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结合源解析的大气污染相关气象要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罗菊英
张仪
刘希文
-
机构
湖北恩施自治州气象局
湖北恩施州环境保护局
湖北省武汉中心气象台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73,共9页
-
基金
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18J04):恩施州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分析及天气学预报概念模型构建
恩施州政府财政支持项目(WH⁃HF-ESZB-17049):恩施州城(恩施市)大气污染源解析技术服务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20-083)。
-
文摘
文章根据恩施州环保部门2015-2019年大气污染监测资料,结合对主要污染物PM2.5的源解析结果,分析了鄂西南山区空气污染分布特征。采用相关气象资料,对影响空气质量相关气象要素、边界层重要物理量特征进行统计特征分析及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鄂西南山区的空气污染99.9%出现在冬半年不利天气条件下,主要是在不利气象条件下由于本地污染物不断积累而形成,区域传输影响仅占10%~20%。不同季节,汽车尾气与燃煤2类源均排在贡献率前两位,机动车尾气始终为贡献占比最高的排放源;统计污染天气相关各层主要气象要素特征,高空各层无论有无污染,影响区主导气流均相同,但随着空气污染出现或加重,各要素值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污染天气发生时,一般呈现出逆温和低混合层存在的特点,一般而言,污染越重,混合层高度越低;地面气象要素是大气污染扩散条件形成的重要因素,当地面较长时段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条件静稳、温高、风弱、湿度条件适宜时,对空气污染形成有利,当霾伴随轻雾或大雾,有时伴有弱降水同时发生,相对湿度持续达到90%附近时,有利于近地层水汽和大气气溶胶污染物聚集,加速了污染颗粒物的湿增长,发生重污染的可能性大。该文研究成果的业务应用,对开展环境气象预报及服务提供了业务技术支撑,对其他类似山区提升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统计特征
源解析
影响分析
-
Keywords
air pollution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source analysis
impact analysis
-
分类号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对鄂西南一次连续重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5
- 2
-
-
作者
罗菊英
张仪
闫永才
谭艳立
-
机构
湖北恩施自治州气象局
湖北恩施州环境保护局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9-185,共7页
-
基金
湖北省恩施州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面上项目201603:恩施州城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分析
-
文摘
利用2015年1月23-27日恩施基准站逐小时常规地面、探空实测资料,恩施州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站同时段SO_2、NO_2、O_3、CO、PM_(10)、PM_(2.5)质量浓度监测资料及AQI资料,从中尺度天气形势场、大气层结稳定度、地面气象要素、地形条件四方面分析了恩施市持续3 d重污染天气的原因。结果表明:当地面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风速、降水弱,湿度条件适宜时,对空气污染形成有利,特别是当雾霾共存,相对湿度持续超过90%时,发生重污染的可能性大;重污染发生时,具有地面暖倒槽,高空西风气流,中低层维持一致的偏南气流,低层到近地层暖湿舌发展等中尺度天气特点;较长时间稳定大气层结下,由于逆温、低混合层高度持续存在,加上近地面长时间水平风速处于微弱或静风,抑制了污染物垂直(水平)方向湍流扩散,是导致连续重污染天气出现的最重要原因;恩施市地处地形闭塞的凹地,周围高山的屏障作用下,排放到山谷的污染物由于垂直、水平扩散均受阻,稀释扩散速率受到抑制而积聚到谷底形成了"污染池"现象,这也是导致恩施冬季多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
-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气象条件
恩施
-
Keywords
air pollution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Enshi
-
分类号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