性格 语言规范 语调句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炼字之要
12
作者 王波平 《写作》 2015年第4期39-43,共5页
炼字,即锤炼词语,为传统修辞艺术,指在语言表述时斟酌字词,注意其音韵、意义及两者的协调,力求准确、简洁和生动。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 炼字,即锤炼词语,为传统修辞艺术,指在语言表述时斟酌字词,注意其音韵、意义及两者的协调,力求准确、简洁和生动。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这段话说明遣词于文章的效果很关键.炼字是造句成文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字 《文心雕龙》 修辞艺术 语言表述 字词 造句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