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罗田天堂寨蝶类资源初报 被引量:6
1
作者 顾勇 姜少平 支立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294-3295,3457,共3页
报道了湖北罗田天堂寨蝴蝶资源10科112种,将其与安徽天堂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作了比较,并提出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蝴蝶资源的建议。
关键词 罗田天堂寨 蝶类资源 初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教学应加强生命教育
2
作者 顾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年第03X期124-124,33,共2页
提出在生物教学中加强生命教育的问题,探讨了其内容和原则。
关键词 生命本质教育 健康教育 生命伦理教育 死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黄牛Y-SNPs遗传多样性与起源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常振华 卫利选 +5 位作者 张润锋 郭本玲 何诚 蓝贤勇 陈宏 雷初朝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37-1542,共6页
为了研究中国黄牛Y染色体SNPs的遗传多样性及父系起源,本研究利用PCR-SSCP与测序方法,选择4个牛Y-SNPs位点DDX3Y-7、UTY-19、ZFY-9和ZFY-10,分析了16个中国地方黄牛品种284头公牛与缅甸黄牛4头公牛Y染色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中... 为了研究中国黄牛Y染色体SNPs的遗传多样性及父系起源,本研究利用PCR-SSCP与测序方法,选择4个牛Y-SNPs位点DDX3Y-7、UTY-19、ZFY-9和ZFY-10,分析了16个中国地方黄牛品种284头公牛与缅甸黄牛4头公牛Y染色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中国16个黄牛品种中,仅发现普通牛Y2和瘤牛Y3单倍型,表明只有Y2和Y3两种父系起源,尚未发现中国黄牛存在普通牛Y1单倍型的分子证据。4头缅甸黄牛均为Y3单倍型。在中国16个黄牛品种中,Y2和Y3单倍型频率分别为57.0%和43.0%,其中Y2单倍型频率在北方黄牛中占优势(98.3%),Y3单倍型频率在南方黄牛中占优势(76.1%),中原黄牛中普通牛Y2的单倍型频率较高,为63.8%,瘤牛Y3的单倍型频率为36.2%。本研究证明,中国黄牛存在普通牛Y2和瘤牛Y3单倍型两种父系起源,Y2单倍型频率自北向南逐渐减少,Y3单倍型频率自北向南逐渐增加,中原地区为普通牛Y2和瘤牛Y3单倍型的交汇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Y-SNPS 单倍型 父系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鸡Chemerin和ChemR23基因时序表达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林亚秋 徐亚欧 +3 位作者 张润锋 张明 左斌 郑玉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90-1299,共10页
本试验旨在阐明藏鸡Chemerin及其受体ChemR23基因的组织和时序表达谱,分析这两个基因mRNA表达水平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以孵化0~210日龄的藏鸡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Chemerin与ChemR23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两个基... 本试验旨在阐明藏鸡Chemerin及其受体ChemR23基因的组织和时序表达谱,分析这两个基因mRNA表达水平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以孵化0~210日龄的藏鸡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Chemerin与ChemR23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两个基因在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并将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hemerin与ChemR23基因共同表达于藏鸡所有被检测的组织中,且Chemerin主要在肝、脂肪、肺和肾等组织中表达,而ChemR23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P<0.01)。Chemerin与ChemR23在不同发育阶段胸肌和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无性别差异,均在孵化0日龄的胸肌中表达水平最高,在154日龄的皮下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Chemerin与ChemR23基因在腿肌中的表达存在性别差异,Chemerin与ChemR23在119日龄母鸡腿肌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几个时期(P<0.01);但Chemerin在0和210日龄公鸡腿肌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几个时期(P<0.01),ChemR23在210日龄公鸡腿肌表达水平最高(P<0.01)。Chemerin与ChemR23mRNA表达量与胸肌IMF含量呈正相关,Chemerin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腿肌IMF含量呈负相关,ChemR23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公鸡腿肌IMF含量呈负相关,与母鸡腿肌IMF含量呈正相关。研究结果提示,Chermerin及其受体ChemR23基因可能在藏鸡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肌内脂肪沉积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Chermerin及其受体ChemR23基因在藏鸡脂肪代谢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鸡 CHEMERIN ChemR23 发育性表达 肌内脂肪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花茶酒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训一 王代文 +1 位作者 马瑞伟 冯艳丽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11期183-187,共5页
茶酒是以茶叶为主要原料,经直接浸提或生物发酵、过滤、陈酿、勾兑而成的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酒。以茉莉花茶汤和梨汁为原料,研究了茉莉花茶酒的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原料比、pH值、接种量(v/v)和温度对发酵过程的... 茶酒是以茶叶为主要原料,经直接浸提或生物发酵、过滤、陈酿、勾兑而成的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酒。以茉莉花茶汤和梨汁为原料,研究了茉莉花茶酒的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原料比、pH值、接种量(v/v)和温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优化得到茉莉花茶酒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茶汁:梨汁比为5:2、pH值3.6、接种量2%(v/v)、温度26℃。茶酒酒精浓度5.5%,总酸、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3.60g/L、3.20g/L、0.80g/L。产品兼具茶香和酒香。经提升预设酒精度后重复实验,可得到酒精度为6.8%,总酸为4.09g/L,总糖为3.51g/L,还原糖为0.91g/L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 梨汁 发酵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贞子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徐玲花 熊亚青 +3 位作者 严镇钧 杨裕启 吴雪丽 吴习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305-3308,共4页
[目的]优化女贞子(FRUCTUS LIGUSTRI LUCIDI)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乙醇回流法提取女贞子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2.50 g干燥女贞子粉末,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 [目的]优化女贞子(FRUCTUS LIGUSTRI LUCIDI)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乙醇回流法提取女贞子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2.50 g干燥女贞子粉末,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50(M/V),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2 h。在此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较高,为6.215%。[结论]乙醇回流法提取女贞子总黄酮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黄酮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叶女贞中熊果酸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亮 夏晓芬 +4 位作者 侯忍 马玫瑰 梅芳芳 蔡力 周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8481-18483,共3页
[目的]筛选金叶女贞中熊果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纤维素酶解法提取金叶女贞中熊果酸,以5%香草醛及高氯酸作为显色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显色的最佳条件,在波长550 nm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熊果酸的含量。[结果]最佳显色条件为:0.3 ml... [目的]筛选金叶女贞中熊果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纤维素酶解法提取金叶女贞中熊果酸,以5%香草醛及高氯酸作为显色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显色的最佳条件,在波长550 nm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熊果酸的含量。[结果]最佳显色条件为:0.3 ml浓度5%香草醛、1.0 ml高氯酸、温度60℃,此条件下女贞花中熊果酸提取率达2.037%。[结论]正交试验表明,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熊果酸的提取率比较理想;提取试验表明,在金叶女贞不同器官中,果实中熊果酸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分光光度法 正交试验 金叶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法水解大豆异黄酮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冯艳丽 员月明 夏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58,共3页
为提高大豆总异黄酮中的染料木黄酮含量,用碱水解大豆异黄酮粗品,促使丙二酰基异黄酮转化为葡萄糖苷型异黄酮,再对其进行酸水解。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表明,温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由正交实验得出大豆异黄酮碱水解后再进行酸水解的最佳... 为提高大豆总异黄酮中的染料木黄酮含量,用碱水解大豆异黄酮粗品,促使丙二酰基异黄酮转化为葡萄糖苷型异黄酮,再对其进行酸水解。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表明,温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由正交实验得出大豆异黄酮碱水解后再进行酸水解的最佳工艺路线为:用1.0 mol/L NaOH溶液,料液比1∶10,温度65℃,水解时间20 m in,后用1 mol/L盐酸,55℃水解2 h,样品中以染料木黄酮计的异黄酮总含量由287.09μg/g提高到532.76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异黄酮 碱水解 染料木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氯酚钠对梨形环棱螺的毒理效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元川 侯建军 +2 位作者 陈亚琼 舒晓 夏晓芬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8-123,共6页
采用在体暴露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五氯酚钠(Na-PCP)在不同暴露时间(24、48、72和96 h)下对梨形环棱螺的急性毒性,以及Na-PCP对肝脏、鳃和腹足中精氨酸激酶(AK)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Na-PCP对梨形环棱螺的半致死浓度为0.411 mg/L,... 采用在体暴露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五氯酚钠(Na-PCP)在不同暴露时间(24、48、72和96 h)下对梨形环棱螺的急性毒性,以及Na-PCP对肝脏、鳃和腹足中精氨酸激酶(AK)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Na-PCP对梨形环棱螺的半致死浓度为0.411 mg/L,安全浓度为0.0411 mg/L;在Na-PCP暴露下,梨形环棱螺肝脏中单位蛋白AK活性在低浓度下被诱导增长,在高浓度下则出现被抑制的现象,鳃和腹足中单位蛋白AK活性伴随Na-PCP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表现出时间剂量效应,且腹足中下降幅度相对鳃中较大。试验结果表明AK活性可以作为指示五氯酚钠对梨形环棱螺毒理效应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酚钠 梨形环棱螺 急性毒性试验 毒理效应 精氨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铒(Er)-L-组氨酸-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卫东 李登科 +3 位作者 李晓慧 胡远亮 陈灵 陆江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49-1554,共6页
在乙醇介质中,合成了铒(Er)-组氨酸(L-His)-邻菲啰啉(Phen.H2O)三元稀土配合物,利用摩尔电导率、络合滴定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和热重-差热(TG-DTA)等分析测试,推测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Er(L-His)3Phen]Cl3.3H2O。初步研究了配... 在乙醇介质中,合成了铒(Er)-组氨酸(L-His)-邻菲啰啉(Phen.H2O)三元稀土配合物,利用摩尔电导率、络合滴定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和热重-差热(TG-DTA)等分析测试,推测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Er(L-His)3Phen]Cl3.3H2O。初步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其中稀土配合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革兰氏阳性枯草芽孢杆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抑制效果更好。并通过循环伏安测定了配合物在铂盘工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HAc-NaAc缓冲溶液(pH≈6.0)中ErCl3.6H2O和配合物{[Er(L-His)3Phen]Cl3.3H2O}在-0.3 V~-1.0 V(vs.SCE)电位范围内均表现出电化学活性,配合物的电化学活化中心是Er3+,该配合物为准可逆体系,且配合物的还原峰电流与浓度和扫描速率呈现递增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稀土配合物 红外光谱 循环伏安 电化学活性 抑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专用麦芽糖浆的生产及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涂俊铭 邱昌恩 +1 位作者 陈阿扣 顾国贤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6-87,共2页
玉米直接生产啤酒专用麦芽糖浆 ,即不需把玉米加工成淀粉 ,而采用玉米直接粉碎、干法脱胚、酶法水解 。
关键词 生产 应用 脱胚玉米 麦芽糖浆 啤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D和酯酶同工酶技术在香菇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董昌金 江涓 姚占芳 《食用菌学报》 2000年第1期1-7,共7页
利用RAPD和酯酶同工酶技术研究了 6个香菇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发现 ,类间组合杂种优势强 ,类内组合杂种优势弱 ,因此 ,杂交亲本应选择不同类的菌株。通过单孢杂交和出菇试验发现 ,杂交子代酶谱出现“互补型酶带”... 利用RAPD和酯酶同工酶技术研究了 6个香菇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发现 ,类间组合杂种优势强 ,类内组合杂种优势弱 ,因此 ,杂交亲本应选择不同类的菌株。通过单孢杂交和出菇试验发现 ,杂交子代酶谱出现“互补型酶带”和“杂种新酶带” ,杂交后代杂种优势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RAPD 酯酶同工酶 单孢杂交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硅浓度对粳稻形态和光合生理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亮 丁枫 +6 位作者 蔡丽萍 周彬 石妍 占怡玉 范智权 王淑琼 饶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1期15100-15102,15110,共4页
[目的]为了探究不同硅浓度对粳稻形态和光合生理机制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硅浓度(0、30、80、130、180 mg/L硅酸钠溶液)处理粳稻幼苗。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不同硅浓度处理组水稻根、茎、叶的硅含量,使用测量工具测量不同硅浓度处理组水... [目的]为了探究不同硅浓度对粳稻形态和光合生理机制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硅浓度(0、30、80、130、180 mg/L硅酸钠溶液)处理粳稻幼苗。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不同硅浓度处理组水稻根、茎、叶的硅含量,使用测量工具测量不同硅浓度处理组水稻株高、根长、根系数目,采用丙酮提取法测定不同硅浓度处理组水稻叶、茎的叶绿素a、b的含量以及叶绿素a/b值。[结果]粳稻营养器官中硅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茎>叶>根;当硅浓度为80 mg/L时,粳稻株高最矮;当硅浓度为30 mg/L时,粳稻根长最短,根系数最少;当硅浓度为30mg/L时,叶绿素a、b的含量均最高,且叶绿素a/b值在硅浓度为80 mg/L时达到最大值。[结论]适当的硅浓度可提高粳稻的抗倒伏性以及粳稻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而提高粳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硅浓度 形态特征 光合作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水解大豆异黄酮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冯艳丽 余翔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5-77,共3页
为提高总异黄酮中的染料木黄酮含量,用盐酸水解大豆异黄酮粗品,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表明,盐酸浓度是影响大豆异黄酮水解的主要因素。正交试验得出盐酸水解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1mol/L,水解时间4h,水解温度55℃。以... 为提高总异黄酮中的染料木黄酮含量,用盐酸水解大豆异黄酮粗品,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表明,盐酸浓度是影响大豆异黄酮水解的主要因素。正交试验得出盐酸水解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1mol/L,水解时间4h,水解温度55℃。以染料木黄酮计的总异黄酮含量由3.06%提高到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 水解 大豆异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黄酮对AM真菌侵染菌丝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董昌金 姚发兴 赵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3-477,共5页
类黄酮(hesperitin)能显著促进AM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G.i)、Acaulospora laevis(A.l)、G.i+A.l]对宿主植物(玉米、棉花)根段的侵染,提高菌丝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 类黄酮(hesperitin)能显著促进AM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G.i)、Acaulospora laevis(A.l)、G.i+A.l]对宿主植物(玉米、棉花)根段的侵染,提高菌丝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活性。当用15 nmol L-11、50 nmol L-1、1.5μmol L-1的类黄酮处理时,第6周取样,G.i对玉米根段的侵染率分别为76.2%、84.5%、75.8%(对照为45.9%),菌丝SDH酶活性分别为68.4%、75.9%、67.4%(对照为40.7%),菌丝ALP酶活性分别为45.8%、51.4%、45.1%(对照为27.1%);G.i对棉花根段的侵染率分别为85.2%8、8.9%8、3.8%(对照为59.8%),菌丝SDH酶活性分别为76.8%、81.2%、75.0%(对照为53.1%),菌丝ALP酶活性分别为51.2%、53.7%4、9.4%(对照为35.2%)。同时,类黄酮能显著增加土壤中AM真菌菌丝的总量,对宿主植物(玉米、棉花)的生物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黄酮 AM真菌 侵染 酶活性 菌丝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专用糖浆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涂俊铭 王栋 顾国贤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2-94,共3页
关键词 啤酒 专用糖浆 开发 生产工艺 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醇啤酒修饰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邱昌恩 涂俊铭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78,共2页
利用多种修饰剂对低醇啤酒进行了修饰 ,改善了低醇啤酒的泡持性 ,完善了低醇啤酒的风味 。
关键词 低醇啤酒 修饰技术 修饰剂 泡沫特性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肥料高效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22
18
作者 董昌金 蒋宝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57,共2页
从供试土壤样品中筛选出几株高效解磷、解钾和自生固氮菌菌株 ,其中 ,以菌株P1 、K1 、N1 解磷、解钾和固氮效果最好。盆栽试验结果显示 :与对照相比 ,高效菌株组合P1 K1 N1 能使番茄和油菜的生物量分别提高 65 .9%和 68.4%。
关键词 解磷细菌 解钾细菌 自生固氮菌 微生物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常见病害及预防 被引量:6
19
作者 姚发兴 董昌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93-2293,2315,共2页
从制种、代料栽培、段木栽培和子实体培养几个方面阐述了危害食用菌的常见病害。食用菌病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食用菌 病害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霉液体培养条件与产色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石鹤 周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04年第3期83-85,共3页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红曲霉液体培养条件与产红曲色素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8℃、PH=6.0、摇瓶盖口纱布层数为8层、转速为140r/min、装量为50mL/250mL、发酵时间为72h。在此培养条件下,发酵液的总色价为52...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红曲霉液体培养条件与产红曲色素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8℃、PH=6.0、摇瓶盖口纱布层数为8层、转速为140r/min、装量为50mL/250mL、发酵时间为72h。在此培养条件下,发酵液的总色价为52.2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液体培养条件 正交实验 红曲色素 液体深层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