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宏基因组分箱方法揭示房县黄酒加工用小曲中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玉荣
李文鹏
+4 位作者
蔡文超
刘慧杰
余海燕
侯强川
郭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9-214,共6页
该研究以房县黄酒加工用小曲为研究对象,使用宏基因组分箱(Binning)技术对其微生物多样性进行解析。在每个样本平均获得148458867条高质量序列,平均测序量为20.74 Gb的基础上发现,硬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子...
该研究以房县黄酒加工用小曲为研究对象,使用宏基因组分箱(Binning)技术对其微生物多样性进行解析。在每个样本平均获得148458867条高质量序列,平均测序量为20.74 Gb的基础上发现,硬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房县黄酒加工用小曲中的优势菌门,累计占比为99.06%;而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24.04%)、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18.86%)和融合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16.15%)等菌种为优势种。该研究通过宏基因组Binning技术从宏基因组序列中共获得8个高质量的宏基因组组装基因组(metagenome assembly genomes,MAGs),分别隶属于硬壁菌门下的5个菌属。此外,通过ANI(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分析从高质量MAGs中发现两个疑似的新物种,分别为Weissella sp.和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基因功能注释结果表明,Lactobacillus sp.具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能力,并含有许多独有的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基因,可能促进房县黄酒的发酵进程。由此可见,在后续研究中对房县黄酒加工用小曲中蕴含的微生物资源进行挖掘是极为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县
黄酒曲
宏基因组
宏基因组组装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竹米酒滋味品质与细菌类群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向凡舒
蔡文超
+3 位作者
郭壮
刘慧杰
余海燕
单春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31-238,共8页
为揭示大竹米酒滋味品质与细菌类群的关联性,在采用电子舌对其各滋味指标进行数字化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有机酸和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进行解析,同时对其蕴含的乳酸菌类群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细菌类群进行了揭...
为揭示大竹米酒滋味品质与细菌类群的关联性,在采用电子舌对其各滋味指标进行数字化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有机酸和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进行解析,同时对其蕴含的乳酸菌类群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细菌类群进行了揭示和功能预测,最后对各滋味指标与细菌类群的相关性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大竹米酒在咸味、酸味和苦味指标上的差异较大,米酒中含有7种有机酸和15种氨基酸,其中有机酸以乳酸(8.82 mg/g)和乙酸(6.27 mg/g)为主,氨基酸以谷氨酸(8.06 mg/g)、亮氨酸(4.10 mg/g)和天冬氨酸(3.94 mg/g)为主。通过纯培养共分离出14株乳酸菌,鉴定为5个种,分别为发酵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4株)、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4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2株)、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2株)和假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2株)。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平均相对含量大于1.0%的细菌门,累计含量达96.93%;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片球菌属(Pediococc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乳球菌属(Lactococc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为平均相对含量大于1.0%的细菌属,累计含量达89.43%。相关性分析表明,Weissella与后味A、涩味和苦味等滋味指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由此可见,大竹米酒中有机酸以乳酸和乙酸为主,氨基酸以谷氨酸、亮氨酸和天冬氨酸为主,细菌类群以Lactobacillus、Pediococcus和Weissella等乳酸菌为主,且Weissella对米酒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酒
电子舌
有机酸
氨基酸
细菌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理化指标和风味成分的酿造米酒分类及其相关特性分析
被引量:
18
3
作者
邹凌波
王栋
+2 位作者
余海燕
张立军
徐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78-84,共7页
中国米酒分布广泛,品质各异,探索米酒合理的分类方式有助于对米酒进行科学评价。采集10个具有不同典型性的中国酿造米酒样品,通过理化指标、口感特性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用于米酒的分类及相关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中国米酒的特点,...
中国米酒分布广泛,品质各异,探索米酒合理的分类方式有助于对米酒进行科学评价。采集10个具有不同典型性的中国酿造米酒样品,通过理化指标、口感特性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用于米酒的分类及相关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中国米酒的特点,与仅按照还原糖含量分类相比,按照还原糖结合酒精含量的分类,将中国米酒分为高度低糖型和低度高糖型两类更为合理,该类型划分与基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类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高度低糖型米酒有较高含量的醇类和酯类化合物,而低度高糖型米酒风味成分含量总体较少,但醛类和呋喃类化合物相对较为丰富。该研究的分析方法和结果为中国酿造米酒的类型划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米酒
分类
理化指标
风味成分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宏基因组分箱方法揭示房县黄酒加工用小曲中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玉荣
李文鹏
蔡文超
刘慧杰
余海燕
侯强川
郭壮
机构
湖北
文理学院
湖北
文理学院
北京忠和房县生物食品
有限
公司
湖北庐陵王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9-214,共6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D20212601)
湖北文理学院教师科研能力培育基金“科技创新团队”(2020kypytd009)。
文摘
该研究以房县黄酒加工用小曲为研究对象,使用宏基因组分箱(Binning)技术对其微生物多样性进行解析。在每个样本平均获得148458867条高质量序列,平均测序量为20.74 Gb的基础上发现,硬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房县黄酒加工用小曲中的优势菌门,累计占比为99.06%;而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24.04%)、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18.86%)和融合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16.15%)等菌种为优势种。该研究通过宏基因组Binning技术从宏基因组序列中共获得8个高质量的宏基因组组装基因组(metagenome assembly genomes,MAGs),分别隶属于硬壁菌门下的5个菌属。此外,通过ANI(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分析从高质量MAGs中发现两个疑似的新物种,分别为Weissella sp.和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基因功能注释结果表明,Lactobacillus sp.具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能力,并含有许多独有的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基因,可能促进房县黄酒的发酵进程。由此可见,在后续研究中对房县黄酒加工用小曲中蕴含的微生物资源进行挖掘是极为必要的。
关键词
房县
黄酒曲
宏基因组
宏基因组组装
微生物多样性
Keywords
Fangxian
Huangjiu Xiaoqu
metagenome
metagenome binning
microbial diversity
分类号
TS262.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竹米酒滋味品质与细菌类群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向凡舒
蔡文超
郭壮
刘慧杰
余海燕
单春会
机构
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
湖北
文理学院
湖北
省食品配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忠和房县生物食品
有限
公司
湖北庐陵王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31-238,共8页
基金
新疆建设兵团中青年领军人才项目(2020CB025)
南疆重点产业支撑计划项目(2018DB002)
湖北文理学院教师科研能力培育基金“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20kypytd009)。
文摘
为揭示大竹米酒滋味品质与细菌类群的关联性,在采用电子舌对其各滋味指标进行数字化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有机酸和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进行解析,同时对其蕴含的乳酸菌类群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细菌类群进行了揭示和功能预测,最后对各滋味指标与细菌类群的相关性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大竹米酒在咸味、酸味和苦味指标上的差异较大,米酒中含有7种有机酸和15种氨基酸,其中有机酸以乳酸(8.82 mg/g)和乙酸(6.27 mg/g)为主,氨基酸以谷氨酸(8.06 mg/g)、亮氨酸(4.10 mg/g)和天冬氨酸(3.94 mg/g)为主。通过纯培养共分离出14株乳酸菌,鉴定为5个种,分别为发酵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4株)、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4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2株)、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2株)和假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2株)。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平均相对含量大于1.0%的细菌门,累计含量达96.93%;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片球菌属(Pediococc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乳球菌属(Lactococc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为平均相对含量大于1.0%的细菌属,累计含量达89.43%。相关性分析表明,Weissella与后味A、涩味和苦味等滋味指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由此可见,大竹米酒中有机酸以乳酸和乙酸为主,氨基酸以谷氨酸、亮氨酸和天冬氨酸为主,细菌类群以Lactobacillus、Pediococcus和Weissella等乳酸菌为主,且Weissella对米酒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米酒
电子舌
有机酸
氨基酸
细菌类群
Keywords
rice wine
electronic tongue
organic acids
amino acids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理化指标和风味成分的酿造米酒分类及其相关特性分析
被引量:
18
3
作者
邹凌波
王栋
余海燕
张立军
徐岩
机构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湖北庐陵王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78-84,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400503,2018YF C1604106)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TAPP)
文摘
中国米酒分布广泛,品质各异,探索米酒合理的分类方式有助于对米酒进行科学评价。采集10个具有不同典型性的中国酿造米酒样品,通过理化指标、口感特性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用于米酒的分类及相关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中国米酒的特点,与仅按照还原糖含量分类相比,按照还原糖结合酒精含量的分类,将中国米酒分为高度低糖型和低度高糖型两类更为合理,该类型划分与基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类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高度低糖型米酒有较高含量的醇类和酯类化合物,而低度高糖型米酒风味成分含量总体较少,但醛类和呋喃类化合物相对较为丰富。该研究的分析方法和结果为中国酿造米酒的类型划分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酿造米酒
分类
理化指标
风味成分
聚类分析
Keywords
fermented Mijiu
classification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
flavor components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分类号
TS262.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宏基因组分箱方法揭示房县黄酒加工用小曲中微生物多样性
王玉荣
李文鹏
蔡文超
刘慧杰
余海燕
侯强川
郭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竹米酒滋味品质与细菌类群的关联性分析
向凡舒
蔡文超
郭壮
刘慧杰
余海燕
单春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理化指标和风味成分的酿造米酒分类及其相关特性分析
邹凌波
王栋
余海燕
张立军
徐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