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鼻分析镇江香醋发酵和陈酿阶段的气味变化 被引量:13
1
作者 郑吴伟 胡梦阳 +5 位作者 梁言 田敏 李攀恒 高冰 祁勇刚 胡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2-86,共5页
利用PEN3电子鼻对镇江香醋发酵和陈酿过程中挥发性风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准确稳定地识别醋醅和陈酿醋气味图谱的变化并对不同发酵时间的醋醅和陈酿醋中的败坏醋进行区分;醋醅和食醋的挥发物组成类似,主要是氮氧化合物类、甲... 利用PEN3电子鼻对镇江香醋发酵和陈酿过程中挥发性风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准确稳定地识别醋醅和陈酿醋气味图谱的变化并对不同发酵时间的醋醅和陈酿醋中的败坏醋进行区分;醋醅和食醋的挥发物组成类似,主要是氮氧化合物类、甲烷类、硫化物类、醇类、有机硫化物类;线性判别分析(LDA)和主成分分析(PCA)都能区分各个样品,但PCA对醋醅的区分优于LDA,载荷分析结果表明,醋醅中甲烷类和氮氧化合物类分别对第一、二主成分方差贡献率最大,醋液中甲烷类和硫化物类分别对第一、二主成分贡献率最大。LDA对败坏醋的区分优于P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醋醅 陈酿 气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发酵食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郑心 杨番 +7 位作者 夏程程 李琴 李茜 朱寒剑 祁勇刚 钟晓凌 石勇 周梦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15,共6页
由于发酵过程复杂,常规的研究手段难以探究影响发酵食品营养和风味的因素和机制。代谢组学技术作为一门新兴起的技术,可对生物体内所有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寻找代谢物与目标物质变化的相对关系,十分适合研究食品发酵过程中底物、... 由于发酵过程复杂,常规的研究手段难以探究影响发酵食品营养和风味的因素和机制。代谢组学技术作为一门新兴起的技术,可对生物体内所有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寻找代谢物与目标物质变化的相对关系,十分适合研究食品发酵过程中底物、营养、风味等方面的变化机制。该文从代谢组学技术的主要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等),以及其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进展展开综述,为发酵食品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发酵食品 分析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发酵生产赤藓糖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程磊 宗朕 +4 位作者 陈卓静 王磊 汪超 祁勇刚 柳志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1-186,共6页
赤藓糖醇是一种新型甜味剂,具有低热量、高稳定性、食用安全性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及日用品方面。目前赤藓糖醇最佳的工业化生产方式是微生物发酵法,其中主要使用的菌种是酵母菌,此类菌种的安全性高,生产赤藓糖醇的能力强。从菌... 赤藓糖醇是一种新型甜味剂,具有低热量、高稳定性、食用安全性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及日用品方面。目前赤藓糖醇最佳的工业化生产方式是微生物发酵法,其中主要使用的菌种是酵母菌,此类菌种的安全性高,生产赤藓糖醇的能力强。从菌种选育、赤藓糖醇的合成途径、基因工程和发酵工艺等方面综述酵母菌发酵生产赤藓糖醇的现状,旨在为增强酵母菌生产赤藓糖醇的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藓糖醇 微生物发酵法 酵母菌 菌种选育 基因工程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益生菌及其发酵食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朱寒剑 李雷兵 +9 位作者 钟晓凌 徐刘佳 曹卫 杨番 夏程程 李琴 张智源 史文博 祁勇刚 周梦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12,共6页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癌等方面都有优良的功效,但无机硒存在一定的毒性,因此无法成为理想的硒源。微生物具有富集微量元素的功能,能将无机硒转化为低毒性的有机硒,而一些益生菌本身也具有提高免疫力、...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癌等方面都有优良的功效,但无机硒存在一定的毒性,因此无法成为理想的硒源。微生物具有富集微量元素的功能,能将无机硒转化为低毒性的有机硒,而一些益生菌本身也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并且富硒之后其抗氧化性、抗菌活性和抗癌活性等均显著提高,因此富硒益生菌应用前景广阔。该文主要从益生菌对硒的富集与转化机制,富硒益生菌的生理活性以及富硒益生菌发酵食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富硒益生菌的开发与富硒发酵食品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生理活性 富硒发酵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江香醋耐高温优势醋酸菌的筛选及其发酵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华青松 宗朕 +4 位作者 余越 张雨艳 周涛 王周明 柳志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9-43,共5页
醋酸菌是食醋酿造过程中的主要菌种之一,菌株的发酵性能对食醋品质和生产成本有重要的影响。该实验对镇江食醋中耐高温优势醋酸菌进行了筛选和分析,最终筛选出两株耐高温且产酸量较高的优势菌。通过16SrDNA菌种鉴定,确定两株菌均属于巴... 醋酸菌是食醋酿造过程中的主要菌种之一,菌株的发酵性能对食醋品质和生产成本有重要的影响。该实验对镇江食醋中耐高温优势醋酸菌进行了筛选和分析,最终筛选出两株耐高温且产酸量较高的优势菌。通过16SrDNA菌种鉴定,确定两株菌均属于巴氏醋酸杆菌属,分别命名为菌株AABA、AABC。进一步比较了与工业菌株AS1.41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状况及产酸量。结果表明,37℃培养时,菌株AABA生长状况最好,产酸量达到45.5g/L。40℃培养时,菌株AABC生长状况良好,产酸量达到28g/L,但AABA和AS1.41几乎不生长,表明AABA和AABC相比AS1.41具有较高温度的耐受能力和产酸性能。通过对不同温度下细胞膜脂肪酸相对比例进行分析,随着温度升高,菌株AABC细胞膜C14∶0脂肪酸相对比例显著下降,C16∶0脂肪酸相对比例明显上升,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比例略微上升,细胞流动性增强,可能导致其对温度的耐受能力提高。筛选出的两株巴氏醋酸杆菌能够耐受较高温度且产酸能力较强,这对于工业化传统固态食醋的高温发酵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菌 耐高温 产酸量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结芽孢杆菌CNJD增殖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丁泓皓 戴慧敏 +1 位作者 张熠璇 蔡俊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4-40,共7页
以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CNJD为研究对象,生物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初始p H值、装液量和摇瓶转速等发酵条件对凝结芽孢杆菌CNJD菌体生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法对... 以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CNJD为研究对象,生物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初始p H值、装液量和摇瓶转速等发酵条件对凝结芽孢杆菌CNJD菌体生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6 h,发酵温度55℃,接种量2%,初始pH值5.0,摇床转速180 r/min,装液量50 mL/250 mL;最优发酵培养基组分为:蔗糖48.59 g/L,氯化钙1.70 g/L,硫酸锰0.33 g/L,酵母浸粉10.00 g/L,氯化钠1.50 g/L,胰蛋白胨10.00 g/L。在此优化工艺下,凝结芽孢杆菌CNJD的生物量达到7.86×10^(10)CF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芽孢杆菌 生物量 发酵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发酵制备蒜氨酸的工艺研究
7
作者 戴慧敏 王立三 +1 位作者 涂媛 蔡俊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0-96,共7页
蒜氨酸是葱属植物内广泛分布的一种含硫氨基酸,具有抑菌、抗炎、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物活性。以烯丙基硫醇为底物,从实验室保藏的菌株中筛选出一株酿酒酵母CCCG发酵生产前体物质S-烯丙基-L-半胱氨酸,而后通过H_(2)O_(2)的氧化... 蒜氨酸是葱属植物内广泛分布的一种含硫氨基酸,具有抑菌、抗炎、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物活性。以烯丙基硫醇为底物,从实验室保藏的菌株中筛选出一株酿酒酵母CCCG发酵生产前体物质S-烯丙基-L-半胱氨酸,而后通过H_(2)O_(2)的氧化作用生成蒜氨酸,并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了发酵温度、接种量、pH、摇瓶转速、装液量和底物添加量等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经酿酒酵母CCCG发酵和H_(2)O_(2)氧化,产蒜氨酸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时间19 h、发酵温度30℃、接种量10%、初始pH 5、摇瓶转速180 r/min、装液量50 mL/250 mL、烯丙基硫醇添加量1.5 mL,优化后蒜氨酸的产量为68.281 mg/g DCW(细胞干重),与优化前相比,干重产量提高了1.9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氨酸 酿酒酵母 液质联用 正交试验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式的武昌鱼鱼肉中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冬生 李阳 +5 位作者 汪超 廖李 汪兰 熊光权 程薇 乔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49-53,共5页
以武昌鱼为原料,对原料进行盐腌,盐腌后的武昌鱼进行自然风干、油炸、冷冻干燥和热风烘干4种加工处理,对原料进行腌制,再对腌制过后的武昌鱼进行自然风干、油炸、冷冻干燥和热风烘干处理,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质联用仪对鱼... 以武昌鱼为原料,对原料进行盐腌,盐腌后的武昌鱼进行自然风干、油炸、冷冻干燥和热风烘干4种加工处理,对原料进行腌制,再对腌制过后的武昌鱼进行自然风干、油炸、冷冻干燥和热风烘干处理,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质联用仪对鱼肉中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5种不同加工方式的武昌鱼鱼肉中分别检测到45、34、34、38和43种成分。腌制和4种加工后5种加工后的武昌鱼鱼肉中共同检测出醛类、酮类和醇类,且所占比例最大。以腌制后的武昌鱼的总挥发性含量为参考标准,热风烘干和冷冻干燥后含量分别增加84.48%和65.39%,自然风干和油炸后挥发性含量分别降低11.57%和86.37%。从对挥发性组分的保留程度上来看,冷冻干燥和热风烘干效果是最好的,油炸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昌鱼 腌制 自然风干 油炸 冷冻干燥 热风烘干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氏醋酸杆菌AS1.41产醋酸关键酶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洋 高冰 +3 位作者 汪超 李冬生 徐宁 胡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2,共5页
巴氏醋酸杆菌(Acetobacer pasteurianus)将乙醇氧化成醋酸的关键酶是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在不同初始乙醇含量条件下,ADH和ALDH的酶活呈现动态变化,乙醇含量为4%时,ADH和ALDH的酶活达到最大,分别为7.43 U/mg和7.18 U/mg... 巴氏醋酸杆菌(Acetobacer pasteurianus)将乙醇氧化成醋酸的关键酶是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在不同初始乙醇含量条件下,ADH和ALDH的酶活呈现动态变化,乙醇含量为4%时,ADH和ALDH的酶活达到最大,分别为7.43 U/mg和7.18 U/mg。同时,酶活与产酸速率呈现出较高一致性:酶活越高,产酸速率越快。发酵温度为32℃时,菌体生长最为活跃,酶活最大,产酸最快;加入0.5%的乙酸后,ADH和ALDH的酶活分别由8.12 U/mg和7.06 U/mg提高到了9.43 U/mg和8.52 U/mg,产酸速率也得到相应提升。ALDH对乙醇、乙酸、温度的稳定性均高于AD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醋酸杆菌 乙醇脱氢酶 乙醛脱氢酶 乙醇 温度 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胺氧化酶的粗酶液酶学特性及降解生物胺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瑶 朱霞 +5 位作者 彭铭烨 付彩霞 周梦舟 高冰 李冬生 徐宁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1-125,共5页
选取黑曲霉SPFJ05为实验菌种,诱导其产生胺氧化酶。对诱导的黑曲霉菌体破碎后得到含有胺氧化酶的粗酶液,研究粗酶的部分酶学性质并用粗酶液对自制酱油和市售酱油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粗酶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7.0;1.0 mmol/L... 选取黑曲霉SPFJ05为实验菌种,诱导其产生胺氧化酶。对诱导的黑曲霉菌体破碎后得到含有胺氧化酶的粗酶液,研究粗酶的部分酶学性质并用粗酶液对自制酱油和市售酱油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粗酶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7.0;1.0 mmol/L的Cu^(2+)对酶活有激活作用;常见的抑制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巯基乙醇对酶活有明显抑制效果;底物特异性方面,该酶对正己胺的降解率最大为116%,对尸胺的降解率最差为16%。粗酶液对自制酱油中总生物胺的降解率达到78.29%,对市售酱油中总生物胺的降解率达到69.50%。该实验为发酵酱制品中生物胺的去除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生物胺 胺氧化酶 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胺氧化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瑶 罗爱玲 +5 位作者 彭铭烨 周梦舟 胡勇 付彩霞 高冰 徐宁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27,共4页
胺氧化酶是一类有特殊生物功能的蛋白质,它能将生物胺降解为乙醛、氨、过氧化氢,从而可以减缓生物胺在食品中的危害。该文主要针对微生物所产的胺氧化酶的分类进行综述,根据辅助因子的不同将其分为含铜胺氧化酶和含黄素胺氧化酶,并从食... 胺氧化酶是一类有特殊生物功能的蛋白质,它能将生物胺降解为乙醛、氨、过氧化氢,从而可以减缓生物胺在食品中的危害。该文主要针对微生物所产的胺氧化酶的分类进行综述,根据辅助因子的不同将其分为含铜胺氧化酶和含黄素胺氧化酶,并从食品质量安全角度出发介绍了胺氧化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微生物胺氧化酶研究的前景。对微生物胺氧化酶种类的了解提供了依据,并对胺氧化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氧化酶 辅助因子 微生物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干武昌鱼鱼肉辐照和高温灭菌后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阳 汪超 +8 位作者 胡建中 廖李 王俊 汪兰 吴文锦 熊光权 程薇 李冬生 乔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47-1853,共7页
为了研究辐照和高温灭菌处理对风干武昌鱼鱼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以风干武昌鱼为原料,对其分别进行2.2、4.4和6.6kGy剂量辐照及高温灭菌处理,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质联用仪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在风干武昌鱼、高温灭菌和三... 为了研究辐照和高温灭菌处理对风干武昌鱼鱼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以风干武昌鱼为原料,对其分别进行2.2、4.4和6.6kGy剂量辐照及高温灭菌处理,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质联用仪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在风干武昌鱼、高温灭菌和三种剂量辐照的风干武昌鱼鱼肉中分别检测到53、27、35、46和42种成分。风干武昌鱼鱼肉挥发性成分中醛类、酮类和醇类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42.31%、42.24%与8.05%。经过高温和三种剂量辐照的风干武昌鱼鱼肉总挥发性成分下降91.27%、5.23%、67.64%和35.26%。2.2kGy剂量辐照下己醛、2,5-辛二酮含量分别上升30.09%、33.13%;壬醛、1-辛烯-3-醇、反-2-辛烯醇的含量分别下降15.12%、2.41%、3.23%。因此,在挥发性成分的保留程度上,辐照灭菌要优于高温灭菌。这为选用合适的辐照灭菌保藏提供了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昌鱼 风干 高温灭菌 辐照灭菌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降解亚硝酸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3
作者 柳念 陈佩 +6 位作者 高冰 汪超 徐宁 胡勇 史文博 李冬生 周梦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90-295,共6页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安全性问题是当今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大多数发酵食品中都含有亚硝酸盐,这些亚硝酸盐主要由微生物生长代谢产生。大量摄入亚硝酸盐会引发机体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增加人体癌变的机率。本文详细综述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安全性问题是当今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大多数发酵食品中都含有亚硝酸盐,这些亚硝酸盐主要由微生物生长代谢产生。大量摄入亚硝酸盐会引发机体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增加人体癌变的机率。本文详细综述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食物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且总结乳酸菌降解亚硝酸盐的相关研究,为安全有效地降解亚硝酸盐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硝酸盐 乳酸菌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用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宗朕 程磊 +4 位作者 陈卓静 王磊 汪超 祁勇刚 柳志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27,共6页
萜类化合物在食品中有重要的应用,可用作香精香料、甜味剂、营养强化剂等,作为一类天然添加剂而受到人们的青睐。生物合成法作为萜类化合物合成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方法而备受关注。该文从萜类化合物在食品中的应用,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 萜类化合物在食品中有重要的应用,可用作香精香料、甜味剂、营养强化剂等,作为一类天然添加剂而受到人们的青睐。生物合成法作为萜类化合物合成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方法而备受关注。该文从萜类化合物在食品中的应用,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微生物合成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三方面进行介绍,旨在为生物合成食品用萜类化合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萜类化合物 微生物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醋的功效成分和危害物质 被引量:17
15
作者 郑吴伟 王超 +4 位作者 付诗鸣 胡勇 李冬生 汪超 赵今月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3-186,共4页
食醋中含有多种功效成分,赋予食醋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保健功能,同时食醋在酿造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不利的危害物质。文章综述了食醋的功效成分与危害物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食醋 功效成分 危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群体感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雷兵 朱寒剑 +9 位作者 郑心 李琴 穆杨 徐宁 胡勇 吴茜 柳志杰 李玮 汪超 周梦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1,共7页
乳酸菌的益生特性已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群体感应是细菌感受外界环境变化并做出反应的转导机制,对乳酸菌的存活及益生特性至关重要。因此,近些年来乳酸菌的群体感应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乳酸菌群体感应的信号分子及其双组分系统,... 乳酸菌的益生特性已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群体感应是细菌感受外界环境变化并做出反应的转导机制,对乳酸菌的存活及益生特性至关重要。因此,近些年来乳酸菌的群体感应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乳酸菌群体感应的信号分子及其双组分系统,群体感应对乳酸菌环境适应的调控(生物膜、耐酸、耐胆盐),群体感应对乳酸菌益生特性(抑制致病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及实际应用,为乳酸菌群体感应今后的基础研究和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群体感应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丽隐杆线虫模型在食品营养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番 夏程程 +10 位作者 钟晓凌 李琴 李茜 张智源 史文博 徐宁 吴茜 胡勇 柳志杰 汪超 周梦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8-276,共9页
食品营养一直是食品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近些年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加,而对食品的功能性评价需要模式生物来完成。秀丽隐杆线虫作为模式生物,具有信号通路同人类相似的优点,且成本低、易于培养。本文综述了秀丽隐杆线虫... 食品营养一直是食品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近些年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加,而对食品的功能性评价需要模式生物来完成。秀丽隐杆线虫作为模式生物,具有信号通路同人类相似的优点,且成本低、易于培养。本文综述了秀丽隐杆线虫与人类信号通路的同源性,对食品中活性因子的营养功能进行分类评价,并且对秀丽隐杆线虫在食品营养评价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食品营养研究以及功能性食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营养 秀丽隐杆线虫 信号通路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受乙醇巴氏醋杆菌ZJ-25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宇豪 李戴阳 +4 位作者 汪超 高冰 李冬生 徐宁 胡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8-121,共4页
以中国传统固态发酵醋醅中分离得到的1株耐受12%vol乙醇的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ZJ-25为出发菌株,以产酸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对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合为葡萄糖3%、酵母... 以中国传统固态发酵醋醅中分离得到的1株耐受12%vol乙醇的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ZJ-25为出发菌株,以产酸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对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合为葡萄糖3%、酵母粉3%、乙醇5.5%、乙酸0.12%。在此最佳培养基条件下,菌株ZJ-25的产酸量由常规培养基条件下的32.5 g/L提高至44.3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菌 耐乙醇 培养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橘皮酱油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付彩霞 彭铭烨 +4 位作者 李军鹏 高冰 陈雄 李冬生 徐宁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7-161,共5页
以大豆、面粉为主要原料,采用高盐稀态发酵技术,并在发酵初期添加柑橘皮渣以生产柑橘酱油。以氨基酸态氮、总黄酮及总多酚含量为主要考察指标确定最优生产条件。研究表明,添加柑橘皮渣20%,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为1.01 g/100 m L,总黄酮... 以大豆、面粉为主要原料,采用高盐稀态发酵技术,并在发酵初期添加柑橘皮渣以生产柑橘酱油。以氨基酸态氮、总黄酮及总多酚含量为主要考察指标确定最优生产条件。研究表明,添加柑橘皮渣20%,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为1.01 g/100 m L,总黄酮含量为58.87 mg/100 m L,总多酚含量为418.83 mg/100 m L,且增加了21种风味物质。该酱油不仅具有柑橘皮和酱油的营养特性,具有保健功效,还充分利用柑橘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提高柑橘皮渣的附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柑橘皮渣 总黄酮 总多酚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中焦香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孙魁 张娟 +2 位作者 滕瑞男 张瑞景 蔡凤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36,共5页
焦香风味是酱香型白酒和芝麻香型白酒的重要组成,该文主要分析了白酒中焦香风味的形成、提取条件、分析方法。焦香风味主要来源于美拉德反应中期产生的含氮杂环化合物;焦香物质主要的提取方法是溶剂提取和固纤维萃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 焦香风味是酱香型白酒和芝麻香型白酒的重要组成,该文主要分析了白酒中焦香风味的形成、提取条件、分析方法。焦香风味主要来源于美拉德反应中期产生的含氮杂环化合物;焦香物质主要的提取方法是溶剂提取和固纤维萃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GC-MS)、气相色谱-嗅觉联用分析(GC-O)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HPLC-MS)等对样品进行分析,该研究旨为白酒中焦香风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香 吡嗪类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嗅觉联用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