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素蛋白多级结构的自组装机制及其重构材料研究进展
1
作者 罗欣 王磊 +3 位作者 王筱悠 伍韬 张贞贞 张一帆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5-235,共11页
丝素蛋白是构成蚕丝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独特的多级结构和自组装特性,赋予蚕丝优异的力学性能。综述了目前提出的蚕丝纤维结构模型,总结了丝素蛋白的排列方式和自组装机制,探讨了丝素蛋白结构对其宏观性能的影响方式,为探索丝素蛋白材... 丝素蛋白是构成蚕丝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独特的多级结构和自组装特性,赋予蚕丝优异的力学性能。综述了目前提出的蚕丝纤维结构模型,总结了丝素蛋白的排列方式和自组装机制,探讨了丝素蛋白结构对其宏观性能的影响方式,为探索丝素蛋白材料功能化和性能提升的新途径提供参考。详述了由五级结构模型启发的多级结构分级调控机制,总结了各层级结构对蚕丝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结构调控的丝素蛋白基功能材料在生物医药、储能、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实现了突破,针对丝素蛋白材料缺乏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问题,提出其在新兴学科领域的发展潜力和可能面临的挑战,为天然蛋白质材料的多元化和产业化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结构模型 自组装 结构调控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香代替部分甘油与纤维素纳米晶协同改性聚乙烯醇/热塑性淀粉可降解材料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文渊 何牧真 胡圣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49,共10页
以聚乙烯醇(PVA)/热塑性淀粉(TPS)为基体,通过添加松香代替部分甘油并与纤维素纳米晶(CNC)协同制备了PVA/TPS/松香/CNC材料。研究了松香和CNC对PVA/TPS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了松香的PVA/TPS复合体系其结晶度显著提高,从21... 以聚乙烯醇(PVA)/热塑性淀粉(TPS)为基体,通过添加松香代替部分甘油并与纤维素纳米晶(CNC)协同制备了PVA/TPS/松香/CNC材料。研究了松香和CNC对PVA/TPS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了松香的PVA/TPS复合体系其结晶度显著提高,从21.2%提高到27.5%。通过旋转流变仪发现松香与CNC均可提高PVA/TPS复合体系的黏度,红外分析证实松香与PVA/TPS材料发生了酯化反应,而CNC与PVA/TPS材料产生了氢键。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松香和CNC的加入能有效地促进PVA/TPS的分散相分散更加均匀。PVA/TPS/松香与PVA/TPS/松香/CNC体系的拉伸强度比PVA/TPS分别提高了20%与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松香 纤维素纳米晶 热塑性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联型石蜡基导热增强定型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3
作者 赵西坡 尹少鼎 +3 位作者 孙义明 卞武勋 刘进超 冉宝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对石蜡(PA)进行接枝改性、自乳化得到PA乳液。在乳液颗粒形态下将接枝产物分散在乳化层,常温条件下通过乳液颗粒间的空间分布及离子交联,对导热材料形成内锁、铆结,并加Cu粉增强导热制备了PA基导热增强定型相变材料(记作PA@Cu),与定量PA... 对石蜡(PA)进行接枝改性、自乳化得到PA乳液。在乳液颗粒形态下将接枝产物分散在乳化层,常温条件下通过乳液颗粒间的空间分布及离子交联,对导热材料形成内锁、铆结,并加Cu粉增强导热制备了PA基导热增强定型相变材料(记作PA@Cu),与定量PA于80℃浸渍吸附20 min,得到吸附PA的PA@Cu(记作PA@Cu-PA),并研究了其元素结构、表观形貌、相变焓、导热性能、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当Cu粉用量为16 g时,PA@Cu-PA导热系数0.468 W/(m·K),结晶焓-133.27 J/g,在85℃时无明显泄漏,热分解温度384.5℃,储能性能与热稳定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型相变材料 石蜡 接枝改性 离子交联 热稳定性能 储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硫酸钙晶须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4
作者 李丽芬 邓雯昕 +2 位作者 许伦能 熊少峰 余鹏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44,共7页
利用常压酸化法从废弃磷石膏中制备出硫酸钙晶须(CSW),采用硅烷偶联剂对CSW表面进行有机改性得到mCSW,通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和mCSW熔融共混制备含不同质量分数mCSW的PBS/mCSW复合材料,同时对PBS/mCSW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 利用常压酸化法从废弃磷石膏中制备出硫酸钙晶须(CSW),采用硅烷偶联剂对CSW表面进行有机改性得到mCSW,通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和mCSW熔融共混制备含不同质量分数mCSW的PBS/mCSW复合材料,同时对PBS/mCSW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mCSW质量分数小于10%时,mCSW在PBS基体中分散较好。当mCSW质量分数从0%增加至10%时,PBS/mCSW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从62.3℃升高至67.6℃,结晶度从33.6%提高至52.4%,说明mCSW能够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但当mCSW质量分数超过10%后,结晶温度和结晶度出现下降趋势。随着mCSW质量分数的增加,PBS/mCSW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和初始热分解温度都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mCSW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101.4℃)和初始热分解温度(398.9℃)达到最大值。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也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mCSW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31.7 MPa)和断裂伸长率(18.3%)达到最大值。缺口冲击强度随着mCSW质量分数的增加,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硫酸钙晶须 硅烷偶联剂 磷石膏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木质素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栋 许诚 +4 位作者 陈前进 凃研 刘建华 杨意琳 王磊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本研究采用4种有机溶剂对碱木质素进行分级,得到4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木质素级分;以磷酸为活化剂,在高温条件下制备木质素基活性炭(LAC),探讨不同制备条件及外部环境因素对LAC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越高的磷酸含量和活化温度下,... 本研究采用4种有机溶剂对碱木质素进行分级,得到4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木质素级分;以磷酸为活化剂,在高温条件下制备木质素基活性炭(LAC),探讨不同制备条件及外部环境因素对LAC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越高的磷酸含量和活化温度下,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木质素级分制备的LAC对Cu^(2+)的吸附效果越好。采用1,4-二氧六环分级的木质素级分在浸渍质量比2.5∶1、活化温度800℃下制备的LAC比表面积最大(806.74 m^(2)/g),吸附效果最好,Cu^(2+)去除率达98.3%。同时,LAC在不同环境温度和pH值下,对Cu^(2+)去除率均保持较高水平;经过4次吸附-解吸循环后,吸附效率达81%以上,解吸效率在73%以上,表明分级木质素制备的LAC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和可循环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有机溶剂分级 活性炭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用内衬纸关键性指标分析及其影响机制初步研究
6
作者 贾伟萍 刘文婷 +4 位作者 黄轲 李陈巧 王波 王鹏 安俊健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128,共8页
目的建立烟用内衬纸关键性指标的专用检测方法,初步分析相关指标的影响因素,为其具体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相应的研究方法及国家标准对烟用内衬纸的部分关键性指标(透湿性和成型度)及微观特性指标(厚度、纸张表面pH值和纤维组成)... 目的建立烟用内衬纸关键性指标的专用检测方法,初步分析相关指标的影响因素,为其具体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相应的研究方法及国家标准对烟用内衬纸的部分关键性指标(透湿性和成型度)及微观特性指标(厚度、纸张表面pH值和纤维组成)进行检测,并进一步分析相应微观特性指标对关键性指标的影响。结果采用研究方法测定不同类型烟用内衬纸的透湿性和成型度,发现复合内衬纸的透湿量和成型度均较低,透湿量为0.5544~2.046 g/(m2·24 h),成型度为22°~26°,转移镀铝内衬纸和无铝内衬纸的透湿性和成型度相差不大;内衬纸的微观特性对样品的成型度有一定影响,一般随着厚度的增加内衬纸的成型度随之增加,阔叶木浆用量增加,成型度有降低的趋势。结论建立烟用内衬纸透湿性和成型度的有效检测方法,分析微观特性参数对宏观特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用内衬纸 透湿性 成型度 纤维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木质素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对烟草薄片模拟白水处理的影响
7
作者 胡念武 魏烁果 +6 位作者 王亮 郑开 王亦欣 舒灏 刘奔 万超 王磊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49,共8页
本研究采用正丁醇和乙醇2种有机溶剂对玉米芯碱木质素进行分级,得到反应活性高、反应可及性好的木质素组分(F1和F2),以[2-(甲基丙烯酰氧基)3-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ETAC)为接枝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木质... 本研究采用正丁醇和乙醇2种有机溶剂对玉米芯碱木质素进行分级,得到反应活性高、反应可及性好的木质素组分(F1和F2),以[2-(甲基丙烯酰氧基)3-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ETAC)为接枝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木质素絮凝剂(FX-LBF),探究不同制备条件(METAC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外部环境(FX-LBF添加量、悬浮液浓度、pH值和共存离子)对FX-LBF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ETAC∶FX质量比=6∶1、反应温度50~60℃、反应时间3~4 h下制备的FX-LBF絮凝效果最好,其中采用乙醇分级木质素制备的F2-LBF对烟草薄片模拟白水(高岭土悬浮液)的去除率为98.9%,对造纸法烟草薄片生产线浓白水中悬浮物的去除率达98.0%。同时,通过调整外部环境因素发现,烟草薄片模拟白水最优去除率仍能在88.0%以上,表明分级木质素制备的FX-LBF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有机溶剂分级 絮凝剂 模拟白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Cu复合催化过硫酸盐降解木质素类污染物的研究
8
作者 安俊健 卢锦程 +1 位作者 汪珊珊 王鹏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5,共11页
本研究以二氧化锰、硝酸铜和二甲基咪唑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nO_(2)-Cu(mIM)2双金属复合催化剂,利用该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以降解木质素模型物香草酸。采用单因素法及响应面法研究催化剂制备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活化效率的影响... 本研究以二氧化锰、硝酸铜和二甲基咪唑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nO_(2)-Cu(mIM)2双金属复合催化剂,利用该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以降解木质素模型物香草酸。采用单因素法及响应面法研究催化剂制备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活化效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研究表明,在催化剂用量0.387 g/L、氧化剂初始浓度1.3 mmol/L、pH值为6.1的条件下,可以降解94.23%的香草酸;三维荧光检测表明,该催化剂可以有效催化氧化降解对造纸废水中污染物;电子顺磁共振表征表明,该降解体系中的主要反应活性物质是^(1)O_(2)、·OH和SO_(4)^(-)·,其中非自由基^(1)O_(2)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 Mn-Cu双金属复合催化剂 木质素 造纸废水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表面改性及其在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胡圣飞 张帆 +3 位作者 张荣 刘清亭 魏文闵 徐成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4-190,共7页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引起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其中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等领域。石墨烯片层易于团聚,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不均匀,严重影响了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导电性...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引起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其中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等领域。石墨烯片层易于团聚,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不均匀,严重影响了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需要对石墨烯及其衍生物进行表面改性。表面改性能有效地提高石墨烯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改善石墨烯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文中介绍了石墨烯的共价改性(亲核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缩聚反应)和非共价改性(表面活性剂吸附、杂化修饰)的方法,以及对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导电性的影响,总结了2种改性法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石墨烯改性及其在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应用方面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石墨烯 复合材料 导电性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火保温材料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小路 黄晋 +3 位作者 张友寿 龙威 夏露 李四年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80,共6页
主要从使用温度范围对目前常用的耐火保温材料,如玻璃棉、矿(岩)棉、硅酸钙、复合硅酸盐、闭孔珍珠岩、漂珠、蛭石、耐火纤维以及纳米孔硅质隔热材料等的现状进行了分类阐述,并且展望了耐火保温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耐火保温材料 使用温度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O/ZnO纳米棒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9
11
作者 芦佳 王辉虎 +3 位作者 董一帆 常鹰 马新国 董仕节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8-53,共6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ZnO纳米棒及RGO/ZnO纳米棒复合材料。研究不同含量的RGO对RGO/ZnO纳米棒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电子显微镜(FESEM)、光电子能谱仪(XPS)及漫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检测手段对...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ZnO纳米棒及RGO/ZnO纳米棒复合材料。研究不同含量的RGO对RGO/ZnO纳米棒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电子显微镜(FESEM)、光电子能谱仪(XPS)及漫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检测手段对RGO/ZnO进行表征。结果显示:RGO与ZnO纳米棒成功复合。加入GO的含量不同,获得的RGO/ZnO样品在可见光区域的吸光度值不同。以甲基橙作为模拟污染物的光催化结果表明,RGO/ZnO复合材料具有高的紫外-可见光光降解效率,加入GO与ZnO的质量比为3%时,样品紫外-可见光光催化性能最佳,120min内甲基橙基本可以完全降解;且在波长大于400nm可见光照射下,RGO/ZnO具有一定的可见光活性,180min内其降解甲基橙效率最大可达26.2%。同时,RGO/ZnO具有较好的光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石墨烯 ZNO 光催化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酶水解-DNS比色法测定白卡纸中淀粉含量的研究
12
作者 刘文婷 张胜华 +3 位作者 李陈巧 孙鹏 王鹏 安俊健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5,共7页
为测定白卡纸中的淀粉含量,本研究选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对白卡纸进行双酶协同降解,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对酶解产物葡萄糖进行测定,进而计算白卡纸中的淀粉含量。在单因素实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双酶水... 为测定白卡纸中的淀粉含量,本研究选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对白卡纸进行双酶协同降解,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对酶解产物葡萄糖进行测定,进而计算白卡纸中的淀粉含量。在单因素实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双酶水解-DNS比色法测定淀粉含量的最佳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回归方程失拟误差不显著(P<0.000 1),理论值与测定值吻合(R^(2)为0.988 6);双酶水解-DNS比色法测定淀粉含量的最佳条件为:双酶添加量5 mg/mL,酶解时间75 min,酶解温度40℃。对该方法进行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测试,相对标准偏差为0.8%,加标回收率为96.2%~9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卡纸 淀粉 Α-淀粉酶 糖化酶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柔性导电应力应变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圣飞 徐成成 +3 位作者 张荣 魏文闵 张帆 胡海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6-162,共7页
柔性导电应力应变材料具有优异的拉伸性、导电性,在传感器、可折叠电子设备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其中聚合物基柔性导电应力应变材料因制备方法简单且性能优异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文中综述了应用于应力应变传感方面的聚合物基柔性导体的制... 柔性导电应力应变材料具有优异的拉伸性、导电性,在传感器、可折叠电子设备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其中聚合物基柔性导电应力应变材料因制备方法简单且性能优异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文中综述了应用于应力应变传感方面的聚合物基柔性导体的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直接混合法、表面改性法、喷涂打印法和渗透填充法以及表征手段,并总结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导体 应力应变材料 制备方法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纤维特性的烟包用白卡纸物理性能差异性分析
14
作者 刘文婷 贾伟萍 +3 位作者 李陈巧 孙鹏 王鹏 安俊健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53,共10页
目的烟包用白卡纸的物理特性对其应用效果影响很大,不同白卡纸的物理性能差异较大,需要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为烟用纸张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纤维分析仪、造纸纤维测量仪及纸张性能检测设备分析烟包用白卡纸样品各层... 目的烟包用白卡纸的物理特性对其应用效果影响很大,不同白卡纸的物理性能差异较大,需要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为烟用纸张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纤维分析仪、造纸纤维测量仪及纸张性能检测设备分析烟包用白卡纸样品各层的纤维形态、种类及物理性能,从纤维特性的角度研究不同白卡纸物理特性的差异。结果烟包用白卡纸针叶木化学浆的质量分数及芯层的纤维长度是其物理特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2个因素数值的增加,样品的物理强度有所提升。结论研究烟包用白卡纸物理特性差异的微观原因,初步探讨其形成机制,为烟用纸张的质量控制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包用白卡纸 纤维形态 纤维种类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酶解法测定烟用接装纸中淀粉含量
15
作者 刘文婷 贾伟萍 +3 位作者 李陈巧 孙鹏 王鹏 安俊健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2,共7页
目的设计一种烟用接装纸中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选用糖化酶对烟用接装纸中的淀粉进行酶解,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对酶解产物葡萄糖含量进行测定,进而计算出烟用接装纸中的淀粉含量。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响... 目的设计一种烟用接装纸中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选用糖化酶对烟用接装纸中的淀粉进行酶解,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对酶解产物葡萄糖含量进行测定,进而计算出烟用接装纸中的淀粉含量。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酶解法测定烟用接装纸中淀粉含量的最佳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方法进行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的测试。结果得到了酶解法测定烟用接装纸中淀粉含量的最佳条件,糖化酶用量为2.64 mg/mL,反应时间为35 min,反应温度为53℃,方法相关系数为0.999,淀粉检出限为1.1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02%,加标回收率为95.2%~10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适合于烟用接装纸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用接装纸 淀粉含量 糖化酶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挤出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圣飞 朱贤兵 +3 位作者 刘清亭 胡伟 蔡畅 晏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0-94,99,共6页
利用旋转流变仪、单螺杆挤机、扫描电镜等考察了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流变性能,研究了温度及机头压力对泡孔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接枝交联可以制备HMSPP;在冷却过程中,梯度温度分布导致泡孔尺寸沿棒材中心到边缘呈梯度分布;机... 利用旋转流变仪、单螺杆挤机、扫描电镜等考察了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流变性能,研究了温度及机头压力对泡孔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接枝交联可以制备HMSPP;在冷却过程中,梯度温度分布导致泡孔尺寸沿棒材中心到边缘呈梯度分布;机头压力对泡孔形态影响较大,当机头压力从9.6 MPa上升到13.6 MPa时,泡孔密度从9.46×105cm-3上升到1.11×108 cm-3,泡孔直径从91μm下降到29μm,当机头压力从11.9 MPa下降到7.1 MPa时,泡孔密度从2.35×107 cm-3降低到5.15×106 cm-3,泡孔直径从51μm升高到123μm。此外,较低的机头压力导致泡孔呈双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 挤出发泡 泡孔形态 梯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CPE/CaCO_3复合材料熔体的动态流变行为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学锋 黄大华 +2 位作者 龙世军 李坚 李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79,共7页
以聚氯乙烯(PVC)为基体,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VC/氯化聚乙烯(CPE)/碳酸钙(CaCO3)复合材料,对不同CPE含量的PVC/CPE/CaCO_3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行为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PE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熔体的储能模量(G′)与损... 以聚氯乙烯(PVC)为基体,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VC/氯化聚乙烯(CPE)/碳酸钙(CaCO3)复合材料,对不同CPE含量的PVC/CPE/CaCO_3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行为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PE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熔体的储能模量(G′)与损耗模量(G″)先升高后降低,而松弛指数(λ_1)、特征松弛时间(τ_2)则分别呈现减小与增大的趋势,当CPE含量由0phr变为10phr时,复合材料冲击性能提高了约133.5%。通过对复合材料熔体动态流变行为进行分析,可以推测出CPE与CaCO_3颗粒之间逐渐形成部分包覆、全包覆、过包覆的结构模型,从而解释了CPE增韧复合材料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氯化聚乙烯 碳酸钙 流变行为 松弛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ME-GC-MS分析卷烟包装材料挥发性气体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潘曦 杨俊鹏 +3 位作者 王昊 何昀潞 肜霖 王磊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18-124,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且准确的分析测试方法,快速检测卷烟包装材料中挥发性气体的类别和含量。方法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比较传统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的检测效果,并对SPME...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且准确的分析测试方法,快速检测卷烟包装材料中挥发性气体的类别和含量。方法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比较传统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的检测效果,并对SPME-GC-MS检测的各项参数进行优化。结果确定了SPME-GC-MS定性、定量分析卷烟材料气味的最优分析条件,并对印刷工艺较为复杂的盒包卷烟包装材料进行了高效、准确的检测。结论建立的SPME-GC-MS方法可以对盒包卷烟包装材料挥发性气体的异味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盒包材料的品质评价和印刷过程中异味的检测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包装材料 挥发性气体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学锋 邹丹 +2 位作者 陈倩文 吴楚 江成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0-32,41,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在改性秸秆板界面相容性方面的研究状况及最新进展,分析了影响板材界面相容性的影响因素。目前改进的方法主要包括:秸秆纤维的表面处理,如简单的物理破碎、化学试剂的浸润或接枝、生物酶的降解等;添加合适的界面改性剂以及... 综述了国内外在改性秸秆板界面相容性方面的研究状况及最新进展,分析了影响板材界面相容性的影响因素。目前改进的方法主要包括:秸秆纤维的表面处理,如简单的物理破碎、化学试剂的浸润或接枝、生物酶的降解等;添加合适的界面改性剂以及胶黏剂对秸秆纤维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板 表面改性 界面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包石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导电特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帆 王学林 +6 位作者 张荣 徐成成 余东 刘清亭 付旭东 黄志雄 胡圣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95,共5页
为了提高镍包石墨(NCG)/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一方面通过乙二胺改性NCG,另一方面将改性后的NCG与EP共混进行预处理,制备导电复合材料。文中研究了改性后预处理过程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导电网络形成的原... 为了提高镍包石墨(NCG)/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一方面通过乙二胺改性NCG,另一方面将改性后的NCG与EP共混进行预处理,制备导电复合材料。文中研究了改性后预处理过程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导电网络形成的原因。研究表明,100℃/10 h预处理后,体系黏度增大,表现出明显的非牛顿流体行为;固化放热峰温度向低温移动,热焓变大并且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得到提高。当填料含量为30%时,处理后体系的体积电阻率降低了1个数量级。分析认为,预处理过程能有效改善填料在基体中的沉降现象,充分发挥了乙二胺的改性效果,有利于导电网络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包石墨 乙二胺 环氧树脂 沉降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