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胡献国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2期64-65,共2页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尚不很明确,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弯腰、行走活动受限,并可有不同程度的眼、肺、心血管、肾等多个器官的损害。【中医诊断标准】本病属于中医“大偻”范围...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尚不很明确,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弯腰、行走活动受限,并可有不同程度的眼、肺、心血管、肾等多个器官的损害。【中医诊断标准】本病属于中医“大偻”范围,根据《实用中医风湿病学》论述,本病的诊断依据为:凡症见腰骶、胯疼痛,僵直不舒,继而沿脊柱由下而上渐及胸椎、颈椎(少数可见由上而下者),或见生理弯度消失、僵硬如柱,俯仰不能;或见腰弯、喙突、颈重、肩随、形体羸;或见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等临床表现,甚还可见“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之征象,均可诊为“大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关节肿痛 脊柱强直 骶髂关节 屈伸不利 中医治疗 喙突 大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疼痛的中医辨治
2
作者 胡献国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9期64-65,共2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因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的以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该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中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因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的以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该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中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1%,65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达5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治 中老年人群 骨量减少 骨折风险 骨质疏松症 代谢性疾病 骨微结构破坏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追踪评价左房血栓及抗凝溶栓疗效
3
作者 姜霞 胡晓军 +1 位作者 胡卫玉 郭瑞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8期734-735,共2页
目的 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诊断左房血栓 ,追踪抗凝溶栓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经胸或经食管超声诊断了 3 3例适宜于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PBMV) ,又合并有左房血栓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 ,并用TEE随访观察抗凝溶栓治疗经... 目的 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诊断左房血栓 ,追踪抗凝溶栓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经胸或经食管超声诊断了 3 3例适宜于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PBMV) ,又合并有左房血栓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 ,并用TEE随访观察抗凝溶栓治疗经过 ,指导决定PBMV时间。结果  3 3例血栓患者 ,左房耳血栓 2 8例 ,左房血栓 5例。最大血栓 6.0cm× 4 .0cm ,最小血栓 0 .8cm× 0 .6cm。所有患者均用华法令进行抗凝溶栓治疗 ,定期复查PI及INR调整用药。治疗两周后开始反复用TEE检查 ,观察到左房血栓均有不同程度减小直至消失。结论 TEE不仅可定性诊断左房血栓 ,还可评价抗凝溶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左房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彩色多普勒显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并腓肠肌内血肿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卫玉 陈文卫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1期1046-1046,共1页
关键词 二维彩色多普勒显像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 腓肠肌内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X线漏误诊分析
5
作者 杨定才 李涛 郭玉鑫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88-289,共2页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X线 漏诊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炮制法的改进
6
作者 周志刚 《中成药》 CAS 1985年第6期40-40,共1页
天麻为名贵中药,传统的炮制方法是:洗净,捞于筐内上盖湿布,经常淋水,润透后切片或洗净后蒸软切片,晒干或烘干。“润软法”的缺点是生产周期长(3~5天),不易保管(鼠耗或丢失),天热时浸润过程中易上涎,损耗率较大,尤其是达到润透程度时,使... 天麻为名贵中药,传统的炮制方法是:洗净,捞于筐内上盖湿布,经常淋水,润透后切片或洗净后蒸软切片,晒干或烘干。“润软法”的缺点是生产周期长(3~5天),不易保管(鼠耗或丢失),天热时浸润过程中易上涎,损耗率较大,尤其是达到润透程度时,使用“园盘切片机”切片,粘刀现象突出,切出的片往往互相粘连成团;“蒸软法”虽生产周期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粘刀 软法 损耗率 平肝熄风药 切片机 实验设备 润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状肌瓣对四肢Ⅲb骨折抗感染能力的评估
7
作者 张旭东 郭树忠 +3 位作者 胡蕴玉 卢丙伦 张琳西 唐江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7期592-593,597,F003,共4页
目的 :利用岛状肌瓣的动物模型 ,探讨游离肌瓣在四肢骨折修复中的抗感染能力。 方法 :切除家兔的股四头肌及其下前半侧骨膜 ,暴露股骨干 ,用电踞切下 1 .5cm× 0 .4cm大小的密质骨 ,将其浸泡在 0 .2ml含有 5× 1 0 5个细菌的... 目的 :利用岛状肌瓣的动物模型 ,探讨游离肌瓣在四肢骨折修复中的抗感染能力。 方法 :切除家兔的股四头肌及其下前半侧骨膜 ,暴露股骨干 ,用电踞切下 1 .5cm× 0 .4cm大小的密质骨 ,将其浸泡在 0 .2ml含有 5× 1 0 5个细菌的盐水溶液中 ,30min后骨块回植原位。以腹壁下动脉为蒂的腹直肌肌瓣和以腹壁浅动脉为蒂的下腹部皮瓣 ,转位修复兔大腿创面。 结果 :术后岛状肌瓣修复组血白细胞升高水平和持续时间小于皮瓣修复组 ,1个月后局部骨块感染率和细菌计数也低于皮瓣组。 结论 :岛状肌瓣在四肢骨外露和感染创面的修复中具有很强的抗感染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肌瓣 动物模型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