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决赛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胡远亮 杜雨洁 +3 位作者 车婧 王卫东 侯建军 陈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4-168,共5页
生物实验技能是生命科学类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举办实验技能竞赛有利于校际交流与资源共享,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通过成绩分析、问卷调查和总结,对湖北省第六届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动物学、植物学和微生物学3个项目... 生物实验技能是生命科学类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举办实验技能竞赛有利于校际交流与资源共享,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通过成绩分析、问卷调查和总结,对湖北省第六届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动物学、植物学和微生物学3个项目进行研究。分析了竞赛总体成绩及高校类别(部委属、省属公立和省属民办)、专业类别、科研训练、教师指导和自主训练对成绩的影响,总结成绩变化、影响规律及竞赛反映的主要问题。针对竞赛反映的问题,提出建议:提高大学生实验技能及综合运用能力;细化动物学和植物学竞赛考纲;逐步扩大竞赛规模和影响力;形成竞赛规范化系列文件。以提高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可促进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 实验技能 竞赛 影响因素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及其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廖香莲 吴涛 +4 位作者 梅菊 殷涛 孙代华 张新潮 胡力飞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4-512,共9页
淫羊藿是我国应用最为悠久的传统中药之一,是中成药和保健品所使用的重要原料,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能,淫羊藿含有黄酮类、木脂素类、多糖类等多种化学成分,C-8位异戊烯基取代的黄酮醇苷为其主要活性成分。淫羊藿的指标成分淫... 淫羊藿是我国应用最为悠久的传统中药之一,是中成药和保健品所使用的重要原料,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能,淫羊藿含有黄酮类、木脂素类、多糖类等多种化学成分,C-8位异戊烯基取代的黄酮醇苷为其主要活性成分。淫羊藿的指标成分淫羊藿苷在体内有淫羊藿次苷Ⅱ、淫羊藿素等多种代谢物,淫羊藿苷与其代谢产物具有增加骨密度、降脂、抗肿瘤、抗炎、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较好的市场开发及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淫羊藿苷及其代谢物的生物活性及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淫羊藿资源及产品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淫羊藿苷 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壁多糖及其降解酶活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彩霞 刘敦华 +4 位作者 徐昊 刘军 郑安然 卜宁霞 胡梓颖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4,共9页
为进一步探究枸杞多糖代谢规律,以不同生长时期的枸杞果实为研究对象,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壁微观结构,通过化学法提取细胞壁多糖并测定含量及其降解酶活性,使用显微共聚拉曼光谱法分析不同生长时期枸杞果实细胞壁多糖成分的变化规律,并... 为进一步探究枸杞多糖代谢规律,以不同生长时期的枸杞果实为研究对象,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壁微观结构,通过化学法提取细胞壁多糖并测定含量及其降解酶活性,使用显微共聚拉曼光谱法分析不同生长时期枸杞果实细胞壁多糖成分的变化规律,并对其细胞壁多糖含量与降解酶活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枸杞果实细胞壁结构变化主要发生在28~35 d,细胞壁明显变薄,果胶降解,细胞壁结构逐渐崩毁。细胞壁物质(CWM)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水溶性果胶(WSP)含量显著增加(P<0.05),碳酸钠可溶性果胶(SSP)和半纤维素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纤维素酶(Cx)活性升高,果胶甲酯酶(PME)和β-氨基己糖苷酶(β-Hex)活性先降低后升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枸杞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壁多糖含量与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显著相关(P<0.05)。随着枸杞果实的发育和成熟,其细胞壁微观结构随降解酶活性的变化呈细胞壁结构崩毁、细胞壁多糖降解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对提高枸杞果实的加工品质、制定适合的贮藏策略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细胞壁多糖 酶活性 果胶 半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肉桂质量及炮制过程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梅菊 吴涛 +5 位作者 李强 刘洋 殷涛 廖香莲 孙代华 胡力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7-387,399,共12页
建立了肉桂指纹图谱和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对不同产地28批肉桂药材差异及炮制前后的成分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肉桂指纹图谱并对共有峰进行了指认,采用OriginPro 2023软件对28批样品指纹图谱进行了聚类分... 建立了肉桂指纹图谱和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对不同产地28批肉桂药材差异及炮制前后的成分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肉桂指纹图谱并对共有峰进行了指认,采用OriginPro 2023软件对28批样品指纹图谱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的样本和共有峰分类情况与主成分分析情况相近,其中阳春市、肇庆市高要区、防城港市和贵港市样本分类较为集中,采用SIMCA14.1软件进行了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可实现对广东、广西两省/自治区肉桂的有效区分。通过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桂皮醛、2-甲氧基桂皮醛及挥发油的含量测定对炮制前后的肉桂样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药材与饮片5个成分和挥发油含量均值较为相近,肉桂炮制过程的成分差异较小;且各批次间桂皮醛、肉桂酸和肉桂醇的整体变化趋势相近,2-甲氧基桂皮醛和香豆素的变化趋势相近,与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一致。本研究可为肉桂产地选择、质量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炮制 桂皮醛 化学计量学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综合实验”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夏险 敖波 +4 位作者 石小杉 付珊 郭倩 王卫东 涂俊铭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生物学综合实验”是湖北师范大学一门线下实验课,项目库内容涵盖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毒理、食品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项目化实验。“微生物硒纳米合成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硒纳米的应用”为项目库中一个实验项目。该项目以微... “生物学综合实验”是湖北师范大学一门线下实验课,项目库内容涵盖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毒理、食品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项目化实验。“微生物硒纳米合成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硒纳米的应用”为项目库中一个实验项目。该项目以微生物学(微生物分离、形态观察、发酵条件优化)和分子生物学(DNA提取、PCR扩增、测序分析)为基础,融入材料科学(生物材料提取和形貌分析)和环境化学(吸附动力学分析)相关学科知识,为本科生设计的一项研究型生物学综合实验。该实验内容进行学科交叉,助力知识融会贯通;贴近科研一线,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促进主动学习;强调过程考核,调动学习积极性。以该实验项目为例,结合课堂内外自身教学实际,探索“生物学综合实验”线下一流课程建设道路,以期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并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本科课程 生物学 综合实验 实验课 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对红曲菌产莫纳可林K和红曲色素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覃学领 谢斌 +4 位作者 韩浩兰 宗绚丽 胡远亮 余翔 冯艳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7-94,共8页
为探究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对3株丛毛红曲菌(Monascus pilosus)和1株红色红曲菌(Monascus ruber)产莫纳可林K(monacolin K,MK)和红曲色素(Monascus pigments,MPs)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分析红曲菌固... 为探究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对3株丛毛红曲菌(Monascus pilosus)和1株红色红曲菌(Monascus ruber)产莫纳可林K(monacolin K,MK)和红曲色素(Monascus pigments,MPs)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分析红曲菌固态及液态发酵产物中MK和MPs的产量及其同系物。结果表明:在固态发酵条件下,添加1%SPI可促使M.ruber MJ-1红色MPs产量增加4.59倍(P<0.05);可显著抑制M.pilosus MS-1、M.pilosus YDJ-1产MPs,并促使3株丛毛红曲菌产MK(P<0.05)。在PDB培养基中,添加1%SPI可促使M.ruber MJ-1和M.pilosus YDJ-1产红、橙、黄3种MPs,促使M.pilosus YDJ-2产MK的量增加0.88倍(P<0.05)。在合成培养基中,添加1%SPI可促使M.ruber MJ-1和M.pilosus YDJ-1产3种MPs,可显著抑制M.pilosus MS-1产MPs(P<0.05);促使M.pilosus MS-1和M.pilosus YDJ-1产MK的量分别增加0.95和1.15倍(P<0.05)。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大豆分离蛋白调控不同种属红曲菌选择性产MPs或MK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菌 种属 大豆分离蛋白 莫纳可林K 红曲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产生姜UHPLC指纹图谱及4种成分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力飞 王冰清 +5 位作者 吴涛 梅菊 杨烨辉 廖香莲 殷涛 孙代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7-606,735,共11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HPLC)建立20批云南不同产地生姜的指纹图谱,并对4个姜辣素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生姜UHPLC指纹图谱并对20批样本的18个共有峰进行了化学计量学分析;聚类分析(...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HPLC)建立20批云南不同产地生姜的指纹图谱,并对4个姜辣素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生姜UHPLC指纹图谱并对20批样本的18个共有峰进行了化学计量学分析;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可将样本分为4类,色谱峰则被分为3组,红河与文山样本比较相近且被聚为2类,曲靖样本被聚为2类;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红河与文山(云南东南部)样本间的差异相对较小,同时两地与曲靖(云南东部)样本的差异相对较大,主成分得分及各变量的载荷分布情况与聚类分析分类结果基本一致;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可实现对云南东南部、云南东部的有效区分,并筛选了8个差异性标志物。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红河与文山生姜样本含量较为相近,两地与曲靖生姜样本存在一定差异,差异成分主要为6-姜辣素、8-姜酚和6-姜烯酚。本研究可为药用生姜的产地选择、质量综合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指纹图谱 姜辣素 化学计量学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血制备肉味香精前体物酶解工艺的优化
8
作者 乐惠 邹孟琳 +4 位作者 马纪园 韩浩兰 冯艳丽 胡远亮 刘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4-131,共8页
为建立和优化肉味香精前体物的最佳酶解工艺,该试验利用蛋白水解酶制备肉味香精前体物,以鸡血的理化分析为基础,以鸡血蛋白水解度为水解参考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加酶量和酶种类4个因素对水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 为建立和优化肉味香精前体物的最佳酶解工艺,该试验利用蛋白水解酶制备肉味香精前体物,以鸡血的理化分析为基础,以鸡血蛋白水解度为水解参考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加酶量和酶种类4个因素对水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优化方案,为避免试验条件下工艺参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缺乏适应性的问题,参考层次分析法确定酶解生产过程中模糊优选因素的权重值,通过模糊数学决策法结合响应面多元二次回归模型进行矩阵变换运算,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确定最佳的酶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鸡血蛋白质含量为(16.53±0.41)%,经预处理后蛋白质含量高达(48.65±0.28)%,表明鸡血具有良好的制备肉味香精的应用潜力;层次分析得出权重集C=(生产效率0.32,原料利用率0.14,原料及设备成本0.24,能耗0.30),对多元二次回归模型得到的排名前20的工艺条件进行模糊数学决策法矩阵变换计算,得到最佳酶解工艺为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37℃、加酶量3605 U/g、酶种类胰蛋白酶,此工艺条件下分数最高,为0.713分。通过验证,此最佳酶解工艺方案可行,对于鸡肉香精的制备具有良好的实践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血 肉味香精 酶解 模糊数学决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水水库水环境中重金属含量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米武娟 宋高飞 +2 位作者 张羽珩 朱宇轩 毕永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9-16,共8页
文章以典型饮用水源地陆水水库为对象,采集表层水样与沉积物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7种重金属(Zn、Cd、Hg、As、Fe、Cu和Pb)的含量,并评估水体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和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结果显示,水体中重金属Zn、Cd和Hg均未检... 文章以典型饮用水源地陆水水库为对象,采集表层水样与沉积物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7种重金属(Zn、Cd、Hg、As、Fe、Cu和Pb)的含量,并评估水体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和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结果显示,水体中重金属Zn、Cd和Hg均未检出,As、Fe、Cu和Pb的平均质量浓度大小排序为As(8.358μg/L)>Fe(6.219μg/L)>Cu(0.959μg/L)>Pb(0.433μg/L),含量均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对儿童的致癌风险均高于成人,As是该水体的主要致癌风险重金属;As的个人年均风险大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1));非致癌性金属元素健康风险呈现出Pb>Cu>Fe,风险水平在10^(11)~10^(10)a^(-1)之间,低于国际推荐值的可忽略水平。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湖北省重金属土壤背景值;基于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s)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毒性风险为As>Hg>Zn、Cu、Pb>Cd,对底栖生物产生毒性效应的重金属主要是As和Hg。研究结果意味着应密切关注该水库As的动态并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健康风险 沉积物质量基准法 陆水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处理提高猪肉火腿肠保鲜效果 被引量:15
10
作者 何立超 马素敏 +3 位作者 李成梁 彭岸 余翔 靳国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96-302,共7页
辐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食品杀菌保鲜技术,近年来在即食肉制品保鲜方面的应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了探讨γ辐照技术对猪肉火腿肠的杀菌保鲜效果,试验采用1、3、5、7、9 k Gy 5个剂量分别对火腿肠进行辐照处理,辐照结束后样品在4℃条... 辐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食品杀菌保鲜技术,近年来在即食肉制品保鲜方面的应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了探讨γ辐照技术对猪肉火腿肠的杀菌保鲜效果,试验采用1、3、5、7、9 k Gy 5个剂量分别对火腿肠进行辐照处理,辐照结束后样品在4℃条件下冷藏,然后跟踪测定其在冷藏过程中脂肪和蛋白质氧化、颜色、p 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以及菌落总数的变化,分析不同剂量辐照处理对火腿肠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可以显著降低火腿肠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稳定性,促进其在储藏过程中的氧化。1 k Gy剂量辐照对火腿肠的色泽影响不显著;3~9 k Gy剂量辐照,可以使样品的红度值(a*值)显著降低、亮度值(L*值)显著升高(P〈0.05),而在冷藏过程中a*值与L*值均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高剂量辐照组要比低剂量组降低更快一些。火腿肠p H值受辐照影响不显著(P〉0.05),且在冷藏过程中所有处理组火腿肠的p H值变化也不显著,均在6.0~6.5范围内。5 k Gy剂量辐照即可对猪肉火腿肠中的微生物起到有效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脂质 蛋白质 氧化 色泽 火腿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芽孢杆菌菌剂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被引量:24
11
作者 季倩茹 陈静 +2 位作者 胡远亮 梁运祥 胡咏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107,共7页
以含有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病土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巨大芽孢杆菌B213、多粘类芽孢杆菌B207和枯草芽孢杆菌B204单独或联合施用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3种芽孢杆菌单独或组合施用后均... 以含有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病土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巨大芽孢杆菌B213、多粘类芽孢杆菌B207和枯草芽孢杆菌B204单独或联合施用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3种芽孢杆菌单独或组合施用后均可有效抑制黄瓜枯萎病的发生,并显著增加黄瓜植株的生物量,且三菌剂联用>双菌剂联用>单菌剂施用。在黄瓜幼苗移栽后35 d,与对照组相比,三菌剂联用组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降低了79.99%;植株干质量提高了6.92倍;植株抗性酶如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提高了60.02%、28.90%和108.60%;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下降了2个数量级。该防病促生效果可能与这3种芽孢杆菌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溶磷能力以及吲哚乙酸、蛋白酶、几丁质酶和嗜铁素的分泌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黄瓜枯萎病 抗性相关酶 防效 生物防治 拮抗作用 微生物菌剂 混合接种生防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粮清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9
12
作者 尹雅洁 王晓军 +7 位作者 姜欣 王丽华 苏志华 栗伟 江伟 田福义 韩兴林 胡远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40-145,共6页
酿酒原料对白酒的质量与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以高粱为主要原料,承德市当地量产的特色黍米、玉米和莜麦等为辅料,对比研究了7种不同多粮配比的清香型白酒酒样,并结合气相色谱联用、香气活性阈值分析、感官品评和多元统计学分析了7种实... 酿酒原料对白酒的质量与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以高粱为主要原料,承德市当地量产的特色黍米、玉米和莜麦等为辅料,对比研究了7种不同多粮配比的清香型白酒酒样,并结合气相色谱联用、香气活性阈值分析、感官品评和多元统计学分析了7种实验白酒的风味物质。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每一种方案中的各种物质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方案6(高粱80%+玉米10%+黄米10%)的酒体酯类物质以乙酸乙酯含量较高(4889.97 mg/L),醇类物质以异戊醇(393.21 mg/L)、异丁醇(262.53 mg/L)为主,总醛含量较高,且未检测出糠醛。香气活性阈值法、主成分分析载荷图均显示香气阈值较大(>1)的风味物质,如异丁醛、辛酸乙酯、戊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等对方案6的白酒酒体贡献较大;结合主成分分析发现,方案6的风味物质与其他方案的风味物质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感官品评,方案6的酒体酯香突出,酒体协调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粮清香型白酒 气相色谱-质谱法 香气活性阈值 主成分分析 感官品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对水稻幼苗生长及抗逆性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尹雅洁 张宗杰 +3 位作者 夏险 汪劲松 梁运祥 胡远亮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7-80,共4页
通过喷施分子量浓度为2000~3000壳寡糖溶液,分别研究低温、干旱和盐胁迫条件对水稻幼苗生长及抗逆性的影响。水稻幼苗分成1个正常对照组和8个处理组,其中,处理组分别喷施0、5、12.5、25、50、125、250和500 mg/L的壳寡糖溶液并进行逆境... 通过喷施分子量浓度为2000~3000壳寡糖溶液,分别研究低温、干旱和盐胁迫条件对水稻幼苗生长及抗逆性的影响。水稻幼苗分成1个正常对照组和8个处理组,其中,处理组分别喷施0、5、12.5、25、50、125、250和500 mg/L的壳寡糖溶液并进行逆境处理,定期采集叶片样本,测定抗逆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施加壳寡糖浓度为25和50 mg/L时,低温下水稻的相对电导率较低,恢复正常条件24 h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下降,恢复72 h幼苗茎高分别增加19.85%和24.40%,主根长分别提高49.50%和42.30%;恢复24 h,50 mg/L处理组叶片MDA含量显著下降。测定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干旱和盐胁迫对水稻幼苗影响较大,12.5、25、50和25 mg/L处理组可降低干旱胁迫对水稻叶片的伤害,而25和50 mg/L浓度能缓解盐胁迫对水稻生长的不良影响。壳寡糖可提高水稻幼苗抗逆性并促进作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幼苗 壳寡糖 非生物胁迫 抗逆性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的耐镉性及其对狗牙根耐镉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卜和申 谢燕 +3 位作者 徐倩 陈良 陈云 胡龙兴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71,共8页
为明确耐镉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植物耐镉性的影响,并为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参考,以从湖南株洲清水塘化工厂重金属污染土壤样品筛选鉴定出来的一株耐镉性较强的真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为试验材料... 为明确耐镉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植物耐镉性的影响,并为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参考,以从湖南株洲清水塘化工厂重金属污染土壤样品筛选鉴定出来的一株耐镉性较强的真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基本生物学特性和对镉胁迫下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生长与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哈茨木霉生长的适宜pH约为7,最大生长量的培养时间约为72 h;哈茨木霉对镉离子的吸附率在镉浓度为100 mg·L-1时最高,达到63.54%;在镉浓度为0~300 mg·L-1条件下,哈茨木霉对镉离子的吸附方式主要为细胞壁吸附;在不同镉浓度下,哈茨木霉均能产生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正常培养条件下(镉浓度为0 mg·L-1时),哈茨木霉产IAA量为30.88μmol·L-1,镉浓度为300 mg·L-1时,产IAA量为10.46μmol·L-1;外源添加哈茨木霉能有效缓解镉胁迫对狗牙根根长的抑制、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并有效促进狗牙根对镉离子的吸收。本试验研究结果不仅为镉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提供重要菌株,同时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镉污染 耐镉微生物 吸附能力 狗牙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梭菌清液发酵高密度培养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邹孟琳 高麒笙 +4 位作者 薛梦涵 程娜 付彪 夏险 胡远亮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3-59,共7页
丁酸梭菌是一种专性厌氧菌,具有极强的整肠作用,在动物养殖等行业中应用前景广阔。然而,丁酸梭菌培养难度大,培养物活菌数低,限制了其应用。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5种碳源及9种氮源对丁酸梭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葡萄糖,3种最... 丁酸梭菌是一种专性厌氧菌,具有极强的整肠作用,在动物养殖等行业中应用前景广阔。然而,丁酸梭菌培养难度大,培养物活菌数低,限制了其应用。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5种碳源及9种氮源对丁酸梭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葡萄糖,3种最佳氮源依次为酵母浸粉、牛肉浸粉和胰蛋白胨;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3种最佳氮源组合及添加量,单因素试验优化接种量和培养温度。得到优化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葡萄糖3%,酵母浸粉1.5%,胰蛋白胨2.0%,牛肉浸粉3.0%,(NH4)2SO_(4)0.1%,NaHCO_(3)0.124%,玉米浆粉0.7%,MnSO_(4)·H_(2)O 0.05%,MgSO_(4)·7H_(2)O 0.05%,CaCl_(2)0.1%,初始pH 7.5,培养温度37℃,接种量3%。采用5 L自控发酵罐进一步优化培养条件,得出以碳酸氢钠作为中和剂,控制pH 6.5,在第12 h流加3%的葡萄糖,发酵液芽孢含量大幅提高,培养36 h芽孢数量达1.32×10^(9) 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芽孢数量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清液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钙对武汉东湖浮游植物群落及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羽珩 李波 +2 位作者 宋高飞 邱昌恩 毕永红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5-42,共8页
蓝藻等浮游植物的过量繁殖会严重污染水质,常常需要借助化学手段进行处置;过氧化钙是一种对环境友好且具有高效性的强氧化剂,能在水中缓慢释放过氧化氢。为探讨过氧化钙作为化学除藻剂对浮游植物群落和水质的影响,2020年10月采集武汉东... 蓝藻等浮游植物的过量繁殖会严重污染水质,常常需要借助化学手段进行处置;过氧化钙是一种对环境友好且具有高效性的强氧化剂,能在水中缓慢释放过氧化氢。为探讨过氧化钙作为化学除藻剂对浮游植物群落和水质的影响,2020年10月采集武汉东湖原水,利用特制装置,模拟深度为2 m的水柱中使用不同剂量的过氧化钙进行处理。通过I3-法测定释放的过氧化氢含量,利用磷钼蓝-抗坏血酸法和丙酮萃取法分别测定水柱中正磷酸盐以及叶绿素a含量,对不同处理的原水进行浮游植物群落检测。结果显示,40 mg/L、60 mg/L和80 mg/L的过氧化钙在东湖原水中释放的过氧化氢最高浓度分别为(17.04±0.82) mg/L、(22.21±0.81) mg/L和(31.67±2.47) mg/L;0~1.0 m水层的过氧化氢含量高于1.0~2.0 m水层,持续释放时间可达36~48 h。过氧化钙能显著减少底层水体的正磷酸盐含量,还可显著降低水柱中叶绿素a含量和蓝藻的相对丰度(P<0.05),提高绿藻和硅藻的相对丰度,改变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优势度,具有选择性杀灭蓝藻的效果,在改善水生态系统方面能有效缓解水体磷含量,调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并相对减少蓝藻生物量。本研究可为过氧化钙在蓝藻水华处置、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过氧化钙 水环境 武汉东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种竹叶品种挥发性化合物的统计学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韦杰 尹雅洁 +4 位作者 江伟 宋层业 魏灵 廖志力 韩兴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1-187,共7页
竹叶及竹叶提取物在白酒、黄酒、保健饮料中应用广泛,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和统计学分析手段研究7种竹叶中的挥发性物。... 竹叶及竹叶提取物在白酒、黄酒、保健饮料中应用广泛,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和统计学分析手段研究7种竹叶中的挥发性物。根据谱库检索和保留指数对比鉴定出7种品种竹叶中142种挥发性物质,包括了酯类、醇类、芳香类、醛类、酮类、杂环类、酸类、醚类、萜类共9大类物质,其中己醛、顺-2-己烯醛、甲基庚烯酮等10种物质为7种竹叶共有挥发性成分。对7种竹叶化合物分类统计发现,醛类物质以顺-2-己烯醛为主,相对含量范围在26.14%~62.26%;酯及内酯类物质中癸酸甲酯相对含量较高;酮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的为α-紫罗酮;醇类物质以苯乙醇为主;萜类物质是竹叶的主要成分,芳樟醇的相对含量最高。主成分分析得到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73.52%,其中酯及内酯类物质和芳香类物质在PC1上距离较近,对PC1正向贡献较大。采用聚类分析发现黄竹叶和其他6个品种竹叶挥发性差异较大,箭、苦、斑竹叶挥发性相似,麻、绵、慈竹叶挥发性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 挥发性物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渡河金川至丹巴河段干、支流鱼类资源及其多样性分布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志明 梁炆汉 +6 位作者 张东亚 周武 杨洋 程睿 熊文 常秀岭 陈锋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61,共8页
为进一步了解大渡河金川至丹巴河段干、支流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分布特征,2020年5和9月及2021年7月,对大渡河上游金川电站坝址至猴子岩电站库尾111.5 km干流及区间主要支流进行了系统的鱼类资源调查。结果显示,研究河段共分布鱼类18... 为进一步了解大渡河金川至丹巴河段干、支流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分布特征,2020年5和9月及2021年7月,对大渡河上游金川电站坝址至猴子岩电站库尾111.5 km干流及区间主要支流进行了系统的鱼类资源调查。结果显示,研究河段共分布鱼类18种,隶属2目6科10属;鲤形目有15种,占总种数的83.33%;鲇形目3种,占16.66%。土著鱼类主要为裂腹鱼亚科、高原鳅属和爬鮡属等适应高山峡谷流水生境、特化程度较高的鱼类;大渡软刺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 chengi)、细尾高原鳅(Triplophysa stenura)和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为研究河段的优势种。渔获物统计及多样性分析表明,小金川、革什扎河、东谷河及勒乌沟等支流与干流土著鱼类组成较为相似,但干流与支流以及各支流间鱼类资源及其多样性差异明显。研究表明,金川至丹巴河段鱼类群落组成简单,生态脆弱性较高,且大部分土著鱼类为珍稀濒危和特有鱼类,种群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恢复。大渡河上游鱼类正面临严重的外来鱼类入侵威胁,需引起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资源 优势种 多样性指数 大渡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微囊藻光合活性对LED光短期暴露的响应 被引量:2
19
作者 邓睿 许萍萍 +4 位作者 凡盼盼 李波 张羽珩 吕海英 毕永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9,共9页
为探究LED光对蓝藻光合活性的影响,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PCC 7806为对象,25μmol photons/(m^(2)·s)白色荧光灯为对照,检测了不同光质光强LED处理2h的光合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5-50μmol photons/(m^(2)... 为探究LED光对蓝藻光合活性的影响,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PCC 7806为对象,25μmol photons/(m^(2)·s)白色荧光灯为对照,检测了不同光质光强LED处理2h的光合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5-50μmol photons/(m^(2)·s)LED红光和蓝光、25-100μmol photons/(m^(2)·s)LED白光和绿光处理下,细胞光合活性(F v/F m)显著提高。大于100μmol photons/(m^(2)·s)的LED红光和蓝光、大于200μmol photons/(m^(2)·s)的LED白光及大于500μmol photons/(m^(2)·s)的LED绿光处理对光合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 v/F m、电子传递速率ETR(Ⅱ)、光量子产量Y(Ⅱ)、光系统Ⅰ(PSⅠ)电子传递速率ETR(Ⅰ)、光量子产量Y(Ⅰ)随光强升高而降低;QA-和Q B间电子传递阻遏程度、PSⅡ无活性反应中心(PSⅡx)的比例及单个活性反应中心吸收的能量通量(ABS/RC)、单个活性反应中心耗散的总能量(DI_(0)/RC)、细胞单位面积藻体吸收的能量(ABS/CS_(0))、单位面积藻体热耗散的能量(DI_(0)/CS_(0))随光强升高而增加;而单个活性反应中心传递的电子通量(ET_(0)/RC)、单位面积藻体活性反应中心捕获的能量通量(TR 0/CS_(0))、单位面积藻体电子传递的能量通量(ET_(0)/CS_(0))随光强升高而降低(P<0.05);单个活性反应中心捕获的激发能量通量(TR 0/RC)无显著变化(P>0.05);在同一光强不同光质作用下,F v/F m、ETR(Ⅱ)、Y(Ⅱ)、ETR(Ⅰ)、Y(Ⅰ)的下降程度、和Q B间电子传递阻遏程度、PSⅡx、ABS/RC、DI_(0)/RC、ABS/CS_(0)、DI_(0)/CS_(0)的增加程度、ET_(0)/RC、TR 0/CS_(0)、ET_(0)/CS_(0)的降低程度均表现为红光最大,绿光最小。这些结果显示,四种LED光质在低光强下可显著提高微囊藻光合活性并保证能量分配的平衡;高光强通过影响PSⅡ反应中心、抑制PSⅡ电子传递链受体侧的电子传递来降低微囊藻光合活性,同时,细胞大量吸收的光能通过增加热耗散、降低电子传递量子产额的方式来保护和缓解强光胁迫压力。研究揭示了铜绿微囊藻光合活性对LED光的响应机制,确认高光强LED光可抑制藻细胞光合活性,是防控微囊藻暴发性增殖的可能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质 光强 光合活性 能量分配 LED 铜绿微囊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角蛋白酶毕赤酵母工程菌的构建及酶学性质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佳惠 尹雅洁 +4 位作者 李欣悦 柳凯 梁运祥 赵述淼 胡远亮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76,共6页
将Brevibacillus brevis US575角蛋白酶基因kerUS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在毕赤酵母GS115中表达,以提高角蛋白酶产量。结果表明:优化的基因可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重组角蛋白酶的分子质量约30 ku,最佳反应条件为pH 9.5和60℃,1 mmol/L的Mn^(... 将Brevibacillus brevis US575角蛋白酶基因kerUS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在毕赤酵母GS115中表达,以提高角蛋白酶产量。结果表明:优化的基因可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重组角蛋白酶的分子质量约30 ku,最佳反应条件为pH 9.5和60℃,1 mmol/L的Mn^(2+)、Ba^(2+)对角蛋白酶活性有促进作用。此外,重组角蛋白酶易降解干酪素和β角蛋白(羽毛粉),酶促反应最大速度v_(max)=0.019 g/(L·min),K_m=4.64 g/L,比活力=440 U/mg。研究获得的产角蛋白酶重组毕赤酵母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酶 毕赤酵母 密码子优化 重组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