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经济伦理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兼论经济伦理学的学科性质 |
强以华
|
《伦理学研究》
|
2003 |
0 |
|
2
|
从哲学的逻辑化走向哲学的诗化──现代西方哲学范式转换的一个方面 |
赵红梅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4
|
|
3
|
论康德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逻辑关系 |
强以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4
|
揭示莱布尼茨哲学的现代意义──评江畅著《自主与和谐》 |
魏敦友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5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评江畅著《现代西方价值理论研究》 |
魏敦友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6
|
世纪之交: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视角转换 |
戴茂堂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7
|
我国哲学界在阐释狭义相对论时空理论上的失误 |
乐传新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8
|
论价值观念 |
江畅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8
|
|
9
|
经济增长模式的伦理思考 |
强以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0
|
论形而上学的意义 |
强以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11
|
优雅生存与人类幸福 |
江畅
|
《伦理学研究》
|
2002 |
3
|
|
12
|
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及我们的对策 |
江畅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
5
|
|
13
|
论经济伦理学的定位 |
强以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4
|
理性与存在──重评庄惠濠梁之辩 |
魏敦友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
2
|
|
15
|
论桑塔耶那自然主义美学 |
赵红梅
黄恩发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0 |
1
|
|
16
|
传统价值观念之当代重构──《西方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 |
赵红梅
梅德高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7
|
以邓小平思想为指导 构建现代价值体系 |
江畅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8
|
价值绝对主义冲突的表现及对策 |
陈应春
董继祥
雷震
|
《理论月刊》
|
2003 |
1
|
|
19
|
浅析人我兼顾的儒家价值观模式 |
雷震
董继祥
|
《理论月刊》
|
2004 |
0 |
|
20
|
回到本体论那里去:人的内容与形式 |
陈家琪
|
《江海学刊》
|
198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