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孢白僵菌利用D-PPA合成D-HPPA的发酵条件优化
1
作者 彭继兰 余杰 +3 位作者 刘宗求 王金华 高娃 王永泽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95-101,共7页
为了提高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利用R-(+)-2-苯氧基丙酸(D-PPA)合成R-(+)-2-(4-羟基苯氧基)丙酸(D-HPPA)的能力,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优化球孢白僵菌生物合成D-HPPA的液态... 为了提高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利用R-(+)-2-苯氧基丙酸(D-PPA)合成R-(+)-2-(4-羟基苯氧基)丙酸(D-HPPA)的能力,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优化球孢白僵菌生物合成D-HPPA的液态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当D-PPA初始添加浓度为40 g/L时,液态发酵最优条件为葡萄糖38.70 g/L、蚕蛹粉15 g/L、FeCl_(2)1.0 g/L、接种量15%(V/V)、pH 6.6及发酵温度28℃时,D-HPPA的产量为(25.10±0.43)g/L,D-HPPA的产率为57.24%±0.97%,比优化前提高了1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液态发酵 条件优化 R-(+)-2-(4-羟基苯氧基)丙酸 PLACKETT-BURMAN设计 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组分析谷朊粉酶解液对乳酸乳球菌合成Nisin的影响
2
作者 龚宇杰 魏丽雅 +7 位作者 李沛 李库 刘向军 颜东方 刘月峰 袁奇 王志 陈雄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39,共8页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探究了乳酸乳球菌在以谷朊粉酶解液为主要氮源的发酵体系中二次生长及乳酸链球菌素(Nisin)二次合成现象的分子机制;通过比较二次生长期(25h)与停滞期(18h)的基因表达差异,重点分析了氧化胁迫、DNA修复、肽酶活性、糖...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探究了乳酸乳球菌在以谷朊粉酶解液为主要氮源的发酵体系中二次生长及乳酸链球菌素(Nisin)二次合成现象的分子机制;通过比较二次生长期(25h)与停滞期(18h)的基因表达差异,重点分析了氧化胁迫、DNA修复、肽酶活性、糖酵解途径、PTS系统、淀粉酶、糖苷酶、磷酸戊糖途径、DNA及肽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调控变化,并通过qPCR验证了糖苷酶、糖酵解途径、磷酸戊糖途径、DNA修复、蛋白质修复相关基因及部分肽酶基因的表达量情况。结果表明,谷朊粉酶解液作为氮源时,淀粉酶和糖苷酶基因表达量下调;乳酸乳球菌通过上调碳源利用糖酵解途径、氧化应激响应、DNA修复、氨基酸转运及磷酸戊糖途径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提升了迟效碳源代谢效率与氧化胁迫适应能力;同时,DNA及肽聚糖合成基因表达量上调,协同促进了乳酸乳球菌二次生长,提升了Nisin产量(26h达12917IU·mL^(-1))。揭示了谷朊粉酶解液发酵体系中乳酸乳球菌通过多途径基因协同调控实现代谢适应及Nisin产量提升,为Nisin高效发酵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 乳酸链球菌素 二次生长 转录组 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发酵雪茄烟叶对香气成分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胡路路 宋雯 +3 位作者 余君 杨春雷 王志 陈雄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107-112,共6页
以雪茄CX-014烟叶为原料,研究了营养剂和接种地衣芽孢杆菌对雪茄香气生成效率和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优化得到营养剂配方为3.0%葡萄糖、0.6%谷氨酸、0.6%磷酸氢二铵。添加营养剂(试验组)发酵7 d的香气物质总含量达到635.2μg/g... 以雪茄CX-014烟叶为原料,研究了营养剂和接种地衣芽孢杆菌对雪茄香气生成效率和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优化得到营养剂配方为3.0%葡萄糖、0.6%谷氨酸、0.6%磷酸氢二铵。添加营养剂(试验组)发酵7 d的香气物质总含量达到635.2μg/g,较自然发酵提高了16.4%;类胡萝卜素转化产物、苯丙氨酸转化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分别较自然发酵提高了38.2%、159.6%和75.9%。基于试验组接种地衣芽孢杆菌(2×10^(8)CFU/g,优化组)发酵7 d,与试验组相比,其香气物质总含量为791.6μg/g,提高了24.6%;类胡萝卜素转化产物含量为63.3μg/g,提高了45.9%;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为25.2μg/g,提高了2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叶 地衣芽孢杆菌 正交优化 营养剂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肉桂质量及炮制过程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梅菊 吴涛 +5 位作者 李强 刘洋 殷涛 廖香莲 孙代华 胡力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7-387,399,共12页
建立了肉桂指纹图谱和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对不同产地28批肉桂药材差异及炮制前后的成分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肉桂指纹图谱并对共有峰进行了指认,采用OriginPro 2023软件对28批样品指纹图谱进行了聚类分... 建立了肉桂指纹图谱和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对不同产地28批肉桂药材差异及炮制前后的成分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肉桂指纹图谱并对共有峰进行了指认,采用OriginPro 2023软件对28批样品指纹图谱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的样本和共有峰分类情况与主成分分析情况相近,其中阳春市、肇庆市高要区、防城港市和贵港市样本分类较为集中,采用SIMCA14.1软件进行了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可实现对广东、广西两省/自治区肉桂的有效区分。通过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桂皮醛、2-甲氧基桂皮醛及挥发油的含量测定对炮制前后的肉桂样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药材与饮片5个成分和挥发油含量均值较为相近,肉桂炮制过程的成分差异较小;且各批次间桂皮醛、肉桂酸和肉桂醇的整体变化趋势相近,2-甲氧基桂皮醛和香豆素的变化趋势相近,与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一致。本研究可为肉桂产地选择、质量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炮制 桂皮醛 化学计量学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