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非民族民俗博物馆的民族民俗文物工作
1
作者 赵冬菊 《中国博物馆》 1998年第1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民俗文物 民俗博物馆 民族民俗文化 文物工作 三峡地区 少数民族 开发和利用 保护和抢救 土家族 民族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三峡民族民俗博物馆之我见
2
作者 赵冬菊 《中国博物馆》 1997年第1期78-81,共4页
三峡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民俗文物,但破坏严重,急需建立一座民族民俗博物馆来加以保护和抢救。 三峡地区在历史上有巴、蜀、楚、秦等多个民族在此生息繁衍,现今有汉、土家、回、侗、苗、畲、壮、蒙古、白等30多个民族在这里生活,并形成... 三峡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民俗文物,但破坏严重,急需建立一座民族民俗博物馆来加以保护和抢救。 三峡地区在历史上有巴、蜀、楚、秦等多个民族在此生息繁衍,现今有汉、土家、回、侗、苗、畲、壮、蒙古、白等30多个民族在这里生活,并形成了一定的民族聚居之地。其中,有以土家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物 民俗博物馆 三峡地区 民族民俗文化 三峡工程 保护和抢救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开发和利用 露天博物馆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考古材料看长江上游历史上发生的特大洪水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家德 《农业考古》 1988年第2期235-239,243,共6页
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文化独具特色。自从人类诞生之后,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生存在这条母亲的河流附近,创造了璀灿夺目的古代文化。如今,长江流域仍是我国人民主要居住基地之一。长江上游流经高原峡谷区。
关键词 长江上游 特大洪水 考古材料 长江沿岸 历史洪水 中堡岛 长江流域 历史上 葛洲坝 洪水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川西地区早期青铜器铸造原料来源问题的研究及其认识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35-40,共6页
本文运用现代科学研究的先进成果、考古学文化发现的资料,并结合相关的历史文献记载等,对广汉三星堆青铜器原料问题进行尝试性的探索。
关键词 广汉三星堆 青铜器 原料 长江中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展览环境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冬菊 《中国博物馆》 2005年第4期86-89,共4页
本文论述了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展览环境的内容和打造其环境的方法。从内容上看,它包括博物馆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文化环境。从打造环境的方法上看,包括民族民俗博物馆先进的环境设计理念、民族民俗博物馆与园林化的结合、专业化高水平的环... 本文论述了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展览环境的内容和打造其环境的方法。从内容上看,它包括博物馆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文化环境。从打造环境的方法上看,包括民族民俗博物馆先进的环境设计理念、民族民俗博物馆与园林化的结合、专业化高水平的环境设计人员队伍和可靠的资金保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环境 民族民俗 陈列展览 文物 民俗博物馆 文化环境 设计理念 资金保障 人员队伍 环境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鄂西原始农业 被引量:2
6
作者 卢德佩 《农业考古》 1985年第1期110-112,共3页
鄂西地区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东部边缘的一部分,一般海拔一千米左右。鄂西山地中多河谷盆地,少数丘陵和平原。据考古所知,鄂西地区发现有大溪、屈家岭、青龙泉三期等一脉相承的原始文化。这些原始文化的经济结构怎样呢?有人认为,鄂西... 鄂西地区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东部边缘的一部分,一般海拔一千米左右。鄂西山地中多河谷盆地,少数丘陵和平原。据考古所知,鄂西地区发现有大溪、屈家岭、青龙泉三期等一脉相承的原始文化。这些原始文化的经济结构怎样呢?有人认为,鄂西地区山大石头多,当时人们只能以狩猎和采集为谋生手段;也有人认为,农业是当时的主要经济来源,而狩猎采集只起一定的辅助作用。看来,后一种意见较为可取。鄂西地区自古以来保存大批原始森林,著名的神农架就在本地区。由于山多而大,受外来的季风影响较小,除大高山外,夏季气温一般在摄氏25度左右,冬季(一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地区 原始农业 原始文化 生产工具 河谷盆地 经济结构 考古 农业生产 神农架 狩猎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民族民俗文物陈列的几个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冬菊 《中国博物馆》 2006年第4期28-33,共6页
本文根据新时期对博物馆特别是民族民俗博物馆的要求,探讨了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并由此探讨了民族民俗文物陈列所具有的特点:1.陈列环境应具有浓厚的民族民俗文化氛围,并体现民族民俗文化的特有个性;2.陈列... 本文根据新时期对博物馆特别是民族民俗博物馆的要求,探讨了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并由此探讨了民族民俗文物陈列所具有的特点:1.陈列环境应具有浓厚的民族民俗文化氛围,并体现民族民俗文化的特有个性;2.陈列内容应科学、真实、可靠,并具有代表性;3.陈列形式应多样化和艺术性.应充分表现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化艺术;4.观众的广泛参与性。在探讨民族民俗文物陈列特点的基础上。还分析了塑造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完美形象的种种办法和途径.这些办法和途径有:1.明确陈列指导思想;2.“以人为本”,认真调查观众需求;3.要有一批强有力的陈列设计人员队伍和能保证到位的专项资金;4.要有完善的服务功能;5.加强与观众的心灵沟通。全文按照上述思路分析研究,着重体现了“创新”二字,即:民族民俗文物陈列要创新、博物馆思想要创新、市场观念要创新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俗 文物陈列 民俗博物馆 民族文化艺术 观众需求 文化氛围 民俗文化 陈列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