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重历史的厚实之作——《湖北国统区和沦陷区社会研究》评介
1
作者 张泰山 李翔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4-135,共2页
湖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徐旭阳教授所著《湖北国统区和沦陷区社会研究》(以下简称《社会研究》)于2007年5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依据翔实的史料,较为完整地复原了湖北八年抗日战争这段... 湖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徐旭阳教授所著《湖北国统区和沦陷区社会研究》(以下简称《社会研究》)于2007年5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依据翔实的史料,较为完整地复原了湖北八年抗日战争这段沉重的历史,从社会史的角度探询了抗日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该著的出版不仅填补了湖北抗战史和湖北地方社会史研究的空白,而且对全国抗战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今天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读《社会研究》一书,可以发现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师范学院 社会研究 历史系 沦陷区 国统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社会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言官与阁臣关系述论 被引量:2
2
作者 蔡明伦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47,共6页
明代言官与阁臣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和谐到恶化的过程。明前期,言官与阁臣素质较高,双方立公为国,和衷共济。嘉靖时期是二者关系的转折点,言官群体在与阁臣的对抗中,其制衡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隆庆以后,门户日重,言官趋附阁臣,成为权力角... 明代言官与阁臣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和谐到恶化的过程。明前期,言官与阁臣素质较高,双方立公为国,和衷共济。嘉靖时期是二者关系的转折点,言官群体在与阁臣的对抗中,其制衡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隆庆以后,门户日重,言官趋附阁臣,成为权力角逐的先锋。张居正去世后,言路势张,压制阁臣,言路与执政相水火,争斗不已,迄于明亡,晚明时期言官的制衡作用已走向反面。言官和阁臣都是明代皇权强化的产物,二者关系的演变,反映了明代政治逐步浊化的过程,揭示了专制体制下士大夫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言官群体 阁臣 皇权 权力制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新县制的推行与基层政权变革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旭阳 张泰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15-119,124,共6页
抗日战争时期 ,根据国民政府的指令 ,湖北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新县制。其内容主要是重新划定县等、扩大县政府组织、增强县政府职权、调整裁减区署、裁撤联保、建立乡镇公所、重组保甲 ,以及普及教育、整顿财政体系等等 ,其目的是... 抗日战争时期 ,根据国民政府的指令 ,湖北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新县制。其内容主要是重新划定县等、扩大县政府组织、增强县政府职权、调整裁减区署、裁撤联保、建立乡镇公所、重组保甲 ,以及普及教育、整顿财政体系等等 ,其目的是建立党政军教一体、管教养卫合一的基层政治和管理体制。新县制的推行 ,加强了国民党对农村基层政权和人民的控制 ,与其所标榜的“地方自治”背道而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湖北 新县制 基层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后方国统区社会风俗的改良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旭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6-90,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陈诚和湖北省政府在鄂西后方国统区推行了一系列的社会风俗改良措施,主要包括查禁烟毒、取缔赌博和娼妓、提倡节约和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等等。这些措施,虽然不可能彻底实施,也不可能真正改变鄂西后方的社会面貌和社会风俗,但... 抗日战争时期,陈诚和湖北省政府在鄂西后方国统区推行了一系列的社会风俗改良措施,主要包括查禁烟毒、取缔赌博和娼妓、提倡节约和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等等。这些措施,虽然不可能彻底实施,也不可能真正改变鄂西后方的社会面貌和社会风俗,但是,它对推动鄂西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后方抗日根据地,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湖北 后方国统区 社会风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葛洪思想体系中的道儒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玲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6-20,共5页
仔细考察魏晋时期道教重要人物葛洪的思想体系,我们既可看到其以道为本的坚定倾向,又可看到其内心深处解不开的儒家情结。本文通过葛洪道本儒末、尊道贵儒、孔、老皆圣、评道扬儒、成仙之途等思想主张及其理论活动,对葛洪思想体系中的... 仔细考察魏晋时期道教重要人物葛洪的思想体系,我们既可看到其以道为本的坚定倾向,又可看到其内心深处解不开的儒家情结。本文通过葛洪道本儒末、尊道贵儒、孔、老皆圣、评道扬儒、成仙之途等思想主张及其理论活动,对葛洪思想体系中的道儒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思想体系 道儒关系 魏晋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后方国统区人口数量及其结构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旭阳 汪建武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95-98,共4页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后方国统区的人口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战争造成了后方人口的大量死亡和外流,导致了后方人口的大幅度下降。在人口结构方面,抗战期间,由于战争的影响和陈诚推行"计划教育",后方人口的性别结构和文化结构发生...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后方国统区的人口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战争造成了后方人口的大量死亡和外流,导致了后方人口的大幅度下降。在人口结构方面,抗战期间,由于战争的影响和陈诚推行"计划教育",后方人口的性别结构和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年龄结构和职业结构变化较小。本文考察了战时后方国统区人口变化的状况,并分析了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湖北 后方国统区 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奢侈品的生产和贸易在中西封建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毕道村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5-60,36,共7页
奢侈品的生产和贸易在中西封建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毕道村奢侈品的生产和贸易在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似乎已有定论,因为马克思说过,进行这种生产和贸易的城市是经济体上的赘疣。因此,中西学者在探讨封建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 奢侈品的生产和贸易在中西封建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毕道村奢侈品的生产和贸易在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似乎已有定论,因为马克思说过,进行这种生产和贸易的城市是经济体上的赘疣。因此,中西学者在探讨封建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化问题时,都普遍关注以普通民众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和贸易 封建贵族 工商业 市民阶级 货币地租 地租形态 土地所有权 马克思恩格斯 贵族们 地主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后方国统区的禁烟禁毒工作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旭阳 《理论月刊》 2004年第3期56-57,94,共3页
抗日战争时期,陈诚和湖北省政府在鄂西后方国统区开展了严厉的禁烟禁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效遏制了烟毒泛滥的局面。但是,由于烟毒之害,非一日之寒,再加上国民党政府政治腐败,湖北后方国统区的禁烟禁毒工作没有也不可能取得完全... 抗日战争时期,陈诚和湖北省政府在鄂西后方国统区开展了严厉的禁烟禁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效遏制了烟毒泛滥的局面。但是,由于烟毒之害,非一日之寒,再加上国民党政府政治腐败,湖北后方国统区的禁烟禁毒工作没有也不可能取得完全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湖北 后方国统区 禁烟禁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西封建时代城乡经济关系的不同性质
9
作者 毕道村 肖翠松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6-142,共7页
城乡经济关系是封建社会里最主要的经济关系 ,由于西欧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权和货币权关系截然相反 ,致使两者城乡经济关系大相径庭 :西欧以商品经济关系为主 ,租赋贡纳关系为辅 ;中国则以租赋贡纳关系为主 ,商品交换关系为辅。
关键词 西欧 中国 封建社会 城乡经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后方国统区交通业建设
10
作者 俞国 徐旭阳 《理论月刊》 2008年第2期83-85,114,共4页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委会和湖北省政府以增强军运能力为中心,在鄂西后方国统区进行了一系列交通业的开发和建设,如整治和新修公路,建设人行道,开辟水道新航线,扩建机场,等等。这些工程的建设及其成效,不仅有效地缓解了战时鄂西地区交...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委会和湖北省政府以增强军运能力为中心,在鄂西后方国统区进行了一系列交通业的开发和建设,如整治和新修公路,建设人行道,开辟水道新航线,扩建机场,等等。这些工程的建设及其成效,不仅有效地缓解了战时鄂西地区交通运输的紧张局面,保障了战时后方国统区战略物资的运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鄂西地区交通业的落后面貌,促进了鄂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湖北 国统区 交通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英封建时代生产力系统的异动对农业生产力的影响——兼答侯建新先生
11
作者 毕道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9-13,共5页
生产力是多因素、多种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任何部分的进退都受其整体运动的制约,农业生产力因而具有双重性,既是生产力系统的基础,又被生产力系统的整体运动所规定。中国封建时代农业生产力远过于西欧,却未能率先工业化,关键就... 生产力是多因素、多种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任何部分的进退都受其整体运动的制约,农业生产力因而具有双重性,既是生产力系统的基础,又被生产力系统的整体运动所规定。中国封建时代农业生产力远过于西欧,却未能率先工业化,关键就在于工商业滞后,生产力整体运动失衡,使经济进入恶性循环。反之,西欧近代的后来居上,并非其农业得天独厚,而是生产力各子系统之间配合得宜,使生产力得以递进,地租形态等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封建时代 生产力系统 农业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会战前的湖北民众抗日救亡运动述论
12
作者 张泰山 《理论月刊》 2008年第7期55-58,共4页
从九一八事变起至武汉会战前,湖北人民在荆楚大地上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文章从九一八事变与湖北救亡运动的兴起、一二九运动与湖北救亡运动的发展、七七事变与湖北救亡运动的新高潮等三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湖北民众抗日救亡... 从九一八事变起至武汉会战前,湖北人民在荆楚大地上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文章从九一八事变与湖北救亡运动的兴起、一二九运动与湖北救亡运动的发展、七七事变与湖北救亡运动的新高潮等三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湖北民众抗日救亡运动进行了考察。这一时期湖北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呈现出主动性与积极性、连续性与广泛性、创造性与开拓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民众 武汉会战 抗日救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牧民族历史影响比较研究初探
13
作者 汪建武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8-33,共6页
突厥人和蒙古人曾经对世界历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两相比较 ,可以看出 ,蒙古人的扩张把古代游牧民族的武力征伐推到了顶峰 ,使得文明社会经受了最后一次 ,也是最激烈的游牧民族的野蛮攻击 ,其规模远远超过了突厥人 ,在世界历史上给人们... 突厥人和蒙古人曾经对世界历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两相比较 ,可以看出 ,蒙古人的扩张把古代游牧民族的武力征伐推到了顶峰 ,使得文明社会经受了最后一次 ,也是最激烈的游牧民族的野蛮攻击 ,其规模远远超过了突厥人 ,在世界历史上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而突厥人的文化影响则较为深远 ,他们在游牧民族中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层次较高的、独特的、持久的文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厥人 蒙古人 历史影响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一大”代表特点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双全 杨秀林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14,共4页
192 1年 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分析“一大”代表的基本特点 ,对于认识我党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 ,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 ,认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历... 192 1年 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分析“一大”代表的基本特点 ,对于认识我党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 ,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 ,认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历史背景 ,乃至我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整个进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代表 党史 "五四"运动 知识分子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腊城邦社会经济性质简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建武 徐海燕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80-84,共5页
希腊城邦社会就其经济性质而言是一种农业社会 ,而非工商业社会。这是因为在古代希腊 ,土地既是人们的主要财富 ,又是维持其公民权的象征 ,土地是一切政治权利的基础 ;从当时希腊人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来看 ,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比较低... 希腊城邦社会就其经济性质而言是一种农业社会 ,而非工商业社会。这是因为在古代希腊 ,土地既是人们的主要财富 ,又是维持其公民权的象征 ,土地是一切政治权利的基础 ;从当时希腊人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来看 ,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 ,农业才是社会最高尚的职业 ;另外 ,古代希腊同东方各国一样 ,农业始终是主要的经济部门 ,商业始终未能在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始终未能取代农业这种主要的经济形态 ,城邦的经济以小农经济为基础 ,农业为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希腊 经济性质 农业社会 城邦社会 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2~1943宋美龄访美原因、经过及其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旭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文章在介绍宋美龄1942~1943年访美的历史背景上,对宋美龄访美的七个月历程进行了具体生动的描述,然后对宋美龄访美效果进行述评。作者认为宋美龄访美虽未取得重大的实质性成果,但它仍不失为抗战时期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 文章在介绍宋美龄1942~1943年访美的历史背景上,对宋美龄访美的七个月历程进行了具体生动的描述,然后对宋美龄访美效果进行述评。作者认为宋美龄访美虽未取得重大的实质性成果,但它仍不失为抗战时期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美龄 蒋介石 罗斯福 先欧后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法国农业发展看我国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途径选择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新田 《理论月刊》 2005年第4期136-139,共4页
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备受各界关注。本文系统介绍了法国农业现代化的做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具体问题,借鉴法... 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备受各界关注。本文系统介绍了法国农业现代化的做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具体问题,借鉴法国成功经验,提出我国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途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农业现代化 途径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牟子《理惑论》的老子观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玲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3期106-110,共5页
牟子《理惑论》是佛教典籍,但文中大量引用道家《老子》之语来解释佛教教义,并为佛教辩护,从侧面体现了早期佛教信仰者的老子观。牟子在佛教和中国传统道家文化中寻找异同点,从而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廓清障碍,这有利于揭示早期佛教对老... 牟子《理惑论》是佛教典籍,但文中大量引用道家《老子》之语来解释佛教教义,并为佛教辩护,从侧面体现了早期佛教信仰者的老子观。牟子在佛教和中国传统道家文化中寻找异同点,从而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廓清障碍,这有利于揭示早期佛教对老子其人其书的认识特点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惑论》 牟子 老子 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封建工商业的基石 被引量:1
19
作者 毕道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17-122,共6页
中国封建工商业的基石毕道村近代西欧工业文明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商品生产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在自己的发展中变成资本主义经济的。商品经济的主要载体工商业在封建社会母胎内的孕育和发展,才导致了商品经济的升级... 中国封建工商业的基石毕道村近代西欧工业文明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商品生产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在自己的发展中变成资本主义经济的。商品经济的主要载体工商业在封建社会母胎内的孕育和发展,才导致了商品经济的升级换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才取代了封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业 封建贵族 奴隶制度 劳动者 劳动力 代役租 生产奴隶 独立经济 封建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社会进步:符号消费的逻辑 被引量:3
20
作者 熊辉 《理论月刊》 2007年第1期56-58,共3页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与人类社会进步相伴随的是人类对消费深度和广度的无止境追求,人类在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中不断创造和消费着各种相应的“美好”、“幸福”符号,正是这种符号促进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可以...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与人类社会进步相伴随的是人类对消费深度和广度的无止境追求,人类在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中不断创造和消费着各种相应的“美好”、“幸福”符号,正是这种符号促进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可以说,人类进步的历史,是在维持人类生存的基础上追求“幸福”符号的历史;从本质意义上讲,现代社会不断增长的生产和消费的就是符号——已经超出生物学意义的代表着人类“美好”、“幸福”生活理念的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 符号消费 社会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