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纪录片《航拍中国4·湖北》的修辞美学与共情传播 |
梁清梨
路俊卫
|
《新闻论坛》
|
2023 |
1
|
|
2
|
从角落到平台:区域红色文化智能传播路径探究——以贵州“新愚公精神”为例 |
徐兰格
黄诗鑫
袁勋
|
《传媒论坛》
|
2024 |
1
|
|
3
|
“鸣鼓”以集结:论《先驱》的传播及其整合作用 |
邓林
史慧娜
|
《传媒论坛》
|
2024 |
0 |
|
4
|
论新时期通讯写作的流变特征——以历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获奖作品为中心 |
张萱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5 |
2
|
|
5
|
对话与共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传播研究——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研究举隅》 |
贵圆梦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6
|
媒介融合环境下如何做好民生新闻 |
文雅
|
《传媒论坛》
|
2021 |
5
|
|
7
|
跨文化传播的符号建构 |
陈博文
|
《新闻论坛》
|
2018 |
1
|
|
8
|
网络文学的跨媒介传播策略分析 |
贡杰
|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2020 |
1
|
|
9
|
青年群体焦虑溯源与反思:基于互联网传播语境研究 |
郭勤琴
柴巧霞
|
《传媒论坛》
|
2023 |
1
|
|
10
|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下湖北广告产业发展方式转型研究 |
杨雪
|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1
|
“家国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图景——北京“双奥之城”形象主题创意传播 |
张静
胡远珍
|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2
|
从社会系统论看旅游城市品牌传播模式与路径 |
蒋心怡
徐佳妮
|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3
|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李瑶曦
徐兰格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2
|
|
14
|
乡村广播的情感治理:可能空间、运行逻辑与社会实践 |
罗宜虹
陈帆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5
|
“耳朵珍馐”与“电子榨菜”:“三联中读”听觉空间构建的受众评价研究 |
刘伊萌
|
《新闻论坛》
|
2024 |
0 |
|
16
|
武汉方言电影的底层叙事与地方文化指涉 |
陈天依
李思怡
|
《影视制作》
|
2024 |
0 |
|
17
|
基于便携式多元反馈机制的无机化学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
李玲
张弛
王娟
朱文华
李悦
吴志勇
|
《大学化学》
CAS
|
2020 |
10
|
|
18
|
“心灵鸡汤”与灾难叙事的情感规驯——传媒的社交网络实践批判 |
黄月琴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4
|
|
19
|
社会存在感的满足:微信用户的广告接受意愿 |
秦雪冰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
2018 |
4
|
|
20
|
浅析《爸爸去哪儿》热播的原因 |
张伦雯
|
《中国传媒科技》
|
2013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