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列宁关于通过“监督和计算”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
被引量:2
- 1
-
-
作者
俞良早
-
机构
湖北大学马列部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2-36,共5页
-
文摘
1917年十月起义前后,列宁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即通过“监督和计算”使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这一思想的内容掌握不够全面,对其意义的认识不够准确。鉴于此,笔者愿以此文引起学术界的讨论。
-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造
列宁
无产阶级
学术界
资产阶级
所有制改造
资本主义国家
工人监督
银行国有化
新经济政策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主体实践观念与自由的实现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何士青
-
机构
湖北大学马列部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18,共4页
-
-
关键词
主体实践
实践观念
意志自由
实践活动
现实化
客观化
行动自由
理想客体
内在尺度
客观规律
-
分类号
B02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列宁党领导红军的思想述评
被引量:1
- 3
-
-
作者
俞良早
-
机构
湖北大学马列部
-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1992年第3期3-6,共4页
-
文摘
在俄国国内战争时期,为了反击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革命分子的军事进攻,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俄共(布)建立了强大的革命军队——红军。列宁在这一时期的实践中,阐述了党领导红军的思想。列宁关于党领导红军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党必须创建自己的红军部队。
-
关键词
红军
列宁
军队
思想述评
无产阶级专政
苏维埃政权
社会主义事业
共产党员
资产阶级
领导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俄国革命低潮时期列宁关于党的理论与实践
- 4
-
-
作者
俞良早
-
机构
湖北大学马列部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0-35,共6页
-
文摘
1905年1月俄国兴起了革命浪潮,但同年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后,革命形势开始逆转。1907年六三政变的发生,宣告了革命彻底失败,形势进入低潮时期。这以后,摆在列宁和党面前的头等重要的任务,就是巩固党的各级组织,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使党有力量领导广大群众坚持进行革命斗争。为此,列宁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的活动。
-
关键词
列宁
无产阶级
俄国革命
资产阶级自由主义
革命形势
低潮时
革命斗争
武装起义
领导权
形势发展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十月革命时期列宁关于苏俄利用现成市场的思想
- 5
-
-
作者
俞良早
-
机构
湖北大学马列部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6,共6页
-
文摘
从1917年2月俄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到1918年1月全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举行,是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初步巩固政权的时期,即十月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列宁提出和坚持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这就是:苏维埃俄国可以利用现成市场即革命前的市场关系,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目前,探讨列宁的这一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意义和现实实践意义。一1917年二月革命结束以后,列宁在回国前夕撰写的一组《远方来信》中,在回国后提出的《四月提纲》中,在4月下旬党的七大上的报告中。
-
关键词
向社会主义过渡
列宁
无产阶级
苏维埃俄国
资本主义所有制
市场关系
战略思想
资本家
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对私营企业现状的若干思考
- 6
-
-
作者
汪前元
-
机构
湖北大学马列部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6-29,共4页
-
文摘
从理论上讲,我国现阶段的私营企业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产生、存在和运行的,它具有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的产生,没有经历历史上资本原始积累时那样的贫富两极分化,而是一种“同方向”的相对分化。一部分个体经营者致富和资本积累并没有以另一部分个体劳动者的贫穷和破产为条件,也没有出现用暴力形式迫使直接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并使之转化为工资劳动者的现象;第二,私营企业的人、财、物、供、产。
-
关键词
私营企业主
雇工
若干思考
公有制经济
我国现阶段
私营经济
占有生产资料
个体工商业
雇主
农村私营企业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哲学思考
- 7
-
-
作者
贺祥林
-
机构
湖北大学马列部
-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14,共6页
-
文摘
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哲学思考贺祥林在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有极少数学者并未去认真领会其中的丰富内容与重大关系,就急于渲染什么选择了市场经济就不需要再提计划经济的观点,似乎市场经济成了尽善尽美...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与市场
“看不见的手”
社会主义经济
资本主义
市场与计划
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价值规律
生产关系
“两手抓”
-
分类号
F12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论列宁在社会主义标准问题上观念的灵活性
- 8
-
-
作者
俞良早
-
机构
湖北大学马列部
-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1992年第12期19-22,共4页
-
文摘
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主义的标准应该是:生产资料全社会所有,按劳分配,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消灭了城乡差别和阶级差别,消灭了作为政治组织的国家等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在革命实践活动中,在社会主义标准问题上,坚持。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实践
列宁
灵活性
无产阶级
新经济政策
标准
新观念
马克思主义原理
务实性
社会主义建设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新经济政策初期列宁对各种错误言论的批评
- 9
-
-
作者
俞良早
-
机构
湖北大学马列部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8期4-7,共4页
-
文摘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的召开,标志着苏维埃俄国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结束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开始。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实行粮食税,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允许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行租让制等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开放国内市场,实行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等等。这些政策实施的初期,党内外有些人不理解,不支持,散布了许多错误的言论。列宁从团结和帮助同志的愿望出发,对各种错误的言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
关键词
新经济政策
列宁
国家资本主义
租让制
货币流通
粮食税
战时共产主义
批评
错误
言论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论邓小平关于我国现阶段制度文明建设目标的思想
- 10
-
-
作者
贺祥林
-
机构
湖北大学马列部
-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1997年第6期16-18,共3页
-
-
关键词
制度文明建设
邓小平
建设目标
我国现阶段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经济体制改革
目标模式
制度体系
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论邓小平关于制度文明建设目标的思想
- 11
-
-
作者
贺祥林
-
机构
湖北大学马列部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8期13-14,共2页
-
-
关键词
制度文明建设
邓小平
建设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现阶段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文明
-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列宁关于执政党反对内部派别活动的实践与理论
- 12
-
-
作者
俞良早
-
机构
湖北大学马列部
-
出处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5-48,共4页
-
文摘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布尔什维克党成为工人阶级执政党。从1917年10月到列宁逝世前,党内曾产生过多次派别活动。列宁领导党同派别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回顾列宁这一方面的实践与理论,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工人阶级执政党
列宁
派别
实践
布尔什维克党
十月革命
领导党
-
分类号
A82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列宁关于苏俄发展商业的两次思想转变
- 13
-
-
作者
俞良早
-
机构
湖北大学马列部
-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1993年第9期18-20,共3页
-
文摘
1921年春,苏维埃俄国的历史进入新经济政策时期。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之一,就是实行商品交换和发展商业。在这以后,列宁在苏俄发展商业的问题上,发生了两次思想转变。第一次思想转变,发生于1921年3月党的十大期间。此时以前,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措施,禁止商品交换和封闭了市场。在党的十大上。
-
关键词
苏维埃俄国
论粮食税
战略退却
余粮收集制
热那亚会议
重要理论观点
理论月刊
产品交换
干部学习
政治联盟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