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石市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1
作者 陈子谋 王新驰 郭靖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5-151,共7页
对黄石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准确评价对其城市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间隔为5年的多期Landsat 5 TM、Landsat 8 OLI影像和其他遥感数据产品,通过实现耦合湿度、绿度、干度和热度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黄石市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并采... 对黄石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准确评价对其城市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间隔为5年的多期Landsat 5 TM、Landsat 8 OLI影像和其他遥感数据产品,通过实现耦合湿度、绿度、干度和热度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黄石市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并采用莫兰指数探究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自相关,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索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RSEI均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04年为最高,达到0.563,2009年最低,值为0.518;黄石市中部和南部生态环境质量较为优秀,铁山区和大冶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差;黄石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集聚程度先上升后下降,2009年最高,2019年最低;坡度和土地利用在黄石市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因子中占主导地位,多因子交互作用解释力高于单因子。黄石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总体而言是有效的,生态环境质量在逐渐变好,但仍需做好全域土地整治,从整体上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空间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黄石市 生态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湖泊富营养化及氮磷平衡研究——以湖北省黄石市青山湖1湖区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施玉齐 吴晓东 +4 位作者 葛绪广 周梦蝶 吴超 秦愿 谭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8-215,共8页
[目的]监测分析湖北省黄石市青山湖上游区域水质状况,为其生态修复提供依据。[方法]以青山湖1#子湖区为例,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富营养化水平进行评价,依据物质平衡原理估算出青山湖上游区域氮磷收支状况。[结果]①青山湖上游区... [目的]监测分析湖北省黄石市青山湖上游区域水质状况,为其生态修复提供依据。[方法]以青山湖1#子湖区为例,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富营养化水平进行评价,依据物质平衡原理估算出青山湖上游区域氮磷收支状况。[结果]①青山湖上游区域水体总氮、总磷年均浓度为2.45,0.200 mg/L;②青山湖上游区域水体达到中度富营养化水平;③上游来水是氮磷入湖主要来源;④氮入湖总量6115.40 kg/a,出湖总量1939.51 kg/a;⑤磷入湖总量411.14 kg/a,出湖量总量198.21 kg/a;⑥总磷、总氮截留率分别为68.28%,51.79%。[结论]为防止青山湖上游区域富营养化程度加重,建议对上游来水采用生态浮床的措施,在净化水质,达到外源清水入湖的同时还能改善景观。在排口附近湖水区域,可采取高效原位强化净化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生态 青山湖上游区域 富营养化评价 氮磷平衡 氮磷负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分层层次细节和潜在可见集的三维城市场景高效可视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海 贺彪 +3 位作者 蒯希 唐骜巍 李泽宇 万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8,共7页
三维城市场景的可视化是数字城市的关键技术,也是智慧城市提供各种智慧服务的重要环节。三维城市模型中的数据量和复杂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给城市三维场景的数据组织和可视化带来沉重的负担,在当前基于游戏引擎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的... 三维城市场景的可视化是数字城市的关键技术,也是智慧城市提供各种智慧服务的重要环节。三维城市模型中的数据量和复杂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给城市三维场景的数据组织和可视化带来沉重的负担,在当前基于游戏引擎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的城市级可视化平台中,这类数据很难一次性加载和可视化。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分层层次细节和潜在可见集的三维城市场景高效可视化方法,实现了大规模三维城市场景动态调度加载的高效性和三维可视化视觉一致性,并选择深圳市前海区域进行案例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自适应性空间网格划分的潜在可见集计算方法的平均遮挡剔除率高达76.6%,可以大幅剔除并减低单次加载进三维城市场景的模型数据量;融合分层层次细节和潜在可见集的动态调度,其渲染可视化帧率基本约保持在60帧/s,可以满足三维城市场景高效流畅的可视化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三维可视化 自适应划分 潜在可见集 HL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伊措古生态记录揭示的近300年来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东南缘湖泊的影响
4
作者 仇恒帅 王荣 +6 位作者 赵雁捷 朱可欣 郑佳楠 郑文秀 刘阳 胡捷 梅雪英 《湖泊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8-327,共10页
青藏高原是生态系统响应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目前,对该区域水生生物群落如何响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认识还存在不足,需要更多的研究案例。本研究以古湖沼学手段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兴伊措过去300年来的湖泊生态系统演变历程... 青藏高原是生态系统响应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目前,对该区域水生生物群落如何响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认识还存在不足,需要更多的研究案例。本研究以古湖沼学手段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兴伊措过去300年来的湖泊生态系统演变历程。研究结果显示,1930年之前沉积钻孔中生物指标硅藻以及理化指标变化不大,表明湖泊及其流域环境变化较为有限。1930年以来,该湖泊流域风化和侵蚀持续增加,湖泊营养水平上升。研究时间段内,硅藻群落中优势属种变化不明显,但稀有硅藻属种在1930年后出现显著变化。该研究认为,气候变化是兴伊措流域风化、侵蚀增加的主要原因,人类放牧活动可能加剧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当前的环境变化尚未对兴伊措水生生态系统优势类群造成显著影响,但湖泊中稀有属种自1930年以来的快速响应表明如果环境压力持续增加,未来该区域湖泊生态系统可能面临突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湖沼学 稀有属种 侵蚀 全球变化 硅藻 兴伊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峡东地区陡山沱组三段硅质条带中的微体化石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5
作者 吴盈 张磊 +7 位作者 王夏 张敬轩 段宸章 李飞 常珊 叶炎 刘佳荣 罗翠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2-522,共21页
选取湖北宜昌峡东地区黄陵穹窿碳酸盐台地内田家园子、九龙湾和青林口3个剖面,开展微体化石研究,并结合基于颗粒组合和沉积特征的沉积环境分析,探讨陡山沱组三段下部硅质条带中的微体化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田家园子... 选取湖北宜昌峡东地区黄陵穹窿碳酸盐台地内田家园子、九龙湾和青林口3个剖面,开展微体化石研究,并结合基于颗粒组合和沉积特征的沉积环境分析,探讨陡山沱组三段下部硅质条带中的微体化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田家园子剖面的硅质条带及结核中保存了大量的疑源类化石、管状化石和蓝细菌,同时富含鲕粒和内碎屑颗粒。九龙湾剖面见少量疑源类化石和管状化石碎片,局部可见鲕粒砂屑堆积,偶夹砾屑颗粒并少量发育凝块石。青林口剖面以岩化微生物席和细砂颗粒为主,亦可见少量凝块石。推断在陡山沱组三段下部沉积期,田家园子剖面处于潮坪环境,九龙湾剖面位于浅潮下带上部,青林口剖面处于深潮下带至正常浪基面之间。微体化石组合在3个剖面的分异度及丰度差异受到埋藏偏差影响,即浅水剖面化石因在埋藏早期快速形成的硅质结核中而得以保存,较深水环境中生物多样性较低是因为浮游疑源类死亡后在水柱中或埋藏早期就被微生物快速分解,进入海洋溶解有机碳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迪卡拉纪 陡山沱组 沉积环境 化石分布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两百年来云贵高原横断山区聚龙湖沉积记录的流域多过程变化
6
作者 杨玉凤 赵雁捷 +5 位作者 郑佳楠 仇恒帅 朱可欣 赵钰 郑文秀 王荣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5-1356,共12页
气候变暖背景下,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远离人类活动的偏远高山地区湖泊生态系统已经发生明显变化。然而,气候、非气候因子以及流域过程的影响错综复杂,使得高山地区湖泊生态系统响应全球变化的研究未取得统一认识。本研究选择云南省维西高... 气候变暖背景下,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远离人类活动的偏远高山地区湖泊生态系统已经发生明显变化。然而,气候、非气候因子以及流域过程的影响错综复杂,使得高山地区湖泊生态系统响应全球变化的研究未取得统一认识。本研究选择云南省维西高山湖——聚龙湖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沉积记录中的粒度、磁化率、元素以及硅藻等,结合气候记录和遥感资料,分析了近两百年来聚龙湖沉积的湖泊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历史。结果表明,19701996年间区域气温升高,聚龙湖流域覆盖的冰川大面积消融,地化指标(总有机碳、总氮、中值粒径、沉积速率)表明湖泊水动力增强、营养负荷降低;2000年以后区域降水减少、温度持续增加,流域永久性冰川消失,裸地面积增加,元素和磁化率指标表明土壤风化侵蚀增强。研究时段内,聚龙湖硅藻群落主要以Staurosira construens和Staurosirella pinnata占优势。在水动力增强的期间,河流相的Nitzschia fonticola和附生Achnanthidium minutissima相对丰度增加,硅藻主要组分(以PCA第一轴得分表示)在1960s存在突变点,之后保持相对稳定,与流域气候水文侵蚀等指标的持续变化不同;然而,硅藻群落次要组分在1960s之后持续变化,说明流域气候水文侵蚀等过程已经开始影响硅藻群落稀有物种群落,整个硅藻群落可能在未来全球变化下受到更大影响。本研究突出了气候变化下湖泊流域的水文、侵蚀、冰川消融多个过程对高山湖泊水生生物群落的综合影响,进一步明确了高山湖泊生物群落对全球变化的非线性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 云贵高原 西南横断山区 聚龙湖 气候变化 突变 冰川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氧化钙的类电芬顿体系对磷酸三乙酯的矿化效果
7
作者 崔泉涛 刘瑜 +1 位作者 王楷 严素定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5-964,共10页
电芬顿技术是水体中难降解污染物的高效处理方法之一,然而,该体系中的H_(2)O_(2)存在运输不便的缺陷。以磷酸三乙酯(TEP)为目标污染物,以过氧化钙(CP)为氧化剂,以铁片作为腐蚀阳极和铁源,构建了基于过氧化钙的类电芬顿体系(电-Fe-CP体... 电芬顿技术是水体中难降解污染物的高效处理方法之一,然而,该体系中的H_(2)O_(2)存在运输不便的缺陷。以磷酸三乙酯(TEP)为目标污染物,以过氧化钙(CP)为氧化剂,以铁片作为腐蚀阳极和铁源,构建了基于过氧化钙的类电芬顿体系(电-Fe-CP体系),并考察了该体系对TEP的矿化效能及其影响因素,通过CP释放H_(2)O_(2)试验和淬灭试验探讨了电-Fe-CP体系矿化TEP的机理,最后对反应产物在不同pH下形成的沉淀物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光谱(EDS)、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2.5,TEP和CP浓度分别为20 mg/L和4 mmol/L,Fe片大小为20 mm×40 mm×1 mm,电流密度为2.50 A/m^(2)的条件下,电-Fe-CP体系在20 min内对TEP的矿化率可达到94.6%,且水中的Cl^(-)、NO_(3)^(-)、HCO_(3)^(-)等无机阴离子共存对体系矿化效果影响较小。电-Fe-CP体系中主要活性物种为羟基自由基。此外,pH对反应生成的沉淀物组分有较大影响,其中pH为8.5时形成的沉淀物主要为氢氧化铁、硫酸钙和磷酸钙,pH为10.5时可能还存在少量羟基磷灰石。研究证实了利用基于电-Fe-CP体系矿化水中TEP的可行性,并提出电-Fe-CP体系可能的应用场景及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三乙酯(TEP) 铁片 过氧化钙 类电芬顿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矿冶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与多情景模拟
8
作者 吴向莹 游智 +4 位作者 杨曾慧子 王丹丹 杜美瑾 胡恒 杨与广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79-193,共15页
文章通过定量研究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长江中下游大冶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特征,为流域土地合理利用及生态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助力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基于1992-2021年6期遥感人机交互解译获取的长江中下游大冶湖流域土地利用... 文章通过定量研究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长江中下游大冶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特征,为流域土地合理利用及生态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助力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基于1992-2021年6期遥感人机交互解译获取的长江中下游大冶湖流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修订后的当量因子表、土地利用动态度、敏感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和地形位分析,运用PLUS模型预测多情景下2033年土地利用情况,探讨大冶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1)大冶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为主,土地利用多在耕地及建筑用地之间转变,且表现为耕地大幅减少与建筑用地快速增加同步进行,是人类活动、城市化进程加剧所导致。(2)近些年,流域土地类型转换频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整个研究时段内,林地、水体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的主体;一级服务类型中调节服务为主要贡献量,二级服务中水文调节为主要贡献量。空间尺度上,大冶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明显差异,水平空间表现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布具有一定的聚集程度;垂直空间表现为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随地形梯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3)2033年自然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均以耕地与林地为主,水域与建筑用地表现为明显的扩张趋势,在耕地保护情景与生态保护情景下,大冶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提高均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长江中下游流域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空间自相关 地形梯度 PLU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淡水渔业养殖效率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冯传祠 方恬 +1 位作者 杨文滔 刘定惠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97-202,共6页
根据2013—202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核密度估计对该地区淡水渔业养殖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探究,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对长江经济带淡水渔业养殖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3—2022年长江经济... 根据2013—202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核密度估计对该地区淡水渔业养殖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探究,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对长江经济带淡水渔业养殖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3—2022年长江经济带淡水渔业养殖发展态势良好,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但是内部分异较明显。其中,东部地区淡水渔业养殖效率有所下降且起伏较大,中部地区淡水渔业养殖效率下降的趋势最为明显,西部地区近年来淡水渔业养殖效率快速上升;在渔业效率中,自然环境要素驱动力>社会经济要素驱动力>生产投入要素驱动力。根据研究结果,对长江经济带淡水养殖渔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地理探测器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4A级及以上高等级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晓晓 尹发能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9,共9页
为了解湖北省4A级及以上高等级景区的空间分布,以湖北省168处高等级景区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10.2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最邻近点指数、基尼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及核密度等方法,从自然和人文2个视角分析湖北省高等级景区的分布特征及影响... 为了解湖北省4A级及以上高等级景区的空间分布,以湖北省168处高等级景区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10.2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最邻近点指数、基尼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及核密度等方法,从自然和人文2个视角分析湖北省高等级景区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湖北省高等级景区最邻近点指数R=0.84,空间分布呈现出集聚态势;(2)地理集中指数G=31.85,基尼系数Gini=0.8979,均匀度C=0.1021,全省高等级景区的均衡性和均匀度都较低;(3)湖北省形成了武汉和宜昌2个高等级景区的高密度区;(4)河流、交通以及城市辐射等因素对高等级景区的分布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级景区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湖北省 最邻近点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市城市湖泊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4
11
作者 谭亚 吴晓东 +4 位作者 杨梓文 罗雪娇 赵璐菡 刘丹丹 曹韵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0-142,共13页
针对大冶市城市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为掌握其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对大冶市尹家湖、红星湖和三里七湖的夏季浮游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并运用冗余分析(RDA)和相关性分析等多种方法探究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为湖泊生态修... 针对大冶市城市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为掌握其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对大冶市尹家湖、红星湖和三里七湖的夏季浮游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并运用冗余分析(RDA)和相关性分析等多种方法探究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为湖泊生态修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三个湖泊发现浮游植物合计8门116种。运用优势度指数(Y)分析得出,尹家湖夏季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有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和泽丝藻(Limnothrix redekei),红星湖的优势种主要有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和卷曲鱼腥藻(Anabaena circinalis),三里七湖的优势种主要有巨颤藻(Oscillatoria princeps)、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和肘状针杆藻(Synedra ulna);平均丰度表现为红星湖>三里七湖>尹家湖,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01.84μg/L、366.88μg/L和28.35μg/L。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评价表明,尹家湖、红星湖和三里七湖水体分别为轻度富营养、重度富营养和中度富营养状态,而利用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计算得出三个湖泊水质均为中度污染水平。冗余分析(RDA)表明,影响该三湖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分别是总氮和总磷、水温和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水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城市湖泊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熟市主要城市湖泊水质及水体富营养化现状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汪薇 吴超 +3 位作者 吴晓东 林贵英 杨久芸 罗璐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9期47-54,共8页
为了解江苏省常熟市主要城市湖泊的水质情况,于2018—2019年实地监测了尚湖和昆承湖水质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尚湖和昆承湖的水体透明度(SD)、总氮(TN)浓度、可溶性总氮(TDN)浓度和可溶性总磷(TDP)浓度差异显著(P<0.05),总磷(TP... 为了解江苏省常熟市主要城市湖泊的水质情况,于2018—2019年实地监测了尚湖和昆承湖水质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尚湖和昆承湖的水体透明度(SD)、总氮(TN)浓度、可溶性总氮(TDN)浓度和可溶性总磷(TDP)浓度差异显著(P<0.05),总磷(TP)和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两个湖泊水质呈较明显的季节变化,尚湖春季和秋季水质优良,夏季和冬季有恶化趋势;昆承湖春季和夏季水质较差,秋季和冬季污染加剧。基于单因子指数评价显示,尚湖和昆承湖主要污染因子相同,均为TN和TP,尚湖全年为Ⅲ类水,昆承湖为劣Ⅴ类水。内梅罗指数范围尚湖为0.50~0.87,全年属于尚清洁,昆承湖为1.37~2.31,全年属于轻度污染;综合营养指数范围尚湖为45.78~49.02,全年为中营养状态,昆承湖为54.31~59.23,全年为轻度富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富营养化 城市湖泊 尚湖 昆承湖 评价方法 常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8 OLI影像反演的湖北大冶湖水体光学衰减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伟祥 吴晓东 +4 位作者 聂洪峰 肖春蕾 葛绪广 杨久芸 罗璐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1-803,共13页
水体光学衰减特性直接影响湖泊的清澈程度和沉水植被的生存,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湖泊光学衰减分布特性能极大提高效率.基于20172019年的原位调查数据,利用Landsat 8 OLI影像开发了大冶湖水体光学衰减系数(K_(d))的遥感反演模型,并分析大冶... 水体光学衰减特性直接影响湖泊的清澈程度和沉水植被的生存,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湖泊光学衰减分布特性能极大提高效率.基于20172019年的原位调查数据,利用Landsat 8 OLI影像开发了大冶湖水体光学衰减系数(K_(d))的遥感反演模型,并分析大冶湖水体K_(d)的多年时空分布特性与驱动机制,以期为大冶湖流域的修复与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波段比二次模型K_(d)=9.61(B1/B4)^(2)-2.41(B1/B4)-6.40效果最好,精度达到R^(2)=0.79,MAPE=23.9%,RMSE=0.89 m^(-1).大冶湖水体K_(d)值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悬浮物和浊度等,其次为有色溶解性有机物和叶绿素a.大冶湖K_(d)值分布在空间上由西向东逐渐递减,但局部也受到风速、陆源输入、人为活动和微生物活动等的影响,季节上平均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2013年以来大冶湖水体K_(d)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冶湖 光合有效辐射 光学衰减系数 遥感 Landsat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河网区地表水沉积物中OCPs的赋存特征及风险 被引量:4
14
作者 韦皓元 林贵英 +6 位作者 姚晓龙 李建平 王苏红 龚雄虎 蔡永久 张路 赵中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3-931,共9页
选取我国平原河网典型区域—江苏省内重点湖泊、水库及河流等为研究对象,系统调查江苏省地表水环境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残留现状,解析区域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并评估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目标区域湖泊、水库及河流表层沉积物中20... 选取我国平原河网典型区域—江苏省内重点湖泊、水库及河流等为研究对象,系统调查江苏省地表水环境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残留现状,解析区域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并评估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目标区域湖泊、水库及河流表层沉积物中20种OCPs化合物检出率为100%,残留范围为0.41~10.62ng/g dw(平均值为3.14ng/g dw).与国内其它流域相比,江苏省地表水环境表层沉积物中OCPs的污染负荷整体处于较低水平.OCPs单体化合物特征比值溯源结果显示,江苏省表层沉积物中的OCPs主要来源于历史残留.运用风险熵值法对江苏省表层沉积物OCPs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环氧七氯是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其次为α-硫丹和异狄氏剂.联合生态风险评价表明太湖梅梁湾湖区处于高风险,不同水体类型沉积物OCPs风险水平呈现为湖泊高于河流、河流高于水库的整体趋势.在国家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的背景下,OCPs等传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同样需要持续关注,支撑流域水环境复合污染治理和风险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 地表水 沉积物 有机氯农药(OCPs)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常用湖泊营养状态指数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子豪 邹伟 +2 位作者 桂智凡 许海 蔡永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7-1000,I0001,共15页
湖泊(包括自然湖泊和人工水库)富营养化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营养状态指数是目前最流行的富营养化水平量化方法。然而,不同营养状态指数的基本逻辑和适用水体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不当选取可能会造成营养水平和相关水华风险的错误估计... 湖泊(包括自然湖泊和人工水库)富营养化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营养状态指数是目前最流行的富营养化水平量化方法。然而,不同营养状态指数的基本逻辑和适用水体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不当选取可能会造成营养水平和相关水华风险的错误估计,并引发湖泊保护和修复措施的错位。鉴于此,本文对我国常用营养状态指数的构建思路、共性和差异以及不确定性来源等进行了综述。总体来看,营养状态指数基本构建思路分3种:1)Carlson指数型(如TSI),以透明度(SD)为核心参数,使用SD的2倍变化对应指数的10分差值,假定SD为64 m时记为指数值0分;2)改良TSI指数型(如TSIm),以叶绿素a(Chl.a)为核心参数,使用Chl.a的2.5倍变化对应指数的10分差值,假定Chl.a 1000μg/L对应该指数100分;3)营养足迹指数型(如TFI),该指数亦使用Chl.a指示藻类生物量,Chl.a的e倍关系对应藻类生物量的二倍变化和指数10分差值,假定Chl.a为10μg/L时对应该指数50分。根据上述假设得出对应的基础参数评估方程,然后均以基础参数(SD或Chl.a)与衍生参数间的经验方程“直接替换”获得衍生参数的评估方程。如上可知,营养状态指数均体现了数值增大表征藻类初级生产力和伴随的水华风险提高的共性,同时本文也从:1)数据集属性和基础指标评估方程获取的方法;2)衍生指标评估方程获取的统计原理;3)分项指标的权重设置方式3个方面分析营养状态指数之间的差异性。未来展望方面,首先,鉴于当前营养状态指数均属于通用性指数,因而建议未来基于上述3种基本类型开发因地制宜的营养状态指数,实现湖泊藻类生产力和水华风险的精准指示;其次,营养状态指数的生态学依据是藻类限制因子理论,营养状态指数各分项指标(即基于总氮、总磷、SD和Chl.a)的差异可以指示初级生产力的限制因子,建议未来开展营养状态指数分项指标差异机制研究,以指导藻类水华防控措施精准施策;再次,除富营养化外,湖泊生态健康受损往往也与其它压力有关,建议未来开展湖泊生态健康对富营养化和其他压力的综合响应机制研究,制定服务于湖泊生态系统健康提升的精准调控路径。本文目的并非将营养状态指数的通用属性“复杂化”,而是旨在阐明营养状态指数的“前世今生”,进而为广大湖泊富营养化相关人员使用指数时提供参考,也希望为我国湖泊营养状态精准量化、后续保护和修复措施的精准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藻类水华 富营养化 生态修复 湖泊生态系统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赣州市北部发现地下水中富集偏硅酸、锂和锶元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艳林 靖晶 +2 位作者 齐信 邵长生 路韬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5-176,共2页
1研究目的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也称赣南,位于赣江流域的上游,是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是我国的钨都、脐橙之乡。201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帮助赣... 1研究目的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也称赣南,位于赣江流域的上游,是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是我国的钨都、脐橙之乡。201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帮助赣南苏区脱贫。依托2018年“江西省清溪村幅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以后简称调查项目),发现多处地下水中富集偏硅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赣州市 偏硅酸富集 水岩作用 花岗岩地区 基岩裂隙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西南山麓河流水体多环芳烃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17
作者 秦宇 龚雄虎 +3 位作者 韦皓元 桂智凡 张路 赵中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54-3069,共16页
选取我国寒温带大兴安岭西南山麓地区典型河流哈拉哈河和洮儿河中上游及其部分支流为研究区域,考察水体多环芳烃(PAHs)的空间分布规律、来源及风险,丰富我国北方高纬度地表水环境中PAHs污染基础数据库.结果表明,哈拉哈河水体中16种优先... 选取我国寒温带大兴安岭西南山麓地区典型河流哈拉哈河和洮儿河中上游及其部分支流为研究区域,考察水体多环芳烃(PAHs)的空间分布规律、来源及风险,丰富我国北方高纬度地表水环境中PAHs污染基础数据库.结果表明,哈拉哈河水体中16种优先控制PAHs化合物总量浓度为16.91—201.14 ng·L^(-1)(平均值为91.32 ng·L^(-1)),洮儿河水体PAHs检出浓度为48.10—244.57 ng·L^(-1)(平均值为106.77 ng·L^(-1)).河流PAHs赋存水平与水体综合污染指数水质评价结果较为一致,即轻度污染状态的洮儿河水体PAHs赋存浓度略高于清洁状态的哈拉哈河.与国内不同温度带典型河流水体中PAHs赋存量相比,大兴安岭西南山麓地区河流水体PAHs污染程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主要与区域人类活动强度较低有关.以不同环数计,哈拉哈河和洮儿河水体PAHs组成均以低分子量(2环和3环)化合物为主,分别占PAHs检出总量的91%和87%.PAHs单体化合物特征比值(Ant/(Ant+Phe)、Fla/(Fla+Pyr)、BaA/(BaA+Chr))溯源分析显示,哈拉哈河和洮儿河水体PAHs主要来自于石油源、煤炭和木材等生物质的燃烧.综合运用风险熵值法、致癌和非致癌风险评价模型评估哈拉哈河与洮儿河水体PAHs生态风险和人群暴露健康风险,显示Ant是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其次为Flt、Pyr、BaA、Chr,其余单体化合物生态风险较低,河流水体PAHs赋存不存在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温度带 哈拉哈河 洮儿河 多环芳烃(PAHs)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2020年长江中游阳新县湖群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小欢 张文 +2 位作者 郑和松 柯华 桂智凡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9-247,共9页
为探究县域经济发展对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以长江中游阳新县湖群湿地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该区域湿地景观的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80-2020年间阳新县湿地面积总体上呈现缩减状态,从851.03 km^(2)... 为探究县域经济发展对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以长江中游阳新县湖群湿地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该区域湿地景观的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80-2020年间阳新县湿地面积总体上呈现缩减状态,从851.03 km^(2)缩减至836.39 km^(2),其中人工湿地面积呈递减趋势,自然湿地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人工湿地中水田面积损失最多,达43.72 km^(2),主要转移为旱地、林草地、湖泊和建设用地;自然湿地中湖泊面积增加了22.09 km^(2),主要由水田和旱地转移而来。2)阳新县湿地景观总体上趋于破碎化,其中水田的破碎度最大,水田和湖泊是阳新县湿地景观中的优势景观地类,湖泊和河流的聚集度相对较高。3)在降雨量充足的地方,降雨量对湿地面积的影响并不显著;气温增高,人口和第二、三产业的用地需求对水田的侵占是造成人工湿地水田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退田还湖、退垸还湖等湿地保护政策是自然湿地湖泊面积增加的主要因素。4)对比阳新县湖群湿地与武汉城市湖群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情况,发现县域湖泊因湿地保护政策得到有效恢复,而城市由于用地需求大,使得城市湖泊面积缩减并且湖泊破碎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群湿地 RS GIS 景观格局 阳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广东省人口老龄化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19
作者 杨雅瑜 尹发能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4,共10页
为研究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演变规律,基于第五、六、七次人口普查资料,以广东省118个县域为研究区,利用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研究了广东省县域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广东... 为研究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演变规律,基于第五、六、七次人口普查资料,以广东省118个县域为研究区,利用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研究了广东省县域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广东省人口老龄化在全国处于低水平,但区内差异显著,基本形成了半环状圈层式的分布状态,21年来老龄化程度逐渐加剧.②人口老龄化分布先集聚后分散,但始终呈现西南-东北方向分布.③广东省县域老龄化系数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人口老龄化冷热点区域逐渐增加,冷点区稳定在珠三角部分县区,热点区则呈现跳跃式变化.④人户分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平均预期寿命是影响广东省老龄化的主要因子,广东省人口老龄化是多种因素循环反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影响因素 标准差椭圆 地理探测器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地理教学中弹性思维培养的意义与策略
20
作者 郑文秀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2-35,共4页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传统线性思维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弹性思维因其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高度适应而备受推崇,特别适用于多变的环境。本文深入剖析了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地理教学的现状与挑战,强调了融入弹性思维的重要性,通过...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传统线性思维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弹性思维因其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高度适应而备受推崇,特别适用于多变的环境。本文深入剖析了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地理教学的现状与挑战,强调了融入弹性思维的重要性,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弹性思维在地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了推广弹性思维的教学策略和建议,旨在为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地理教学 弹性思维 创新能力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