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清汉口城市控制系统的演迁 被引量:3
1
作者 郭莹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3-68,共6页
城市近代化是一个在特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广泛的社会运动过程,它不仅包括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变迁,而且在城市社会控制上亦出现新的态势。晚清汉口城市控制系统便发生令人注目的变化,理应引起城市... 城市近代化是一个在特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广泛的社会运动过程,它不仅包括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变迁,而且在城市社会控制上亦出现新的态势。晚清汉口城市控制系统便发生令人注目的变化,理应引起城市史研究者的注意。 汉口之名始于晚明,开埠前即因处于巴蜀、关陕与华中和东南贸易的枢纽地位而成为当时国内最为繁盛的商业城市之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中外商贾咸集于此,角逐竞争。商业贸易,极称繁盛”,“外人艳称之为东洋芝加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系统 汉口 城市社会学 会馆公所 行帮 城市管理体制 市政管理 城市近代化 社会控制功能 城市经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时期楚司马系列考述 被引量:4
2
作者 宋公文 《江汉论坛》 1986年第6期77-81,共5页
春秋时期楚国司马的系列,《左传》、《国语》诸书虽然有所提示,但在不少地方仍然含混不清,或多存缺环.古今史家对此系列的论述亦不乏错误之处.以下,笔者想从分析史料、辨正诸说的途径入手,对这一时期楚国的司马依次作一考述,以图能显示... 春秋时期楚国司马的系列,《左传》、《国语》诸书虽然有所提示,但在不少地方仍然含混不清,或多存缺环.古今史家对此系列的论述亦不乏错误之处.以下,笔者想从分析史料、辨正诸说的途径入手,对这一时期楚国的司马依次作一考述,以图能显示出一个大致无误的春秋楚司马系列.斗子良若敖之孙,伯比之子.这是见于《左传》的楚国首任司马.不过,《左传》不是正面记载,而是以追叙的笔法,将他任司马一事补记于鲁宣四年:"初,楚司马子良生子越椒."子良是令尹子文之弟.子文任令尹长达二十八年(前664-前637),子良为司马亦当在这一时期.子文任令尹的前期,有职掌相当于司马的莫敖屈完主管军事,后期司马为成得臣(详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春秋左传 十七年 楚国 十三年 成王 大司马 官称 史料 二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近代湖北自然经济的解体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钧 《江汉论坛》 1987年第12期67-72,共6页
(一)长期以来,人们对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破坏程度估计过高.研究湖北地方史志的某些论著也持同样看法:有人说,19世纪60年代末,英国的"标布"就已打开了汉口的销路,并引用1871年汉口的商情报告,以证明70年代"洋布销售普遍... (一)长期以来,人们对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破坏程度估计过高.研究湖北地方史志的某些论著也持同样看法:有人说,19世纪60年代末,英国的"标布"就已打开了汉口的销路,并引用1871年汉口的商情报告,以证明70年代"洋布销售普遍的恢复和扩张起来",80年代"洋布占领汉口市场".有人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经济 马克思恩格斯 棉纺织业 主导地位 经济关系 商品生产 生活资料 经济观念 商品经济 经济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北宋林木破坏的历史转折 被引量:3
4
作者 熊燕军 《农业考古》 2003年第1期167-170,共4页
关键词 北宋 林木破坏活动 真宗时期 仁宗时期 河防格局 经济建设 战争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革命前列强对湖北的渗透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天瑜 《江汉论坛》 1985年第6期58-63,共6页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法、俄、德、日、美等国相继跻身湖北。这个深处堂奥、风气古朴的内地省分,一变而为“商贾幅辏,白暂人种联翩并集”的列强“势力圈竞争之中心点。”“锁国时代之楚”,变成“门户洞开之楚”,湖北的社会结构发生...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法、俄、德、日、美等国相继跻身湖北。这个深处堂奥、风气古朴的内地省分,一变而为“商贾幅辏,白暂人种联翩并集”的列强“势力圈竞争之中心点。”“锁国时代之楚”,变成“门户洞开之楚”,湖北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动。列强对湖北大举渗透,造成中国腹地固有的封建政治、经济体制分崩离析,起关键性作用的活动有如下几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茶 比利时 进出口贸易 中国政府 对外开放 竞争 贸易额 日本 外国银行 辛亥革命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土地换佃讼案看清代基层社会治理
6
作者 肖霈柠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有清一代,针对永佃权和换佃权等问题,地方乡俗与国家法令既存在一致性,又具有差异性。它们均保证了佃户对垦荒之土地拥有永佃权,亦保证了佃主因佃户长欠租粮所得之换佃权。但在部分地区,除法令规定的长欠租粮之外,若佃户自愿退佃,佃主... 有清一代,针对永佃权和换佃权等问题,地方乡俗与国家法令既存在一致性,又具有差异性。它们均保证了佃户对垦荒之土地拥有永佃权,亦保证了佃主因佃户长欠租粮所得之换佃权。但在部分地区,除法令规定的长欠租粮之外,若佃户自愿退佃,佃主亦可换佃。随着租佃关系扩大,租佃纠纷尤其是佃主换佃纠纷与日俱增,民间调解无效便上告官府,最终形成讼案。为了稳定基层社会、维护封建统治,官府处理此类讼案时既严格遵守国家法令,又充分考虑地方乡俗。严苛统一、不容亵渎的国家法令与因地制宜、充满温情的地方乡俗相结合,不仅使国家法令更易于推行并落实到位,而且展现出清王朝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刻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永佃权 换佃权 讼案 国家法令 地方乡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先民开发农业经济的剪影──《胡北农业开发史》评介
7
作者 高路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湖北农业 开发史 开发农业 农业开发 农业教育 历史结果 开发经验 区域经济研究 农产品商品化 农业经济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官田包佃作用评议 被引量:4
8
作者 葛金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60-65,共6页
宋代官田包佃国内外论著对之虽有论及,惜未展开。近有杨康荪先生所撰《宋代官田包佃述论》(《历史研究》85年第5期,下称“杨文”),对包佃现象首次加以全面研究,在包佃发展过程与规模、包佃主身份与包佃权性质及差额地租等问题上,提出了... 宋代官田包佃国内外论著对之虽有论及,惜未展开。近有杨康荪先生所撰《宋代官田包佃述论》(《历史研究》85年第5期,下称“杨文”),对包佃现象首次加以全面研究,在包佃发展过程与规模、包佃主身份与包佃权性质及差额地租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看法。然杨文仍有一些论断似与笔者所见史料不够吻合,故此产生一些不同认识,主要集中在包佃形态、包佃成因、包佃作用及包佃性质等问题上。本文专就宋代官田包佃作用的评价问题略陈一得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佃 历史研究 食货志 全面研究 形势 评价问题 三十年 述论 州县 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官田包佃成因简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葛金芳 《中州学刊》 1988年第3期117-120,共4页
宋代官田包佃之所以值得重视,不仅因为包佃的日趋盛行,在当时土地使用、流民安置、赋役征取、乃至水利资源的保护等方面引发出一系列的严重问题,而且由于包佃制度涉及到官田经营方式、土地所有制结构、阶级阶层关系以及契约租佃经济的... 宋代官田包佃之所以值得重视,不仅因为包佃的日趋盛行,在当时土地使用、流民安置、赋役征取、乃至水利资源的保护等方面引发出一系列的严重问题,而且由于包佃制度涉及到官田经营方式、土地所有制结构、阶级阶层关系以及契约租佃经济的各种表现形式等重大课题。数十年来,海内外学人如华山、朱瑞熙、关履权、梁庚尧、周藤吉子等于包佃一事多有涉及,然未展开。近有杨康荪先生以其深厚功力,精心结撰《宋代官田包佃述论》,对宋代官田包佃问题首次加以全面研究,在关于包佃发展过程与规模估计、包佃主身份的判断和差额地和的估算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看法,其功不可没。然而杨文亦有一些论断似与笔者所见史料不够吻合,故此产生一些不同认识。这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问题上:(一)怎样认识包佃形态;(二)怎样解释包佃成因;(三)怎样评价包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佃 水利资源 土地所有制 土地使用 规模估计 全面研究 史料 发展过程 课题 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性缺陷 被引量:4
10
作者 葛金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77,共7页
试论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性缺陷葛金芳根据时下方兴未艾,东西方众多学者共同关注,并积累了丰硕成果的现代化研究,工业化(包括原始工业化和机器工业化两个阶段在内)进程起步较早的北意大利、尼德兰和英、法等国,都是在比较发达的农... 试论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性缺陷葛金芳根据时下方兴未艾,东西方众多学者共同关注,并积累了丰硕成果的现代化研究,工业化(包括原始工业化和机器工业化两个阶段在内)进程起步较早的北意大利、尼德兰和英、法等国,都是在比较发达的农业文明的基础上迈向近代社会的。在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工业化 儒家文化 中国传统社会 中华农业文明 制度环境 制度性缺陷 小农经济 宋元明清时期 游牧部族 帝国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至节的文化学解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63-67,共5页
一、冬至与殷代的清祀节和先秦一两汉的迎岁祭神庆典冬至是太阳抵达南回归线的一天,这天的昼最短、夜最长。冬至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酷寒,天气就渐渐转暖了。因此,自夏代开始。
关键词 先秦时期 祭仪 黄帝 甲骨文 殷代 祭神 少数民族 殷人 淮南子 北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文化史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瑞芝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70-72,共3页
关键词 文化史研究 研究述评 西方文化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伏尔泰 布克哈特 文化史观 个人主义 历史学家 人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本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100-104,共5页
五四运动时期,广大中国妇女以前所未有的革命姿态,英勇地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她们组织爱国团体,创办妇女刊物,从行动上、组织上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她们争取男女平等教育,主张社交公开,婚姻自决,经济独立,从思想上推动... 五四运动时期,广大中国妇女以前所未有的革命姿态,英勇地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她们组织爱国团体,创办妇女刊物,从行动上、组织上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她们争取男女平等教育,主张社交公开,婚姻自决,经济独立,从思想上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六三”以后,无产阶级劳动妇女参加战斗,改变了妇女解放运动的方向,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向前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更从政治上、领导力量上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使之成为整个中国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妇女解放运动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月六、伏日与星回节——源于北斗和大火星神崇拜的三个古代节日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君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7-22,共6页
我国农历六月是一个盛暑之月。在这个月里,庄稼生长旺盛,农家盼望大热和时雨,主要的农活为除草和施肥,比起春季的耕、播和八月的秋收来,农事稍闲,人们的精力较为充沛,因而自古以来,六、七两月的赛神、祭祀与民间群聚联欢活动就比较多。... 我国农历六月是一个盛暑之月。在这个月里,庄稼生长旺盛,农家盼望大热和时雨,主要的农活为除草和施肥,比起春季的耕、播和八月的秋收来,农事稍闲,人们的精力较为充沛,因而自古以来,六、七两月的赛神、祭祀与民间群聚联欢活动就比较多。概括起来,从古代至现代,六月的时令活动,主要是围绕三个主题来展开的:一、祈谷,二,避暑,三,祭神。秦汉时期六月的节日为“伏”,伏与腊是当时农家欢度的两个最火热、盛大的节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把节 节日 秦汉时期 少数民族 火星 北斗 古代 农历 崇拜 云南建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夷款夷”正解 被引量:1
15
作者 易振龙 彭忠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2,共4页
《海国图志》是近代史学史上系统地研究外国历史地理的一部名著,作者魏源在声明自己撰述旨趣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抵御外侮的战略思想:"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①其中,"以夷攻夷"... 《海国图志》是近代史学史上系统地研究外国历史地理的一部名著,作者魏源在声明自己撰述旨趣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抵御外侮的战略思想:"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①其中,"以夷攻夷"和"师夷长技以制夷"明白易解,"以夷款夷"则因"款"字义多、用法特殊而费解,因此误解者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夷长技以制夷 正解 《海国图志》 历史地理 史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楚人尚武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公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7-61,共5页
楚人尚武,名扬两周,誉称后世。楚人为何重军崇武?一部楚国发展史表明:这是由楚人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及其生存发展的切身经历所决定的。自商朝至于西周,楚部落、国族一直在强邻的夹缝中顽强的求生,在穷山僻壤里奋发图强。不尚武,何以立足... 楚人尚武,名扬两周,誉称后世。楚人为何重军崇武?一部楚国发展史表明:这是由楚人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及其生存发展的切身经历所决定的。自商朝至于西周,楚部落、国族一直在强邻的夹缝中顽强的求生,在穷山僻壤里奋发图强。不尚武,何以立足?不尚武,何以继宗?从西周后期至春秋前期,楚终于从睢荆山区走向江汉平原,继而兵锋北指,辟地千里,数战强晋,称雄中原。春秋后期至战国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楚国 江汉平原 春秋前期 楚君 尚武精神 发展史 历史条件 公元前 崇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变革与宋代工商业文明的加速成长 被引量:2
17
作者 葛金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65,共3页
邓小南认为,对"祖宗之法"的不断诠释过程,寄寓着士大夫们建树统治规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切期望,并折射出一种整体性的社会理想;而对于"祖宗之法"不恰当的倚重与抬高,则是酿成赵宋因循保守政风乃至关键时刻无所作... 邓小南认为,对"祖宗之法"的不断诠释过程,寄寓着士大夫们建树统治规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切期望,并折射出一种整体性的社会理想;而对于"祖宗之法"不恰当的倚重与抬高,则是酿成赵宋因循保守政风乃至关键时刻无所作为的重要原因之一。葛金芳认为,宋代虽然仍以农业立国,但在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之基础上,已经生长出城市、货币、商业、信用、海外贸易等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雇佣劳动、包买商惯例、商业信用、集资合伙等新生事物均有踪迹可觅。张其凡认为,宋代兵制改革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军队的职业化、雇佣化;军权直接隶属于皇帝,军队成为皇帝的私兵;军队领导机构的多元化;重视禁军的选拔、补充和教阅,严阶级,劳其力;以及在兵力配置上"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等方面。何忠礼认为,北宋的科举改革不仅有利于政治的清明和中央集权的巩固,而且还推动了宋朝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的繁荣与进步,其所获实效确实不容低估。李华瑞认为,士大夫们在王安石变法中所表现出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变法措施中显现出的近现代社会经济理念的诸多端倪,等等,都是很有价值的历史遗产,其表现在精神层面的历史意义要远大于当时变法无论成败与否的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文明 经济变革 唐宋 加速 代工 中国文明 对外开放 华夏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脉络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天瑜 《中州学刊》 1985年第2期93-97,118,共6页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文化从孕育到雄强壮大,有一个漫长的、曲折多致的历程。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已经经历了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三个发展阶段,二十世纪以来,又产生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些历史阶段都创造...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文化从孕育到雄强壮大,有一个漫长的、曲折多致的历程。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已经经历了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三个发展阶段,二十世纪以来,又产生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些历史阶段都创造出自己特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的历史,当然与整个社会的进程密不可分,但二者又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第二性对第一性的从属关系。根据文化自身演进的历程,文化史有它独特的脉络和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史 发展脉络 文化阶段 殷商到西周 儒学 学文 神权 西方殖民主义 史前文化 华夏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龚自珍的社会批判思想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天瑜 《社会科学辑刊》 1987年第5期53-59,共7页
生当清代嘉道之际的龚自珍是一位关注国家民族命运的思想家。他认识到个体无法脱离群体,所谓“黔首本骨肉,天地本比邻”,“四海变秋气,一室难为春”(《龚自珍全集》,以下简称《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2月版。第485页)。这种忧国忧... 生当清代嘉道之际的龚自珍是一位关注国家民族命运的思想家。他认识到个体无法脱离群体,所谓“黔首本骨肉,天地本比邻”,“四海变秋气,一室难为春”(《龚自珍全集》,以下简称《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2月版。第485页)。这种忧国忧民的意识支配着龚氏一生,他的著述中“伤时之语,骂坐之言,涉目皆是”(《定庵先生年谱外纪》,《全集》第648页),其批评范围,“上关朝廷,下及冠盖,口不择言,动与世忤”(同上),因而被时人视作“怪魁”、“狂士”,并屡遭权贵及其豢养的“貌儒”排挤、迫害,但他却宣称,“大言不畏,细言不畏,浮言不畏,狭言不畏”(《全集》第80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之际 龚自珍 清王朝 士大夫 封建制度 大学士 绝对君权 权贵 社会批判 圣人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务派与改良派思想交锋的记录——读《劝学篇》与《<劝学篇>书后》随笔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天瑜 《江汉论坛》 1987年第1期66-72,共7页
一近代中国处在社会急剧变化的历史关头.敏感的梁启超1901年指出:"中国自数千年以来,皆停顿时代也,而今则过渡时代也.""中国自数千年来,常立于一定不易之域,寸地不进,跬步不移,未尝知过渡之为何状也.虽然为五大洋惊涛骇... 一近代中国处在社会急剧变化的历史关头.敏感的梁启超1901年指出:"中国自数千年以来,皆停顿时代也,而今则过渡时代也.""中国自数千年来,常立于一定不易之域,寸地不进,跬步不移,未尝知过渡之为何状也.虽然为五大洋惊涛骇浪之所冲击,为十九世纪狂飙飞沙之所驱突,于是穷古以来,祖宗遗传深顽厚锢之根据地遂渐渐摧落失陷,而全国民族亦遂不得不经营惨淡跋涉苦辛相率而就于过渡之道."(梁启超《过渡时代》,载《清议报》第82期)当然,面对这种旷古未有的"过渡时代",各个不同的阶级和阶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派 梁启超 近代中国 过渡时代 改良派 学习西方 中体西用 清议报 文化派别 何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