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接触的文化背景 被引量:3
1
作者 卢卓群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5-19,共5页
不同的民族语言相遇,互相发生影响,这就是语言接触。语言接触是为了交际和交流思想。在语言接触的过程中,出现了语言的夹杂或混用现象,形成了语言接触的亢奋状态。例如十七、十八世纪在欧洲用法语演出的元人杂剧,有时在对白中夹杂汉语... 不同的民族语言相遇,互相发生影响,这就是语言接触。语言接触是为了交际和交流思想。在语言接触的过程中,出现了语言的夹杂或混用现象,形成了语言接触的亢奋状态。例如十七、十八世纪在欧洲用法语演出的元人杂剧,有时在对白中夹杂汉语。当代汉族人的口语中也有夹杂英语的,如“来一辆巴士”,“我是坐中巴来的”,“奶奶拜拜”等。语言的夹杂为语言融合创造了条件。混用现象的代表是“洋泾浜语”,它是一种辅助性的交际工具,是语言接触的极度亢奋状态。语言接触是动态的。如果“洋泾浜语”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有体系的语言,即“克里奥尔语”,这就成为静态的了,它属于“语言融合”讨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接触 语言的接触 历史文化背景 汉语 民族文化背景 亢奋状态 语言融合 北方少数民族 汉族人 行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型现代汉语词典编纂法》(初稿)对现代词典学的贡献 被引量:3
2
作者 邹酆 《辞书研究》 CSSCI 1998年第3期137-147,共11页
以汉语词典编纂理论为中心的我国现代词典学,自建国之日起,跨进初步形成阶段。以《汉语拼音方案》、《汉字简化方案》为主轴的语文政策,给全民使用普通话与汉字,提供了理论规范与政策依据,基本上满足了全民以规范语从事社会交往的... 以汉语词典编纂理论为中心的我国现代词典学,自建国之日起,跨进初步形成阶段。以《汉语拼音方案》、《汉字简化方案》为主轴的语文政策,给全民使用普通话与汉字,提供了理论规范与政策依据,基本上满足了全民以规范语从事社会交往的要求。作为语言载体的词典,适时地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典编纂法 现代汉语词典 词典学 选词立目 字词典 编法 词义 普通话 理论研究 被释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成语词典编纂出版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薇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5-53,共9页
现代汉语成语词典的编纂出版将近 5 0年 ,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初成和探索阶段 ,繁荣和兴盛阶段 ,数量和品种急剧增加、实用和普及突出阶段。回顾成语词典的编纂出版历程 ,发现有关成语词典的收词原则、释义的准确与规范、用例的典... 现代汉语成语词典的编纂出版将近 5 0年 ,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初成和探索阶段 ,繁荣和兴盛阶段 ,数量和品种急剧增加、实用和普及突出阶段。回顾成语词典的编纂出版历程 ,发现有关成语词典的收词原则、释义的准确与规范、用例的典型性、体例的设置等 ,值得编纂者和出版者认真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成语词典 编纂出版工作 收词原则 释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辞书论坛绽放的一株报春梅——《现代辞典学导论》读后 被引量:2
4
作者 邹酆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7-125,共9页
不走面面俱到、重复普通基础知识的传统“概论”式的老路 ,从争议聚焦处着笔 ,在论辩中阐发独树一帜的理论见解 ,是《导论》之区别于一般概论的突出特色。《导论》认为 ,辞典是微观语言学著作 ,辞典编纂者是微观语言学家 ,辞典学是语言... 不走面面俱到、重复普通基础知识的传统“概论”式的老路 ,从争议聚焦处着笔 ,在论辩中阐发独树一帜的理论见解 ,是《导论》之区别于一般概论的突出特色。《导论》认为 ,辞典是微观语言学著作 ,辞典编纂者是微观语言学家 ,辞典学是语言学分支学科 ,这是论述辞典学诸问题的总视角。经过十年的争辩与论述 ,终于铸就了现代辞典学论坛上的“一家言” ,令人耳目一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辞典学导论》 逻辑定义 词类划分 词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校法──探求汉语语文辞书不足的良方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康松 《辞书研究》 CSSCI 1998年第5期59-66,共8页
关键词 本校法 语文辞书 《大词典》 《辞源》 相关条目 《汉语大字典》 释义 字面义 同义词 左右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殿起《贩书偶记》的史料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温显贵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09年第4期83-87,共5页
从表面上看,《贩书偶记》只是书商出身的文献家孙殿起先生在经营古书时编录的一部图书目录,但它在著录图书之时,对与各图书相关的重要信息或多或少地作了一些抄录,这些信息包括撰者的生平传记、著述情况、书籍本身的刊刻、序跋等等,尽... 从表面上看,《贩书偶记》只是书商出身的文献家孙殿起先生在经营古书时编录的一部图书目录,但它在著录图书之时,对与各图书相关的重要信息或多或少地作了一些抄录,这些信息包括撰者的生平传记、著述情况、书籍本身的刊刻、序跋等等,尽管零零总总,却有着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殿起 贩书偶记 史料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祖延和他的“辞书之家” 被引量:1
7
作者 邹酆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9-126,共8页
朱祖延先生二十多年来 ,在辞书领域笔耕不辍 ,编纂和主编了《引用语大词典》、《汉语成语大词典》、《尔雅诂林》等近十部大中型辞书 。
关键词 朱祖延 《引用语大词典》 《汉语成语大词典》 《尔雅诂林》 生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埤雅》对专科辞典编纂的贡献 被引量:2
8
作者 杨薇 《辞书研究》 2006年第4期162-167,173,共7页
《埤雅》将草木鸟兽虫鱼等词语从词汇中剥离出来,收词范围相对集中于生物领域,是我国第一部以收录专科词汇为主的辞书。《埤雅》不以训诂为目的,而以解说名物形状、特征、性能为目标的释义方式,为开创专科词典体制做了成功的尝试。《埤... 《埤雅》将草木鸟兽虫鱼等词语从词汇中剥离出来,收词范围相对集中于生物领域,是我国第一部以收录专科词汇为主的辞书。《埤雅》不以训诂为目的,而以解说名物形状、特征、性能为目标的释义方式,为开创专科词典体制做了成功的尝试。《埤雅》吸纳宋代名物研究的成果,以词典的形式训释专科词汇,丰富了辞书的类型,拓展了辞书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埤雅 专科词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文化北渐于辽浅识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康松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25-36,共12页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各族文化的总和.人口最多的汉族,主要栖息、劳动于我国广大的中原地区,以他们为主,创造和发展了中原文化....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各族文化的总和.人口最多的汉族,主要栖息、劳动于我国广大的中原地区,以他们为主,创造和发展了中原文化.数十个兄弟的少数民族,主要栖息、劳动于我国东北、北部、西北、西南等边疆地区,以他们为主,创造和发展了边疆文化.两种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整体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不断交流、结合,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边疆文化为辅的强大文化力量,形成了历久弥新的强大内聚力和向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人 辽朝 历史过程 萧韩家奴 文化知识 遣使 东丹王 阿保机 耶律倍 浅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型字典普及汉字理据知识的新尝试——《古今汉语常用字字典》读后
10
作者 邹酆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3-99,共7页
以中型字典通俗简明方式 ,向普通读者普及汉字理据知识 ,借以强化字典解惑释疑功能 ,是《古今汉语常用字字典》一枝独秀的个性特色。它以“析形”作为揭示汉字理据本原 ,疏通由字到词脉络的桥头堡 ,以“辨正”作为展现字词义共时横断关... 以中型字典通俗简明方式 ,向普通读者普及汉字理据知识 ,借以强化字典解惑释疑功能 ,是《古今汉语常用字字典》一枝独秀的个性特色。它以“析形”作为揭示汉字理据本原 ,疏通由字到词脉络的桥头堡 ,以“辨正”作为展现字词义共时横断关联的数码扫描仪。它为满足深化改革的时代社交需求而进行的中型汉语字典编纂法的创新 ,具有特定的词典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汉语常用字字典》 中型汉语字典 编纂方法 创新 湖北人民出版社 汉字 理据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语词典中多音字的注音略说
11
作者 杨薇 《辞书研究》 2005年第1期28-32,共5页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音变会影响到意义;反过来,义变也会连带着音。特别是像成语这类有固定词语形式、特殊意义内涵的词语,其语词含义与读音之间的联系显得更为突出。成语多音字由于用法不同而在成语里有自己的读音,不能轻易改变;由于...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音变会影响到意义;反过来,义变也会连带着音。特别是像成语这类有固定词语形式、特殊意义内涵的词语,其语词含义与读音之间的联系显得更为突出。成语多音字由于用法不同而在成语里有自己的读音,不能轻易改变;由于古今音变或成语词形词义演变带来的一字多音现象,应注意对原初读音观照;多音字的注音还与词性、词义、词形有着密切的关系;成语多音字的标注音,还可根据成语语词的结构特点作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音字 注音 成语词典 词语形式 词义演变 结构特点 结合体 读音 意义 音变 词形 形义 汉字 义变 语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文词典编纂理论现代化的百年历程 被引量:8
12
作者 邹酆 《辞书研究》 2000年第3期1-13,共13页
关键词 汉语语文词典 词典编纂理论 工具书 学科建设 检索方法
全文增补中
论《尔雅》在现代词典编纂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晓河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79-82,共4页
现代词典编纂是一个多工艺的系统工程,毫无疑问,比之古代词典的编纂,由于时代对词典科学性、知识性,稳定性要求的提高,现代词典编纂日趋精密。然而,逃不脱物质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象许多事物由低级发展到高级一样,现代词典的高级形态从... 现代词典编纂是一个多工艺的系统工程,毫无疑问,比之古代词典的编纂,由于时代对词典科学性、知识性,稳定性要求的提高,现代词典编纂日趋精密。然而,逃不脱物质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象许多事物由低级发展到高级一样,现代词典的高级形态从某些方面总还可以分析出低级形态的雏形.同时,当事物以新代旧之后,人们需要认识事物的源和流时,总不免将旧事物作为新事物的媒介.当代辞书学的专著和论文在研究《尔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典编纂 《尔雅》 辞书编纂 词典释义 释兽 释词 郭璞注 篇海类编 释训 直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传统文化我们 怎样看待……
14
作者 方蔚林 陆永峰 +4 位作者 胡金利 田敏 张万新 谢昊 徐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4年第4期2-6,共5页
最近,我们组织湖北大学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对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问题进行了一次讨论,现将讨论中的一些发言整理如下: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大学生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热 现代化建设 湖北大学 研究生 西方文化 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说文》“一曰”义探词义运动规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孝纯 《辞书研究》 CSSCI 1998年第6期53-59,共7页
《说文》中“一曰”述语有多种用途,除少数用于释形、注音、解释“一名”外,多数主要用于词义的引申。有时,一个单音词的“一曰”义甚至有五六个之多。这些词义是通过什么途径引而申之的呢?古人在这个问题上还只停留在具体词义的只... 《说文》中“一曰”述语有多种用途,除少数用于释形、注音、解释“一名”外,多数主要用于词义的引申。有时,一个单音词的“一曰”义甚至有五六个之多。这些词义是通过什么途径引而申之的呢?古人在这个问题上还只停留在具体词义的只言片语上。本文就《说文》中有“一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 词义运动 本义 段玉裁 义符 汉语词义 引申规律 词义引申 具体事物 逻辑引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曲》研究之研究(续)——与周汝昌先生等商榷
16
作者 张金煌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89-94,共6页
五、谁是“阗苑仙葩”?主“钗黛合写”说的李之鼎先生认为“阆苑仙葩”指薛宝钗,因为她曾拈得牡丹花的诗签,题着“艳冠群芳”,而且作者写她“端庄凝丽”,颇有牡丹风格。主“湘黛合写”说的周汝昌先生,则又举出史湘云所掣之海棠花诗签为... 五、谁是“阗苑仙葩”?主“钗黛合写”说的李之鼎先生认为“阆苑仙葩”指薛宝钗,因为她曾拈得牡丹花的诗签,题着“艳冠群芳”,而且作者写她“端庄凝丽”,颇有牡丹风格。主“湘黛合写”说的周汝昌先生,则又举出史湘云所掣之海棠花诗签为证,认为只有海棠最有资格充当“阆苑仙葩”,极力否定宝钗的牡丹,说它是“人间富贵花”,和“仙”沾不上边。我以为他们的意见都不符合作品的实际。照我看来,这“阆苑仙葩”实非黛玉莫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汝昌先生 红楼梦曲 黛玉 仙葩 薛宝钗 史湘云 冠群芳 美玉无瑕 贾宝玉 绛珠仙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曲》研究之研究——与周汝昌先生等商榷
17
作者 张金煌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44-50,共7页
本文1987年1月脱稿后,作者曾寄往北京某专业期刊。该刊及时回信说“将在适当时机予以刊出”。翌年6月,作者被告知说,本来“准备去年就发稿的,但如今发争鸣稿件确是很难,特别是发与那些老专家、权威争鸣的稿件,更是如此”。为此,“只有... 本文1987年1月脱稿后,作者曾寄往北京某专业期刊。该刊及时回信说“将在适当时机予以刊出”。翌年6月,作者被告知说,本来“准备去年就发稿的,但如今发争鸣稿件确是很难,特别是发与那些老专家、权威争鸣的稿件,更是如此”。为此,“只有等待时机……暂时压下来”。近3年过去了,作者曾两次写信催问,却杳无音信。本刊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和“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决定刊出,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曲 周汝昌先生 终身误 薛宝钗 枉凝眉 贾宝玉 林黛玉 史湘云 十二支 探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用语大辞典》的编纂特色和理论价值
18
作者 邹鄷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0-98,共9页
编纂特色:1.建立古今兼收,并从 与他类词语(如成语)临界处筛选引用语 的收条原则;2.确定集引用语形音义与 形态句式变异于一条的立目诠释条例;3. 编织以动态变化为主体、动态与静态相结 合的引用语历史衍化信息传播网络。 ... 编纂特色:1.建立古今兼收,并从 与他类词语(如成语)临界处筛选引用语 的收条原则;2.确定集引用语形音义与 形态句式变异于一条的立目诠释条例;3. 编织以动态变化为主体、动态与静态相结 合的引用语历史衍化信息传播网络。 理论价值:1.作为辞典新类型有特定含 金量;2.建构引用语条目的葡萄串立目 模式与三驾马车式诠释方法;3.是吕氏 引用语辞典编纂论的实践化与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用语 辞典 编纂特色 理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辞源通考》序
19
作者 汪耀楠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9-141,共3页
关键词 田忠侠 《辞源通考》 序言 学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错别字心理分析》序
20
作者 朱祖延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75-,74,共2页
1987年评职称的时候,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职评办给我送来了《汉语错别字心理分析》等论著请我鉴定,作者竟是我的同行老友赵天吏先生的学生昌学汤君!见了老友学生的论稿,倍感亲切。昌君195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错别字心理 昌学汤 武汉交通 管理干部学院 评职称 研究成果 双音节 心理变态 赵先 心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