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以湖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康旭 范超 +1 位作者 高志明 袁江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3期274-276,共3页
随着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快速增长,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起步晚,存在职业能力培养欠缺、培养定位趋同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问题,不能满足行业对专业硕士的差异化需要。在... 随着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快速增长,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起步晚,存在职业能力培养欠缺、培养定位趋同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问题,不能满足行业对专业硕士的差异化需要。在分析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企业实践课题为研究内容,以过程管理为抓手,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培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硕士 培养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机培养就业“三位一体”提高专硕培养质量---以湖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硕培养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康旭 范超 +1 位作者 高志明 袁江兰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13期118-120,共3页
在对我国部分高校近5年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研动机、就业情况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湖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硕士的培养情况,发现专硕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代表性问题———与学硕的趋同化培养,然后以就业为导向,从不同考研动机着手,... 在对我国部分高校近5年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研动机、就业情况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湖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硕士的培养情况,发现专硕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代表性问题———与学硕的趋同化培养,然后以就业为导向,从不同考研动机着手,就课程设置和选题2个主要方面,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培养意见,强调在专硕培养过程中要始终贯穿以职业技能、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实行有别于学术硕士的分类培养,助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硕士 考研动机 培养 就业 三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理性评价机制的培养目标修订对提升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的研究——以湖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3
作者 李玮 周梦舟 +1 位作者 高志明 汪超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期104-107,共4页
以湖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模式为例,结合2013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对培养目标了解程度的调查问卷和就业现状,探讨了以合理性评价机制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修订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高校本科... 以湖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模式为例,结合2013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对培养目标了解程度的调查问卷和就业现状,探讨了以合理性评价机制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修订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高校本科生培养目标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目标 合理性评价 培养质量 调查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及其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廖香莲 吴涛 +4 位作者 梅菊 殷涛 孙代华 张新潮 胡力飞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4-512,共9页
淫羊藿是我国应用最为悠久的传统中药之一,是中成药和保健品所使用的重要原料,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能,淫羊藿含有黄酮类、木脂素类、多糖类等多种化学成分,C-8位异戊烯基取代的黄酮醇苷为其主要活性成分。淫羊藿的指标成分淫... 淫羊藿是我国应用最为悠久的传统中药之一,是中成药和保健品所使用的重要原料,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能,淫羊藿含有黄酮类、木脂素类、多糖类等多种化学成分,C-8位异戊烯基取代的黄酮醇苷为其主要活性成分。淫羊藿的指标成分淫羊藿苷在体内有淫羊藿次苷Ⅱ、淫羊藿素等多种代谢物,淫羊藿苷与其代谢产物具有增加骨密度、降脂、抗肿瘤、抗炎、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较好的市场开发及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淫羊藿苷及其代谢物的生物活性及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淫羊藿资源及产品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淫羊藿苷 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微生物群落及在发酵食品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小龙 王嘉瑞 +3 位作者 李青卓 付彩霞 汪超 徐宁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21,共5页
合成微生物群落是指在明确培养基质的条件下,人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遗传背景完全解析的微生物通过共同培养而形成的微生物群体,其可通过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特定的功能,具有复杂度低、可控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该文对合成微生物群... 合成微生物群落是指在明确培养基质的条件下,人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遗传背景完全解析的微生物通过共同培养而形成的微生物群体,其可通过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特定的功能,具有复杂度低、可控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该文对合成微生物群落的特征、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以及其在发酵食品酱油、白酒、食醋和酸奶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并对如何构建稳定、高效的发酵微生物群落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合成微生物群落在发酵食品行业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微生物群落 种间相互作用 微生物调控 功能菌群 混合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香型白酒酿造大曲微生物群落与理化指标关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毛文定 冯文聪 +4 位作者 孙威 陈晖 廖蓓 方尚玲 陈茂彬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7-153,共7页
该研究对4种不同香型大曲(浓香大曲HN2、凤香大曲FX1、酱香大曲LJ1、清香大曲FQ1)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间的差异,并对理化指标及微生物优势菌属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曲样FX1糖化... 该研究对4种不同香型大曲(浓香大曲HN2、凤香大曲FX1、酱香大曲LJ1、清香大曲FQ1)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间的差异,并对理化指标及微生物优势菌属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曲样FX1糖化力、酯化力最高,曲样FQ1液化力、发酵力最高;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曲样HN2、LJ1相对丰度较高;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泛菌属(Pantoea)、枝芽孢杆菌属(Virgibacillus)分别在曲样HN2、FX1、LJ11中相对丰度较高,曲样FQ1中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相对丰度较高;4个曲样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丰度较高,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曲霉属(Aspergillus)分别在曲样FQ1、LJ1、HN2相对丰度较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antoea、Furfurilactobacillus与糖化力之间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Companilactyobacillus与酯化力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植物乳杆菌属(Lactiplantibacillus)及Saccharomycopsis等与发酵力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大曲 微生物群落结构 理化指标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生物膜形成调控及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朱寒剑 李雷兵 +9 位作者 郑心 李琴 穆杨 徐宁 胡勇 吴茜 柳志杰 李玮 汪超 周梦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96-304,共9页
乳酸菌生物膜是乳酸菌为了应对不良环境而聚集形成的一种状态,在许多情况下乳酸菌都是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因此有必要加深对乳酸菌生物膜的了解和研究。本文综述了乳酸菌生物膜的形成,碳源、金属离子、pH值、抗生素、有害菌和非生物表... 乳酸菌生物膜是乳酸菌为了应对不良环境而聚集形成的一种状态,在许多情况下乳酸菌都是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因此有必要加深对乳酸菌生物膜的了解和研究。本文综述了乳酸菌生物膜的形成,碳源、金属离子、pH值、抗生素、有害菌和非生物表面对乳酸菌生物膜的影响,以及多种基因对乳酸菌生物膜的调控作用,并介绍了乳酸菌生物膜在食品抑菌和发酵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乳酸菌生物膜今后的形成调控研究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生物膜 调控机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然大分子的食品水凝胶递送体系及释放机制和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高超 孔松梅 杨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6-364,共9页
基于天然大分子的水凝胶已被广泛用做食品功能成分的封装和递送载体。与合成高分子相比,天然大分子具有功能多样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特异性相互作用以及易于改性等优势,在改善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散性、化学稳定性,并提高其生物... 基于天然大分子的水凝胶已被广泛用做食品功能成分的封装和递送载体。与合成高分子相比,天然大分子具有功能多样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特异性相互作用以及易于改性等优势,在改善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散性、化学稳定性,并提高其生物利用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概述了由天然大分子制备的食品水凝胶递送系统,详细讨论了食品水凝胶递送系统中食品功能物质的释放机制和模型,并探讨了这些模型对食品功能性物质释放行为的预测及在载体设计优化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大分子 水凝胶递送体系 释放机制 释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minar教学模式在“食品营养学进展”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茜 周辰 +1 位作者 匡映 李玮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9期129-131,136,共4页
结合“食品营养学进展”课程的特点,采用Seminar教学方法对“食品营养学进展”课程的理论教学部分进行了应用探究。以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2022级食品专业研究生为授课对象,通过学生课前准备、课上讨论等环节开展教学。实践证... 结合“食品营养学进展”课程的特点,采用Seminar教学方法对“食品营养学进展”课程的理论教学部分进行了应用探究。以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2022级食品专业研究生为授课对象,通过学生课前准备、课上讨论等环节开展教学。实践证明,Seminar教学法不仅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习变得主动,另外还能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创新能力 SEMINAR 食品营养学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P1过表达对酿酒酵母工程菌麦角硫因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王文欣 王文悦 +5 位作者 刘子雄 上官玲玲 张辉燕 安斐然 陈雄 代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8-15,共8页
麦角硫因是一种普遍存在于高等动植物体内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减少细胞氧化损伤、抗炎和治疗相关疾病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行业。与传统的植物提取法及化学合成法相比,通过微生物合成法制备麦角硫因具有周期短、成本... 麦角硫因是一种普遍存在于高等动植物体内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减少细胞氧化损伤、抗炎和治疗相关疾病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行业。与传统的植物提取法及化学合成法相比,通过微生物合成法制备麦角硫因具有周期短、成本低和产量高等优势。该研究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EN.PK113-5D为出发菌株,利用CRISPR/Cas9系统向其基因组中引入异源酶基因,构建具有完整麦角硫因生物合成途径的酿酒酵母工程菌。为进一步提高其产量,过表达组氨酸特异性转运蛋白Hip1p后,在仅有0.5 mmol/L组氨酸供给条件下,菌株胞内游离组氨酸水平显著提高,且麦角硫因产量提高10%。最终经摇瓶发酵72 h产量达(6.88±0.11)mg/L,而在5 L罐补料分批发酵策略下,培养72 h后麦角硫因产量达237.34 mg/L。该研究为后续代谢工程改造产麦角硫因酿酒酵母工程菌株提供靶基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麦角硫因 异源表达 生物合成 组氨酸转运 补料分批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脂质的酶法合成及应用酶工程提高其合成效果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赵泽鑫 周灵 +2 位作者 韩美玲 许源 蔡俊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基于利用脂肪酶对天然油脂进行改性生成结构脂质(Structured Lipids,SLs)可赋予油脂额外的健康属性,有效提高产品附加值,对近期报道的各类SLs酶法合成及通过酶工程技术(结构设计和固定化)提升合成效果的研究进行综述,认为,使用sn-1,3位... 基于利用脂肪酶对天然油脂进行改性生成结构脂质(Structured Lipids,SLs)可赋予油脂额外的健康属性,有效提高产品附加值,对近期报道的各类SLs酶法合成及通过酶工程技术(结构设计和固定化)提升合成效果的研究进行综述,认为,使用sn-1,3位置专一性脂肪酶可精准合成SLs,利用分段变温反应、超临界流体反应、真空反应、超声波辅助等途径可有效抑制酰基转移,从而提高产物得率;脂肪酶的结构设计可提高其催化效率、稳定性和底物专一性,使SLs的合成效率和得率有所提升;固定化脂肪酶技术也能提高脂肪酶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增强其重复利用性,降低SLs酶法合成的成本。未来应针对不同SLs的结构特点,通过结构设计获得高活性、高稳定性和专一性的酶分子,结合新型固定化技术创制高性能酶制剂,以期为高效、精准的SLs酶法合成工艺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脂质 脂肪酶 酶法合成 酶工程 结构设计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多糖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宇雪 王志远 +1 位作者 陈小强 韩宇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226-232,共7页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及安胎等功效。黄芩多糖(SBP)发挥着重要的药理作用,研究发现SBP的生物活性与其单糖组成、糖苷键类型、分子量空间结构等理化特性密切相关,而这些特...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及安胎等功效。黄芩多糖(SBP)发挥着重要的药理作用,研究发现SBP的生物活性与其单糖组成、糖苷键类型、分子量空间结构等理化特性密切相关,而这些特性又受到提取及纯化方法的影响。主要综述了黄芩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结构特征、生物活性以及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 多糖 结构特征 生物学活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minar教学法在食品专业课程中的教学模式探索
13
作者 吴茜 颜佳 +1 位作者 匡映 周梦舟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7期139-142,共4页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创新型人才变得尤为重要。而教育方法作为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索。Seminar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虽然该方法在国内逐渐开始发展,但在食...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创新型人才变得尤为重要。而教育方法作为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索。Seminar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虽然该方法在国内逐渐开始发展,但在食品专业课程中的运用和探索还较少。对Seminar教学法进行介绍,阐明了Seminar教学法对提高学生能力培养的优势,将Seminar教学法融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并对基于该方法的教学探索经历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NAR教学法 食品科学与工程 课程设计 教学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赤霉烯酮生物脱毒与降解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盼 蔡俊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共5页
玉米赤霉烯酮(ZEN)是由镰刀菌属(Fusarium.sp)产生的污染范围比较广的一种毒素,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物理、化学脱毒法成本高且对人类、动植物有一定的损害,生物法因其具有高效性、无污染且降解率高而被科学界关注。该文概述了玉米赤... 玉米赤霉烯酮(ZEN)是由镰刀菌属(Fusarium.sp)产生的污染范围比较广的一种毒素,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物理、化学脱毒法成本高且对人类、动植物有一定的损害,生物法因其具有高效性、无污染且降解率高而被科学界关注。该文概述了玉米赤霉烯酮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脱毒方法,并对脱毒后的产物进行了简要介绍,对不同降解菌株的降解机制以及降解酶基因的表达和产物毒性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脱毒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磷酸脱氢酶表达对大肠杆菌琥珀酸发酵的影响
15
作者 刘利 陈炜琪 +3 位作者 邹诗瑶 王金华 高娃 王永泽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15,共6页
琥珀酸在食品中有广泛的用途,但琥珀酸发酵往往受制于还原力不平衡的问题。相比于其他常用于平衡还原力的酶,亚磷酸脱氢酶催化产物为磷酸盐,对后续琥珀酸的分离纯化影响较小。文章克隆了来源于施氏假单胞菌的亚磷酸脱氢酶(编码基因为ptx... 琥珀酸在食品中有广泛的用途,但琥珀酸发酵往往受制于还原力不平衡的问题。相比于其他常用于平衡还原力的酶,亚磷酸脱氢酶催化产物为磷酸盐,对后续琥珀酸的分离纯化影响较小。文章克隆了来源于施氏假单胞菌的亚磷酸脱氢酶(编码基因为ptx D),比较ptx D在载体和基因组上表达对琥珀酸发酵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亚磷酸盐添加量对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tx D表达条件下,亚磷酸盐在5~15 mmol/L范围内添加并未表现出对细胞生长的抑制性,且在10 mmol/L时展现出较高的糖耗速率和琥珀酸得率。基因组上表达ptx D的工程菌WS105(WS100,icl R::pJ23119-ptx d)能积累79.38 g/L琥珀酸,较载体上表达ptx D的工程菌WS104(WS100/puc19-pJ23119-ptx d)提升了4.87%,较出发菌株WS100提升了13.81%。WS105副产物乙酸含量显著下降,浓度为2.76 g/L,较WS100、WS104分别降低了42.38%、29.41%,表明亚磷酸脱氢酶的表达能有效促进琥珀酸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 亚磷酸脱氢酶 还原力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乳酸大肠杆菌工程菌的驯化及其补料发酵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文瑶 周玮 +3 位作者 付相敏 赵筱 王金华 王永泽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8期4771-4775,共5页
以前期构建的D-乳酸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工程菌LHY02为出发菌株,通过在乳酸盐中对菌株进行驯化的方式来解除乳酸根对菌体的抑制作用;采用葡萄糖分批补加方式缓解高含量葡萄糖的阻遏效应,拟进一步提高大肠杆菌发酵产D-乳酸的产量... 以前期构建的D-乳酸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工程菌LHY02为出发菌株,通过在乳酸盐中对菌株进行驯化的方式来解除乳酸根对菌体的抑制作用;采用葡萄糖分批补加方式缓解高含量葡萄糖的阻遏效应,拟进一步提高大肠杆菌发酵产D-乳酸的产量、生产强度和糖酸转化率。结果表明,驯化后的菌株LHY201在16%的葡萄糖发酵中D-乳酸产量比驯化前提高了36.7%。LHY201结合葡萄糖进行补料发酵(补料方式为8%+8%+4%),乳酸产量、发酵时间、糖酸转化率以及生产强度分别为185.7 g/L、48 h、93.8%、3.87 g/L/h,D-乳酸光学纯度达到99.6%,相比一次性添加20%葡萄糖的分批发酵,乳酸产量和糖酸转化率分别提高了21.1%和21.2%,发酵周期缩短了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工程菌 D-乳酸 驯化 补料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性食品原料水分含量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乐军 邢优诚 +2 位作者 牛燕丽 陈凯 姜发堂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8-226,共9页
综述了植物性食品原料水分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概况,分析了水分含量检测装置、优缺点及应用,总结了水分含量检测在不同类型植物性食品原料中的应用,突出了热风干燥法、微波法、卡尔费休法、绝干氮气吹扫法、光谱技术以及成像技术的优势,... 综述了植物性食品原料水分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概况,分析了水分含量检测装置、优缺点及应用,总结了水分含量检测在不同类型植物性食品原料中的应用,突出了热风干燥法、微波法、卡尔费休法、绝干氮气吹扫法、光谱技术以及成像技术的优势,并展望了植物性食品原料水分含量检测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食品 原料 水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茶燕麦饼干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杨林 上官玲玲 +6 位作者 王浩明 王敬涵 张嫚嫚 王婷 陆丽宁 王梦欣 崔莹莹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5期56-62,共7页
为了开发具有独特红茶燕麦风味的红茶燕麦饼干,以全麦粉和燕麦粉等为主要原料,以红茶、木糖醇等为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配方工艺进行优化,以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最佳的配方为以全麦粉质量100%计,燕麦粉添加量10%,木糖醇添加... 为了开发具有独特红茶燕麦风味的红茶燕麦饼干,以全麦粉和燕麦粉等为主要原料,以红茶、木糖醇等为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配方工艺进行优化,以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最佳的配方为以全麦粉质量100%计,燕麦粉添加量10%,木糖醇添加量40%,超微红茶粉添加量2%,烘烤温度上火180℃、下火160℃,烘烤时间20 min。该配方制备获得的红茶燕麦饼干质地酥脆,具有红茶燕麦风味,为开发营养保健的新型饼干生产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红茶粉 燕麦粉 红茶燕麦饼干 保健饼干 营养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甾酮-9α-羟基化酶的C-1,2位脱氢和C-9位羟基化双重特性的研究
19
作者 吕德强 马倩倩 +4 位作者 胡青 董新林 何建新 苏正定 宋士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2,共9页
【目的】验证来自新金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neoaurum)NRRL B-3805的3-甾酮-9α-羟基化酶(KSH)是否具有C-9位羟基化和C-1,2位脱氢功能。【方法】将ksh基因中的加氧酶组分kshA395和还原酶组分kshB122分别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 【目的】验证来自新金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neoaurum)NRRL B-3805的3-甾酮-9α-羟基化酶(KSH)是否具有C-9位羟基化和C-1,2位脱氢功能。【方法】将ksh基因中的加氧酶组分kshA395和还原酶组分kshB122分别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BL21(DE3)中进行异源表达,以4-雄烯-3,17-二酮(4-AD)为底物,分别用KshA395、KshB122以及两者等比例混合对其进行酶催化反应。通过对反应体系优化构建pET28a-kshBkshA等融合质粒,对KSH的双组分酶进行共表达,并以4-AD为底物进行酶催化反应。【结果】KshA395和KshB122均对4-AD表现出脱氢功能,产物为1,4-雄二烯-3,17-二酮(ADD),未出现羟基化作用;等比例混合的KSH双组分酶在催化4-AD过程中,前期表现出强烈的C-9位羟基化作用,后期羟基化功能关闭,转为C-1,2位脱氢功能。KSH的双组分融合蛋白,包括KshB122-MBP-KshA395、MBP-KshB122-MBP-KshA395、MBPKshB122-KshA395,在催化4-AD前期表现出C-9位羟基化作用,后期转变为C-1,2位脱氢作用;而KshB122-KshA395仅表现出C-1,2位脱氢作用,未表现出羟基化作用。【结论】在甾醇降解途径中,KSH可以同时承担羟基化及脱氢功能,且先在C-9位羟基化,随后在C-1,2位脱氢,导致甾醇母核B环打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甾酮-9α-羟基化酶 C-1 2位脱氢 C-9位羟基化 4-雄烯-3 17-二酮 3-羟基-9 10-断裂雄甾-1 3 5(10)-三烯-9 17-二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微凝胶的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萍 黄晨 +3 位作者 王然 龙毅 杨楠 方亚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7-344,共8页
食品微凝胶是指尺寸在微米及亚微米量级,由天然生物大分子构成的具有一定凝胶网络状结构的胶体粒子。由于材料的多样性和尺寸效应,微凝胶表现出结构稳定、溶胀响应、界面活性、流变特性等一系列特殊的性质,受到食品科学研究领域越来越... 食品微凝胶是指尺寸在微米及亚微米量级,由天然生物大分子构成的具有一定凝胶网络状结构的胶体粒子。由于材料的多样性和尺寸效应,微凝胶表现出结构稳定、溶胀响应、界面活性、流变特性等一系列特殊的性质,受到食品科学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食品乳化、食品功能性物质荷载与递送、质构调节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了食品类微凝胶的材料、制备方法、基本性质及其在食品领域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微凝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凝胶 溶胀响应 界面活性 界面流变学特性 食品乳化 功能性物质递送 食品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