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开放”助力学生技能提升——以湖北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
1
作者 张正茂 李静 +1 位作者 李国元 戴余军 《当代农机》 2021年第3期59-61,共3页
介绍了湖北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验教学理念以及“5开放”的提出与具体内涵,阐述了实施“5开放”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生命科学与技术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开放实验室 技能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新农科专业校外实践基地“三精四共”建设模式研究--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
2
作者 姚国新 温馨 +2 位作者 汤亚芳 李长春 王有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280-282,共3页
校外共建实践基地是地方高校实践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基地建设水平直接与人才培养质量息息相关。以地方本科涉农高校湖北工程学院40多年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经验为基础,研究并实践了校外实践基地“三精四共”的建设模式,经过地方农... 校外共建实践基地是地方高校实践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基地建设水平直接与人才培养质量息息相关。以地方本科涉农高校湖北工程学院40多年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经验为基础,研究并实践了校外实践基地“三精四共”的建设模式,经过地方农科院校多年实践,显著提升了农科实践创新能力,可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专业 校外基地建设 “三精四共”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花培技术培育水稻籼粳交两系不育材料 被引量:6
3
作者 姚国新 黄文超 但志武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71-1775,共5页
【目的】快速将粳稻染色体片段渗入籼型两系不育系,获得稳定材料,便于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方法】对籼型两系不育系Bph68S与粳稻少孽粳杂交的F1,采用花药培养的方法,构建籼粳交DH系两系材料,并观察其杂种优势表现。【结果】对大田的... 【目的】快速将粳稻染色体片段渗入籼型两系不育系,获得稳定材料,便于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方法】对籼型两系不育系Bph68S与粳稻少孽粳杂交的F1,采用花药培养的方法,构建籼粳交DH系两系材料,并观察其杂种优势表现。【结果】对大田的种植株型进行鉴定,从242株绿苗中获得123个二倍体单株,其中41个单株具有两系不育系的特性;DH3S两系不育单株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与母本Bph68S相比,其有效穗降低(14.2±2.9)%,成穗率增加(21.5±5.8)%,株高降低(28.5±3.2)%。两系不育株DH3S与籼稻9311组配杂交种F1的成穗率、穗粒数和单株产量均高于Bph68S与9311组配的杂交组合。【结论】用籼稻两系不育亲本与粳稻杂交的F1花培构建DH两系不育材料,可快速获得两系不育系稳定中间材料,是快速获得籼粳交不育系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优势 籼粳交 两系不育系 花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野生青檀种实的形态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汪殿蓓 李建华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68,共5页
以青檀果实的长度、宽度以及种子的长度、宽度、厚度为指标,对湖北省境内不同地区野生青檀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湖北野生青檀果实平均长度为(13.683±1.770)mm、平均宽度为(10.905±1.306)mm;种子的... 以青檀果实的长度、宽度以及种子的长度、宽度、厚度为指标,对湖北省境内不同地区野生青檀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湖北野生青檀果实平均长度为(13.683±1.770)mm、平均宽度为(10.905±1.306)mm;种子的平均长度为(4.430±0.615)mm、平均宽度为(3.847±0.404)mm、平均厚度为(2.529±0.238)mm。不同分布点青檀果实长度和宽度存在差异,不同分布点青檀种子的长度、宽度、厚度也存在差异。果实宽度与种子宽度、种子厚度之间存在弱相关性,种子宽度与种子厚度之间存在弱相关性,种子长度与种子宽度之间存在中相关性;青檀种实大小与分布点的经纬度、海拔之间无相关性。综合比较青檀群落的分布面积及种实大小认为,随州三潭风景区和黄冈爱河风景区可作为青檀最佳采种林分,选择结实量大、个体数量多的成年植株为采种母树;十堰清末庄园的青檀成年植株可作为采种母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青檀 种实形态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维生素E生物合成及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邹礼平 李淑艳 +3 位作者 章爱群 李长春 钟亚琴 黄欣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00-103,共4页
维生素E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代谢作用和抗氧化功能。绿色植物是人类和动物维生素E的主要来源。综述了近年来植物维生素E的生物合成途径,参与维生素E生物合成的牻牛儿基牻牛儿基二磷酸还原酶、对羟苯基丙酮酸双加... 维生素E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代谢作用和抗氧化功能。绿色植物是人类和动物维生素E的主要来源。综述了近年来植物维生素E的生物合成途径,参与维生素E生物合成的牻牛儿基牻牛儿基二磷酸还原酶、对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尿黑酸植基转移酶、2-甲基-6-植基苯醌甲基转移酶、生育酚环化酶、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植醇激酶等相关酶基因克隆及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生物合成 代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孝感地区不同月份荷叶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蔡敏 胡超 +2 位作者 杨新河 张芬 许兆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158-161,共4页
为合理采摘并有效开发荷叶资源,采用浓HNO_3-H_2O_2混合体系消解样品,制备滤液,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滤液,探明湖北省孝感地区荷叶Ca、Fe、Zn、Cu、Pb、Cd 6种元素的含量及其在6—10月生长期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孝感后湖村、汉川汈... 为合理采摘并有效开发荷叶资源,采用浓HNO_3-H_2O_2混合体系消解样品,制备滤液,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滤液,探明湖北省孝感地区荷叶Ca、Fe、Zn、Cu、Pb、Cd 6种元素的含量及其在6—10月生长期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孝感后湖村、汉川汈汊湖和安陆赵棚镇联星村3地不同月份荷叶中Ca、Fe、Zn、Cu、和Pb元素的含量分别为4 123.56~11 861.65μg/g、70.36~150.28μg/g、22.58~39.21μg/g、54~14.57μg/g和0.38~3.54μg/g。但未检测出Cd元素。此外,荷叶的最佳采摘时间是9—10月,该时间处于荷叶生长稳定阶段,并且各种矿质元素含量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金属元素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孝感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糯稻地方品种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姚国新 段俊枝 +3 位作者 邹礼平 李长春 卢磊 黄明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22,共4页
为评价湖北糯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36对SSR标记对50份湖北地方糯稻品种进行PCR扩增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糯稻地方品种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710 7,多态信息含量平均为0.686 1,多样性较高。SSR标记聚类分析表明,湖... 为评价湖北糯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36对SSR标记对50份湖北地方糯稻品种进行PCR扩增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糯稻地方品种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710 7,多态信息含量平均为0.686 1,多样性较高。SSR标记聚类分析表明,湖北糯稻地方品种中遗传资源丰富,特别是籼粳糯稻成分互渗的品种,可广泛用于糯稻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稻地方品种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青砖茶渥堆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银花 李娟 杨新河 《农产品加工》 2017年第10期44-47,共4页
以青砖茶渥堆工艺中的茶样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湖北青砖茶渥堆过程中主要内含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茶样中咖啡碱、没食子酸的含量在渥堆加工过程中增加,其中没食子酸在翻堆第1次堆底增幅达到549.97%;水浸出物、多酚、儿茶素、游离... 以青砖茶渥堆工艺中的茶样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湖北青砖茶渥堆过程中主要内含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茶样中咖啡碱、没食子酸的含量在渥堆加工过程中增加,其中没食子酸在翻堆第1次堆底增幅达到549.97%;水浸出物、多酚、儿茶素、游离氨基酸、茶氨酸的含量在加工过程中均有所降低,最大降幅分别为34.40%,54.19%,79.04%,41.24%,77.71%。在渥堆过程中随着翻堆的进行,堆表、堆中和堆底3个不同层次的茶坯重新调整位置,最终使渥堆均匀,从而实现青砖茶品质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砖茶 渥堆 生化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分光光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特菜白花菜的病虫害调查与防治 被引量:2
9
作者 姚国新 卢磊 李长春 《园艺与种苗》 CAS 2014年第5期14-15,34,共3页
[目的]明确白花菜病虫害和防治方式,为湖北白花菜安全种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调查湖北孝感安陆种植白花菜全生育期的病虫害,并进行相应药剂防治。[结果]发现常见的病虫害为白粉病、黄曲跳甲、菜青虫、小地老虎和菜蚜虫,采用相应的防... [目的]明确白花菜病虫害和防治方式,为湖北白花菜安全种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调查湖北孝感安陆种植白花菜全生育期的病虫害,并进行相应药剂防治。[结果]发现常见的病虫害为白粉病、黄曲跳甲、菜青虫、小地老虎和菜蚜虫,采用相应的防治策略,防治效果良好。[结论]白花菜病虫害侵袭较少,主要为白粉病、黄曲跳甲、菜青虫、小地老虎和菜蚜虫等,采用适当的防治策略完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菜 病虫害 调查与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ESS技术的油茶病虫害诊断及无公害防治WEB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有宁 邓青云 +2 位作者 胡波 姜益泉 李国元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2期129-132,共4页
为了对油茶病虫害进行准确诊断并进行无公害防治,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以专家知识库和JESS技术为基础,构建了油茶病虫害及无公害防治WEB系统。阐述了以JESS为基础的专家系统的特点,并以油茶病虫害诊断及无公害防治WEB系统为例,介绍了基于... 为了对油茶病虫害进行准确诊断并进行无公害防治,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以专家知识库和JESS技术为基础,构建了油茶病虫害及无公害防治WEB系统。阐述了以JESS为基础的专家系统的特点,并以油茶病虫害诊断及无公害防治WEB系统为例,介绍了基于JESS的农业专家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实现过程。该系统能为不同时间、不同地区提供病虫害诊断及无公害防治方法信息服务,而且专家知识能动态修改,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广泛的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ESS 油茶 病虫害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恒温消解-电位滴定法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11
作者 黄翔 王素萍 +7 位作者 张贵友 杨闪闪 杜雷 姜利 陈钢 洪娟 张润花 冉晗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66-170,共5页
建立电热恒温消解-电位滴定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称取土壤样品置于消解管中,加入10 mL 0.4 mol/L K_(2)Cr_(2)O_(7)-H_(2)SO_(4)溶液,用电热消解仪在180℃下消解10 min,待消解液冷却后,使用全自动电位滴定仪,以0.2 mol/L硫酸亚... 建立电热恒温消解-电位滴定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称取土壤样品置于消解管中,加入10 mL 0.4 mol/L K_(2)Cr_(2)O_(7)-H_(2)SO_(4)溶液,用电热消解仪在180℃下消解10 min,待消解液冷却后,使用全自动电位滴定仪,以0.2 mol/L硫酸亚铁标准溶液滴定剩余K_(2)Cr_(2)O_(7)-H_(2)SO_(4)溶液,依据硫酸亚铁消耗量计算土壤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5个大田土壤耕层样品有机质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0%~1.36%;5种土壤标准样品[NST-4、GBW07414a(AsA-3a)、GBW07415a(AsA-4a)、GBW07460(AsA-9)和GBW07461(AsA-10)]有机质含量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在0.97%~2.39%。电热恒温消解-电位滴定法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精密度,能够实现自动滴定控制和自动处理数据的功能,提高了检测效率,适合土壤样品有机质批量化的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恒温消解 电位滴定 土壤 有机质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疫性病害番茄溃疡病的发生危害与检测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洁倩 邹路路 +1 位作者 魏蜜 傅本重 《园艺与种苗》 CAS 2017年第11期1-3,18,共4页
番茄溃疡病是我国检疫性病害。该文综述了番茄溃疡病症状、国内外的发生情况及危害,以及病原菌的快速检测与诊断技术,最后对该病害的生物防治菌的筛选情况进行了介绍,以期为从事番茄生产与管理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番茄溃疡病 检疫性病害 分子检测 生防菌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理论教学改革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安明 邓青云 +1 位作者 黄欣然 李德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7期333-334,共2页
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具有概念抽象、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为此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考核方式、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旨在提高基因工程的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满足新世纪人才... 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具有概念抽象、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为此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考核方式、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旨在提高基因工程的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满足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的种植技术和未来开发前景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安娜 魏婷 +2 位作者 张志林 刘欣然 史红安 《湖北植保》 2020年第3期61-64,共4页
迷迭香属于一种天然香料,是具有多种用途的经济作物。本文就迷迭香的种植技术、种植历史、产品开发和发展前景进行论述,以期为迷迭香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迷迭香 种植历史 种植技术 产品开发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和壳寡糖保鲜湖北利川山药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梦甜 张正茂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4期13-16,共4页
为了延长湖北利川山药的保鲜期,以壳聚糖和壳寡糖为原料,添加甘油、乙酸等配制保鲜液,对利川山药进行浸渍沥干处理后,于10℃培养箱中贮藏,并测定贮藏过程中的失质量率、褐变率、腐烂率、维C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 为了延长湖北利川山药的保鲜期,以壳聚糖和壳寡糖为原料,添加甘油、乙酸等配制保鲜液,对利川山药进行浸渍沥干处理后,于10℃培养箱中贮藏,并测定贮藏过程中的失质量率、褐变率、腐烂率、维C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壳聚糖和壳寡糖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抑制山药失质量率、褐变率、腐烂率的上升;延缓维C含量下降;在测定PPO时发现,3组试验组酶活力均是先上升达到峰值后下降,其中空白组在第4天达到峰值,而壳聚糖和壳寡糖处理的样品在第6天达到峰值,且空白组的酶活力始终高于壳聚糖组和壳寡糖组。由此说明,壳聚糖及其降解产物壳寡糖在利川山药的保鲜方面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川山药 壳聚糖 壳寡糖 涂膜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蚜虫黄色板诱杀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兴甫 王永 +1 位作者 李春生 刘芹 《湖北植保》 2017年第2期1-4,共4页
针对油菜生产的需求,着力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提升油菜品质与产量。在双低油菜蚜虫大发生期,采用黄色板诱杀技术,通过不同处理方式对其诱杀蚜虫效果进行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对黄色板诱杀油菜蚜虫的效果有较为显著的影... 针对油菜生产的需求,着力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提升油菜品质与产量。在双低油菜蚜虫大发生期,采用黄色板诱杀技术,通过不同处理方式对其诱杀蚜虫效果进行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对黄色板诱杀油菜蚜虫的效果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其最佳应用方式为:悬挂方位为黄色板朝向正南方,悬挂高度为黄色板下端与油菜顶部平齐,悬挂密度为黄色板16块/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蚜虫 黄色板 诱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与碱性氨基酸联合改善大豆分离蛋白功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静 罗灿 +1 位作者 李长春 郑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9-1605,共7页
为考察超声和碱性氨基酸(BAA)联合处理(简称联合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SPI)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对比了超声或BAA单独处理对SPI表面疏水性和荧光光谱、Zeta电位、平均粒径、游离巯基、总巯基、相对溶解度、二级结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 为考察超声和碱性氨基酸(BAA)联合处理(简称联合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SPI)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对比了超声或BAA单独处理对SPI表面疏水性和荧光光谱、Zeta电位、平均粒径、游离巯基、总巯基、相对溶解度、二级结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并对其中部分测定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联合处理后SPI的乳化性和相对溶解度均比BAA单独处理显著提高(差异显著性P<0.05);联合处理提升了SPI表面电荷量,增强了粒子之间的静电斥力;使更多的疏水基团暴露在极性环境中,改善了SPI的亲水/疏水基团比例,有利于提升SPI乳化能力;使游离巯基暴露量增加,总巯基含量下降;有利于SPI向有序分子结构转变。超声或BAA单独处理和联合处理均不会引起SPI亚基结构的改变。表面疏水性与相对溶解度和乳化性的相关度分别为0.960和0.861,呈极显著正相关性,Zeta电位与相对溶解度的相关度为–0.974,呈极显著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碱性氨基酸 大豆分离蛋白 乳化性质 相关性 食品用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21年世界油菜生产时空演变特征及我国油菜优势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锋 朱杰 +4 位作者 周勇 蒋梦蝶 朱波 聂江文 刘章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81-2191,共11页
【目的】分析世界油菜生产的时空演变格局,为我国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1961—2021年世界油菜收获面积、单产和总产量等相关数据,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优势指标体系,分析世界油菜生产... 【目的】分析世界油菜生产的时空演变格局,为我国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1961—2021年世界油菜收获面积、单产和总产量等相关数据,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优势指标体系,分析世界油菜生产上时空变化特征。【结果】世界油菜发展在1980和2000年出现明显的时空演变特征,整个发展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总体来看,世界油菜生产重心始终集中于亚洲、欧洲和美洲,且收获面积、单产和总产量均呈稳定增长的趋势。其中,阶段Ⅰ(1961—1980年),亚洲总产量高于欧洲15.2%,尽管亚洲的收获面积比欧洲高460.9%,但欧洲的单产比亚洲高250.7%;阶段Ⅱ(1981—2000年)和阶段Ⅲ(2001—2021年),亚洲总产量仍高于欧洲,且在阶段Ⅱ收获面积增长明显。整个过程美洲收获面积中等,大洋洲和非洲的收获面积和总产量占世界的比例较小。同时,在阶段Ⅰ,中国、加拿大和印度等9个国家的油菜总产量占世界的89.7%,收获面积占世界的92.5%;阶段Ⅱ,加拿大和中国的油菜发展最为迅速;阶段Ⅲ,仅加拿大收获面积和总产量增幅大。此外,巴基斯坦和瑞典在阶段Ⅰ和阶段Ⅱ出现油菜发展退步的现象,德国、中国和英国在阶段Ⅲ也出现此现象。贡献度分析表明,与加拿大和印度等主产国相比,我国油菜生产的效率和规模上均不具备优势,但是油菜生产效率优势在每个阶段依次递增。【建议】我国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监测油菜生产过程,扩大油菜的种植比例和收获面积,同时还要注重油菜价值发掘,开发深加工产品,加大集约化、规模化种植,采取合理的种植模式和施肥处理,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油菜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时空变化 效率优势 规模优势 贡献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穗肥施钾量和叶面肥对稻虾共作水稻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洪瑞 朱杰 +6 位作者 周勇 李皓轩 杨伟 蒋梦蝶 朱波 聂江文 刘章勇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39,共10页
研究穗肥施钾量[0 kg/hm^(2)(S0)、45 kg/hm^(2)(S1)、90 kg/hm^(2)(S2)]和叶面肥[不喷施叶面肥(P0)和喷施叶面肥(P1)]对稻虾共作水稻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稻虾共作模式下的水稻绿色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研究穗肥施钾量[0 kg/hm^(2)(S0)、45 kg/hm^(2)(S1)、90 kg/hm^(2)(S2)]和叶面肥[不喷施叶面肥(P0)和喷施叶面肥(P1)]对稻虾共作水稻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稻虾共作模式下的水稻绿色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施用穗肥钾均可提高水稻剑叶SPAD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茎叶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同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总体上以S1P1处理最优。喷施叶面肥、施用穗肥钾均可提高穗实粒数、结实率,进而提高产量,P1处理使S0、S1和S2条件下产量分别增加13.60%、9.76%和6.55%,S1和S2处理使产量分别提高3.70%和2.47%,以S1P1处理产量最高。与P0处理相比,S0和S1条件下,P1处理稻米的整精米率分别显著提高2.21%和1.82%,垩白粒率显著降低55.88%和50.01%,垩白度显著降低49.98%和50.00%,总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8.77%和12.08%;与S0处理相比,S1和S2处理稻米的垩白粒率分别显著降低11.23%和30.61%,S1处理稻米的总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4.15%;总体以S1P1处理效果最好。综合来看,喷施叶面肥、施用穗肥钾可以改善叶片光合作用,提高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转运,提高产量和品质,以S1P1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面肥 穗钾肥用量 产量 生理特性 品质 稻虾共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及其育种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关志林 顾建伟 +3 位作者 焦禹顺 夏瑞 刘克德 洪登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7-1202,共16页
油菜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之一,兼有饲用、菜用、蜜用、观光、盐碱地改良和工业等多种用途。随着基因组测序、基因分型和表型鉴定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油菜重要育种目标性状相关基因的挖掘与功能研究进展迅速。本文总结了油... 油菜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之一,兼有饲用、菜用、蜜用、观光、盐碱地改良和工业等多种用途。随着基因组测序、基因分型和表型鉴定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油菜重要育种目标性状相关基因的挖掘与功能研究进展迅速。本文总结了油菜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综述了目前定位及克隆的油菜产量、品质、开花期、株型和抗性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关键基因及功能,讨论了其在油菜分子设计育种中的应用价值和利用策略,将为更高效地培育油菜优良品种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功能基因 基因组 育种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