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与房地产中介:创新or摧毁——以贝壳找房为个案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淑云 张颖 张冬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84,共12页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对房地产中介的影响,表现在促进了传统房地产中介的转型,我国房地产中介突破了传统中介企业面临的地域、时间、交易规模、信息沟通等约束,创新性地形成了房地产中介平台。房地产中介平台通过降低市场交易...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对房地产中介的影响,表现在促进了传统房地产中介的转型,我国房地产中介突破了传统中介企业面临的地域、时间、交易规模、信息沟通等约束,创新性地形成了房地产中介平台。房地产中介平台通过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细化中介业务分工、提高经纪人合作效率、弥补行业协会短板提升了市场效率,同时也挤压了传统中介的生存空间,形成中介市场的数字资源的垄断,加剧了买房人的负担以及经纪人的权益和保障扭曲。数理推导证明,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中介平台的经纪人通过信息干扰,对房地产成交价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平台企业 房地产中介 市场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公积金贷款新政能去库存吗?——基于2014-2015年政策调整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洪建国 邓蔚 +1 位作者 陈峰 付振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9-137,共9页
基于我国34个大中城市2014-2015年的季度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PSM-DID)研究了公积金贷款新政对住房市场销售量价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整体上看,公积金贷款新政对房价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楼市"去库存"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基于我国34个大中城市2014-2015年的季度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PSM-DID)研究了公积金贷款新政对住房市场销售量价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整体上看,公积金贷款新政对房价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楼市"去库存"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进一步看,首套房和二套房公积金贷款新政对房价影响均不显著,但对楼市"去库存"均有显著推动作用,且针对首套房的公积金贷款新政对楼市"去库存"的推动作用更大。由此认为,公积金贷款新政能在"稳房价"的同时促进楼市"去库存",且公积金政策如果加大对中等偏下收入群体的首套住房政策支持,既可以扩大公积金新政"去库存"的效果,也是改善现有公积金政策"公平性"问题的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积金新政 公积金首付比 去库存 倍差法 房地产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财政依赖与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基于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淑云 曾龙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53,共12页
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推动城市经济与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资金来源。本文以财政自主作为土地财政依赖与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关系研究的视角,基于2003-2013年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财政自主影响下的土地... 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推动城市经济与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资金来源。本文以财政自主作为土地财政依赖与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关系研究的视角,基于2003-2013年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财政自主影响下的土地财政依赖抑制了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高,且土地财政依赖程度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地域与城市类别差异性,东部地区土地财政依赖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要小于中西部地区,土地财政依赖程度较低与财政自主性较强的城市,其土地财政依赖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抑制作用均相对较小。因此,减少土地财政依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加以监管并且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等是避免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下降的必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自主 土地财政依赖 公共服务 供给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保障的补贴模式、标准与范围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邓宏乾 贾傅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45,共8页
本文运用消费者选择模型,比较分析保障对象在不同补贴模式下的选择行为,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补贴模式;以居住水平和福利水平为评价指标,构建住房补贴效率、公平评价函数,求解合理的补贴标准;以住房可支付能力测度指标,... 本文运用消费者选择模型,比较分析保障对象在不同补贴模式下的选择行为,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补贴模式;以居住水平和福利水平为评价指标,构建住房补贴效率、公平评价函数,求解合理的补贴标准;以住房可支付能力测度指标,研究准入标准的划分方法,结合住房保障供给水平,界定住房保障的补贴范围。研究结论表明,现阶段我国住房保障应选用配物补租与实物配租相结合的补贴模式,依据住房消费支出份额制定多层次、反梯度的补贴标准体系,根据政府的住房保障的财政预算支出和财政支付能力,采用住房消费支出份额、合理住房消费标准相结合的方式界定补贴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保障 补贴模式 补贴标准 补贴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流动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气候变化及区域差异 被引量:3
5
作者 邓宏乾 刘梦晓 邵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72,共14页
气候环境变化会影响人类行为活动。基于2000-2018年省会和计划单列城市气温、降水量和流动人口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和差分GMM法来检验气温变化和降水量变化对人口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变化与人口流动间存在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 气候环境变化会影响人类行为活动。基于2000-2018年省会和计划单列城市气温、降水量和流动人口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和差分GMM法来检验气温变化和降水量变化对人口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变化与人口流动间存在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和中部地区气温升高对人口流动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西部和东北部地区;降水量变化与人口流动间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降水量增加对人口流动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基于此,针对改善地区气温升高和降水量不足的现象提出了相应建议,以减轻气候变化不利因素对人口流动的抑制作用,有效解决“环境移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量 流动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结构变动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基于2002-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邓宏乾 黄冠 徐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59,共9页
人口结构变动何以影响住房需求?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三期的OLG模型分析了出生率和老龄化对住房需求的影响,理论分析显示出生率的下降会促进住房需求,而人口老龄化的上升会减少住房需求。基于2002-2016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从实证上检验了住... 人口结构变动何以影响住房需求?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三期的OLG模型分析了出生率和老龄化对住房需求的影响,理论分析显示出生率的下降会促进住房需求,而人口老龄化的上升会减少住房需求。基于2002-2016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从实证上检验了住房需求是否会受到出生率和老龄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动态面板条件下,出生率的下降可以解释我国最近十五年住房需求的持续上升;人口老龄化与住房需求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关系,实证结果与理论模型的结论相反,这与我国房改市场化过程中房地产增值效应以及传统文化中"利他性"和家庭养老背景下的代际收入转移现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率 老龄化 房价 住房需求 OLG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公积金制度普惠的测度与评估 被引量:19
7
作者 陈峰 邓保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70,共11页
本文构建住房公积金普惠测度模型,从普惠的可及性、公平性和目标性角度对住房公积金制度开展评估。研究显示:(1)我国现有住房公积金依然具备普惠的可及性;但运行19年后普惠机制将逐渐丧失。(2)现有制度设计使得住房公积金存在严重的初... 本文构建住房公积金普惠测度模型,从普惠的可及性、公平性和目标性角度对住房公积金制度开展评估。研究显示:(1)我国现有住房公积金依然具备普惠的可及性;但运行19年后普惠机制将逐渐丧失。(2)现有制度设计使得住房公积金存在严重的初次与二次普惠不公问题;若不予变革,运行23年后将是住房公积金不公问题转化为"劫贫济富"的时点。(3)对中低收入人群而言,运行16年后的住房公积金将丧失其资金互助功能,制度难以实现提高居民居住水平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普惠测度模型 测度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对沿线住宅价格影响的分市场效应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红萍 李剑峰 邓宏乾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8-134,共7页
基于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的实证分析,采用特征价格模型,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出发,研究了轨道交通对沿线不同区位住宅价格影响的分市场效应.结果表明:(1)轨道交通对沿线住宅价格影响的分市场效应显著,400m以内,地铁一期周边住房... 基于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的实证分析,采用特征价格模型,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出发,研究了轨道交通对沿线不同区位住宅价格影响的分市场效应.结果表明:(1)轨道交通对沿线住宅价格影响的分市场效应显著,400m以内,地铁一期周边住房价格增幅大于二期;400m以外,地铁二期周边住房价格增幅大于一期.(2)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价格空间增值差异明显.地铁一期(中心城区)0~100m范围地铁对于住宅价格的增值幅度最大,地铁二期(郊区)300~400m范围地铁对于住宅价格的增值幅度最大.(3)轨道交通运营期对于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远高于建设期,地铁一号线二期的建设与运营对一期(中心城区)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远高于二期(郊区)沿线住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住宅价格 特征价格模型 分市场效应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保障:范围、标准和方式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启春 李淑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3-130,共8页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关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均等化程度,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构成政府在文化领域的重要职责。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范围的外部边界应参考中文化预算模式,并以公共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关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均等化程度,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构成政府在文化领域的重要职责。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范围的外部边界应参考中文化预算模式,并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和公益性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运行支撑体系为三大保障内容。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标准应从分类保障标准和倾斜保障标准出发,在公益性文化单位财政保障标准测算中引入"内涵式"保障标准,从而测算出总体保障标准,同时这一标准还要根据国内其他各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标准、发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保障标准及公共文化服务的支出增长率、增长弹性系数和边际增长倾向等因素进行调整,最终构建基于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具有中国特色的规范化、制度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的长效保障机制。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保障方式则应保证财政投入日益规范,各级政府责任分摊方式明确,并寻求多渠道的筹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政府责任 财政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方案的抉择与设计思路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峰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7-139,共13页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存续是必要的,其改革应坚持制度原有的强制性和普惠性原则,突出制度的特惠性和资金的可持续性。对“改组为政策性住房银行”“与社会保障制度合并”两种方案的比较研究显示,政策性住房银行互助体系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最...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存续是必要的,其改革应坚持制度原有的强制性和普惠性原则,突出制度的特惠性和资金的可持续性。对“改组为政策性住房银行”“与社会保障制度合并”两种方案的比较研究显示,政策性住房银行互助体系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最佳方案。要建立政策性住房银行互助体系,第一步要在省级或全国范围内推进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建立政策性住房金融互助平台,推行资金的有偿使用;第二步要将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的行政职能与金融职能剥离,成立住房公积金管理局,并推进互助平台升格为政策性金融互助总行,为地方政策性住房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第三步要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改革或拓宽各级机构职能,保障各权利人的应有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改革方案 政策性住房银行互助体系 制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目标定位与政策取向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67,共8页
本文在梳理各类住房公积金定位争论中,重点探讨了各类公积金定位的内在层次结构以及功能定位、目标人群定位与制度目标定位三个容易混杂概念的联系与区别,认为制度目标仍需定位于"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或"提高居民居住水平&... 本文在梳理各类住房公积金定位争论中,重点探讨了各类公积金定位的内在层次结构以及功能定位、目标人群定位与制度目标定位三个容易混杂概念的联系与区别,认为制度目标仍需定位于"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或"提高居民居住水平",这是辨别和厘清各类公积金定位问题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分析目标定位所面临的"普惠与特惠"、"强制与自愿"、"储金与基金"和"职能与工具"的争论困境。基于此,本文认为制度的存续应坚持强制缴交的特性,但需以基本住房为立足点,改革公积金缴、存、贷等各项制度工具,调整管理体制,引导制度金融功能发挥住房保障的作用,突破现有制度所面临的各种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目标定位 争论困境 基本住房 政策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租赁住房再分配机制的优化--基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红平 卢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54,共13页
构建合理有序的公共租赁住房再分配机制是其可持续运转的关键,一般采用交换与调整两种方式。现行公共租赁住房交换机制是一种帕累托改进的机制,但若能增加原租户偏好表达个数及两两交换的次数,运用G-TTC机制自动匹配,理论上可得到帕累... 构建合理有序的公共租赁住房再分配机制是其可持续运转的关键,一般采用交换与调整两种方式。现行公共租赁住房交换机制是一种帕累托改进的机制,但若能增加原租户偏好表达个数及两两交换的次数,运用G-TTC机制自动匹配,理论上可得到帕累托最优的分配结果。公共租赁住房调整机制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平衡原租户与新租户间的公平与效率,简单地将原租户与新租户分开配租的现行调整机制存在公平与效率的提升空间。本文引入三种改进的调整机制,得出TTC及其等价的YRMH-IGYT机制可能满足帕累托最优、个人理性和无策略的性能;而SD机制则可能是更为公平的调整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租赁住房再分配机制 交换 调整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结构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基于抚养负担与流动人口两个维度 被引量:9
13
作者 邓宏乾 张雪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20,共9页
近10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2015年国家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老年人口与少年儿童占比变化对我国住房需求产生了重大影响。从中长期看,人口抚养比下降,意味着劳动人口占比上升,推动住房需求上涨,继而拉高房价。城镇化的加... 近10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2015年国家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老年人口与少年儿童占比变化对我国住房需求产生了重大影响。从中长期看,人口抚养比下降,意味着劳动人口占比上升,推动住房需求上涨,继而拉高房价。城镇化的加速及户籍制度的改革破除了人口流动的制度障碍,使人口流入地区的住房需求上升,同时也影响人们对流入地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少年儿童抚养比与老年人口抚养比都与房价显著地呈负相关关系,人口流动率显著地与房价呈正相关关系。从中长期看,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社会劳动力供给,降低整体社会抚养负担。但是,现阶段国人生育二孩的意愿普遍不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政府需要完善生育、教育、社会养老等政策,以增强目标群体的生育意愿。要实施城市间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政策,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配置方面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提高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地区吸引力,以缓解中西部地区人口流出的压力。同时,应实行人口流动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地区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资源配置 人口结构 房价 抚养负担 流动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公积金的属性争论与再思考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1,共11页
在讨论和界定住房公积金属性争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若将住房公积金定位于通常意义上的住房工资,实质上是否定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强制企业缴交住房公积金的合理性;若将其定位于单位集体福利,本质上则是认为住房公积金的强制性特征缺乏法理... 在讨论和界定住房公积金属性争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若将住房公积金定位于通常意义上的住房工资,实质上是否定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强制企业缴交住房公积金的合理性;若将其定位于单位集体福利,本质上则是认为住房公积金的强制性特征缺乏法理基础,是对制度发展历程的完全自我否定;若将其定位于社会福利属性,则可能扭曲了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不满足社会保障通常意义上的法理基础,也不利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存续。为此,本文详细论证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住房公积金强制缴交的合理性问题,分析了住房公积金缴交额度的内在要求,认为应将住房公积金定位于基本住房工资;并在此定位的基础上,探讨公积金缴交参数的若干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缴交公积金 属性争论 基本住房工资 缴交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技术升级对城镇居民教育投资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宏乾 张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4-106,共13页
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镇住户调查数据(UHS),以产业技术复杂度衡量地区产业技术升级水平,实证检验产业技术升级对城镇家庭及个人教育投资决策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产业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将显著增加家庭教育投资,且提高了... 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镇住户调查数据(UHS),以产业技术复杂度衡量地区产业技术升级水平,实证检验产业技术升级对城镇家庭及个人教育投资决策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产业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将显著增加家庭教育投资,且提高了适龄青少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机制分析发现,产业技术升级提高了当地高技能劳动力就业需求,对低技能劳动力产生了挤出效应。产业技术升级致使劳动力市场需求偏向高技能劳动力,是诱致家庭教育投资以及个人大学教育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复杂度 教育投资决策 区域劳动力市场 技能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租房配租市场设计稳定性探究
16
作者 邓红平 万秦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64,共13页
公租房这类价格失灵的市场,供求配对常被认为难以求到最优解,故配租过程的种种问题常被忽略不计,市场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为此难题的破解带来了曙光。本文以公租房市场设计的相关理论与实验检验发展为主线,以合作博弈下偏好、不可分割物品... 公租房这类价格失灵的市场,供求配对常被认为难以求到最优解,故配租过程的种种问题常被忽略不计,市场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为此难题的破解带来了曙光。本文以公租房市场设计的相关理论与实验检验发展为主线,以合作博弈下偏好、不可分割物品的交换及核解为起点,对公租房初分配与再分配市场设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分析与解读。被理论证明在公租房各类市场中,具有良好性能的G-S、RSD与TTC等机制及其衍生机制,实验检验却显示出与理论的稳定性逻辑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分歧在于各机制的无策略性无法在实践中贯彻执行,或许环境的复杂性与认知偏差限制了机制的完美实现,抑或机制本身并非O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租房配租 市场设计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