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行动网络视域下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的机制研究——基于湖北省D村的工作实践
被引量:
1
1
作者
方伶俐
彭宜红
胡梓瑜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7,共9页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搭建-拓展”分析框架,以湖北省D村“共同缔造”试点工作为样本,运用质性分析方法对D村治理共同体的形成过程进行解析,梳理各行动者在乡村治理共同体的角色与作用。结果表明:乡村治理共同体是在核心行动者主导下...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搭建-拓展”分析框架,以湖北省D村“共同缔造”试点工作为样本,运用质性分析方法对D村治理共同体的形成过程进行解析,梳理各行动者在乡村治理共同体的角色与作用。结果表明:乡村治理共同体是在核心行动者主导下,通过行动者网络“关系重塑-利益联结-动态调适”实现异质行动者行动一致的治理样态,其关键在于核心行动者借助行动者网络联盟创造公共价值,以高度的利益关联和情感联结夯实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基础,以持续的动态调适保障乡村治理共同体的长效。据此,建议通过核心行动者构建异质行动者网络、多维度满足异质行动主体利益诉求、动态调整行动主体及其目标等途径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共同体
共同缔造
公共价值
行动者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灵秀清江
2
作者
沈劲夫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雪山(水彩画)
3
作者
王墨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虚拟现实媒介中的空间叙事:场域建构、情节旨归及主体交互
被引量:
3
4
作者
余日季
吕高枫
张玉栋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140,共9页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虚拟现实技术逐步走向成熟,深刻影响了媒介传播的叙事表达。虚拟现实媒介的空间叙事既延续了传统叙事媒介的精髓,也为叙事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同时引发了如何在虚拟空间内更好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虚拟现实技术逐步走向成熟,深刻影响了媒介传播的叙事表达。虚拟现实媒介的空间叙事既延续了传统叙事媒介的精髓,也为叙事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同时引发了如何在虚拟空间内更好地展开叙事这一问题。立足虚拟现实媒介空间叙事的特性,结合经典叙事理论与具有代表性的虚拟现实媒介作品,深入探讨虚拟现实媒介空间叙事的场域建构、情节旨归和主体交互,可为虚拟现实媒介的空间叙事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推动相关实践的持续演进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媒介
VR
空间叙事
场域
交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数字时代非遗传承中的文化认同
被引量:
20
5
作者
芦人静
李惠芬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2-240,共9页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作为社会历史文化重要载体的非遗在构建文化认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非遗的保护、传承与传播方式,重构了文化认同的生产范式与实践范式。个体、群体在非遗数字化传承中基于网络空间和网...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作为社会历史文化重要载体的非遗在构建文化认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非遗的保护、传承与传播方式,重构了文化认同的生产范式与实践范式。个体、群体在非遗数字化传承中基于网络空间和网络共享,传承了文化价值,实现了自我认同、群体认同与文化包容。但数字化也带来了非遗文化的异化、简化、商品化以及非遗场景的割裂化与虚拟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传统文化内涵的丧失,甚至引发了人们对非遗的误解和误读。因此,应注重保持非遗文化传承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加强对地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传播,强化非遗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增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分享与实践合作,以共同应对非遗数字化保护过程中对文化认同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非遗传承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遗视域下汉绣传承的“变”与“不变”再思考
被引量:
1
6
作者
刘津
《福建茶叶》
2019年第5期81-81,共1页
汉绣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荆楚地区的名片,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尚需发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汉绣,“保护”和“推广”是其传承的要义。“非遗”视域下的汉绣传承面临创新传承人培养机制、实现汉绣品牌增值...
汉绣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荆楚地区的名片,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尚需发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汉绣,“保护”和“推广”是其传承的要义。“非遗”视域下的汉绣传承面临创新传承人培养机制、实现汉绣品牌增值等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汉绣
传承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楚简笔意书熊任望诗两首
7
作者
刘立士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动网络视域下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的机制研究——基于湖北省D村的工作实践
被引量:
1
1
作者
方伶俐
彭宜红
胡梓瑜
机构
湖北大学
公共管理
学院
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出处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7,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3CZZ035)。
文摘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搭建-拓展”分析框架,以湖北省D村“共同缔造”试点工作为样本,运用质性分析方法对D村治理共同体的形成过程进行解析,梳理各行动者在乡村治理共同体的角色与作用。结果表明:乡村治理共同体是在核心行动者主导下,通过行动者网络“关系重塑-利益联结-动态调适”实现异质行动者行动一致的治理样态,其关键在于核心行动者借助行动者网络联盟创造公共价值,以高度的利益关联和情感联结夯实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基础,以持续的动态调适保障乡村治理共同体的长效。据此,建议通过核心行动者构建异质行动者网络、多维度满足异质行动主体利益诉求、动态调整行动主体及其目标等途径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
关键词
乡村治理共同体
共同缔造
公共价值
行动者网络
Keywords
rural governance community
co-creation
public value
actor network
分类号
D42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灵秀清江
2
作者
沈劲夫
机构
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分类号
C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雪山(水彩画)
3
作者
王墨石
机构
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分类号
C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拟现实媒介中的空间叙事:场域建构、情节旨归及主体交互
被引量:
3
4
作者
余日季
吕高枫
张玉栋
机构
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湖北
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湖北大学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研究中心
湖北大学
历史文化
学院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140,共9页
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AI数字非遗传承人赋能荆楚文化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2ZD027)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大学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研究中心开放重点基金“文化可持续发展视阈下文化遗产AR游戏化体验设计研究”(项目编号:WK2023004)
贵州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基于5G+XR的贵州民族文化数字化空间智能交互系统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编号:黔科合支撑【2022】一般274)。
文摘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虚拟现实技术逐步走向成熟,深刻影响了媒介传播的叙事表达。虚拟现实媒介的空间叙事既延续了传统叙事媒介的精髓,也为叙事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同时引发了如何在虚拟空间内更好地展开叙事这一问题。立足虚拟现实媒介空间叙事的特性,结合经典叙事理论与具有代表性的虚拟现实媒介作品,深入探讨虚拟现实媒介空间叙事的场域建构、情节旨归和主体交互,可为虚拟现实媒介的空间叙事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推动相关实践的持续演进与创新。
关键词
虚拟现实媒介
VR
空间叙事
场域
交互性
Keywords
Virtual Reality Media
VR
Spatial Narrative
Field
Interactivity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数字时代非遗传承中的文化认同
被引量:
20
5
作者
芦人静
李惠芬
机构
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南京市社会科
学院
、江苏省创新型城市研究院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2-240,共9页
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大学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研究中心重点课题“元宇宙赋能数智文旅虚实交互创新设计研究”(WK2023003)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南京实践研究”(23XZB0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作为社会历史文化重要载体的非遗在构建文化认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非遗的保护、传承与传播方式,重构了文化认同的生产范式与实践范式。个体、群体在非遗数字化传承中基于网络空间和网络共享,传承了文化价值,实现了自我认同、群体认同与文化包容。但数字化也带来了非遗文化的异化、简化、商品化以及非遗场景的割裂化与虚拟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传统文化内涵的丧失,甚至引发了人们对非遗的误解和误读。因此,应注重保持非遗文化传承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加强对地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传播,强化非遗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增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分享与实践合作,以共同应对非遗数字化保护过程中对文化认同的挑战。
关键词
数字化
非遗传承
文化认同
分类号
TP39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遗视域下汉绣传承的“变”与“不变”再思考
被引量:
1
6
作者
刘津
机构
湖北大学
知行
学院
艺术与
设计
学院
出处
《福建茶叶》
2019年第5期81-81,共1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6G241)《“非遗”视域下汉绣与现代艺术融合研究》研究成果
文摘
汉绣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荆楚地区的名片,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尚需发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汉绣,“保护”和“推广”是其传承的要义。“非遗”视域下的汉绣传承面临创新传承人培养机制、实现汉绣品牌增值等课题。
关键词
非遗
汉绣
传承
策略
分类号
J523.6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楚简笔意书熊任望诗两首
7
作者
刘立士
机构
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分类号
C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行动网络视域下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的机制研究——基于湖北省D村的工作实践
方伶俐
彭宜红
胡梓瑜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灵秀清江
沈劲夫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雪山(水彩画)
王墨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虚拟现实媒介中的空间叙事:场域建构、情节旨归及主体交互
余日季
吕高枫
张玉栋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数字时代非遗传承中的文化认同
芦人静
李惠芬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非遗视域下汉绣传承的“变”与“不变”再思考
刘津
《福建茶叶》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楚简笔意书熊任望诗两首
刘立士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