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某含铜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邓红飞 曾素琴 +3 位作者 江湖侠 邹丽萍 管东明 解志锋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11期178-181,共4页
湖北某含铜多金属矿石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不均,属于难选复杂多金属硫化矿,为了高效开发利用该含铜多金属矿,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的主要回收对象为黄铜矿、方铅矿(内含有银物料)和闪锌矿,其铜、铅... 湖北某含铜多金属矿石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不均,属于难选复杂多金属硫化矿,为了高效开发利用该含铜多金属矿,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的主要回收对象为黄铜矿、方铅矿(内含有银物料)和闪锌矿,其铜、铅、锌的品位分别为0.71%、1.12%和3.56%;矿石中的铜主要是以黄铜矿的形式存在,铅主要以方铅矿的形式存在,锌主要以铁闪锌矿和闪锌矿的形式存在;为较好地实现铜、铅、锌和银有价元素的回收,建议采用铜铅混合浮选—混合精矿铜铅分离—选铜铅尾矿选锌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 工艺矿物学 嵌布特征 矿物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某澳斯麦特熔炼渣选铜工艺研究与生产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亨峰 廖广东 +2 位作者 苏晓亮 秦庆伟 黄自力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0-35,共6页
湖北某公司采用澳斯麦特熔炼法炼铜,从沉降炉外排的炉渣中铜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硫化铜,其次为少量的金属铜,还有微量的氧化铜、易溶铜盐和其它铜。铜矿物嵌布粒度细且不均匀,呈粒状、浸染状、星点状分布。通过缓冷工艺、磨矿和浮选药剂等... 湖北某公司采用澳斯麦特熔炼法炼铜,从沉降炉外排的炉渣中铜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硫化铜,其次为少量的金属铜,还有微量的氧化铜、易溶铜盐和其它铜。铜矿物嵌布粒度细且不均匀,呈粒状、浸染状、星点状分布。通过缓冷工艺、磨矿和浮选药剂等的试验研究,确定了两段磨矿分级后进行铜浮选的原则流程,并在原诺兰达炉渣磨浮生产工艺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澳斯麦特炉渣选铜多年生产实践的结果表明,当原渣品位1.152%时,获得的精矿品位19.31%,尾矿品位0.243%,选铜回收率79.91%,生产实践取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斯麦特熔炼 炼铜炉渣 缓冷 磨矿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某冶炼炉渣浮选选铜试验
3
作者 邹丽萍 杨有智 +4 位作者 曹恩源 李俊杰 李国栋 邹冲 徐文俊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6期172-174,共3页
湖北某冶炼炉渣铜含量为2.87%,以硫化铜形式赋存的铜占总铜的68.99%。为确定该二次资源回收铜的适宜工艺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样在磨矿细度为-45μm占80%的情况下,采用硫化处理—1粗2精2扫浮选流程处理试样,获得了Cu品位为28... 湖北某冶炼炉渣铜含量为2.87%,以硫化铜形式赋存的铜占总铜的68.99%。为确定该二次资源回收铜的适宜工艺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样在磨矿细度为-45μm占80%的情况下,采用硫化处理—1粗2精2扫浮选流程处理试样,获得了Cu品位为28.47%、回收率为93.74%的铜精矿,试验指标良好,可以作为该二次资源回收铜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炼炉渣 二次资源 回收铜 硫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敏捷 方建军 +2 位作者 李国栋 张琳 张铁民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0,共5页
简要介绍了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结构、浮选原理及优缺点,针对该设备的研究进展,从理论研究、计算机模拟及自动化、结构优化研究、机柱联合四个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分别总结了该设备在金属矿选矿、选煤及非金属矿选矿中的应用情况。指出... 简要介绍了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结构、浮选原理及优缺点,针对该设备的研究进展,从理论研究、计算机模拟及自动化、结构优化研究、机柱联合四个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分别总结了该设备在金属矿选矿、选煤及非金属矿选矿中的应用情况。指出该设备未来的几个研究方向,同时指出该设备将更广泛地应用于选矿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 浮选 微细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冰铜氧压浸出铜锌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谌宏海 罗立群 +1 位作者 王明细 安源水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89,共5页
为有效回收铅冰铜和烟灰中的铜铅锌资源,采用浮选试验和硫酸氧压浸出方法,探讨了回收铜、锌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浮选分离铅冰铜中铜铅较为困难,而铅冰铜单独氧压浸出和铅冰铜与烟灰混合浸出均能取得较好的铜锌浸出效果,且混合处理指标... 为有效回收铅冰铜和烟灰中的铜铅锌资源,采用浮选试验和硫酸氧压浸出方法,探讨了回收铜、锌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浮选分离铅冰铜中铜铅较为困难,而铅冰铜单独氧压浸出和铅冰铜与烟灰混合浸出均能取得较好的铜锌浸出效果,且混合处理指标更优。适宜条件下,铅冰铜单独浸出时,铜、锌浸出率达到88.25%和95.46%;铅冰铜与烟灰混合浸出时,铜、锌浸出率达到94.40%和99.65%。浸出液多次循环浸出,铜锌浸出率都能维持在83%以上,浸出液循环后溶液中铜锌浓度能满足后续工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冰铜 氧压浸出 分离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铜尾渣提取重介质产品的特性及矿物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明细 陈荣升 +2 位作者 罗立群 李国栋 李儒仁 《中国矿业》 2021年第11期109-114,共6页
资源绿色开发和冶炼废渣的高效利用已成为战略技术的需求。本文结合炼铜尾渣的矿物学性质和重介质选矿的现实需求,采用分级-磁选-浓缩脱泥流程获得炼铜尾渣重介质产品,采用化学分析、XRD、SEM和EDS等手段,研究了其化学成分、物相组成及... 资源绿色开发和冶炼废渣的高效利用已成为战略技术的需求。本文结合炼铜尾渣的矿物学性质和重介质选矿的现实需求,采用分级-磁选-浓缩脱泥流程获得炼铜尾渣重介质产品,采用化学分析、XRD、SEM和EDS等手段,研究了其化学成分、物相组成及残余铅锌杂质的矿物学特征,探讨了炼铜尾渣重介质产品应用的环境影响。研究表明,重介质产品密度为4.42 t/m^(3),铁(TFe)含量为56.57%,SiO_(2)含量为23.49%,少量Pb、Zn、Cu等金属杂质;主要矿物为磁铁矿、铁橄榄石、铅铁硅质玻璃体和石英,含量达99.41%。因磁铁矿和铁橄榄石的嵌布粒度较细,解离度低,磁性物含量可达95.4%,便于回收使用;残余铅锌铜重金属元素溶出率很低、环境影响风险较小。研究结果为炼铜尾渣的资源化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铜尾渣 重介质 提取 矿物学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陶瓷球替换钢球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邹冲 曹恩源 +1 位作者 杨有智 王明细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30,共5页
针对大冶诺兰达转炉渣磨矿过程,研究了陶瓷球替换钢球对磨矿效率、能耗、物耗及分选指标等的影响。实验室实验研究表明,一段二段磨矿过程中,磨矿效率随着陶瓷球替代比例增加而降低;但陶瓷球体积比例控制在40%以内时,对磨矿效率影响较小... 针对大冶诺兰达转炉渣磨矿过程,研究了陶瓷球替换钢球对磨矿效率、能耗、物耗及分选指标等的影响。实验室实验研究表明,一段二段磨矿过程中,磨矿效率随着陶瓷球替代比例增加而降低;但陶瓷球体积比例控制在40%以内时,对磨矿效率影响较小。而采用全陶瓷球磨矿,给矿量降低到全钢球的80%,可实现与全钢球时等同的磨矿效率。工业实验研究表明,当立磨机中陶瓷球比例14%为38%时,基本不影响磨矿效率、药剂消耗及铜精矿指标,但对磨矿过程中的能耗分别降低为全钢球的89.90%和79.60%,减少了磨矿过程中介质的消耗,研究结果为转炉渣选矿厂生产过程中节能降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球 转炉渣 磨矿效率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铜烟灰加压浸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荣升 谌宏海 +3 位作者 王细军 李亚杰 廖诗佳 李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4-126,共3页
为利用炼铜烟灰中的有价金属,采用加压浸出法浸出铜冶炼烟灰中的铜和锌,考察了温度、压力、始酸浓度、浸出时间对浸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浸出条件为:温度160℃、压力1.2 MPa、始酸浓度130 g/L、浸出时间3 h,该条件下铜、锌... 为利用炼铜烟灰中的有价金属,采用加压浸出法浸出铜冶炼烟灰中的铜和锌,考察了温度、压力、始酸浓度、浸出时间对浸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浸出条件为:温度160℃、压力1.2 MPa、始酸浓度130 g/L、浸出时间3 h,该条件下铜、锌浸出率分别为98.9%和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铜烟灰 加压浸出 浸出率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微企业的危废管理及处置困境 被引量:5
9
作者 柯婧 《新型工业化》 2021年第7期185-186,共2页
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为小微企业提供了良好发展契机,同时也使得小微企业的危废管理工作面料更大的挑战和压力。为此,本文结合小微企业危废管理的要求与处置困境,详细的分析了小微企业的危废管理与处置措施,以期提升小微企业危废管理与处... 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为小微企业提供了良好发展契机,同时也使得小微企业的危废管理工作面料更大的挑战和压力。为此,本文结合小微企业危废管理的要求与处置困境,详细的分析了小微企业的危废管理与处置措施,以期提升小微企业危废管理与处置的科学合理性,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企业 危废物 管理与处置 要求与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铜冶炼渣中铜、铁的综合利用回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丽萍 杨有智 +3 位作者 邓红飞 曹恩源 江湖侠 曾素琴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10期162-165,共4页
湖北某铜冶炼渣Cu、Fe含量分别为2.11%和40.07%,主要杂质成分SiO_(2)含量为30.89%,铜主要以硫化铜的形式存在,铁主要以磁性铁的形式存在。为高效回收试样中的铜、铁,对高效、合理回收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样在磨矿细度-74μm... 湖北某铜冶炼渣Cu、Fe含量分别为2.11%和40.07%,主要杂质成分SiO_(2)含量为30.89%,铜主要以硫化铜的形式存在,铁主要以磁性铁的形式存在。为高效回收试样中的铜、铁,对高效、合理回收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样在磨矿细度-74μm占85%的情况下,采用1粗1精1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浮选,浮选尾矿2次弱磁选,最终可获得铜品位24.78%、回收率88.55%的铜精矿,铁品位64.12%、回收率82.52%的铁精矿;采用2次弱磁选,弱磁选尾矿1粗1精1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浮选,最终可获得铁品位64.78%、回收率85.91%的铁精矿,铜品位24.86%、回收率62.33%的铜精矿。先浮后磁工艺的铜回收率显著较高,因而是理想的铜、铁回收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渣 综合利用 先浮后磁工艺 铜精矿 铁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万鹤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第6期230-231,共2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广泛使用在人们生活中,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计算机CAD三维技术使用在机械工程领域中,为机械设计提供了便利,因此工程设计师要高度重视。本文主要探究在机械设计工作中有效使用三维CAD技术,为今后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广泛使用在人们生活中,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计算机CAD三维技术使用在机械工程领域中,为机械设计提供了便利,因此工程设计师要高度重视。本文主要探究在机械设计工作中有效使用三维CAD技术,为今后有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AD技术 机械设计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挥发窑渣中碳、银和铁的综合回收试验
12
作者 曹恩源 杨有智 +3 位作者 邹丽萍 李俊杰 李国栋 邹冲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4期146-149,共4页
湖北黄石某锌挥发窑渣中的有价金属是Fe、Ag,Fe含量为43.10%,银含量为208.00 g/t;非金属成分C含量为11.91%。为高效回收其中的C、Ag、Fe,在实验室进行了以浮选脱碳—浮选选银—磁选选铁流程为主的试验。结果表明:①试样采用1次浮选脱碳... 湖北黄石某锌挥发窑渣中的有价金属是Fe、Ag,Fe含量为43.10%,银含量为208.00 g/t;非金属成分C含量为11.91%。为高效回收其中的C、Ag、Fe,在实验室进行了以浮选脱碳—浮选选银—磁选选铁流程为主的试验。结果表明:①试样采用1次浮选脱碳、1粗1精1扫闭路浮选选银、1次弱磁选选铁,获得了C含量80.01%、回收率93.25%的炭精矿,Ag品位2000 g/t、回收率为86.34%的银精矿,Fe品位66.71%、回收率为89.12%的铁精矿。②试样采用1次浮选脱碳、1次弱磁选选铁、1粗1精1扫闭路浮选选银,获得了C含量80.05%、回收率92.71%的炭精矿,Fe品位65.71%、回收率为85.47%的铁精矿,Ag品位1400 g/t、回收率为78.71%的银精矿。浮选脱碳—浮选选银—磁选选铁流程是试样回收有价成分的理想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挥发窑渣 综合回收 浮选 磁选 炭精矿 银精矿 铁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