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HP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以黄石市沼山村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定惠 张亚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6期112-115,121,共5页
以湖北省黄石市沼山村为例,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对沼山村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分类,分析该村旅游资源特色及结构组成。调查结果表明,沼山村旅游资源组合条件较好,以乡村风貌为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但旅游资源单体数... 以湖北省黄石市沼山村为例,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对沼山村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分类,分析该村旅游资源特色及结构组成。调查结果表明,沼山村旅游资源组合条件较好,以乡村风貌为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但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偏少;其次,从资源价值、环境条件、建设条件3个层面构建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对沼山村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沼山村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总体得分为80.86,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价值;最后,针对沼山村乡村旅游发展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开发评价 层次分析法 沼山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
作者 马啸 潘雨珂 +2 位作者 杨杰 王亚蒙 郭文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6-393,共8页
综述了生物炭的改性方法,如金属盐/金属氧化物改性、有机改性、酸碱改性和其他方法。总结了改性生物炭在废水处理、土壤修复和改良方面的应用以及作用机制。展望了生物炭及其改性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对改性生物炭进行系统分类并完... 综述了生物炭的改性方法,如金属盐/金属氧化物改性、有机改性、酸碱改性和其他方法。总结了改性生物炭在废水处理、土壤修复和改良方面的应用以及作用机制。展望了生物炭及其改性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对改性生物炭进行系统分类并完善理论框架,重点研究生物炭对环境的长期影响,探讨吸附了营养元素的改性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的肥效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改性方法 土壤修复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中国理论研究综述:内涵解析、思想渊源与评价理论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文盛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共6页
自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概念以来,学术界掀起了美丽中国的研究热潮。学者们主要从美丽中国的含义及思想渊源、美丽国家、美丽城市与美丽乡村评价5个领域展开研究,但对美丽中国的内涵、外延的认识上不一致,导致美丽中国的评价指标... 自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概念以来,学术界掀起了美丽中国的研究热潮。学者们主要从美丽中国的含义及思想渊源、美丽国家、美丽城市与美丽乡村评价5个领域展开研究,但对美丽中国的内涵、外延的认识上不一致,导致美丽中国的评价指标体系不统一。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理清美丽中国的内涵和外延,为美丽中国评价提供一致的思想认识;构建美丽中国的评价理论和美丽中国指数;提出美丽中国的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 内涵解析 思想渊源 评价理论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煤矸石颗粒材料对Cr(Ⅵ)的吸附特性及机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马啸 王湖坤 +2 位作者 李露 周香君 吴宏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75,共8页
文章以煤矸石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并结合响应面方法,优化改性煤矸石制备条件,通过负载壳聚糖制备新型复合颗粒吸附材料。采用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平衡曲线和热力学模型拟合原煤矸石、改性煤矸石和复合煤矸石3种材料对Cr(Ⅵ)的吸附特... 文章以煤矸石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并结合响应面方法,优化改性煤矸石制备条件,通过负载壳聚糖制备新型复合颗粒吸附材料。采用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平衡曲线和热力学模型拟合原煤矸石、改性煤矸石和复合煤矸石3种材料对Cr(Ⅵ)的吸附特性,并结合XRF、TG-DSC、XRD及SEM分析表征手段探讨了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缺氧条件下,煅烧温度698℃、煅烧时间28 min、煤矸石/ZnCl_(2)质量比为20∶13时制得的改性煤矸石对Cr(Ⅵ)的去除率最大;当壳聚糖/改性煤矸石质量比为0.09时,Cr(Ⅵ)的去除率达到97.57%。3种煤矸石材料吸附Cr(Ⅵ)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复合煤矸石吸附Cr(Ⅵ)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量随温度增加而减小,是放热反应。3种材料对Cr(Ⅵ)的最大吸附量依次为改性煤矸石(9.56 mg/g)>复合煤矸石(7.38 mg/g)>原煤矸石(4.88 mg/g)。复合煤矸石颗粒材料克服了原煤矸石和改性煤矸石处理废水时固液分离困难的缺点,是一种新型环保重金属离子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改性 壳聚糖 吸附 Cr(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铁矿改性生物炭回收水中磷及其作为磷肥的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马啸 熊巧 +3 位作者 周香君 吴宏涛 严素定 梅骏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16-225,共10页
利用生物炭材料的吸附作用回收污水中的磷,作为磷肥应用到土壤进行农业生产是一种简单有效、成本低廉的措施,成为解决环境污染和磷资源紧缺问题的一种潜在方案。该研究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方法优化赤铁矿(H)改性核桃壳生物炭(BC)的制... 利用生物炭材料的吸附作用回收污水中的磷,作为磷肥应用到土壤进行农业生产是一种简单有效、成本低廉的措施,成为解决环境污染和磷资源紧缺问题的一种潜在方案。该研究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方法优化赤铁矿(H)改性核桃壳生物炭(BC)的制备工艺。通过模型拟合分析了改性生物炭(H-BC)对水中磷(P)的吸附特性,并测试表征探讨其吸附机理。最后,将饱和吸附磷后的改性生物炭(H-BC-P)应用到土壤,采用盆栽试验分析其作为磷肥的效果和潜力。结果表明:核桃壳/赤铁矿质量比为1:1,在850℃下热解45 min制得的改性生物炭对磷的去除率达到98.42%,饱和吸附量为15.59 mg/g。H-BC吸附P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表明该过程是多分子层吸附,化学吸附是限制吸附速率的主要步骤。酸性条件有利于H-BC对P的吸附,从成本角度考虑,H-BC的最佳用量为2.5 g/L。H-BC-P可以改良酸性土壤pH,增加土壤全磷和Olsen-P含量。黄棕壤和红壤中生菜的生物量均有明显增加。研究表明赤铁矿改性生物炭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磷吸附剂,且吸附磷后的残渣可以作为磷肥应用到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改性 赤铁矿 磷回收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开发区“双创”路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聂亚珍 《区域经济评论》 2017年第2期17-19,共3页
从1984年我国设立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以来,国家级开发区凭借体制机制、创新要素、政策优惠等方面的优势,快速发展成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和引领经济前行的重要载体。当前,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酝酿和发展的形势... 从1984年我国设立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以来,国家级开发区凭借体制机制、创新要素、政策优惠等方面的优势,快速发展成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和引领经济前行的重要载体。当前,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酝酿和发展的形势下,国际国内形势日趋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加剧,国家级开发区又一次走到了体制上率先改革、结构上加快升级、技术上引领发展的新关口。这是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国家级开发区提质增效的重大机遇。国家级开发区如何审时度势,把握先机,开拓创新,实现转型发展,由此也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期特别邀请国内5位著名专家围绕新时期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国家级开发区的转型与升级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开发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政策支持力度 创新驱动 路径 国务院办公厅 区域发展战略 地区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