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保护
- 1
-
-
作者
漆俊
张壮
刘涛
甄爱国
陶婵
方元平
-
机构
经济林木种质改良与资源综合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黄冈师范学院
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英山管理局
黄冈市野生动物森林植物保护站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107-110,共4页
-
基金
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23能力建设项目(HBDBSBUQ-202306)。
-
文摘
[目的]探明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为保护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兰科植物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文献资料,对该区域兰科植物多样性及濒危等级进行分析。[结果]保护区共有野生兰科植物17属25种;包含地生兰(17种,占68.00%)、附生兰(5种,占20.00%)、腐生兰(3种,占12.00%)3种生活型;大别山保护区兰科植物集中分布于吴家山、天堂寨、薄刀峰和桃花冲;从分布区类型来看,保护区兰科植物属的区系成分主要为热带分布(8属,占53.34%);大别山自然保护区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兰科植物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兰科植物8种。[结论]对当前大别山保护区兰科植物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
关键词
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兰科植物
区系
多样性
保护
-
Keywords
Dabie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rchid
Flora
Diversity
Conservation
-
分类号
S759.9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安徽麝在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境选择
- 2
-
-
作者
包丽艳
漆俊
周翔
徐红英
付剑
傅强
王鹏程
-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田管理局
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英山管理局
-
出处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5期71-81,共11页
-
基金
地方政府委托项目“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徽麝生境调查与评价”。
-
文摘
【目的】安徽麝(Moschus anhuiensis)是中国特有小型哺乳动物,其种群数量受人为活动干扰的影响持续降低,目前对其生境选择和利用规律认识亟待深入。本研究调查了安徽麝的生境选择,意图揭示其生境选择利用特征,以期为安徽麝物种保护、繁育及生态修复等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7月—8月,在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安徽麝的生境选择野外调查,共记录了52个样地,测定了海拔、植被类型、坡度、坡向、坡位、郁闭度、乔木平均胸径、乔木平均树高、食物丰富度、灌木平均盖度、灌木平均高度、植被覆盖度、距道路距离及距水源距离14个生境变量,利用Vanderploeg选择系数、Scavia选择指数和随机森林分别分析安徽麝的生境选择偏好以及影响安徽麝生境选择的重要变量,同时比较安徽麝生境利用样地和未利用样地的各变量差异。【结果】1)安徽麝生境选择时除了对灌木平均高度、植被覆盖度、食物丰富度不具有显著差异之外,其余变量均具有显著差异。2)在安徽麝生境选择的影响因子中,重要性值最大的是海拔,郁闭度次之,坡向最小。3)安徽麝生境选择偏好于海拔600~1100 m、中上坡位、坡度≥36°、距离水源近、远离道路、阳坡、郁闭度≥0.8、灌木平均盖度≥15%、乔木平均高度≥20 m、乔木平均胸径≥15 cm的针阔混交林以及阔叶林。【结论】安徽麝偏好在相对海拔较高、郁闭度、灌木平均盖度、乔木平均树高、乔木平均胸径都较高、距离水源近且远离干扰的阳坡中上位的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中栖息。
-
关键词
安徽麝
生境选择
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随机森林
生境变量
-
Keywords
Anhui musk deer(Moschus anhuiensis)
habitat selection
Hubei Dabie Mountains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random forest
habitat variables
-
分类号
Q959.8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浅谈树木抗旱性及抗旱造林技术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段俊
裴峰
付剑
-
机构
英山县国有吴家山林场
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英山管理局
-
出处
《南方农业》
2021年第3期128-129,共2页
-
文摘
我国西北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热量资源丰富,但降水资源有限,这也使得生长在该地区的树木在长期发育过程中逐渐与地区环境相适应,形成了较强的耐旱能力。相对于西部与北部地区而言,南方地区降水量较大,但春季仍然存在干旱现象。春季是树木的生长期和休眠期,同时也是造林工程最佳移植期,如果该时期树木缺乏水分,将会导致根系发育不完整,从而降低树木的成活率,影响造林工程整体效果。基于此,针对树木抗旱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抗旱造林技术。
-
关键词
树木
抗旱性
抗旱造林
-
分类号
S728.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