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平台完善高校服务育人体系探讨——以湖北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1
作者 罗冲 汪超 《成才之路》 2025年第1期21-24,共4页
高校管理部门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平台,完善学生服务育人体系,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精准育人帮扶,还可助力学生所在地区乡村振兴。高校加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应促进一站式学生社区专项建设经费及资源配置合理化,健全一站式学生社区人才... 高校管理部门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平台,完善学生服务育人体系,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精准育人帮扶,还可助力学生所在地区乡村振兴。高校加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应促进一站式学生社区专项建设经费及资源配置合理化,健全一站式学生社区人才管理及育人制度,部门协同配合一站式服务功能升级,以完善服务育人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业帮扶和就业创业工作,构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站式学生社区 高校 服务育人 育人体系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脆弱区“三生空间”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以青海省大通县为例
2
作者 程雪丹 渠丽萍 王雄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14-122,共9页
“三生空间”转型过程研究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和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典型生态脆弱区的“三生空间”土地利用转型研究对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建设美丽中国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三生空间”土地功能视角,采用洛... “三生空间”转型过程研究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和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典型生态脆弱区的“三生空间”土地利用转型研究对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建设美丽中国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三生空间”土地功能视角,采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等方法对青海省大通县2010—2018年“三生空间”转型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通县“三生空间”以生态生产用地为主,其次为生产生态用地,生态用地和生活生产用地占比较小;生态用地主要分布于县域西北部和北部边缘地区,生态生产用地分布于西北部、北部和南部的山地区域,生产生态用地分布于中部和南部河谷地区,生活生产用地主要分布于县城中心区域。从“三生空间”土地利用转型总体特征来看,2010—2018年生态用地由分布较为集中向基本均衡转变,生态生产用地布局分散,但呈逐渐集中态势,生产生态用地较为集中,但呈逐渐均匀趋势,生活生产用地较为聚集且集中度不断提高,“三生空间”呈现生活生产用地占用生态生产用地和生产生态用地的特点。从“三生空间”土地利用转型空间分布特征来看,2010—2018年东峡镇等5个乡镇的生态用地优势不断提高,长宁镇的生产生态优势逐渐转化为生活生产优势,“三生空间”分布格局和转型过程主要受城镇化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三生空间” 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 土地利用转型 青海省大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创新实践育人路径的行动探索——以武汉“晨曦公益”校社地三方共建大学生志愿服务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樊有镇 杨梦婷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6-101,共6页
社会工作参与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育人路径实现的创新形式,借助社会工作的力量搭建实践育人平台,联合学校、社会组织以及地方力量共建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基于“晨曦公益”团队开展的行动研究可以发现:社会工作与实践育人行动... 社会工作参与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育人路径实现的创新形式,借助社会工作的力量搭建实践育人平台,联合学校、社会组织以及地方力量共建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基于“晨曦公益”团队开展的行动研究可以发现:社会工作与实践育人行动价值观念是契合的,社会工作的融入为实践育人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社会工作的方法论创新了实践育人的行动路径和研究框架;社会工作与实践育人的融合发展促进了校社地三方志愿服务行动的共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实践育人 行动研究 校社地三方共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表技术应用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涂家海 文松 +2 位作者 李渊 汪伟 刘金刚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2-98,共7页
为使企业和研究者在智能电表系统开发上更加精准定位自身关注点,文章对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表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梳理,描述了智能电表功能和采集系统结构;详细分析了智能电表的通信网络、通信协议和物联网平台发挥的不同作用;讨论了智能电... 为使企业和研究者在智能电表系统开发上更加精准定位自身关注点,文章对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表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梳理,描述了智能电表功能和采集系统结构;详细分析了智能电表的通信网络、通信协议和物联网平台发挥的不同作用;讨论了智能电表应用技术发展趋势,表现在基于云原生平台的应用开发、基于场景的网络技术选择和基于智能化隐私保护。此外还对国家电网、华为、阿里公司的物联网平台做了介绍,分析了基于专用或公用物联网平台的智能电表系统的应用优势,从技术发展角度对物联网相关技术进行了对比,并基于此给出了产品设计及企业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表 物联网 应用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