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沉重历史的厚实之作——《湖北国统区和沦陷区社会研究》评介 |
张泰山
李翔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2
|
明代言官与阁臣关系述论 |
蔡明伦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3
|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新县制的推行与基层政权变革 |
徐旭阳
张泰山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4
|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后方国统区社会风俗的改良 |
徐旭阳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5
|
略论葛洪思想体系中的道儒关系 |
刘玲娣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3
|
|
6
|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后方国统区人口数量及其结构考察 |
徐旭阳
汪建武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7
|
奢侈品的生产和贸易在中西封建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
毕道村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8
|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后方国统区的禁烟禁毒工作 |
徐旭阳
|
《理论月刊》
|
2004 |
1
|
|
9
|
论中西封建时代城乡经济关系的不同性质 |
毕道村
肖翠松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0
|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后方国统区交通业建设 |
俞国
徐旭阳
|
《理论月刊》
|
2008 |
0 |
|
11
|
中英封建时代生产力系统的异动对农业生产力的影响——兼答侯建新先生 |
毕道村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0 |
|
12
|
武汉会战前的湖北民众抗日救亡运动述论 |
张泰山
|
《理论月刊》
|
2008 |
0 |
|
13
|
游牧民族历史影响比较研究初探 |
汪建武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14
|
中共“一大”代表特点初探 |
蔡双全
杨秀林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5
|
希腊城邦社会经济性质简析 |
汪建武
徐海燕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
2
|
|
16
|
1942~1943宋美龄访美原因、经过及其效果 |
徐旭阳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3
|
|
17
|
从法国农业发展看我国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途径选择 |
陈新田
|
《理论月刊》
|
2005 |
4
|
|
18
|
论牟子《理惑论》的老子观 |
刘玲娣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7 |
2
|
|
19
|
中国封建工商业的基石 |
毕道村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20
|
人类社会进步:符号消费的逻辑 |
熊辉
|
《理论月刊》
|
2007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