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诱导铝等离子体结构演化及传播机制
1
作者 赵洋 张雷 +3 位作者 田志辉 张秀清 马维光 尹王保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999-2007,共9页
搭建了具有1 ns时间分辨率和0.01 mm空间分辨率的高时空分辨等离子体瞬态成像系统。在氩气环境与10 GW/cm^(2)的激光条件下,实现了对铝等离子体中中性原子(AlⅠ/ArⅠ)和一次电离离子(AlⅡ/ArⅡ)的空间分布动态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等离... 搭建了具有1 ns时间分辨率和0.01 mm空间分辨率的高时空分辨等离子体瞬态成像系统。在氩气环境与10 GW/cm^(2)的激光条件下,实现了对铝等离子体中中性原子(AlⅠ/ArⅠ)和一次电离离子(AlⅡ/ArⅡ)的空间分布动态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呈狭长形态,其轴向膨胀速度高于径向速度。由于激光与氩气层的强耦合作用,冲击气体层呈现高电离度,氩离子会与铝蒸气羽核相互重叠,其形态特征符合激光支持爆轰波理论模型。还讨论了不同类型粒子的寿命,揭示了上能级能量差异与离子复合过程对激发态粒子布居数衰减速率的影响机制。该成像系统突破了传统成像技术采集强度为观测方向积分值的局限性,为观察等离子体粒子的分布结构和膨胀过程提供了新方法,所揭示的等离子体时空演化规律有望为高精度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谱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激光支持爆轰波 粒子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支持向量机算法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钢铁快速检测与分类 被引量:2
2
作者 曾庆栋 陈光辉 +8 位作者 李文鑫 孟久灵 李耿 童巨红 田志辉 张晓林 李国辉 郭连波 肖永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59-1565,共7页
钢铁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由于受生产技术的限制,我国钢铁产品主要集中为质量参差不齐的中低端产品,废品率较高,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钢铁产品的快速检测与鉴别分类,对保护环境以及提高钢铁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有着重要意... 钢铁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由于受生产技术的限制,我国钢铁产品主要集中为质量参差不齐的中低端产品,废品率较高,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钢铁产品的快速检测与鉴别分类,对保护环境以及提高钢铁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有着重要意义。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进行10种钢铁样品光谱数据的快速采集,并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其数据进行学习建模,得到钢铁快速分类模型。然而,由于不同钢铁样品的光谱数据特征是复杂且相似的,导致设置的模型参数也会对SVM模型的分类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为了实现对不同牌号钢铁合金的快速检测分类,实验中采用粒子群算法(PSO)与网格寻优法两种不同方法来优化模型参数,并分别选取样品中6种微量元素(Mn、Cr、Cu、V、Mo、Ti)的17条特征谱线,和经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全谱数据降维提取得到的前17个主成分作为模型的输入,建立PSO-SVM、PSO-PCA-SVM、PCA-SVM和SVM四种分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精度最高的PCA-SVM模型的优化时间(257.84 s),PSO-SVM模型优化时间最短(11.5 s),且识别精度可达96.67%,与PCA-SVM模型的精度(97.5%)几乎相当。该结果表明LIBS结合PSO-SVM算法可实现快速的钢铁检测与分类,该方法为钢铁产品的快速检测与分类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算法 钢铁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对钛元素自吸收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童巨红 袁梦甜 +5 位作者 王朋 钱龙 田志辉 宣文静 余华清 曾庆栋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38,共6页
为了减小谱线自吸收效应对样品物质中元素定量分析带来的干扰,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对钢铁中微量元素的检测准确度和精度,以攀钢生铁标准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选取Fe(Ⅰ)438.4 nm、Fe(Ⅰ)347.6 nm作为内标线,以原子线Ti(Ⅰ)506.5... 为了减小谱线自吸收效应对样品物质中元素定量分析带来的干扰,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对钢铁中微量元素的检测准确度和精度,以攀钢生铁标准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选取Fe(Ⅰ)438.4 nm、Fe(Ⅰ)347.6 nm作为内标线,以原子线Ti(Ⅰ)506.5 nm、离子线Ti(Ⅱ)334.9 nm作为分析线,对Ti元素谱线的自吸收效应进行校正,分别建立内定标曲线,并建立了相应的量化模型。先通过指数函数拟合定标曲线来表征自吸收效应,然后对自吸收效应进行校正。自吸收校正后,Ti两组定标曲线的决定系数R 2分别从0.882增加到0.994、0.881增加到0.917,分别提高了12.7%和4.0%。定量分析时,2#和5#样品用于验证,结果显示两验证样品中Ti预测浓度的相对误差都降低到了10%以内,预测浓度的相对误差分别减少了72.01%、97.10%,测量精度得到明显提高,并且自吸收校正后的预测浓度近似于等于标准浓度。实验表明,通过指数函数拟合定标曲线的方式来量化自吸收效应,并对其进行校正的方法可以提升对Ti的分析精度,方法为通过探索改善自吸收效应来提高LIBS技术的定量分析性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吸收效应 定量分析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内定标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节保留的多曝光图像融合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卫中 易本顺 +1 位作者 邱康 彭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83-2292,共10页
针对传统的多曝光图像融合算法存在的细节丟失严重和鬼影现象,提出了一种细节保留的多曝光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首先计算曝光序列的3个特征指标:图像细节、曝光亮度和色彩信息,其中图像细节通过引导滤波计算,曝光亮度的权值由高斯方程分... 针对传统的多曝光图像融合算法存在的细节丟失严重和鬼影现象,提出了一种细节保留的多曝光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首先计算曝光序列的3个特征指标:图像细节、曝光亮度和色彩信息,其中图像细节通过引导滤波计算,曝光亮度的权值由高斯方程分配,而曝光序列的色彩信息用色彩饱和度表示。然后,利用差分图和邻域相关系数检测多曝光序列中运动物体,利用3个特征指标和运动目标检测结果分别计算静态场景和动态场景的融合权值图。为了消除噪声的影响,采用递归滤波器来修正融合权值图。最后,采取加权融合的方式得到融合图像。选取10组不同的曝光序列,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与6种传统的融合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保留了丰富的细节信息,呈现出了更加生动自然的现实场景,并且有效去除了由运动物体产生的鬼影现象,效果优于其他比较算法,在静态场景和动态场景的曝光融合中都取得了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曝光图像 图像融合 图像细节 引导滤波 鬼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钛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硫铟锌复合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顺生 余家国 +2 位作者 李少珍 王彤彤 熊良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22-2128,共7页
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TiO_2纳米纤维,并探讨硫铟锌与其异质复合规律,结果发现,当采用硝酸铟作铟源,半胱氨酸为硫源,去离子水为溶剂时,硫铟锌为立方结构的纳米颗粒,这些纳米颗粒ZnIn_2S_4能均匀生长在TiO_2纤维的表面;而用氯化铟作铟源,半... 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TiO_2纳米纤维,并探讨硫铟锌与其异质复合规律,结果发现,当采用硝酸铟作铟源,半胱氨酸为硫源,去离子水为溶剂时,硫铟锌为立方结构的纳米颗粒,这些纳米颗粒ZnIn_2S_4能均匀生长在TiO_2纤维的表面;而用氯化铟作铟源,半胱氨酸作硫源,去离子水为溶剂时复合得到的ZnIn_2S_4为六方结构的片状花球,这些ZnIn_2S_4花球能均匀生长在TiO_2纳米纤维的表面。进一步研究发现,当ZnIn2S4和TiO_2的摩尔比为10%时,ZnIn2S4花片能全部生长在TiO_2纳米纤维的表面上,没有额外的花球状硫铟锌出现,说明10%比例是硫铟锌和氧化钛复合的最佳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异质复合 ZnIn2S4 静电纺丝 水热合成 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场景下运动目标检测与阴影剔除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屠礼芬 仲思东 彭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31,83,共7页
针对自然场景下运动目标检测中投射阴影使前景掩模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阈值多分辨率的运动目标检测和多属性阴影剔除方法(MRPS)。首先根据不同分辨率下点的颜色属性,用双阈值混合高斯模型来检测运动掩模,用计算颜色模型来... 针对自然场景下运动目标检测中投射阴影使前景掩模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阈值多分辨率的运动目标检测和多属性阴影剔除方法(MRPS)。首先根据不同分辨率下点的颜色属性,用双阈值混合高斯模型来检测运动掩模,用计算颜色模型来克服光照变化和轻度阴影的影响;然后根据阴影的光学属性,确定运动掩模中的潜在阴影区域,根据该区域外轮廓的位置属性对其分类;最后通过分析边缘属性恢复与阴影相连的目标背光区域,保留运动掩模中真实的运动目标区域。用公共测试图像的shadow序列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并与狄利克雷过程(DPGMM)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取的前景掩模能更加有效地克服投射阴影的影响,前景检测精度提高了7.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检测 阴影剔除 双阈值 多分辨率 多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目系统的真实场景三维建模 被引量:7
7
作者 屠礼芬 彭祺 仲思东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6,共5页
为实现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设计了一套基于四目系统的真实场景三维建模方法。针对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特征点匹配精度不高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四目立体视觉系统,并设计了与之相适应的高精度立体匹配策略,运用四目系统的冗余设计和... 为实现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设计了一套基于四目系统的真实场景三维建模方法。针对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特征点匹配精度不高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四目立体视觉系统,并设计了与之相适应的高精度立体匹配策略,运用四目系统的冗余设计和自检验功能,可以获得高精度的空间点云数据。针对Delaunay三角化结果中不相关目标的错误连接问题,增加三角形边长分别在图像坐标系和世界坐标系中的约束条件,抑制错误三角形,该条件可根据点云数据分布特征自适应获取。该系统已被运用到莫高窟第172窟的三维重建中。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重建多目标、深度变化大的复杂场景,172窟的有效点云为41 649点,三维建模时间约为0.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立体视觉 三角优化 莫高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teus在“数字逻辑电路”课程项目驱动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8
作者 方天红 张升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5-197,285,共4页
针对数字逻辑电路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基于计数器74HC191的三角波发生器"为例,探讨了基于Proteus的数字逻辑电路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实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结果表明,这种方式有... 针对数字逻辑电路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基于计数器74HC191的三角波发生器"为例,探讨了基于Proteus的数字逻辑电路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实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结果表明,这种方式有利于数字逻辑电路教学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逻辑电路 PROTEUS 项目驱动 理论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teus仿真软件在电工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9
作者 陈知红 王锦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3-95,128,共4页
针对电工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Proteus仿真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与仿真技术的有机融合。通过举例,详细介绍了Proteus软件在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实践表明:Proteus软件在电工学理论课... 针对电工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Proteus仿真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与仿真技术的有机融合。通过举例,详细介绍了Proteus软件在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实践表明:Proteus软件在电工学理论课程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为学习后续课程——单片机和ARM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学 PROTEUS仿真软件 理论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轴快流CO_2激光器激励源热沉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恒 李波 +2 位作者 胡友友 王炜 王振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6-572,共7页
为了提高激励源的热稳定性,保证4k W轴快流CO_2激光器的光束质量,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方法,理论分析了激光器激励源热沉的散热机理,对热流密度为10~6W/m^2、面积为16cm^2的激励源热沉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经过优化之后的热沉... 为了提高激励源的热稳定性,保证4k W轴快流CO_2激光器的光束质量,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方法,理论分析了激光器激励源热沉的散热机理,对热流密度为10~6W/m^2、面积为16cm^2的激励源热沉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经过优化之后的热沉其表面的最高温度低于340K,完全能够满足激光器正常工作时激励源核心功率MOSFET对散热指标的要求;同时经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带凹槽微通道热沉的优化结构尺寸,分别是微通道凹槽间距P=0.6mm,微通道凹槽倾角θ=45°,微通道凹槽交错距离s=0.1mm,同时当雷诺数Re=546.9时,热沉有最优的散热效果,激光输出功率的稳定度可以控制在±2%以内。此研究为设计具有高效散热能力的微通道热沉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热沉 数值模拟 冷却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模型的空间匹配与拼接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祺 屠礼芬 仲思东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7-552,共6页
为获得敦煌莫高窟第172窟的全景三维模型,实现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提出一种三维模型的空间匹配与拼接方法。首先通过基于四目立体视觉系统的复杂场景三维重建方法,获取单一场景的三维模型;然后以场景真实三维点云数据的对应图像坐标为... 为获得敦煌莫高窟第172窟的全景三维模型,实现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提出一种三维模型的空间匹配与拼接方法。首先通过基于四目立体视觉系统的复杂场景三维重建方法,获取单一场景的三维模型;然后以场景真实三维点云数据的对应图像坐标为约束条件,进行高精度特征点匹配;最后以两对同名点在相邻两场景中的空间距离应该一致为条件,保留匹配精度高的点,用于计算旋转矩阵和平移矩阵,进行三维模型间的空间拼接。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拼接方法相比,本文的模型拼接处无明显错位现象,视觉效果更好,传统方法与本方法的匹配误差分别为0.008 2和0.001 6,拼接精度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拼接 空间匹配 立体视觉 莫高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雪天气条件下的运动目标检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屠礼芬 彭祺 张凯兵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29,35,共6页
针对下雪天气条件下高精度的运动目标检测,本文在GMM算法基础上进行改进,首先采用多分辨率、高低阈值的思想对其进行优化,克服下雪天动态背景噪声的影响;然后运用计算颜色模型,抑制运动目标产生的弱阴影和光照变化;最后在各目标最小约... 针对下雪天气条件下高精度的运动目标检测,本文在GMM算法基础上进行改进,首先采用多分辨率、高低阈值的思想对其进行优化,克服下雪天动态背景噪声的影响;然后运用计算颜色模型,抑制运动目标产生的弱阴影和光照变化;最后在各目标最小约束矩形内进行空洞修补,填充由于阴影过度抑制和被雪覆盖目标表面丢失的运动掩模。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7项指标都优于GMM算法,与当前较优秀的FTSG算法相比,7项指标中有4项超越,2项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检测 下雪天气 GMM 动态噪声 空洞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or特征和字典学习算法在打印文件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方天红 贾涵 陈庆虎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4-650,共7页
为了改善计算机打印文件的自动鉴别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Gabor特征和Fisher判别准则核字典学习的激光打印文件鉴别算法。首先提取字符图像的Gabor幅值特征,同时将Gabor数据特征映射到高维核空间进行主成分分析;再将降维的特征作为初始字... 为了改善计算机打印文件的自动鉴别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Gabor特征和Fisher判别准则核字典学习的激光打印文件鉴别算法。首先提取字符图像的Gabor幅值特征,同时将Gabor数据特征映射到高维核空间进行主成分分析;再将降维的特征作为初始字典,进行基于Fisher判别准则的字典学习;最后利用稀疏表示分类方法进行鉴别。在自建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Gabor特征在打印文件机源认证中是一种有效的鉴别特征,实验结果还验证了Gabor特征和Fisher判别准则核字典学习算法的有效性,打印文件源打印机正确鉴别率可达95.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印文件 字典学习 GABOR特征 稀疏表示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子效应对ZnS/CdSe柱型核壳量子点简并四波混频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知红 方天红 +1 位作者 李钱光 吕昊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28,共4页
理论计算了带有极化子效应的ZnS/CdSe柱型核壳结构量子点简并四波混频的三阶极化率.在有效质量近似下,采用无限深势阱模型,导出了带有极化子效应的柱型量子点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极化率的解析表达式,解三维薛定谔方程得到电子的本征能量和... 理论计算了带有极化子效应的ZnS/CdSe柱型核壳结构量子点简并四波混频的三阶极化率.在有效质量近似下,采用无限深势阱模型,导出了带有极化子效应的柱型量子点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极化率的解析表达式,解三维薛定谔方程得到电子的本征能量和波函数.分析了电子-LO声子和电子-IO声子相互作用对ZnS/CdSe核壳结构量子点简并四波混频的三阶极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量子点尺寸一定时,带有极化子效应的χ(3)DFWM比没有极化子时的三阶极化率提高了近3个数量级,并且电子-LO声子的影响比电子-IO声子的影响大得多;当固定核壳量子点的阱宽而内外半径发生变化时,χ(3)DFWM的峰值随之变化,而且极化子效应影响的大小也随之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核壳量子点 三阶极化率 极化子效应 简并四波混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子效应对ZnS/CdSe核壳量子点光吸收系数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知红 李钱光 +2 位作者 易煦农 余华清 熊良斌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0-586,共7页
在有效质量近似下,利用量子力学密度矩阵理论,从理论上研究了考虑极化子效应后核壳量子点中线性、三阶非线性以及总的光吸收系数在不同条件下随入射光能量变化的关系。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电子-LO声子和电子-IO声子相互作用对ZnS/CdSe... 在有效质量近似下,利用量子力学密度矩阵理论,从理论上研究了考虑极化子效应后核壳量子点中线性、三阶非线性以及总的光吸收系数在不同条件下随入射光能量变化的关系。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电子-LO声子和电子-IO声子相互作用对ZnS/CdSe柱型核壳结构量子点光吸收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极化子效应对光吸收系数有很大影响,不同声子模式对光吸收系数影响大小不同。考虑电子-LO声子后,光吸收系数被大大提高。另外,入射光强和弛豫时间对系统的吸收系数也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子 核-壳量子点 光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目标空间运动分析系统 被引量:1
16
作者 屠礼芬 彭祺 仲思东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7-182,共6页
针对运动目标空间定位问题,将立体视觉技术与单视频序列下的运动目标检测相结合,设计了一种目标空间运动分析系统,实现目标的空间定位,扩展了单视频序列运动目标检测课题的应用范围。针对从单目向多目过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硬件上提... 针对运动目标空间定位问题,将立体视觉技术与单视频序列下的运动目标检测相结合,设计了一种目标空间运动分析系统,实现目标的空间定位,扩展了单视频序列运动目标检测课题的应用范围。针对从单目向多目过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硬件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将立体镜头与高速相机相结合,克服了芯片一致性、相机同步、运动拖影等影响。由于立体像对源于同一帧图像,所以可以直接使用传统单序列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获取运动掩模。使用该空间运动分析系统在光照充足的室外条件下进行单一目标的自由落体和斜坡运动2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了运动目标的空间位置分析功能,1m范围内,定位绝对误差小于0.01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空间运动分析 高速相机 立体镜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预测跟踪技术的空间光通信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永军 左韬 林贻翔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0-32,共3页
在空间光通信系统中,针对信标光在探测器焦平面中成像的像素数太小而导致信标光提取难度较大问题,提出采用目标预测跟踪算法实现信标光质心提取。详细介绍了基于预测跟踪的算法实现步骤及其软件实现流程,并在搭建的演示实验系统上进行... 在空间光通信系统中,针对信标光在探测器焦平面中成像的像素数太小而导致信标光提取难度较大问题,提出采用目标预测跟踪算法实现信标光质心提取。详细介绍了基于预测跟踪的算法实现步骤及其软件实现流程,并在搭建的演示实验系统上进行了验证性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通信 目标预测跟踪 质心提取 背景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目系统的复杂表面高精度密集空间点云获取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祺 屠礼芬 仲思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81-84,共4页
在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针对基于立体视觉的方法对目标进行三维重建时,复杂表面缺乏特征点,难以获取高密度和高精度空间三维点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和四目立体视觉的方法。首先,采用投影仪向目标投射黑白棋盘格,并检... 在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针对基于立体视觉的方法对目标进行三维重建时,复杂表面缺乏特征点,难以获取高密度和高精度空间三维点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和四目立体视觉的方法。首先,采用投影仪向目标投射黑白棋盘格,并检测角点;然后通过软件细分,将棋盘格在横向和纵向分别平移9次,将棋盘格角点数扩展81倍;最后,用基于四目立体视觉系统的匹配策略,短基距系统用来立体匹配,长基距系统用来计算空间坐标,获取均匀、高密度和高精度的三维点云。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Harris算子相比较,所提方法获取的三维点云数据能更准确地描述目标的三维结构,点数在数量级上有提高。精度方面,所获取三维点云空间坐标的绝对误差小于1 cm,相对误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目系统 空间点云 复杂表面 莫高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空间激光通信中的数据传输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宏 周传璘 +1 位作者 李卫中 吴生林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6-159,共4页
采用当前方法难以去除码间冗余干扰,激光通信信道存在拥塞问题,为此针对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特点,提出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数据传输方法。首先建立自由空间激光通信信道特征分布模型,得到特征分解下激光通信数据传输迭代输... 采用当前方法难以去除码间冗余干扰,激光通信信道存在拥塞问题,为此针对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特点,提出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数据传输方法。首先建立自由空间激光通信信道特征分布模型,得到特征分解下激光通信数据传输迭代输出,组建自由空间激光通信信号接收模型,计算出激光通信信道冲击响应,利用自适应级联匹配滤波理论对激光通信数据进行抗干扰处理,提取通信数据功率谱密度特征,实现激光通信数据的经验模态分解和通信数据特征聚类。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自由空间激光通信信道均衡性能,改善激光通信传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 激光通信 数据传输 通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通信光电目标快速捕获系统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永军 林贻翔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2-44,共3页
提出采用GPS辅助APT系统完成目标捕获,并建立目标快速捕获系统,系统以Cortex-M3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GPS进行目标快速定位,搭配水平和俯仰基准传感器,利用GSM网进行无线传输。采用该系统进行了固定点以及模拟仿真目标的捕获实验,结果表... 提出采用GPS辅助APT系统完成目标捕获,并建立目标快速捕获系统,系统以Cortex-M3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GPS进行目标快速定位,搭配水平和俯仰基准传感器,利用GSM网进行无线传输。采用该系统进行了固定点以及模拟仿真目标的捕获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固定点捕获,捕获概率为100%,同时也降低了捕获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捕获 捕获概率 水平和俯仰基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