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酵母胞外酶的产酯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攀 隗程峰 +1 位作者 蔡凤娇 汪江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5-58,共4页
以观音土曲中的一株酵母菌Y2为研究对象,将菌株Y2在发酵培养基培养后取其胞外酶,并将其运用于酯化反应体系中进行催化反应,以产酯能力为评价指标,先后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菌株Y2产酯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当酵母菌接种量为4%、... 以观音土曲中的一株酵母菌Y2为研究对象,将菌株Y2在发酵培养基培养后取其胞外酶,并将其运用于酯化反应体系中进行催化反应,以产酯能力为评价指标,先后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菌株Y2产酯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当酵母菌接种量为4%、培养基初始p H值为5、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4 d时,菌株Y2具有最高产酯力1.24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胞外酶 产酯发酵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燃料生物丁醇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汪江波 孔博 +4 位作者 蔡林洋 王浩 张瑞景 蔡凤娇 徐健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20,共6页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趋匮乏,丁醇作为一种燃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可以成为替代汽油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生物质发酵生产丁醇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传统的丙酮-丁醇-乙醇(ABE)发酵法生产丁醇面临菌株对氧的耐受性低、原料...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趋匮乏,丁醇作为一种燃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可以成为替代汽油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生物质发酵生产丁醇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传统的丙酮-丁醇-乙醇(ABE)发酵法生产丁醇面临菌株对氧的耐受性低、原料成本高、丁醇的转化率和浓度低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该文从丁醇生产菌对氧的耐受性、发酵原料的选择、丁醇生产菌对溶剂的耐受性差导致的丁醇转化率和浓度低以及丁醇的原位提取等方面综述了生物丁醇生产的研究现状,讨论了ABE发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期为丁醇生产菌株的定向改造及发酵过程控制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丁醇 耐氧性 生产原料 耐溶剂性 原位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Glu-Asn体系中丙烯酰胺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丁城 周梦舟 +1 位作者 关亚飞 吴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6-121,共6页
本文选取荔枝原花青素(LPPC)和莲房原花青素(LSPC)进行丙烯酰胺抑制作用的研究。实验发现两种原花青素的浓度-抑制率关系均呈非线性关系,当LPPC和LSPC的添加量分别0.5 mg·m L-1和0.1 mg·m L-1时,丙烯酰胺的抑制率达到最大,分... 本文选取荔枝原花青素(LPPC)和莲房原花青素(LSPC)进行丙烯酰胺抑制作用的研究。实验发现两种原花青素的浓度-抑制率关系均呈非线性关系,当LPPC和LSPC的添加量分别0.5 mg·m L-1和0.1 mg·m L-1时,丙烯酰胺的抑制率达到最大,分别为53.01%±5.62%和76.60%±3.20%;同时也探讨了体系中抗氧化性、色度和类黑精含量与抑制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体系抗氧化性越大,丙烯酰胺的抑制率就越高;白度越大,丙烯酰胺抑制率就越大;类黑精含量越大,丙烯酰胺的抑制率反而越低。总体来说,原花青素能显著地抑制丙烯酰胺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荔枝原花青素 莲房原花青素 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仁酒糟水解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梅朝阳 胡康 +2 位作者 张玉 朱正军 陈茂彬 《酿酒科技》 2017年第6期103-107,共5页
为确定蛋白酶水解薏仁酒糟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多肽得率及水解度为指标对4种蛋白酶进行筛选,确定最佳蛋白酶为碱性蛋白酶,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确定其最佳的水解条件底物浓度为6%(m/V),蛋白酶用量为1200 U/g,温度为55℃,pH值为8.5,... 为确定蛋白酶水解薏仁酒糟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多肽得率及水解度为指标对4种蛋白酶进行筛选,确定最佳蛋白酶为碱性蛋白酶,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确定其最佳的水解条件底物浓度为6%(m/V),蛋白酶用量为1200 U/g,温度为55℃,pH值为8.5,反应时间为6 h。在此条件下多肽得率68.12%,溶解氮指数为94.02%,水解度为2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仁酒糟 碱性蛋白酶 水解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PME-GC-MS测定中国四大名醋的香气成分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攀恒 郑吴伟 +5 位作者 汪超 高冰 李冬生 徐宁 祁勇刚 胡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4-168,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山西老陈醋、江苏镇江香醋、福建永春老醋、阆中保宁醋不同品牌和年份的8个醋样进行香气物质检测分析。结果表明,8个醋样含有酸类10种、酯类14种、醇类4种、酚类6种、醛类10种、酮类4种、吡嗪类...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山西老陈醋、江苏镇江香醋、福建永春老醋、阆中保宁醋不同品牌和年份的8个醋样进行香气物质检测分析。结果表明,8个醋样含有酸类10种、酯类14种、醇类4种、酚类6种、醛类10种、酮类4种、吡嗪类5种、呋喃类4种、其他类11种;四大名醋的香气成分种类繁多且差异明显,其具有各自的独有香气成分,其中山西老陈醋6种,镇江香醋5种,永春老醋2种,保宁醋4种。山西老陈醋的吡嗪类成分中2,3,5,6-四甲基吡嗪含量最高,平均580.75μg/L;镇江香醋B2的乙偶姻中含量最高为562.6μg/L。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各类食醋原料、微生物和香气成分之间的关系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名醋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糟生产丢糟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瑞景 汪江波 +3 位作者 蔡凤娇 朱正军 余汉超 徐健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21,共5页
中国白酒行业每年产生大量的酒糟,酒糟的再利用对实现白酒行业的绿色制造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总结了近年来白酒糟的综合利用现状,重点综述了将酒糟用于丢糟酒的生产,从而充分利用酒糟中的营养物质和香气成分的方法。向酒糟中... 中国白酒行业每年产生大量的酒糟,酒糟的再利用对实现白酒行业的绿色制造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总结了近年来白酒糟的综合利用现状,重点综述了将酒糟用于丢糟酒的生产,从而充分利用酒糟中的营养物质和香气成分的方法。向酒糟中添加酶制剂、活性酵母、大曲等糖化发酵剂以及黄水酯化液,并结合翻窖及串蒸等操作,可提升丢糟酒的质量。此外,实验室生产模型的建立为设计和优化丢糟酒的生产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手段。利用白酒糟生产丢糟酒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糟 丢糟酒 糖化发酵剂 实验室生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人工催陈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蒋祥瑞 蒋燕明 +3 位作者 张娟 蔡凤娇 张瑞景 徐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89-396,共8页
白酒自然陈酿具有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和投资成本高等问题,因此白酒人工催陈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白酒人工催陈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催陈、化学催陈和生物催陈等,其中,物理催陈和生物催陈应用潜力较大,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缩短储... 白酒自然陈酿具有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和投资成本高等问题,因此白酒人工催陈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白酒人工催陈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催陈、化学催陈和生物催陈等,其中,物理催陈和生物催陈应用潜力较大,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缩短储存时间,提高白酒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本文从白酒陈酿机理、储存条件出发,综述中国白酒人工催陈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不同的催陈技术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旨在为今后白酒人工催陈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人工催陈技术 分子缔合 物理催陈 生物催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原花青素低聚体在模拟生理环境下对非酶糖化末端产物的抑制作用
8
作者 闵瑶瑶 周梦舟 +2 位作者 柳志杰 冯年捷 吴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9-125,共7页
为探究莲原花青素低聚体(oligomeric procyanidins of lotus seedpod,LSOPC)在模拟生理环境下对非酶糖化末端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的抑制作用,测定金属离子、高糖和高蛋白质量浓度条件下LSOPC对体外AGEs的抑制率... 为探究莲原花青素低聚体(oligomeric procyanidins of lotus seedpod,LSOPC)在模拟生理环境下对非酶糖化末端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的抑制作用,测定金属离子、高糖和高蛋白质量浓度条件下LSOPC对体外AGEs的抑制率,以及固定比例法评价LSOPC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复配物对体外AGEs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模拟生理环境下,AGEs体外孵育最适反应时间为35 d,LSOPC的抑制效果达到最大值。不同质量浓度的金属离子(Cu^(2+)、Fe^(2+)、Zn^(2+)、Ca^(2+)、Mg^(2+)、Al^(3+)、Sn^(2+))对体外AGEs生成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Cu^(2+)和Fe^(2+)在模拟体系中AGEs生成的促进作用最强,但和LSOPC一起有协同抑制作用;其他5种金属离子对AGEs生成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促进作用,但对LSOPC对AGEs的抑制作用几乎无影响。在高糖高蛋白反应体系中,发现LSOPC在高糖、高蛋白以及单独高蛋白情况下,抑制效果最差。LSOPC与EGCG复配有协同抑制AGEs效果,并且在LSOPC与EGCG质量浓度比为2∶1时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原花青素低聚体 非酶糖化末端产物 模拟生理环境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