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研究兴起的原因及存在的缺陷 被引量:1
1
作者 胡鹏林 朱维 《学术论坛》 2004年第3期104-107,共4页
在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向过程中,文化研究以反对文学艺术的自律为契机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和现代与后现代的断裂处,文化研究必然出现种种弊端。知识分子为了改善边缘地位,利用文化研究使自己重返中心,这也使得文化研究染上... 在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向过程中,文化研究以反对文学艺术的自律为契机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和现代与后现代的断裂处,文化研究必然出现种种弊端。知识分子为了改善边缘地位,利用文化研究使自己重返中心,这也使得文化研究染上功利性和偏激的文化情绪。从文化研究兴起的原因和存在的缺陷中可以看出,彻底的边缘化是知识分子和文化研究的必然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反叛自律 后现代转向 知识分子 文化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话语形态的分化
2
作者 胡鹏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12,共3页
从11世纪拉丁语Modernitas,到18世纪法语Modemite,再到19世纪英语Modernity,最后才是20世纪汉语中的现代性。现代性的衍生历史之久、传播地域之广,可谓人类文化史上之独特现象。现代性在这种独特的演化过程中。已经变得纷繁芜杂,... 从11世纪拉丁语Modernitas,到18世纪法语Modemite,再到19世纪英语Modernity,最后才是20世纪汉语中的现代性。现代性的衍生历史之久、传播地域之广,可谓人类文化史上之独特现象。现代性在这种独特的演化过程中。已经变得纷繁芜杂,其涵义也变幻难测,但是这个重要范畴已经进入了哲学、文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等学科之中,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古老的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话语形态 分化 人类文化史 18世纪 19世纪 演化过程 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念·原欲·存在——女性叙事的循环论
3
作者 胡鹏林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86,共6页
女性叙事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顶峰,而综观20世纪女性文学的发展,其叙事无不是遵循着理念/原欲/存在的循环论机制,只是在各个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而已。这种循环论的叙事方式,从追寻一种生命体验和文化立场(理念)出发,经过以血... 女性叙事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顶峰,而综观20世纪女性文学的发展,其叙事无不是遵循着理念/原欲/存在的循环论机制,只是在各个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而已。这种循环论的叙事方式,从追寻一种生命体验和文化立场(理念)出发,经过以血代墨的躯体叙事(原欲的呈现),企图颠覆现实的生存状态(叩问历史存在),最后又回归生命/文化的理念层面。女性叙事作为一种边缘化的写作状态,在形而上的理念的关照下,经受形而下的原欲和现实的磨练和洗礼,最终螺旋式地促进理念的提升,从而使女性文学从文化的边缘向中心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叙事 理念 原欲 存在 循环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美学的超越性思维方式
4
作者 胡鹏林 陈春生 《宁夏社会科学》 2003年第6期100-103,共4页
实践美学作为当代美学的主导形态 ,在思维方式上超越了生存的超越性与现实的实践性之间的二元对立 ,对传统美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有所改进和发展。在批判旧实践美学的非此即彼思维方式的同时 ,在多元共存思维的思维方法基础上 ,从实践本体... 实践美学作为当代美学的主导形态 ,在思维方式上超越了生存的超越性与现实的实践性之间的二元对立 ,对传统美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有所改进和发展。在批判旧实践美学的非此即彼思维方式的同时 ,在多元共存思维的思维方法基础上 ,从实践本体论和存在论角度切入美学研究 ,强调实践的艺术化和生存的审美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美学 超越性思维方式 多元共存思维 实践与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