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褐飞虱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4C62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3
1
作者 孙海霞 陈俊 杨之帆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6-662,共7页
【目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在昆虫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方法】本研究克隆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4C62的开放阅读框(不含信号肽编码序列部分),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实现了高效... 【目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在昆虫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方法】本研究克隆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4C62的开放阅读框(不含信号肽编码序列部分),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实现了高效表达,经Ni-NTA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了重组的CYP4C62蛋白。将该蛋白免疫日本大耳白兔Oryctolagus cuniculus雄兔,制备了兔抗CYP4C62血清抗体。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了血清抗体的效价;并通过Western印迹杂交检测了该抗体的免疫学特异性。【结果】结果表明,通过大肠杆菌表达出的CYP4C62蛋白相对分子量为56 kD。间接ELISA法检测表明,制备的兔抗CYP4C62抗体的效价达到1∶100 000。Western印迹杂交证实,该抗体既可与异源表达的CYP4C62蛋白特异性结合,也可以与褐飞虱总蛋白中内源的CYP4C62特异性结合,表明具有较好的免疫反应特异性。【结论】CYP4C62多克隆抗体的成功制备,为后续分析CYP4C62在褐飞虱各组织中的时空表达水平,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定位分析该蛋白的组织、细胞及亚细胞分布规律,及最终解析CYP4C62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细胞色素P450基因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多克隆抗体 免疫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碱芽孢杆菌耐热耐碱内切木聚糖酶基因的密码子优化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严闯 尹李峰 +1 位作者 周玉玲 张桂敏 《广西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目的】研究极端耐热耐碱的木聚糖酶,使其能够满足造纸行业中碱性高温的苛刻环境。【方法】将一种来源于嗜碱芽孢杆菌S7的耐热耐碱内切木聚糖酶基因(xyn10A)密码子进行优化,基因合成后克隆至pHBM905BDM载体上,并转化毕赤酵母GS115菌株... 【目的】研究极端耐热耐碱的木聚糖酶,使其能够满足造纸行业中碱性高温的苛刻环境。【方法】将一种来源于嗜碱芽孢杆菌S7的耐热耐碱内切木聚糖酶基因(xyn10A)密码子进行优化,基因合成后克隆至pHBM905BDM载体上,并转化毕赤酵母GS115菌株。【结果】木聚糖酶基因(xyn10A)优化后与原始序列比对相似性为76.70%。基因合成后克隆到pHBM905BDM载体上,并成功转化毕赤酵母GS115菌株。通过交联木聚糖底物平板水解圈法初筛及摇瓶复筛得到一株产酶量较高的菌株,且其在摇瓶发酵第10天达到最高酶活力,为495U/mL。另外,糖基化分析表明该酶在毕赤酵母中表达时被糖基化修饰。【结论】密码子优化后的极端耐热耐碱木聚糖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碱芽孢杆菌内切木聚糖酶 基因优化 表达 毕赤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hE在水稻抗性诱导的褐飞虱凋亡中肠细胞中的定位及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斯奇 陈俊 +1 位作者 章娟娟 杨之帆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33-1042,共10页
【目的】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本研究旨在了解水稻品种抗性诱导的褐飞虱中肠细胞凋亡与细胞中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 E)的关系。【方法】从4龄Ⅰ型褐飞虱若虫中肠组织分离原代细胞,用不同抗... 【目的】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本研究旨在了解水稻品种抗性诱导的褐飞虱中肠细胞凋亡与细胞中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 E)的关系。【方法】从4龄Ⅰ型褐飞虱若虫中肠组织分离原代细胞,用不同抗性的水稻幼苗汁液处理第一代继代细胞,利用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再分别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ACh E进行亚细胞定位和检测其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在对照组(未处理)细胞中,检测不到代表凋亡细胞核的绿色荧光,而免疫组化后阳性反应颜色很浅,表明细胞中存在ACh E的本底水平表达。感虫水稻品种TN1幼苗汁液处理细胞中,细胞的凋亡率为8%,抗性水稻B5幼苗汁液处理的细胞中有65%的细胞发生凋亡;而抗性水稻TKM-6幼苗汁液处理的细胞中则有85%的细胞发生凋亡。免疫组化的检测结果表明,所有凋亡的细胞中都存在ACh E的积累,且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ACh E在凋亡后期并不迁入凋亡小体中,而是集中在细胞核附近。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TKM-6,B5和TN1幼苗汁液处理的细胞中ACh E的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细胞的29.9,18.4和8倍,该结果与细胞水平上免疫组化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结果证实了水稻品种抗性与其诱导的中肠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且凋亡细胞的细胞质中存在ACh E的积累。这些发现为揭示ACh E在褐飞虱与水稻的互作中的功能、促进抗性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及开发新的褐飞虱防治措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乙酰胆碱酯酶 中肠细胞凋亡 细胞免疫组化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脱羧勒克菌wt16对黄曲霉菌生长与产毒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同 谢华里 +3 位作者 王婷 马向东 李培武 张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80-86,共7页
黄曲霉菌及其毒素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本文旨在探寻非脱羧勒克菌对黄曲霉菌及其毒素污染防控效果。从湖北黄陂分离筛选出一株非脱梭勒克菌wt16,将其与黄曲霉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共培养后测定非脱羧勒克菌wt16菌株对黄曲霉菌生长及产毒... 黄曲霉菌及其毒素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本文旨在探寻非脱羧勒克菌对黄曲霉菌及其毒素污染防控效果。从湖北黄陂分离筛选出一株非脱梭勒克菌wt16,将其与黄曲霉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共培养后测定非脱羧勒克菌wt16菌株对黄曲霉菌生长及产毒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在沙氏液体培养基中,非脱羧勒克菌wt16能明显抑制黄曲霉菌的生长及产毒,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77%~92%,对其产毒的抑制率为90%~96%。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非脱羧勒克菌wt16能改变黄曲霉菌丝的形态,使得黄曲霉菌丝体由规则的球体聚集成不规则形状,单个菌丝会由细长型断裂成小截形态,菌丝表面也变得更为光滑;并且发现wt16在花生粉及未受机械损伤的花生颗粒上对黄曲霉菌的生长及产毒均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非脱羧勒克菌wt16菌株发酵上清液中含有能抑制黄曲霉毒素合成的有效成分,且该发酵上清液的制备以培养4 d以上为最佳,培养温度为15~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脱羧勒克菌 黄曲霉菌 黄曲霉毒素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谷物醋的感官风味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GIUDICI Paolo 陈福生 +5 位作者 杨浩然 盛峰 LEMMETTI Federico BONCIANI Tommaso MARASTONI Emanuele CORRADINI Giuseppe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共5页
为了分析中国谷物醋(Chinese cereal vinegars,CCV)的感官风味特征,收集了中国四大传统名醋产区山西、四川、福建和江苏的8个品牌,3种不同陈酿程度的食醋产品共24个,对它们的感官风味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仅巧克力味、烘焙味、... 为了分析中国谷物醋(Chinese cereal vinegars,CCV)的感官风味特征,收集了中国四大传统名醋产区山西、四川、福建和江苏的8个品牌,3种不同陈酿程度的食醋产品共24个,对它们的感官风味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仅巧克力味、烘焙味、肉汤味等少数几种风味是这些CCV产品共有的,而其他一些风味,如胶水味、水果味和甘草味,为某些CCV产品所特有。研究还发现,陈酿对提升CCV的烘焙味和巧克力味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原材料在某些产品风味,如甘草味的形成中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谷物醋 风味 感官风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盐高效发酵豆豉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谭薇 李盘欣 +2 位作者 杜江源 黄亚男 马向东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421-423,430,共4页
为了缩短豆豉的发酵时间,降低豆豉含盐量,避免有毒真菌的污染,对豆豉低盐高效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淋出酱油中氨基酸含量为指标,确定了豆豉醅发酵原料配比为黄豆15 g∶麸皮6 g;豆豉曲制作过程中,米曲霉种曲的接种量为5%-10%,培养时间3... 为了缩短豆豉的发酵时间,降低豆豉含盐量,避免有毒真菌的污染,对豆豉低盐高效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淋出酱油中氨基酸含量为指标,确定了豆豉醅发酵原料配比为黄豆15 g∶麸皮6 g;豆豉曲制作过程中,米曲霉种曲的接种量为5%-10%,培养时间36 h;豆豉发酵过程中,最佳含盐量为7.5%,最佳温度50℃,发酵时间为7 d。该工艺杂菌污染少、发酵周期短、产品质量高,并且最终的成品营养丰富,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0.83 g/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高温发酵 豆豉 低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4b-3p对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粘附猪肾上皮细胞能力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唐斌 金德俊 +5 位作者 梁辉煌 孙威 张晶 郭玲 陈洪波 魏子贡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13-1016,共4页
microRNA分子在调节宿主细胞应对细菌感染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研究miR-194b-3p对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eZ)粘附猪肾上皮细胞(PK15)能力的影响,本实验将miR-194b-3pagomir和antagomir分别转染PK15细胞,检测SeZ对PK15细胞粘附能力的变化... microRNA分子在调节宿主细胞应对细菌感染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研究miR-194b-3p对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eZ)粘附猪肾上皮细胞(PK15)能力的影响,本实验将miR-194b-3pagomir和antagomir分别转染PK15细胞,检测SeZ对PK15细胞粘附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K15细胞中转染miR-194b-3p agomir,SeZ C55138粘附率显著下降;转染miR-194b-3p antagomir,SeZ C55138粘附率显著上升,确定了miR-194b-3p能够显著抑制SeZ C55138对PK15细胞的粘附。同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显示PK15细胞表面CD44是miR-194b-3p的一个调控靶基因,miR-194b-3p通过调节CD44的表达参与影响了上述粘附过程。本实验为深入理解SeZ与PK15细胞的互作机制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94b-3p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 PK15细胞 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