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激光微纳制造技术在工程材料基底构筑超疏水表面的技术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彭周亮 李婷 +1 位作者 杨付超 郭志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031-8039,共9页
21世纪以来,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可用激光法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材料越来越多。为满足在自清洁、抗污、油水分离等方面不同需求,用激光法制备超疏水表面时需要选择不同材料作为基底。金属材料硬度大,稳定性和耐用性好,以此为基底制造出的... 21世纪以来,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可用激光法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材料越来越多。为满足在自清洁、抗污、油水分离等方面不同需求,用激光法制备超疏水表面时需要选择不同材料作为基底。金属材料硬度大,稳定性和耐用性好,以此为基底制造出的超疏水表面在自清洁,抗结冰,抗污等方面表现优异,此外也可用于制备其它超疏水表面的模板。无机非金属材料品种繁多,性能各异,所制备的超疏水表面应用各不相同,有些生物相容性优良,有些可用于油水分离或制造超级电容器。聚合物材料弹性好,密度小,耐摩擦,以此为基底制造出的超疏水材料可用于耐磨设备和微流体装置制造。介绍了激光制备超疏水表面的基本原理,重点论述了激光制备超疏水表面的常用基底:金属基底,无机非金属基底和聚合物基底。金属基底包括铝合金、不锈钢、铜,无机非金属基底包括石英晶体和石墨烯,聚合物基底包括聚二甲基硅氧化烷(PDMS)和聚四氟乙烯(PTFE)等。在归纳当前不同基底制造出的超疏水表面的性能及应用基础上,对未来激光制备超疏水材料的发展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超疏水 金属 无机非金属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功能化改性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柯雪 董姗 +5 位作者 刘婵玉 李梦莎 游峰 江兵兵 江学良 姚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0-190,共11页
高导热绝缘材料在应对日益严峻的电子元器件领域的热管理问题中的应用广泛,以氮化硼改性高分子基导热复合材料已成为其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引入具有高导热系数的氮化硼纳米材料,不仅可以解决高分子材料热导率低的问题,还能使得所制氮化... 高导热绝缘材料在应对日益严峻的电子元器件领域的热管理问题中的应用广泛,以氮化硼改性高分子基导热复合材料已成为其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引入具有高导热系数的氮化硼纳米材料,不仅可以解决高分子材料热导率低的问题,还能使得所制氮化硼改性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电绝缘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得到提升。文中简要介绍了氮化硼的结构特性及各种制备方法,结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综述了六方氮化硼从功能化、取向分散、三维导热网络构建3个方面对高分子材料的改性,以及六方氮化硼和零维、一维、多元导热填料协同杂化高分子材料。最终,提出现阶段六方氮化硼改性高分子导热复合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 导热性能 填料杂化 复合材料 功能化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缠结度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凝聚态结构和冲击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新月 胡本旻 +5 位作者 孟帅 石恒冲 施德安 王兆阳 杨华伟 栾世方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8,共11页
以实验室合成的低缠结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及11种商用UHMWPE树脂为实验对象,系统探究了熔体缠结度(G_(N)^(t))对UHMWPE凝聚态结构的影响,并将之与冲击强度进行了关联。实验结果表明,缠结度增加,结晶度(X_(m))变化较小,结晶... 以实验室合成的低缠结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及11种商用UHMWPE树脂为实验对象,系统探究了熔体缠结度(G_(N)^(t))对UHMWPE凝聚态结构的影响,并将之与冲击强度进行了关联。实验结果表明,缠结度增加,结晶度(X_(m))变化较小,结晶活化能(?E)先减小后增大;在凝聚态结构上,片晶长周期(l)随缠结度的变化表现出与结晶活化能类似的现象。在缠结度较高的区域,l与缠结度具有指数相关性,缠结度越高,片晶厚度越大;最后,将凝聚态结构与冲击强度进行关联,发现UHMWPE的缺口冲击强度与非晶区厚度表现出负线性相关性,线性拟合系数达0.94,即非晶区厚度越小,UHMWPE冲击强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分子链缠结 长周期 凝聚态结构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支化聚芳酰胺/稀土铕(Ⅲ)发光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8
4
作者 万倩 杨小进 +3 位作者 曾少敏 王应席 易昌凤 徐祖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23,共4页
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以氮三乙酸(NTA),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原料合成了高度支化聚芳酰胺(PNOA),并以PNOA为配体与EuCl3配位制备出Eu/PNOA高分子发光材料。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了PNOA和Eu/PNOA的结构,用热重(TG)分析了Eu/PNOA的热稳定性... 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以氮三乙酸(NTA),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原料合成了高度支化聚芳酰胺(PNOA),并以PNOA为配体与EuCl3配位制备出Eu/PNOA高分子发光材料。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了PNOA和Eu/PNOA的结构,用热重(TG)分析了Eu/PNOA的热稳定性,用紫外及荧光光谱法表征了它们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PNOA与稀土离子Eu3+发生了配位作用,Eu/PNOA在被350nm的紫外光激发后发出616nm的红色荧光,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高分子功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聚芳酰胺 稀土铕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尼龙6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旭宇 王贤保 +2 位作者 杨佳 李静 周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175-2178,2183,共5页
采用液相共混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尼龙6(PA6)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偏光显微镜(POM)表征该体系的等温结晶行为。结果表明,Avrami方程可较好地描述PA6和GO/PA6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氧化石墨烯对尼龙6起到成核剂作用,使... 采用液相共混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尼龙6(PA6)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偏光显微镜(POM)表征该体系的等温结晶行为。结果表明,Avrami方程可较好地描述PA6和GO/PA6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氧化石墨烯对尼龙6起到成核剂作用,使其结晶速率增大,结晶活化能减少。等温结晶温度升高,PA6和GO/PA6的绝对结晶度和结晶速率减少。偏光显微镜观察证实,添加氧化石墨烯后的尼龙球晶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氧化石墨烯 复合材料 等温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在碳纳米管功能化及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田蓉 李少卿 +3 位作者 万丽 李琴 李名剑 王贤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69-1573,共5页
离子液体具有低毒性、不易挥发、高的离子传导率、高的化学和热稳定性等特殊的性质,近几年在碳纳米管中的应用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作者综述了离子液体近年来在碳纳米管的共价功能化、非共价功能化和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 离子液体具有低毒性、不易挥发、高的离子传导率、高的化学和热稳定性等特殊的性质,近几年在碳纳米管中的应用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作者综述了离子液体近年来在碳纳米管的共价功能化、非共价功能化和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其优势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离子液体 共价功能化 非共价功能化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对纳米氧化锌/PE复合抗菌材料抗菌性能及其冲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国成 王姗姗 +1 位作者 张盈盈 蒋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3-75,共3页
用两种偶联剂对氧化锌(ZnO)表面进行了改性。红外光谱证实改性后两种偶联剂均与ZnO表面发生了化学键合。将改性后的ZnO与聚乙烯(PE)共混制备抗菌材料,并对其抗菌性能和抗冲击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钛酸酯偶联剂对抗菌性能没有明显的... 用两种偶联剂对氧化锌(ZnO)表面进行了改性。红外光谱证实改性后两种偶联剂均与ZnO表面发生了化学键合。将改性后的ZnO与聚乙烯(PE)共混制备抗菌材料,并对其抗菌性能和抗冲击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钛酸酯偶联剂对抗菌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而硅烷偶联剂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抗菌性能。与未进行改性的ZnO相比,两种偶联剂的改性增加了抗菌材料的冲击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 偶联剂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泡层数低密度聚乙烯双层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高玮 郝同辉 +3 位作者 张作才 杨妮 蒋涛 张群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73,共6页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设计方法,研究4种助剂对3种发泡层数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双层复合材料的密度和剥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发泡层数时,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和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组合、硬脂酸锌(Zn St)、抗氧剂1010...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设计方法,研究4种助剂对3种发泡层数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双层复合材料的密度和剥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发泡层数时,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和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组合、硬脂酸锌(Zn St)、抗氧剂1010以及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对LDPE双层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不同。双层发泡时,Zn St用量对密度和剥离强度的影响最大;单层发泡时,密度和剥离强度主要受Zn St和抗氧剂用量影响;双层未发泡时,密度受这4种因素的影响较小,剥离强度主要受抗氧剂和DCP用量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3种发泡层数双层LDPE材料的微观结构存在明显不同。建立结构模型分析了3种发泡组合材料的性能与气体体积分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发泡材料 正交设计 双层 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无机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颖 沈杰 +2 位作者 徐祖顺 易昌凤 徐明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80,共5页
综述了聚酰亚胺(PI)与无机粒子复合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复合材料的溶胶-凝胶法、插层复合法、机械共混法三种制备方法。将PI与无机材料复合可得到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优异性能于一体的复合材料,改善了传统PI存在的不足。无机粒子改... 综述了聚酰亚胺(PI)与无机粒子复合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复合材料的溶胶-凝胶法、插层复合法、机械共混法三种制备方法。将PI与无机材料复合可得到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优异性能于一体的复合材料,改善了传统PI存在的不足。无机粒子改性后的PI在不明显降低材料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同时富集了无机小分子高模量、耐氧化、耐摩擦等性能,优化了材料的性能。引入无机纳米粒子,材料的内部分子堆积、相互作用等发生改变,对气体的选择透过性有很大的改善。改性后的PI具有可控的介电性能、膨胀性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无机粒子 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型MgZnOS透明导电薄膜及其p-n结型自驱动紫外光电探测器研究
10
作者 郭紫曼 汪洋 +4 位作者 刘洋 张腾 陈剑 卢寅梅 何云斌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3-382,共10页
针对纯ZnO半导体的p型掺杂难题,提出采用阴(S^(2-))阳(Mg^(2+))离子复合取代、协同调控ZnO合金电子能带结构基础上,进行N受主掺杂的新思路,并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成功制备了N掺杂p型透明导电MgZnOS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光谱、霍尔... 针对纯ZnO半导体的p型掺杂难题,提出采用阴(S^(2-))阳(Mg^(2+))离子复合取代、协同调控ZnO合金电子能带结构基础上,进行N受主掺杂的新思路,并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成功制备了N掺杂p型透明导电MgZnOS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光谱、霍尔效应、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二次离子质谱测试分析了薄膜的晶体结构、光电学性质及化学组分。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MgZnOS∶N薄膜为六角纤锌矿结构,呈现c轴择优取向生长。薄膜在紫外-可见-近红外波段的透射率超过80%,且Mg掺杂可明显拓宽ZnO合金薄膜的光学带隙。所制备p型导电薄膜中的Mg和S含量分别为9%和25%,空穴浓度为2.02×10^(19) cm^(-3),霍尔迁移率为0.25 cm^(2)/(V∙s),电阻率为1.24Ω∙cm。在成功制备p型MgZnOS∶N薄膜的基础上,设计并制备了新型p-MgZnOS∶N/n-ZnO准同质p-n结型紫外光电探测器。器件呈现典型的二极管整流特性(开启电压约为1.21 V),且在0 V偏压下表现出稳定的自驱动紫外光响应,峰值响应度2.26 mA/W(波长为350 nm)。经分析,认为上述自驱动光响应来源于p-n结内建电场对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和传输。本研究可为ZnO的p型掺杂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开发高性能全ZnO基光电子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P型掺杂 MgZnOS P-N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热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文胜 闫礼成 +2 位作者 龚春丽 郑根稳 周毅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聚乳酸(PLA)/蒙脱土(MMT)的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差热扫描量热仪(DSC)、熔体流动速率测试对复合材料的热性能、机械性能和流动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MMT质量分数低于7%时,MMT对PLA有很...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聚乳酸(PLA)/蒙脱土(MMT)的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差热扫描量热仪(DSC)、熔体流动速率测试对复合材料的热性能、机械性能和流动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MMT质量分数低于7%时,MMT对PLA有很好的增韧增强效果;当MMT的含量为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好,当MMT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最好。当MMT质量分数低于5%时,能很好地改善PLA的流动性能,对PLA的加工成型有利。随着MMT加入,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都比纯PLA的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蒙脱土 增韧 增强 玻璃化转变温度 熔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硅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热学力学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闫礼成 蔡芳昌 文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4-157,161,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丙烯(PP)/聚烯烃弹性体(POE)/硅灰石(Wollastonite)复合材料,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悬臂梁冲击机、差热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聚烯烃弹性体和硅灰石对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丙烯(PP)/聚烯烃弹性体(POE)/硅灰石(Wollastonite)复合材料,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悬臂梁冲击机、差热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聚烯烃弹性体和硅灰石对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OE弹性体对PP有很好的增韧作用,提高了PP的冲击强度,硅灰石在一定程度上有增强的作用,提高了PP/POE的拉伸强度;POE和硅灰石使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有所提高,但使熔点有所降低。当POE占3%(质量分数,下同),硅灰石占3%时,复合材料的热学、力学性能最优,冲击强度比纯PP高出15.4%,拉伸强度高出2.6%,结晶温度高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烯烃弹性体 硅灰石 增韧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uInS_2光伏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健勇 常钢 +2 位作者 邓泽燕 尚勋忠 何云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31,共6页
三元系铜铟硫CuInS2(CIS)以其良好的光伏性能,成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从CIS结构出发,综述了CIS纳米材料合成的物理、化学方法,主要包括高温热解法、热注入法、水热和溶剂热法等化学方法以及微波加热等方法,并讨论了各方法的优缺... 三元系铜铟硫CuInS2(CIS)以其良好的光伏性能,成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从CIS结构出发,综述了CIS纳米材料合成的物理、化学方法,主要包括高温热解法、热注入法、水热和溶剂热法等化学方法以及微波加热等方法,并讨论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CIS纳米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系 铜铟硫 纳米材料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轻质土吸水性能的分析研究
14
作者 刘力 周潜 +5 位作者 邓怡彤 陈思亮 陈冬冬 罗枫 黄绍龙 丁庆军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65,共5页
对比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泡沫轻质土体积吸水率和一维吸水率的影响,先以时间平方根与掺合料作为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其次,采用泡沫轻质土的一维吸水试验确定时间因素对泡沫轻质土一维吸水高度的关系;同时,对其进行X-CT测试,观察泡沫轻... 对比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泡沫轻质土体积吸水率和一维吸水率的影响,先以时间平方根与掺合料作为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其次,采用泡沫轻质土的一维吸水试验确定时间因素对泡沫轻质土一维吸水高度的关系;同时,对其进行X-CT测试,观察泡沫轻质土内部不同区域的浸泡吸水状态。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对泡沫轻质土体积吸水率呈负相关关系,而对一维吸水率呈现正相关关系。随着粉煤灰的掺量的增加,体积吸水率先降低后增大;而一维吸水率逐渐降低。此外,泡沫轻质土在压力吸水测试情况下,水分先快速由连通孔进入泡沫轻质土表层区域之后再向内部扩散,内部封闭的大孔同样会阻碍水分的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轻质土 吸水率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沥青-环氧树脂复合胶结材料微结构模型及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绍龙 金帆 +1 位作者 沈凡 胡曙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025-12028,12037,共5页
水泥-沥青-环氧树脂(CAE)复合胶结材料具有很好的粘结性能、高温稳定性以及柔韧性,适于钢箱梁桥面铺装材料的使用。通过路用性能研究及SEM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AE混凝土中沥青与环氧树脂形成相互交织的连续网络结构,通过水泥联... 水泥-沥青-环氧树脂(CAE)复合胶结材料具有很好的粘结性能、高温稳定性以及柔韧性,适于钢箱梁桥面铺装材料的使用。通过路用性能研究及SEM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AE混凝土中沥青与环氧树脂形成相互交织的连续网络结构,通过水泥联接。提出CAE的形成包括机械分散、互相作用、网络形成、强度发展4个过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CAE微观结构和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 结构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内相乳液模板法制备多孔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博 孙争光 +1 位作者 任军 张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24,共4页
高内相乳液(HIPEs)模板法可通过对乳液模板的调控来实现对多孔材料结构的预先控制。综述了基于高内相乳液制备多孔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根据纳米组分的不同,将此类多孔材料分为无机物/聚合物体系、聚合物/聚合物体系及黏土/聚合物... 高内相乳液(HIPEs)模板法可通过对乳液模板的调控来实现对多孔材料结构的预先控制。综述了基于高内相乳液制备多孔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根据纳米组分的不同,将此类多孔材料分为无机物/聚合物体系、聚合物/聚合物体系及黏土/聚合物体系,介绍了该类材料在催化载体、电磁、吸附及生物医药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内相乳液 多孔材料 纳米复合材料 模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改性聚苯胺/不锈钢复合材料双极板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海鹏 王海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71-1674,共4页
目前已经商品化的大部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基本使用石墨、贵金属作为双极板材料,存在石墨容易破碎、贵金属价格昂贵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燃料电池的发展。近年来复合材料双极板技术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通过将不锈钢表面改... 目前已经商品化的大部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基本使用石墨、贵金属作为双极板材料,存在石墨容易破碎、贵金属价格昂贵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燃料电池的发展。近年来复合材料双极板技术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通过将不锈钢表面改性,用电沉积方法在聚苯胺/不锈钢表面沉积一层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薄膜,并对薄膜的成分以及改性后双极板的导电、耐腐蚀等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聚苯胺/不锈钢双极板的导电与耐腐蚀性能因为RGO薄膜的加入而显著提高,改性后的RGO/聚苯胺/不锈钢双极板的腐蚀电流密度下降了一个数量级,且改性后双极板的阻抗显著减小,进一步满足了PEMFC双极板对自身接触电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板 不锈钢 聚苯胺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亚氧化物化学气相传输工艺低成本生长β-Ga_(2)O_(3)厚膜
18
作者 陈旭阳 李昊勃 +3 位作者 秦华垚 许明耀 卢寅梅 何云斌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451,共7页
β-Ga_(2)O_(3)作为一种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在功率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工作提出一种快速外延生长β-Ga_(2)O_(3)晶态厚膜的新方法——亚氧化物化学气相传输(SOCVT);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设备价格低廉等优势。利用液态Ga和固... β-Ga_(2)O_(3)作为一种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在功率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工作提出一种快速外延生长β-Ga_(2)O_(3)晶态厚膜的新方法——亚氧化物化学气相传输(SOCVT);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设备价格低廉等优势。利用液态Ga和固态Ga_(2)O_(3)高温反应生成的气态Ga_(2)O作Ga源,在常压的CO_(2)气氛中,以设定温度1300℃、坩埚-衬底间距8.5 cm的工艺条件,在c面蓝宝石单晶衬底(1 cm×1 cm)上获得了厚度超百微米的β-Ga_(2)O_(3)晶态厚膜。由XRD图谱分析可知,样品具有(201)择优取向。SEM表征结果显示所沉积厚膜均匀且致密,厚度达106.4μm。XPS分析表明该厚膜的O与Ga的原子比为1.5,化学纯度高,不含碳杂质。由透射光谱测试推算其禁带宽度为4.42 eV。本研究表明,SOCVT技术具有较快的β-Ga_(2)O_(3)生长速度,有望发展成为低成本快速外延生长β-Ga_(2)O_(3)晶态厚膜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氧化物化学气相传输 β-Ga_(2)O_(3) 厚膜 低成本 超宽禁带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基电磁波吸收材料的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绍龙 田焜 +1 位作者 郭凯 丁庆军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4-96,共3页
根据前期水泥基电磁波吸收材料设计方案,重点研究材料的耐久性能,探明胶凝材料、聚合物、纤维等因素对水泥基吸波材料的抗冻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和耐候性能的影响。粉煤灰替代15%水泥时,水泥基电磁波吸收材料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最好... 根据前期水泥基电磁波吸收材料设计方案,重点研究材料的耐久性能,探明胶凝材料、聚合物、纤维等因素对水泥基吸波材料的抗冻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和耐候性能的影响。粉煤灰替代15%水泥时,水泥基电磁波吸收材料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最好,在此基础上,掺入聚合物、纤维与吸波谐振器等共同作用,使得水泥基电磁波吸收材料抗冻性性能提高,50次冻融循环后强度损失率3.92%,质量损失率1.78%;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提高,90 d抗压抗蚀系数为1.07,质量损失系数为0.95;耐候性增强,软化系数为0.94,干湿循环强度损失率为3.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 电磁波吸收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环氧树脂灌封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志政 周佑亮 黄世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6-128,共3页
用端羧基丁腈橡胶(CTBN)与环氧树脂AG-80反应制得改性环氧树脂(Ⅰ);以硅硼树脂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反应得到改性环氧树脂(Ⅱ);将改性环氧树脂(Ⅰ)和(Ⅱ)按比例在室温下充分混匀为A组分,把固化剂、阻燃剂等混配成B组分,将A和... 用端羧基丁腈橡胶(CTBN)与环氧树脂AG-80反应制得改性环氧树脂(Ⅰ);以硅硼树脂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反应得到改性环氧树脂(Ⅱ);将改性环氧树脂(Ⅰ)和(Ⅱ)按比例在室温下充分混匀为A组分,把固化剂、阻燃剂等混配成B组分,将A和B组分按不同配比均匀混合配成灌封材料,并以IR、拉力机等仪器分别对改性树脂、灌封材料进行结构及力学性能的测试表征。筛选出的最佳固化条件为,当A组分与B组分用量为25:1时,于80~100℃固化2~4h,可得到理想的灌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羧基丁腈橡胶 硅硼树脂 改性环氧树脂 灌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